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9篇文章
< 1 2 10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术体积描记指数指导镇痛对老年患者内固定手术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
作者 郭婷 夏珣 邓尚华 《浙江创伤外科》 2025年第2期349-351,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体积描记指数(SPI)指导镇痛对行内固定手术老年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于本院行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8例,其中58例根据心率/血压指导下进行镇... 目的探讨手术体积描记指数(SPI)指导镇痛对行内固定手术老年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于本院行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8例,其中58例根据心率/血压指导下进行镇痛,另50例则在SPI指导下进行镇痛,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比较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及苏醒期相关临床指标水平。结果两组麻醉诱导结束及术中60 min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水平均显著低于进入手术室时(P<0.05);但试验组麻醉诱导结束及术中60 min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麻醉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拔管后1 min及离开休息室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苏醒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24 h麻醉恢复质量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内固定手术老年患者在SPI指导下镇痛可有效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加快术后恢复进程,并有助于提高麻醉恢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体积描记指数 镇痛 固定手术 老年 血流动力 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量化评估策略下的手术室护理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赵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1期017-020,共4页
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时,手术室采用量化评估策略的护理效果。方法 使用随机抽样法纳入2022.03~2024.03我院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对照方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手术室护理)与观察组(量化评估... 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时,手术室采用量化评估策略的护理效果。方法 使用随机抽样法纳入2022.03~2024.03我院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对照方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手术室护理)与观察组(量化评估优化的手术室护理)各39例。结果 观察组在手术效率与髋关节康复上显著优于对照组。此外,术后1、3、7天的疼痛评估与并发症率均显示观察组较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显著性(P<0.05)。结论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时,手术室采用量化评估策略的护理措施,可显著减轻老年患者术后痛苦,促进关节更快恢复,并有效减少并发症,极具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化评估策略 手术室护理 股骨粗隆间骨折 固定治疗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固定支架控制手术对创伤性骨折急诊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
3
作者 赵国东 叶青 +1 位作者 叶晟 叶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096-099,共4页
探讨外固定支架控制手术对创伤性骨折急诊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编号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传统内固定术治疗和采用外固定支架控制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 探讨外固定支架控制手术对创伤性骨折急诊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编号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传统内固定术治疗和采用外固定支架控制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固定支架控制手术在创伤性骨折中表现出显著优势,既能够有效改善手术指标和炎症因子指标,又能够使在术后更好地恢复,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支架控制手术 创伤性骨折 急诊患者 临床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骨折内固定手术配合手术室护理的临床疗效观察
4
作者 单桂艳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期129-132,共4页
要目的:探讨下肢骨折内固定手术配合手术室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4例下肢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配合手... 要目的:探讨下肢骨折内固定手术配合手术室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4例下肢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配合手术室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疼痛评分、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骨折愈合、下地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0%,低于对照组的2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60%,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来说,手术室护理配合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护理方法,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在减少并发症的同时改善了患者的疼痛情况、下肢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折 固定手术 手术室护理配合 常规护理服务
原文传递
外侧横弧形切口和扩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5
作者 戚盈杰 郑光磊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9期33-37,共5页
目的:分析外侧横弧形切口和扩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9月—2022年12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2例粉碎性跟骨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手术入路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59例)和... 目的:分析外侧横弧形切口和扩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9月—2022年12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2例粉碎性跟骨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手术入路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外侧横弧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观察组给予扩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切口愈合情况、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切口长度均长于对照组,手术失血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10个月,观察组Barthel指数、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与后足功能(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10个月,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10个月观察组复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粉碎性跟骨骨折行切口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中,扩大L形切口手术损伤相对高于外侧横弧形切口,但是并未增加安全性风险,且复位效果与恢复结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粉碎性骨折 外侧横弧形切口 扩大L形切口 固定手术 术后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入路对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效果的影响
6
作者 宋国梁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2487-2489,2544,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手术入路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两组均行椎弓根内固定手术。对照组经肌间隙入... 目的:探究不同手术入路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两组均行椎弓根内固定手术。对照组经肌间隙入路行椎弓根内固定术。观察组经皮入路行椎弓根内固定术。观察对比两组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程度[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伤椎恢复情况[功能障碍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后凸Cobb角]、安全性指标[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红蛋白(Myoglobin,MB)、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长、首次下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 h引流量均比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1 d、出院前VAS评分均比术前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术后1 d、出院前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院前ODI指数、伤椎后凸Cobb角就均较术前下降,伤椎前缘高度较术前上升,但两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当天两组的CK、MB、LDH水平均显著升高,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肌间隙入路与经皮入路椎弓根内固定手术在治疗胸腰椎骨折中都具有安全性、有效性,但经皮入路创口较小,更有利于术后恢复,且术后疼痛感更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内固定手术 胸腰椎骨折 手术情况 并发症发生情况 疼痛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下内固定手术治疗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7
作者 陈晓玲 姜志标 +5 位作者 张玲 何刚 张珊 冯超英 宋嘉文 钱妹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8期22-26,共5页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下内固定手术治疗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疗效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4年2月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下内固定手术治疗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疗效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4年2月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电视胸腔镜下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半年的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手术、住院时间及术后相关指标(出血量、胸痛缓解及引流管拔出时间);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肺功能[第1秒最大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峰流速(PEF)];比较2组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住院、术后胸痛缓解及引流管拔出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FEV_(1)、FVC、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2组患者FEV_(1)、FVC、PEF均大于术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进行电视胸腔镜下内固定手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加快患者术后恢复,改善其呼吸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折 血气胸 电视胸腔镜下内固定手术 临床疗效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外侧手术入路联合体位改变在三踝骨折患者内固定手术中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勒世海 邓玲 许琴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82-85,共4页
目的分析后外侧手术入路联合体位改变在三踝骨折患者内固定手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8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三踝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30)及联合组(n=30),常规组行仰卧位传统... 目的分析后外侧手术入路联合体位改变在三踝骨折患者内固定手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8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三踝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30)及联合组(n=30),常规组行仰卧位传统入路内固定手术治疗,联合组行后外侧手术入路联合术中体位改变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术后骨性愈合时间、Bia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系统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负重下床时间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骨性愈合时间水平短于常规组,Bia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系统优良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外侧手术入路联合术中体位改变进行内固定可提高手术效率,帮助患者快速恢复,术后治疗效果较好,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外侧手术入路 体位改变 三踝骨折 固定手术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脊柱内固定手术后远期功能的影响:一项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郝凯利 王天吉 +5 位作者 马田成 张扬 赵雄 吴子祥 冯亚非 雷伟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440-445,449,共7页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脊柱内固定手术后远期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行脊柱内固定手术的T2DM患者,根据降糖药物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二甲双胍组和胰岛素组。收集患者的病...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脊柱内固定手术后远期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行脊柱内固定手术的T2DM患者,根据降糖药物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二甲双胍组和胰岛素组。收集患者的病历资料和生活质量、脊柱功能及疼痛的评估资料,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χ^(2)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数据比较和分析。结果 共纳入患者204例,其中二甲双胍组108例(52.94%),胰岛素组96例(47.06%)。术后远期功能评估,相对于胰岛素,二甲双胍的使用可显著提高患者健康调查简表生理机能维度评分(75.14分vs 65.36分,P<0.05)和一般健康状况维度评分(58.02分vs 48.08分,P<0.05),同时显著降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15.93 vs 23.16,P<0.05)。此外,空腹血糖或餐后血糖越高、手术节段越多和体质量指数越大是影响患者术后远期功能的危险因素(P<0.05);在手术方式方面,相对于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是影响患者术后远期功能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相对于胰岛素,二甲双胍的使用可有效改善T2DM患者脊柱内固定手术后的远期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脊柱内固定手术 术后远期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生理及心理应激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芳茹 危琴 彭日娟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12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讨循证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生理及心理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芦溪县中医院收治的82例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信封法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室常... 目的探讨循证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生理及心理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芦溪县中医院收治的82例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信封法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采用循证手术室护理管理,对比2组生理应激状态、心理应激状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麻醉苏醒期2组心率(heart rate,HR)、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水平比入室时均有上升,但研究组比对照组低(P<0.05)。护理后2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比护理前均有下降,且研究组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实施循证手术室护理管理有助于减轻患者生理及心理应激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升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内固定手术 循证手术室护理管理 生理应激状态 心理应激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1
作者 余立钦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3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收治的86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目的:探讨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收治的86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观察组行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椎体恢复情况、脊柱功能、疼痛评分、创伤应激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椎体后缘高度百分比高于对照组,Cobb角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 d皮质醇(Cor)、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在脊柱骨折中疗效更佳,可减轻患者手术创伤,降低应激反应,加快脊柱功能恢复,且并发症风险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后路手术固定融合术 脊柱功能 术后并发症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吸收止血绒S-100在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2
作者 崔玉龙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2期55-58,共4页
目的:分析可吸收止血绒S-100在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3月—2023年6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106例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可吸收止血绒S-100的使用情况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 目的:分析可吸收止血绒S-100在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3月—2023年6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106例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可吸收止血绒S-100的使用情况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术中采用气囊止血带止血,观察组术中采用可吸收止血绒S-100。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引流量及引流管拔管时间,术前及术后第3天凝血功能。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48 h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引流管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降低,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均明显升高,观察组PT及APTT均高于对照组,FIB及D-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吸收止血绒S-100应用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止血效果显著,能减少局部渗出,缩短引流周期,对患者凝血功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内固定手术 可吸收止血绒S-100 凝血功能 引流液 出血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胫骨骨折患者的针对性护理措施
13
作者 于盼盼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9期122-125,共4页
目的: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胫骨骨折患者围术期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72例胫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实... 目的: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胫骨骨折患者围术期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72例胫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方案临床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住院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护理满意度、WHOQOL-BREF各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胫骨骨折,围术期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可降低术后疼痛评分、控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存质量、关节功能,提高满意度,并可缩短住院治疗时间,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并应用于临床护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 针对性护理
原文传递
Nice结固定手术治疗第5跖骨Ⅰ区骨折的疗效
14
作者 韦克 何丹 施冬冬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442-445,共4页
目的探讨Nice结固定手术治疗第5跖骨Ⅰ区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3月-2021年6月收治的32例第5跖骨Ⅰ区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Nice结固定骨折手术治疗,分别记录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美国足... 目的探讨Nice结固定手术治疗第5跖骨Ⅰ区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3月-2021年6月收治的32例第5跖骨Ⅰ区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Nice结固定骨折手术治疗,分别记录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美国足踝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ile society,AOFAS)功能评分进行分析评估。结果32例患者均获得6~14个月随访,31例术口一期愈合,拆线时间为(17.44±1.81)d,1例术后第10天拆线后出现切口开裂渗液,经继续换药2周后愈合。切口平均长度为(36.22±3.90)mm,手术时间为(31.41±5.89)min,术中透视次数为(2.47±0.72)次。骨折复位满意度:优26例,良6例,优良率为100%,恢复完全负重时间为(11.97±1.99)周。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F=261.261,P<0.001);末次随访AOFAS评分为(92.09±2.56)分,功能恢复良好。结论Nice结固定方式治疗第5跖骨Ⅰ区骨折简单有效,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5跖骨骨折 切开复位 Nice结 手术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折撑开器辅助复位技术在跟骨关节内骨折微创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15
作者 张矿 刘刚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0期77-80,118,共5页
目的分析骨折撑开器辅助复位技术在跟骨关节内骨折微创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90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n=45,微创内固定手术)和研究组(n=45,微创内固定手... 目的分析骨折撑开器辅助复位技术在跟骨关节内骨折微创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90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n=45,微创内固定手术)和研究组(n=45,微创内固定手术+骨折撑开器辅助复位技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研究组的5-羟色胺(5-HT)、P物质(SP)水平低于对照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的Bohler角、Gissance角、跟骨长度大于对照组,关节面台阶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折撑开器辅助复位技术应用于跟骨关节内骨折微创内固定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显著,可改善围术期指标,降低对患者机体产生的创伤,利于恢复跟骨解剖形态,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关节内骨折 微创内固定手术 骨折撑开器辅助复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16
作者 焦志峰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18期0023-0025,共3页
探察并分析脊柱骨折患者采取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的实际成效。方法:以试验目的为基准设立相应准入、排除标准,后于本院抽选80例收治于2022年04月~2023年04月区间内的脊柱骨折患者,分组采用单双数排列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施以... 探察并分析脊柱骨折患者采取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的实际成效。方法:以试验目的为基准设立相应准入、排除标准,后于本院抽选80例收治于2022年04月~2023年04月区间内的脊柱骨折患者,分组采用单双数排列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施以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观察组施以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终基于相应文献及试验目的,设定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病情恢复情况(伤椎前高压缩比、Cobb角)、脊柱功能评分(ODI)、疼痛评分(VAS)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脊柱侧弯、切口感染、褥疮)为观察指标,以此评价两组不同疗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指标、病情恢复情况、脊柱功能评分、疼痛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可加快术后恢复速度,防范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良好转归,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手术固定 治疗 脊柱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的效果分析
17
作者 李光永 马淑玲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9期62-64,共3页
目的:分析手术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山东大学章丘区埠村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70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目的:分析手术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山东大学章丘区埠村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70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关节复位保守治疗,观察组实施手术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疼痛情况、踝关节康复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理素质、健康认知、生活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的效果较好,能够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及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下胫腓韧带损伤 手术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经皮置钉与开放置钉行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
18
作者 刘昌余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3期47-51,共5页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患者分别实施后路经皮置钉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及开放置钉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脊柱骨折患者,依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患者分别实施后路经皮置钉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及开放置钉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脊柱骨折患者,依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实施开放置钉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命名为对照组,实施后路经皮置钉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命名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术前术后的应激反应、炎症反应、疼痛程度、伤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血清肌酸激酶(CK)与血清皮质醇(Cor)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的Cobb角与伤椎前缘压缩率均比术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Cobb角、伤椎前缘压缩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经皮置钉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及开放置钉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均能有效促进脊柱骨折患者的伤椎恢复,但后路经皮置钉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术后恢复时间短、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轻、术后疼痛感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后路经皮置钉 开放置钉 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固定踝关节后踝骨折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19
作者 祖述春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37-0040,共4页
探析于踝关节后踝关节骨折中辅以手术固定诊疗的效果及运用安全性。方法 选取时间节点2018年3月~2023年3月秦皇岛市海港医院收治的踝关节后踝骨折患者研究,总纳入病例数至56例,采取随机数字法分组,对照组予手法复位后石膏外固定,行后踝... 探析于踝关节后踝关节骨折中辅以手术固定诊疗的效果及运用安全性。方法 选取时间节点2018年3月~2023年3月秦皇岛市海港医院收治的踝关节后踝骨折患者研究,总纳入病例数至56例,采取随机数字法分组,对照组予手法复位后石膏外固定,行后踝固定治疗者纳入至观察组,对比2组指标,涉及治疗有效率、临床指标及后踝关节活动度等。结果 ①手术效果:较之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手术优良率呈现出更高水平(P<0.05);②临床指标:较之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术后骨折复位及临床所获得的分数更高,早期活动、骨折愈合用时呈现更低水平(P<0.05);③后踝关节活动度:较之对照组而言,观察组内外翻活动度呈现更低水平,背伸、跖屈活动度呈现更高水平(P<0.05);④并发症:观察组较对照组,切口感染、关节面复位丢失等发生率更低(P<0.05);⑤AOFAS踝及后足功能/生活质量:观察组较对照组,AOFAS、生活质量更高(P<0.05)。结论 于踝关节后踝骨折中运用手术固定诊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利于临床指标的积极改善,且促使骨折愈合及踝关节功能修复,改善生活质量,安全有效,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后踝骨折 手术固定 后踝关节功能 治疗效果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尺桡骨双骨折患者行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的效果观察以及对并发症的影响
20
作者 黄思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71-0074,共4页
研究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尺桡骨双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3年1月-2023年10月间收治的尺桡骨双骨折患者200例为对象,随机单盲法分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微创穿针法治疗,观察组为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效果差异。结果 观... 研究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尺桡骨双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3年1月-2023年10月间收治的尺桡骨双骨折患者200例为对象,随机单盲法分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微创穿针法治疗,观察组为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腕关节参数、治疗有效率、并发症、生活质量分数比较(P<0.05)。结论 重建钢板内固定在治疗尺桡骨双骨折中体现出显著优势,效果明确,有效改善腕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安全度比较高,应结合患者的情况做出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桡骨双骨折 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 并发症 腕关节参数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