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南手参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和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
1
作者 范晶钰 任雨敏 +3 位作者 唐鲜 李玖一 马丹炜 聂申明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7-346,共10页
为挖掘西南手参醇提物的应用潜力,该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生化分析技术和MTT法,对西南手参醇提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供试西南手参醇提物中含有天麻素(质量分数为2.5 mg·g^(-1),浓度为0.... 为挖掘西南手参醇提物的应用潜力,该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生化分析技术和MTT法,对西南手参醇提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供试西南手参醇提物中含有天麻素(质量分数为2.5 mg·g^(-1),浓度为0.25%)。(2)西南手参醇提物对羟基自由基、ABTS+自由基以及DPPH自由基具有显著的清除能力,并随着浓度的升高,作用更加明显,具有浓度依赖性,醇提物的浓度为2.0 mg·mL^(-1)时最为显著,2.0 mg·mL^(-1)的醇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81.68%、19.94%和48.16%;而天麻素仅对羟基自由基具有清除能力,对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没有清除能力。(3)2.0 mg·mL^(-1)的西南手参醇提物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和HepG-2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5.170 mg·mL^(-1)和4.551 mg·mL^(-1),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和MKN-45细胞的IC50分别为1.759 mg·mL^(-1)和1.564 mg·mL^(-1),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IC50为2.665 mg·mL^(-1),对人胶质瘤U251细胞的IC50为4.401 mg·mL^(-1),说明西南手参醇提物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和HepG-2细胞、人胃癌BGC-823细胞和MKN-45细胞、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以及人胶质瘤U251细胞活性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和MKN-45细胞的抑制效果最为显著,表明西南手参的抗肿瘤作用具有广谱性。综上认为,西南手参醇提物具有抗氧化活性,并且比其抗氧化活性物质天麻素具有更广谱的活性氧清除能力,依据活性氧与肿瘤发生之间的关系将其用于抗肿瘤的研究,发现其具有广泛的抗肿瘤特性和天然植物通过多种成分协同作用的特性,可抑制多种肿瘤细胞尤其是人胃癌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手参 天麻素 醇提取物 抗氧化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手参药材质量评价:基于UPLC-Q-TOF-MS结合多元统计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玉莲 代小明 +6 位作者 姜山丹 包淑兰 萨日盖 陈玉兰 包晓华 德林 包黎明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7期72-77,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手参化学成分,为判别不同产地手参及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对于不同来源的手参进行化学成分比较。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法(...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手参化学成分,为判别不同产地手参及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对于不同来源的手参进行化学成分比较。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法(OPLS-DA)对4种产地24批药材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并筛选其潜在的候选判别化合物。结果:经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产地的化学成分差异显著,共鉴定出21个差异显著的化学成分。其中,化合物1、5、8、10、11、13、17、18在安徽亳州手参中的含量最高;化合物3、6、7、9、14、16及21在四川手参中含量最高。化合物2、12及20在黑龙江手参中的含量较高。在内蒙古手参里仅有化合物4的含量相对较高。结论:不同产地手参所含化学成分差异显著,可通过这些差异化合物作为指标性成分区分不同产地。此方法为手参的质量控制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参 超高压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仪 化学成分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濒危植物手参生存群落主要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及其种间联结
3
作者 程永生 王甜语 +1 位作者 奚为民 闫明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4-453,共10页
通过对分布于山西省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舜王坪的濒危植物手参(Gymnadenia conopsea(L.)R.Br.)所处群落进行实地调查,探讨其生存群落的生态位特征、种间关系及群落稳定性。结果显示:(1)手参生存群落植物共有48种,隶属于22科、42属,群... 通过对分布于山西省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舜王坪的濒危植物手参(Gymnadenia conopsea(L.)R.Br.)所处群落进行实地调查,探讨其生存群落的生态位特征、种间关系及群落稳定性。结果显示:(1)手参生存群落植物共有48种,隶属于22科、42属,群落草本层物种丰富度高。手参种群聚集分布于小生境中,数量稀少,对生境要求较高,属于特定区域分布种;(2)手参的生态位最宽,与其他物种的重叠程度较高,物种之间竞争激烈且群落处于不稳定状态;(3)在手参的生存群落中,各物种的种间联结关系不显著,趋向于相互独立;且手参与主要草本植物物种间尚未形成稳定的种间关系,所在群落处于演替阶段的中前期,稳定性较弱,容易受到破坏而发生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植物 手参 生态位 种间联结 群落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东南色季拉山手参属植物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
4
作者 余应鹏 章容杰 +4 位作者 袁茜 陈学达 万路生 邢震 张毓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4年第10期117-122,共6页
目的:为了解手参属植物种质资源现状,以藏东南色季拉山地区为例,对色季拉山海拔3000~4600 m范围内的手参属植物进行深入调查。方法:通过设置样线和样地,详细记录手参属植物的物种组成、种群数量、伴生植物种类、植被类型、郁闭度等基础... 目的:为了解手参属植物种质资源现状,以藏东南色季拉山地区为例,对色季拉山海拔3000~4600 m范围内的手参属植物进行深入调查。方法:通过设置样线和样地,详细记录手参属植物的物种组成、种群数量、伴生植物种类、植被类型、郁闭度等基础生态信息,并利用GPS设备精确记录地理坐标和海拔。结果:在5个不同海拔点共发现5个手参属植物自然种群,经鉴定包含西南手参和短距手参;2种手参属植物植株花色丰富,形态变异较大,喜阳光充足、腐殖质丰富的酸性土壤环境;在特定海拔区域内2种手参同域分布,种群内个体呈散点和斑块状分布,受人为采挖活动影响明显;此外,对手参属植物的生境类型和伴生植物种类进行分析整理。结论:色季拉山手参属植物种质资源面临严重威胁,保护该珍贵的自然资源刻不容缓。该研究为国家重点二级保护植物手参属植物野生资源的保育与可持续利用奠定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参 种质资源 资源调查 色季拉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手参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代谢产物抗肿瘤活性筛选
5
作者 张金魁 陈卫东 +4 位作者 林鹏程 周党卫 张郝男 刘玉仙 王怡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49,共6页
对西南手参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及形态学和分子学鉴定,并以CDC25A/CDC25B磷酸酶和PD-1/PD-L1作为抗肿瘤活性筛选靶点,对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抗肿瘤活性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从西南手参根部分离得到20株内生真菌,分别属于镰刀菌属(Fus... 对西南手参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及形态学和分子学鉴定,并以CDC25A/CDC25B磷酸酶和PD-1/PD-L1作为抗肿瘤活性筛选靶点,对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抗肿瘤活性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从西南手参根部分离得到20株内生真菌,分别属于镰刀菌属(Fusarium)、壳隔孢属(Camarosporium)、青霉菌属(Penicillium)、土赤壳属(Ilyonectria)、柔膜菌属(Hyalodendriella)、曲霉属(Aspergillus)、栓菌属(Trametes)、胶膜属(Tulasnellaceae)、油瓶霉属(Lecythophora)、红菇属(Russulaceae)、丝膜菌属(Cortinarius)等11个属;菌株G.orc-10的代谢产物对CDC25A/CDC25B酶活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菌株G.orc-05、G.orc-06的代谢产物对PD-1/PD-L1结合作用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揭示西南手参内生真菌代谢产物可能具有抗肿瘤药物筛选潜力,为从西南手参内生真菌代谢产物中发现抗肿瘤药物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手参 内生真菌 分离鉴定 代谢产物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参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6
作者 李敏 王春兰 +2 位作者 郭顺星 杨峻山 肖培根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264-1268,共5页
兰科手参属植物手参、西南手参、短距手参与峨眉手参等为珍稀药用植物,具有较高的临床药用价值,近年来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综述手参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其中化学成分包括二氢类、菲类、苷类、苯丙素类、异戊... 兰科手参属植物手参、西南手参、短距手参与峨眉手参等为珍稀药用植物,具有较高的临床药用价值,近年来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综述手参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其中化学成分包括二氢类、菲类、苷类、苯丙素类、异戊二烯类、脂肪酸衍生物等多种类型;药理活性包括抗氧化、抗过敏、促进祖细胞增殖、抑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等作用,以期为今后对该属植物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参 手参 二氢芪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参块茎化学成分研究Ⅱ 被引量:18
7
作者 李敏 郭顺星 +2 位作者 王春兰 杨峻山 肖培根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09-412,共4页
目的研究手参(Gymnadenia conopsea)块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理化性质和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手参块茎乙醇提取物中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为十六烷酸甘油三酯(Ⅰ)、十八烷酸(Ⅱ)、β-谷甾醇(Ⅲ)、胡... 目的研究手参(Gymnadenia conopsea)块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理化性质和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手参块茎乙醇提取物中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为十六烷酸甘油三酯(Ⅰ)、十八烷酸(Ⅱ)、β-谷甾醇(Ⅲ)、胡萝卜苷(Ⅳ)、对-羟基苯甲醛(Ⅴ)、丁二酸(Ⅵ)、coelovirins B(Ⅶ)、gymnadesideⅠ(Ⅷ)、dactylorhin E(Ⅸ)、coelovi- rins F(Ⅹ)、coelovifins G(Ⅺ)。结论化合物Ⅰ,Ⅵ,Ⅶ,Ⅸ,Ⅹ,Ⅺ均为首次从手参属植物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参 化学成分 coeloviri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参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天娥 陈朝勇 +3 位作者 李少华 陈冲 刘伟伟 闫智勇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65-867,共3页
目的探讨手参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观察手参醇提物对模型大鼠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目的探讨手参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观察手参醇提物对模型大鼠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肝组织TC、TG的影响。结果和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LDL-C、ALT、AST及肝组织中TC、TG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P<0.01)。而高、中、低剂量手参乙醇提取物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血清TG、ALT、AST及肝组织TG的含量(P<0.05,P<0.01)。结论手参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具有一定降脂作用,并能保护脂质代谢紊乱造成的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参 高脂血症大鼠 血脂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参块茎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李敏 郭顺星 +1 位作者 王春兰 肖培根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1696-1698,共3页
目的研究手参(Gymnadenia conopsea)块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理化性质和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手参块茎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分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为对羟基苄基二硫醚(Ⅰ)、4,4′-对羟基苄基亚... 目的研究手参(Gymnadenia conopsea)块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理化性质和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手参块茎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分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为对羟基苄基二硫醚(Ⅰ)、4,4′-对羟基苄基亚砜(Ⅱ)、腺嘌呤核苷(Ⅲ)、militarine(Ⅳ)、loroglossin(Ⅴ)、dactylorhin B(Ⅵ)、dactylorhin A(Ⅶ)。结论化合物Ⅰ为首次从天然产物中分得,Ⅱ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参 化学成分 对羟基苄基二硫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参镇静催眠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周欣欣 熊平 +1 位作者 林志成 陈亚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09年第9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手参对小鼠镇静催眠作用。方法:用自发活动仪记录法记录5m in内各小鼠自发活动次数,用公式计算给药组小鼠的自发活动抑制率;利用协同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实验法和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实验,观察藏药手参的催眠作用。... 目的:探讨手参对小鼠镇静催眠作用。方法:用自发活动仪记录法记录5m in内各小鼠自发活动次数,用公式计算给药组小鼠的自发活动抑制率;利用协同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实验法和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实验,观察藏药手参的催眠作用。结果:手参可抑制小鼠的自发活动,减少小鼠双前肢的抬举次数,能够明显延长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诱导的小鼠睡眠持续时间和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的入睡个数。结论:手参具有镇静、催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参 镇静 催眠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参散剂治疗急性胃溃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蒋灵芝 熊平 曾文峰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19-1122,共4页
目的:研究单味药手参散剂对急性胃溃疡的治疗作用,比较不同剂量手参散剂对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胃溃疡模型组、雷尼替丁组及手参低、高剂量组,后4组以7.5 mL/kg灌胃盐酸-乙醇混合液建立胃溃疡动物模... 目的:研究单味药手参散剂对急性胃溃疡的治疗作用,比较不同剂量手参散剂对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胃溃疡模型组、雷尼替丁组及手参低、高剂量组,后4组以7.5 mL/kg灌胃盐酸-乙醇混合液建立胃溃疡动物模型,手参低、高剂量组分别按10 mL/kg灌胃给予不同浓度手参液,雷尼替丁组按1.95 g/kg给药,1次/天;正常对照组和胃溃疡模型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肉眼观察胃溃疡的大小变化并测定溃疡指数,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胃粘膜的细胞和亚细胞结构。结果:模型组胃溃疡创面较大,有炎性水肿,光镜观察模型组有大量坏死的胃腺上皮细胞;手参治疗组溃疡面炎症较轻,溃疡周围水肿充血不明显,手参高剂量组胃溃疡基底部有大量增生的肉芽组织,表现为成纤维细胞与胶原纤维合成增多。手参高剂量组与雷尼替丁组的实验结果一致。结论:手参对急性胃溃疡模型疗效显著,高剂量效果优于低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参 胃溃疡 作用机理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参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石勇 曹珊珊 +3 位作者 张瑞华 张雪 刘继平 《陕西中医》 CAS 2022年第8期1150-1152,F0003,共4页
手参为兰科植物手参Gymnadenia conopsea(L.)R.Br.的块茎,为蒙药和藏药的常用药。该药始载于《四部医典》,其功效为填精补髓、增强体质、生津止渴、安神增智,主治神经衰弱、身体虚弱、慢性肝炎等病症。近年来研究者在手参中提取并鉴别... 手参为兰科植物手参Gymnadenia conopsea(L.)R.Br.的块茎,为蒙药和藏药的常用药。该药始载于《四部医典》,其功效为填精补髓、增强体质、生津止渴、安神增智,主治神经衰弱、身体虚弱、慢性肝炎等病症。近年来研究者在手参中提取并鉴别出一百余种化学成分,发现其活性成分主要有天麻素、手参多糖以及糖苷类等,具有改善记忆、神经保护、抗痴呆和抗衰老等药理作用,尤其是在改善记忆力和神经保护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有学者统计在西藏自治区的4500余种传统处方中,手参出现了100余次,其中大部分用于增加阳气等,现代临床上主要用于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以及糖尿病肾病的辅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参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天麻素 手参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药手参原植物的生药鉴定 被引量:10
13
作者 谢静 张浩 +1 位作者 俞森 陈雏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7-199,共3页
目的对藏药手参的两种原植物手参和绶草进行系统的生药学鉴定,为其鉴别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原植物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的方法对两种原植物进行对比。结果两种植物在原植物形态、性状鉴定、显微特征上有明显区别。结论通... 目的对藏药手参的两种原植物手参和绶草进行系统的生药学鉴定,为其鉴别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原植物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的方法对两种原植物进行对比。结果两种植物在原植物形态、性状鉴定、显微特征上有明显区别。结论通过原植物、性状、显微对比能够很好的区别手参和绶草两种原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参 生药鉴定 藏药 性状鉴定 生药学鉴定 原植物鉴定 原植物形态 科学依据 显微鉴定 显微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伪翼手参中4个甾醇苷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淑瑜 易杨华 +3 位作者 汤海峰 刘世君 张卫星 胡冠时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4-18,共5页
目的研究中国南海紫伪翼手参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技术分离,运用波谱分析和化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4个甾醇苷单体并分别鉴定为:24-甲基-5α-胆甾烷-7,22Z-二烯-3β-O-β- D-吡喃木糖苷(I),24-甲基-5α胆甾烷-7,... 目的研究中国南海紫伪翼手参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技术分离,运用波谱分析和化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4个甾醇苷单体并分别鉴定为:24-甲基-5α-胆甾烷-7,22Z-二烯-3β-O-β- D-吡喃木糖苷(I),24-甲基-5α胆甾烷-7,24(28)-二烯-3β-O-β-D-吡喃木糖苷(Ⅱ),24-甲基-5α-胆甾烷-7-烯- 3β-β-D-吡喃木糖苷(Ⅲ)和24-乙基-5α-胆甾烷-7-烯-3β-O-β-D-吡喃木糖苷(Ⅳ)。结论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海参中获得单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参 紫伪翼手参 甾醇苷 分离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参属花粉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 被引量:10
15
作者 席以珍 郎楷永 胡玉熹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37-140,共4页
首次报道了兰科的手参属Gymnadenia国产 5种植物花粉形态的研究结果 ,并与邻近的兜被兰属Neottianthe花粉进行了对比研究。前者花粉小块形状大多不规则 ,少数为三棱锥体形 ;而后者花粉小块大多形状为三棱锥体形 ,少数形状不规则。手参... 首次报道了兰科的手参属Gymnadenia国产 5种植物花粉形态的研究结果 ,并与邻近的兜被兰属Neottianthe花粉进行了对比研究。前者花粉小块形状大多不规则 ,少数为三棱锥体形 ;而后者花粉小块大多形状为三棱锥体形 ,少数形状不规则。手参属花粉外壁表面具很细微的小穿孔、皱波状 ,小穴和小穿孔与沟渠状纹饰共存 ,或沟渠状等 ;而兜被兰属外壁表面纹饰明显 ,具有 5种类型 :( 1 )小穿孔 ,( 2 )表面近光滑 ,( 3)沟渠状 ,( 4 )拟网状 ,( 5)典型的网状纹饰。手参属花粉表面具粘丝 ,而兜被兰属花粉表面没有发现粘丝。此外 ,本文还探讨了手参属和兜被兰属两属花粉在分类学上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形态 手参 兰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参奶制工艺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晓雪 李晓鹏 +4 位作者 钟旭 韩伟健 郭娜 林晓彤 许枬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31-835,共5页
目的依据炮制工艺参数优化蒙药手参的奶制工艺。方法采用浸出物测定法测定手参奶制品的浸出物;用HPLC法测定手参制品中的天麻素、4-羟基苯甲醇、militarine、loroglossin的含有量;通过水迷宫实验考察手参对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目的依据炮制工艺参数优化蒙药手参的奶制工艺。方法采用浸出物测定法测定手参奶制品的浸出物;用HPLC法测定手参制品中的天麻素、4-羟基苯甲醇、militarine、loroglossin的含有量;通过水迷宫实验考察手参对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丙二醛(MDA)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综合各因素的影响,手参奶制的最佳炮制工艺为加入手参质量30%的鲜牛奶闷润12 h后,于120℃烘制法6min。结论优化手参奶制工艺稳定,重复性好,与生品比手参奶制品的抗衰老和抗氧化活性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参 炮制 高效液相色谱 militarine 浸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疑翼手参中的一个新三萜皂苷(英文)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永娟 吕学军 易杨华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3-17,共5页
目的:寻找结构新颖的三萜皂苷类化合物。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方法,对属于枝手目瓜参科的可疑翼手参体内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并采用多种光谱(IR,UV,ESI-MS,2D-NMR)和化学方法对所分离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确定。结果与结论:得到一个新的三萜... 目的:寻找结构新颖的三萜皂苷类化合物。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方法,对属于枝手目瓜参科的可疑翼手参体内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并采用多种光谱(IR,UV,ESI-MS,2D-NMR)和化学方法对所分离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确定。结果与结论:得到一个新的三萜皂苷类化合物,我们把该化合物命名为colochiroside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疑翼手参 海参 三萜皂苷 colochiroside A(1) 脱硫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参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高晓玲 冯鸿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841-1844,共4页
对手参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的技术条件和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接近成熟的4月胚龄的种胚的萌发和成苗最具优势。PT培养基为手参胚萌发的最适培养基,在其中加入10%的马铃薯提取物可提高萌发率和成苗率,加1%的活性炭可对试管苗的生长... 对手参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的技术条件和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接近成熟的4月胚龄的种胚的萌发和成苗最具优势。PT培养基为手参胚萌发的最适培养基,在其中加入10%的马铃薯提取物可提高萌发率和成苗率,加1%的活性炭可对试管苗的生长起到促进作用。在MS培养基中加入0.4 mg/L的6-BA和0.2 mg/L的NAA,试管苗茎尖的增殖效果最佳。生根培养时在MS培养基中加0.5 mg/L NAA和0.6 mg/L IBA的效果最好,加1%的活性炭有利于生根壮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参 组织培养 生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手参野生资源调查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平 夏燕莉 +2 位作者 周先建 杨玉霞 方清茂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研究四川西部手参野生资源。[方法]文献查证手参野生资源分布区域,踏查、实地及样地调查方法相结合,调查分布区域生态环境,收集野生资源,并且对其产量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 [结果] 手参野生资源的蕴藏量极少。... [目的]研究四川西部手参野生资源。[方法]文献查证手参野生资源分布区域,踏查、实地及样地调查方法相结合,调查分布区域生态环境,收集野生资源,并且对其产量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 [结果] 手参野生资源的蕴藏量极少。生长区具有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季风气候的特点。野生资源在98°54′34″~ 103°42′39″ E,29°50′2″~33°28′20″ N,海拔3 430.4~4 274.0 m均有分布。分布地区的气候条件,年均气温1.4~14.7 ℃,年均极端低温-30.6 ℃,年降雨量623.0~866.5 mm,无霜期33~252 d,年均日照1 376.0~2 637.7 h。理塘县产地特殊,海拔最高为4 274.0 m,年均温度最低为30 ℃,气温极值达到-30.6 ℃,无霜期短(50 d),年均日照最长达到2 637.7 h,与其他产地差异较大,单株药材产量在0.01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产地。[结论]手参种质资源调查、规范化种植生产研究迫在眉睫。理塘县可以选作手参规范化生产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参 野生资源 可持续发展及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疑翼手参中4个脑苷脂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永娟 易杨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79-982,共4页
目的研究可疑翼手参体内的活性成分。方法对乙醇提取物的极性较小部分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特性和光谱数据确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4个脑苷脂类化合物:1-O-β-D-吡喃葡萄糖-(2S,3R,4E,8E)-2-正二十... 目的研究可疑翼手参体内的活性成分。方法对乙醇提取物的极性较小部分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特性和光谱数据确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4个脑苷脂类化合物:1-O-β-D-吡喃葡萄糖-(2S,3R,4E,8E)-2-正二十二烷酰氨基-13-甲基-4,8-十六烷二烯-1,3-二醇(Ⅰ)、1-O-β-D-吡喃葡萄糖-(2S,3R,4E,8E)-2-[(2R)-2-羟基-二十二烷酰氨基]-13-甲基-4,8-十六烷二烯-1,3-二醇(Ⅱ)、1-O-β-D-吡喃葡萄糖-(2S,3R,4E,8E)-2-[(2R)-2-羟基-二十三烷酰氨基]-13-甲基-4,8-十六烷二烯-1,3-二醇(Ⅲ)、1-O-β-D-吡喃葡萄糖-(2S,3R,4E,8E)-2-[(2R)-2-羟基-二十四烷酰氨基]-13-甲基-4,8-十六烷-二烯-1,3-二醇(Ⅳ)。结论4个脑苷脂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此种海参体内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疑翼手参 海参 脑苷脂 甲醇分解 乙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