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8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基预警雷达扇区建立与波位编排方法分析
1
作者 刘晏池 江涛 +1 位作者 林幼权 武楠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5,共7页
天基预警雷达以卫星为载体,可以突破领空领海限制,实现视距外全天候全天时的动目标监测。文中以天基预警雷达空中目标区域搜索为应用场景,针对卫星高速运动导致的波束脚印移动问题,提出了一种可实时补偿卫星高速运动影响的扇区建立与波... 天基预警雷达以卫星为载体,可以突破领空领海限制,实现视距外全天候全天时的动目标监测。文中以天基预警雷达空中目标区域搜索为应用场景,针对卫星高速运动导致的波束脚印移动问题,提出了一种可实时补偿卫星高速运动影响的扇区建立与波位编排方法,以最少的波位数确保了搜索区域的全覆盖,满足星上实时处理的工程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基预警雷达 空中目标搜索 波束脚印 扇区建立 波位编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扇区重构的700MHz网络效能提升技术
2
作者 文秋梅 马方明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25年第1期87-92,共6页
随着700MHz网络的大规模建设,目前700MHz网络小区数占比已达到全网的60%以上,然而,700MHz网络流量占比较低。为了充分挖掘700MHz网络的能力优势,确保5G感知及承载效率双提升,本文研究村通场景的700MHz低效扇区重组方案。首先利用多维度... 随着700MHz网络的大规模建设,目前700MHz网络小区数占比已达到全网的60%以上,然而,700MHz网络流量占比较低。为了充分挖掘700MHz网络的能力优势,确保5G感知及承载效率双提升,本文研究村通场景的700MHz低效扇区重组方案。首先利用多维度指标,梳理全网待整治低效能700MHz小区,然后以高倒流、低驻留问题点为基础,结合区域内常驻用户数,对高价值区域进行700MHz资源精准投放,输出700MHz网络扇区组网原则,最终实现700MHz网络效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0MHz 低效能 扇区组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波束宽带渔用声呐旋转扇区扫描发射性能分析
3
作者 魏珂 程婧 +1 位作者 王志俊 李国栋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8,共10页
渔用声呐利用声波来探测水下鱼群分布和活动,通常采用全向发射或指向性扫描发射的方式实现对鱼群位置的初步探测。针对传统全向发射方式信号指向性较差,指向性扫描发射方式波束覆盖不均匀的问题,根据渔用声呐在实际捕捞场景中的需求,提... 渔用声呐利用声波来探测水下鱼群分布和活动,通常采用全向发射或指向性扫描发射的方式实现对鱼群位置的初步探测。针对传统全向发射方式信号指向性较差,指向性扫描发射方式波束覆盖不均匀的问题,根据渔用声呐在实际捕捞场景中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旋转扇区扫描的改进方法。通过水声学算法仿真分析方法,分别仿真分析了扇区数量、边界角度等影响扫描发射性能的因素并进行了水池测试。仿真结果表明,采用4扇区旋转扇区的指向性扫描发射方式,在实现水平360°全向扫描的同时,提高了信号的指向性和探测区域的均匀性:主瓣强度相较全向发射提高8 dB,单个扇区中的发射波束最大强度差小于1.5 dB,波束宽度差在2°以内。综合现有测试条件,通过实验室水池测试了相邻两扇区发射扫描指向性。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设计方案在两扇区前方64°范围,指向性比全向发射平均高约8 dB,在提高探测效率和精度方面可行且有效,有助于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获得准确的鱼群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用声呐 旋转扇区 波束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多扇区耦合容量评估
4
作者 彭瑛 孙钰 +1 位作者 王鹏 王婷婷 《航空计算技术》 2024年第5期43-47,52,共6页
明确空域单元内部交通流特性及其动态演变机制是评估区域多扇区耦合通行能力的基础,对于提升空中交通管理效率至关重要。基于改进的元胞传输模型(CTM),以实际飞行数据为基增量仿真推演分析了交通流流量、速度与密度间的宏观基本图(MFD)... 明确空域单元内部交通流特性及其动态演变机制是评估区域多扇区耦合通行能力的基础,对于提升空中交通管理效率至关重要。基于改进的元胞传输模型(CTM),以实际飞行数据为基增量仿真推演分析了交通流流量、速度与密度间的宏观基本图(MFD)。进一步表征区域多扇区之间的耦合作用,建立区域多扇区耦合快时仿真模型。通过分析区域多扇区需求平均延误关系对区域多扇区耦合容量进行评估,揭示区域运行瓶颈。以合肥区域管制扇区为例,评估了区域多扇区耦合容量,并依据各扇区的延误贡献识别了该区域多扇区运行瓶颈主要集中在ZSOFAR02扇区和ZSOFAR01扇区。研究成果可为提高区域多扇区航路航线网络通行能力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特性 区域多扇区耦合容量评估 扇区快时仿真模型 耦合作用 可接受延误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管制区域扇区容量评估与划设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伍婷婷 张涵 《航空工程进展》 CSCD 2024年第2期56-65,共10页
新疆是我国与中亚、欧洲连接的重要陆路通道,是我国“一带一路”陆上至关重要的支点。随着航班量的逐年递增,新疆管制区域的管制压力逐年增大,负荷分布不均匀、扇区内冲突点增多的问题愈发严重。面向我国“一带一路”和“空中丝绸之路... 新疆是我国与中亚、欧洲连接的重要陆路通道,是我国“一带一路”陆上至关重要的支点。随着航班量的逐年递增,新疆管制区域的管制压力逐年增大,负荷分布不均匀、扇区内冲突点增多的问题愈发严重。面向我国“一带一路”和“空中丝绸之路”的发展要求,预测2035年新疆管制区域的流量增长情况;基于管制员的工作负荷对当前的扇区划分方案进行容量评估,结合流容比指标对新疆区域2035年的扇区划分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以满足流量增长的保障需求;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2035年扇区划设方案进行仿真评估。结果表明:新的扇区划分能够有效地减少高峰日流量和高峰小时流量,之前管制员负荷较高的扇区通过合理地划分,管制压力也得到了明显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预测 扇区容量评估 管制员工作负荷 仿真 扇区划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期望扇区三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6
作者 卓书芳 黄宴委 +1 位作者 傅忠云 何用辉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28-37,67,共11页
三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需要依次计算6扇区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再由价值函数选取期望电压矢量,存在计算量大的缺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期望扇区的三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以快速确定期望电压矢量。首先,建立d-q轴的三矢量电流模型,给出... 三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需要依次计算6扇区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再由价值函数选取期望电压矢量,存在计算量大的缺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期望扇区的三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以快速确定期望电压矢量。首先,建立d-q轴的三矢量电流模型,给出其三矢量作用时间;然后,令预测电流为期望电流,可以获得期望电压矢量,并利用Clark变换得到α-β轴的期望电压矢量;最后,利用反正切函数求得期望电压矢量角度,确定期望电压矢量所在的期望扇区,得到期望三矢量及其作用时间。仿真和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保持很好的控制系统性能。同时,该方法只需一次计算期望电压矢量角度即可确定期望三矢量及其作用时间,比传统三矢量方法有效缩短了算法执行时间约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电流控制 三矢量模型预测 期望扇区 计算量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制扇区运行稳度K-means聚类与分析
7
作者 岳仁田 杨果果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8-104,共7页
为更好地分析管制扇区运行存在的稳定亚安全状态和不稳定亚安全状态,使用K-means算法划分超容比(ECR)、滞留度和飞行姿态混合比3个管制扇区运行稳度评价指标聚类,确定管制扇区运行稳度最佳等级划分;聚类分析单一指标,获得各等级对应的... 为更好地分析管制扇区运行存在的稳定亚安全状态和不稳定亚安全状态,使用K-means算法划分超容比(ECR)、滞留度和飞行姿态混合比3个管制扇区运行稳度评价指标聚类,确定管制扇区运行稳度最佳等级划分;聚类分析单一指标,获得各等级对应的指标阈值,结合熵权法计算的指标权重,遵循隶属度最大原则,获取各时间段的管制扇区运行稳度等级,构建管制扇区运行稳度综合评价模型;选取厦门01号扇区的实际飞行数据,从稳度和趋度2个角度更加全面地分析管制扇区运行态势。结果表明:管制扇区运行稳度等级划分为3类时效果最好;稳度受空中交通流和管制状况的影响会随时间而变化,尤其7:30—9:15和20:00—21:00这2个时间段管制扇区运行稳度的变化最为明显,需引起管制员高度重视,提高空域运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制扇区 运行稳度 趋度 K-MEANS聚类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聚变堆真空室扇区现场高精度装配技术研究
8
作者 吉海标 马建国 +6 位作者 刘志宏 吴杰峰 吴华鹏 范小松 钟亚奇 林晓东 高翔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3,共5页
在CRAFT真空室1/8段的装配研究中,设计了用于补偿扇区间装配误差的过渡段,介绍了其制造方案,研制了在线铣削系统以保证项目现场的高精度装配。
关键词 真空室扇区 过渡段 逆向加工 在线铣削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同时机相扫雷达的重点扇区建立方法
9
作者 李国刚 赵成 朱张勤 《雷达与对抗》 2024年第2期29-31,50,共4页
针对在机械扫描的同时如何更好地发挥相控阵雷达电子扫描优势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同时机相雷达的重点扇区建立方法,通过建模和仿真分析说明建立重点扇区的工作原理与实现途径,进而实现提升重点扇区目标探测威力的目的,仿真和分析结果验... 针对在机械扫描的同时如何更好地发挥相控阵雷达电子扫描优势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同时机相雷达的重点扇区建立方法,通过建模和仿真分析说明建立重点扇区的工作原理与实现途径,进而实现提升重点扇区目标探测威力的目的,仿真和分析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对工程应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扫描 电子扫描 同时机相扫 重点扇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CT扫描模式下单扇区重建对图像质量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尹伟 王铁功 +2 位作者 许兵 叶风平 王敏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99-503,共5页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在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模式进行冠状动脉成像中发生非预期自由呼吸时,单扇区重建算法改善图像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6月10日至7月10日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进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成像,且CT横...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在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模式进行冠状动脉成像中发生非预期自由呼吸时,单扇区重建算法改善图像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6月10日至7月10日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进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成像,且CT横断面图像在肺窗上观察存在运动伪影的2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对CT原始数据进行单扇区重建(单扇区重建组)与多扇区重建(多扇区重建组),两组重建算法选取相同时相进行数据分析,比较两组图像的平均CT值、图像噪声、信噪比、对比噪声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图像客观指标的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图像主观指标的差异。结果共分析患者冠状动脉的350个节段,采用单扇区重建算法,冠状动脉节段图像质量的可诊断率为98.3%(344/350),高于多扇区重建算法的84.0%(294/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41,P<0.05)。单扇区重建组的图像噪声高于多扇区重建组[(51.3±9.8)HU vs(40.7±6.0)HU,t=-4.647,P<0.05]。两种重建方法信噪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41,P=0.351)。两组对比噪声比在升主动脉根部、左冠状动脉主干和右冠状动脉初段、中段、末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39、0.610、0.571、0.438、0.396,P=0.304、0.548、0.574、0.666、0.696)。结论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模式进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成像时,应用单扇区重建算法可以减少图像因患者屏气不佳或心脏波动产生的运动伪影,提高医师的诊断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造影术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扇区重建 扇区重建 伪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佳时相单扇区重建技术改善320排CT支气管动脉成像图像质量的可行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镇章 郭献忠 +5 位作者 孙厚长 曹国全 毛丹丹 张昭 郑祥武 陈伟建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9期631-636,共6页
目的:探讨320排CT最佳时相单扇区重建技术提高非预期自由呼吸患者支气管动脉及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检出能力的可行性。方法:2014年10月1日-2016年8月1日连续收集265例采用320层前瞻性心电门控动态容积CT行支气管动脉成像的患者,将其中5... 目的:探讨320排CT最佳时相单扇区重建技术提高非预期自由呼吸患者支气管动脉及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检出能力的可行性。方法:2014年10月1日-2016年8月1日连续收集265例采用320层前瞻性心电门控动态容积CT行支气管动脉成像的患者,将其中55例存在严重移动伪影的多扇区重建图像进行二次单扇区重建,对比研究两种重建算法的成像效果及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检出量。用支气管动脉的显示等级(分1、2、3、4四个等级)量化来评价其图像质量。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种重建图像支气管动脉平均CT值、图像噪声、信噪比及对比噪声比。结果:单扇区重建组各级分支显示的数量分别为1级164支(右83,左81)、2级177支(右92,左85)、3级170支(右114,左56)、4级94支(右76,左18),显著高于多扇区重建组的1级131支(右65,左66)、2级114支(右59,左55)、3级76支(右55,左21)、4级39支(右33,左6)。单扇区重建组检出16处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显著高于多扇区重建组的的4处(P<0.001)。单扇区重建组支气管动脉CT值、图像噪声均高于多扇区重建组(分别为373.3±61.0vs.331.2±65.0,17.3±2.4vs.14.0±2.3,P<0.001),信噪比明显低于多扇区重建组(38.5±6.9vs.48.4±10.6,P<0.001),两种重建算法在支气管动脉主干处的对比噪声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2)。结论:最佳时相单扇区重建可改善高心率非预期自由呼吸患者支气管动脉图像移动伪影,显著提高支气管动脉细小分支的显示能力及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同步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支气管动脉CT造影 扇区重建 扇区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精度粗集的动态扇区数规划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明 韩松臣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10-414,共5页
为确定规划扇区数目,提高扇区规划方案的灵活性,提出了基于变精度粗集的动态扇区数规划方法.该方法根据空域航班飞行数据,用可变精度粗糙集理论,获取不同航班数量条件下规划扇区数目的规则,约束条件为根据管制员工作负荷确定的扇区容量... 为确定规划扇区数目,提高扇区规划方案的灵活性,提出了基于变精度粗集的动态扇区数规划方法.该方法根据空域航班飞行数据,用可变精度粗糙集理论,获取不同航班数量条件下规划扇区数目的规则,约束条件为根据管制员工作负荷确定的扇区容量和相邻时段扇区规划数量的连续性.实例分析结果表明,用该方法使空域扇区数量随不同时段交通流量的变化,实现了扇区数量动态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交通规划 空域动态规划 扇区 变精度粗糙集 扇区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扇区湍流载荷计算与应用
13
作者 陈晔 孙勇 +2 位作者 刘正树 姚辉 闫海峰 《电力系统装备》 2024年第7期8-9,54,共3页
风电机组的疲劳载荷对其使用寿命和结构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在风机载荷仿真中,通常将不同风向扇区的湍流强度进行等效,采用等效湍流强度进行计算,仅考虑某一风向,该方法无法反映机组真实受力状态。实际风速分布和湍流分布在不同风... 风电机组的疲劳载荷对其使用寿命和结构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在风机载荷仿真中,通常将不同风向扇区的湍流强度进行等效,采用等效湍流强度进行计算,仅考虑某一风向,该方法无法反映机组真实受力状态。实际风速分布和湍流分布在不同风向扇区内存在差异,机组在每个扇区受到的载荷也不同。文章针对某山地项目,充分考虑不同风向扇区的风资源特点,对风机塔架载荷进行精细化仿真。结果表明,分扇区湍流方法可大幅降低塔架疲劳载荷,对塔架的精细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载荷 等效湍流 扇区 精细化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扇区邻域特征工程的玻璃封装绝缘端子缺陷检测 被引量:1
14
作者 蔡念 李炜博 +3 位作者 黄钦豪 周帅 邱宝军 何兆泉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48-1553,共6页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工程的玻璃封装绝缘端子外观质量检测算法以替代人工肉眼检测。首先,基于绝缘端子的形状先验将待检测区域划分为若干个扇区。其次,根据玻璃封装绝缘端子图像特点提出扇区基本特征数据、扇区灰度变化率、扇区反光特...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工程的玻璃封装绝缘端子外观质量检测算法以替代人工肉眼检测。首先,基于绝缘端子的形状先验将待检测区域划分为若干个扇区。其次,根据玻璃封装绝缘端子图像特点提出扇区基本特征数据、扇区灰度变化率、扇区反光特征和扇区方向统计特征等4大类扇区特征提取方法,采用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进行粗分类。为了更全面地表征扇区特性,基于粗分类结果融合最近邻扇区提出扇区近邻(SN)特征提取方法。最后,将扇区近邻特征和扇区特征都输入到GBDT分类器进行精细分类,获得检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特征工程方法能够在合理检测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检测性能,交并比为97.45%,F1为0.987,优于现有类似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观质量检测 玻璃封装绝缘端子 扇区特征 扇区近邻特征 梯度提升决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速度趋势调节的风电机组扇区工况控制研究
15
作者 蒲洪坚 《水电站机电技术》 2024年第6期1-3,12,144,共5页
扇区管理技术可以确保风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但是传统风电扇区管理技术无法对风电机组进行精确控制,甚至会频繁导致机组停机,造成极大损失。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加速度趋势调节风电机组扇区工况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使... 扇区管理技术可以确保风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但是传统风电扇区管理技术无法对风电机组进行精确控制,甚至会频繁导致机组停机,造成极大损失。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加速度趋势调节风电机组扇区工况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使风力发电机组进入扇区工况后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实现对机组的运行状态精确控制,能够有效提升风能利用效率,避免某些风况较差机位的发电机组频繁触发扇区管理停机造成的发电损失,可适用于各类风力发电机组处于扇区工况下的运行状态优化,并以五凌电力公司山西事业部风电运行数据为例分析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为其他风力发电机组提供了参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加速度趋势 扇区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第1小扇区的三电平SVPWM算法 被引量:6
16
作者 董兴发 董长双 张忠国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9-61,共3页
为了解决传统三电平SVPWM算法涉及较多的三角函数,运算量过大的问题,在原有的三电平SVPWM矢量分解算法基础上,介绍了一种基于第1大扇区内第1小扇区的三电平SVPWM算法。该算法将参考矢量旋转到第1大扇区,随后将其转化到两电平第1小扇区,... 为了解决传统三电平SVPWM算法涉及较多的三角函数,运算量过大的问题,在原有的三电平SVPWM矢量分解算法基础上,介绍了一种基于第1大扇区内第1小扇区的三电平SVPWM算法。该算法将参考矢量旋转到第1大扇区,随后将其转化到两电平第1小扇区,通过计算第1小扇区的相关矢量作用时间即可求出三电平任意区域内相关矢量的作用时间,简化了计算量。最后在Simulink中建立了该算法的异步电机开环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是正确的,电机在该算法控制下运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1大扇区 第1小扇区 异步电机 开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管制扇区复杂性指标构建及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董襄宁 胡明华 李孝荣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08-914,共7页
运用协方差矩阵和系统聚类法对区域管制扇区复杂性指标间关系进行研究。基于对区域管制扇区结构和流量分布特征的分析,构建7个复杂性指标。以国内37个区域管制扇区数据为样本,结合可视化协方差矩阵阐明复杂性指标相关性。研究表明,区域... 运用协方差矩阵和系统聚类法对区域管制扇区复杂性指标间关系进行研究。基于对区域管制扇区结构和流量分布特征的分析,构建7个复杂性指标。以国内37个区域管制扇区数据为样本,结合可视化协方差矩阵阐明复杂性指标相关性。研究表明,区域各扇区面积相差悬殊(变异系数194.75%),但流量在不同路径的分布均匀程度比较一致(变异系数9.02%);扇区范围越大,往往流量在各路径上的分布越均匀(相关系数0.54~0.59),但扇区流量反而越低(相关系数-0.06^-0.13);以并类距离0.70为界,扇区复杂性指标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类,且静态指标共性强于动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扇区特征 系统聚类法 扇区复杂性指标 聚类树 协方差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域扇区网络结构特性分析及韧性评估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兴隆 苗尚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04-911,共8页
为保障扇区内航空器运行安全,提高扇区网络在外界干扰下的韧性,从而有效减轻航班延误和空域拥堵。首先,依据中国空域扇区划分规则,运用复杂网络理论构建中国空域扇区网络模型;然后,定义网络基本特征参数,对中国空域扇区网络结构特性进... 为保障扇区内航空器运行安全,提高扇区网络在外界干扰下的韧性,从而有效减轻航班延误和空域拥堵。首先,依据中国空域扇区划分规则,运用复杂网络理论构建中国空域扇区网络模型;然后,定义网络基本特征参数,对中国空域扇区网络结构特性进行分析,提出扇区网络韧性的概念,并采用一种定量评估方法对其进行度量;最后,对比分析不同恢复策略下的韧性指标,以此制定空域扇区网络在外界干扰下的最佳恢复策略,提高网络韧性。结果表明:中国空域扇区网络具有较大的平均最短路径长度和较小的聚类系数,度分布服从双段幂律分布,介数和强度服从指数分布。介数是影响空域扇区网络韧性最大的指标,采用介数恢复策略可显著提高外界干扰下空域扇区网络的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域扇区 复杂网络 介数 网络效率 扇区网络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调扇区和进近扇区复杂度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高伟 宫廷玉 叶志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66-271,共6页
随着空中交通流量的增加,空中交通管制面临着严峻挑战,表现在进近与区调扇区间管制协调的矛盾日益突出。对比国内某管制区进近扇区和区调扇区的管制复杂度能更好地协调进近扇区和区调扇区的空中交通管制工作负荷,均衡进近扇区和区调扇... 随着空中交通流量的增加,空中交通管制面临着严峻挑战,表现在进近与区调扇区间管制协调的矛盾日益突出。对比国内某管制区进近扇区和区调扇区的管制复杂度能更好地协调进近扇区和区调扇区的空中交通管制工作负荷,均衡进近扇区和区调扇区的管制复杂度,达到提高扇区容量的目的。为科学合理地对比扇区管制复杂度,构建了扇区静态复杂度对比的指标及其量化方法,并设计了静态复杂度对比实验来对比进近扇区与区调扇区的静态复杂度。另采用"管制扇区空域复杂性分析系统"软件,以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为例,根据真实雷达管制数据,通过实验,分析对比了进近扇区与区调扇区的动态复杂度。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发现进近扇区管制比区调扇区管制复杂度更大更难。为达到均衡工作负荷、提高空中交通流量、减轻管制员负荷的目的,对现有的进近扇区和区调扇区的管制方法和空域结构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近扇区 区调扇区 空域复杂度 管制员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2扇区的PMLSM直接推力控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宏伟 王新环 陈凯彬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29-734,共6页
针对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传统6扇区直接推力控制推力脉动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12定子磁链扇区和13电压空间矢量的直接推力控制方法,设计了一种新的电压选择开关表,利用三相和两相混合导通方式,实现13电压矢量输出,利用Matlab/Simulin... 针对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传统6扇区直接推力控制推力脉动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12定子磁链扇区和13电压空间矢量的直接推力控制方法,设计了一种新的电压选择开关表,利用三相和两相混合导通方式,实现13电压矢量输出,利用Matlab/Simulink对永磁直线同步电机12扇区直接推力控制系统进行了建模与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直接推力控制方法相比,改进的12定子磁链扇区直接推力控制可以明显减小推力和磁链脉动,性能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 直接推力控制 扇区细分 12扇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