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堡凹陷西斜坡中深层高精度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夏景生 刘晓 +5 位作者 李文华 张博明 文雯 李赫 樊蓉 薛林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2-81,共10页
应用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方法,通过对地震资料新一轮处理和精细解释,结合岩—电响应特征,共识别出南堡凹陷西斜坡中深层4个三级层序界面,划分了3个三级层序(SQ7、SQ8、SQ9)。以三级层序内部相对稳定的水进面和岩性突变面为界进行高... 应用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方法,通过对地震资料新一轮处理和精细解释,结合岩—电响应特征,共识别出南堡凹陷西斜坡中深层4个三级层序界面,划分了3个三级层序(SQ7、SQ8、SQ9)。以三级层序内部相对稳定的水进面和岩性突变面为界进行高精度层序地层划分,进一步划分出12个四级层序或体系域的地层单元。在对研究区物源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系统的岩心相、测井相精细研究,共识别出扇三角洲和湖泊两种沉积体系。并在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内研究了各沉积体系平面展布特征,其中扇三角洲平原分布范围相对较小,主要集中在研究区北部靠近物源口附近;而扇三角洲前缘分布范围较广,主要发育于研究区的中心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系 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 湖泊沉积体系 南堡凹陷西斜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东盆地新生代含煤岩系沉积体系和沉积环境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春先 王宝君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6-118,共3页
本文详细分析了鸡东盆地新生代含煤岩系沉积体系主要有河流沉积体系、冲积扇沉积体系、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湖泊沉积体系,部分地区发育湖泊三角洲体系。并对沉积相在垂向上的展布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鸡西盆地 河流沉积体系 冲积沉积体系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 湖泊沉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中下三叠统地震沉积学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查明 李秀鹏 +1 位作者 曾洪流 杨俊生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12,19,共6页
以地震沉积学为主要方法,通过对典型地层切片和单井相沉积特征分析,研究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中下二叠统沉积相发育特征,并总结乌夏地区三叠系的沉积过程。结果表明:乌夏地区中下三叠统90°相位地震资料与岩性相关性较好,90°相... 以地震沉积学为主要方法,通过对典型地层切片和单井相沉积特征分析,研究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中下二叠统沉积相发育特征,并总结乌夏地区三叠系的沉积过程。结果表明:乌夏地区中下三叠统90°相位地震资料与岩性相关性较好,90°相位地震资料主要同相轴与地质上砂泥岩层对应一致;研究区主要发育扇三角洲相、冲积扇相、三角洲相和下切谷等沉积;乌夏地区三叠纪百口泉组时期发育冲积扇和冲积平原沉积体系,克拉玛依组时期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乌夏地区 三叠系 地震沉积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山砂体沉积成因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魏瑞香 马玉歌 +1 位作者 曲卫和 韩华 《华北地震科学》 2004年第4期38-42,共5页
惠民凹陷是济扬坳陷主要生油凹陷之一,是典型的陆相断陷盆地。基山砂体是惠民凹陷在断陷期发育的一套物源来自于西北部宁津凸起的三角洲—浊积扇沉积体系;分布范围广,横跨滋镇洼陷、中央隆起带和临南洼陷田家一带;主体沿着宿安沟呈西北... 惠民凹陷是济扬坳陷主要生油凹陷之一,是典型的陆相断陷盆地。基山砂体是惠民凹陷在断陷期发育的一套物源来自于西北部宁津凸起的三角洲—浊积扇沉积体系;分布范围广,横跨滋镇洼陷、中央隆起带和临南洼陷田家一带;主体沿着宿安沟呈西北向东南方向展布,在临商地区发育类型丰富的油气藏,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近年来基山砂体油藏勘探取得较大成功,但砂体的物源、沉积相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本文主要针对这2点进行了探讨,并将研究结论应用于勘探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山砂体 三角洲-浊积沉积体系 三角洲前缘亚相 滑塌浊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凤山凝析气藏开发技术政策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广权 孙兵 +1 位作者 杨小松 贾跃玮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2-76,共5页
针对龙凤山地区高含油致密低渗凝析气藏在储层描述和开发技术政策制订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在测井、录井等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宏观与微观证据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龙凤山气田营四砂组的沉积体系,明确了影响气藏的主控因素,落实了有... 针对龙凤山地区高含油致密低渗凝析气藏在储层描述和开发技术政策制订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在测井、录井等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宏观与微观证据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龙凤山气田营四砂组的沉积体系,明确了影响气藏的主控因素,落实了有效储层发育区域,结合流体PVT实验分析,确定了营四砂组气藏类型。在储层地质研究的基础上,理论结合实践经验,针对龙凤山气田营四砂组凝析气藏高含油的特征,首先修正了凝析气藏相关气藏工程的分析方法,其次考虑气井反凝析、最小携液、最大极限压差等因素,计算合理产量和生产压差。综合分析认为合理井距为600~700 m,合理产气量为2×10~4m^3/d,初期生产压差不大于5 MPa。研究结果为气田开发方案的编制、优化调整和气田的高效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气藏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 开发技术政策 龙凤山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八道壕煤盆地层序地层与成煤环境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蔡厚安 李宝芳 +2 位作者 徐德斌 张俊宝 常征路 《中国煤炭地质》 2009年第4期1-8,共8页
辽西黑山—彰武地区分布有一系列早白垩世断陷成因的陆相盆地,其中以八道壕煤盆地含煤性最好。本次工作在八道壕煤矿深部勘探区,采用二维地震、钻探、测井等对八道壕组进行了层序地层和成煤环境分析。八道壕组可分为三个三级层序,下部第... 辽西黑山—彰武地区分布有一系列早白垩世断陷成因的陆相盆地,其中以八道壕煤盆地含煤性最好。本次工作在八道壕煤矿深部勘探区,采用二维地震、钻探、测井等对八道壕组进行了层序地层和成煤环境分析。八道壕组可分为三个三级层序,下部第1层序(Sq1)为冲积扇注入湖盆形成的水下扇—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湖侵域和高位域各含一个煤组,湖侵域退积的水下扇边缘和高位域扇三角洲前缘都有厚煤层发育。早期冲积扇自盆地西南注入湖盆,煤层发育在断陷较深的中北部,自西侧盆缘断裂附近向东超覆。Sq1湖侵域的煤层比高位域的煤层分布面积要大。盆地南部冲积扇主体部位粗碎屑岩增多,上、下煤组的煤层均向南变薄尖灭。由于物源区构造抬升冲积扇向湖盆的进积作用加剧,八道壕组中上部第2、3层序粗碎屑沉积物增多,湖盆水域面积缩小,煤层不再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道壕煤盆地 层序地层 成煤环境 水下扇三角洲沉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坳陷清东地区断裂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7
作者 徐锐 《内江科技》 2020年第2期21-22,54,共3页
通过研究表明大洼断层为清东地区主干断裂,造就了本区北东向展布的基本构造格局。同时,大洼断层"强-弱-强-弱"的活动特征控制着本区沉降中心迁移、沉积厚度呈"厚-薄-厚-薄"变化,进而控制着主力烃源岩的分布、演化... 通过研究表明大洼断层为清东地区主干断裂,造就了本区北东向展布的基本构造格局。同时,大洼断层"强-弱-强-弱"的活动特征控制着本区沉降中心迁移、沉积厚度呈"厚-薄-厚-薄"变化,进而控制着主力烃源岩的分布、演化以及沉积相带类型及分布特征,同时多样的断裂特征造成陡岸发育以断层为主的疏导体系以及受构造控制的构造及岩性构造等多样圈闭。总的来说大洼断裂的分期活动、强度变化、断裂组合特征控制了本区油气成藏基本条件,进而控制了储盖组合分布与油气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洼断层 断裂特征 油气成藏 沉降中心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 东营组 主干断裂 清水洼陷 控制作用 烃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龙凤山凝析气藏营四砂组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广权 胡向阳 +1 位作者 孙兵 贾跃玮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02-513,共12页
针对松辽盆地龙凤山地区沉积环境复杂、储层横向对比困难、气藏高产富集规律研究难度大等问题和难点,为明确该地区储层的沉积特征和影响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从区域沉积背景入手,结合岩心、录井、测井及地震等资料,采用宏观证据与微观证... 针对松辽盆地龙凤山地区沉积环境复杂、储层横向对比困难、气藏高产富集规律研究难度大等问题和难点,为明确该地区储层的沉积特征和影响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从区域沉积背景入手,结合岩心、录井、测井及地震等资料,采用宏观证据与微观证据相结合的沉积学分析方法:通过开展岩心观察与描述、测井精细解释、地震资料的储层预测以及凝析气藏的相态特征分析,综合研究认为龙凤山气田营四砂组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并进一步结合动态测试成果指出分流河道为有利的沉积微相;通过沉积相带展布分析,营四砂组下段发育厚层的多期叠置的分流河道,上段发育多期砂泥互层的分流河道;通过凝析气藏相态特征分析和气藏类型确定,指出该气藏属于受构造和岩性双重控制的高含油的致密低渗碎屑岩凝析气藏,明确了影响储层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段确定了营四砂组气层的展布范围。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井位部署,为气田的产能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基于该区储层的沉积特征分析和气层分布影响因素分析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部署开发井的钻井成功率和产能达标率均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气藏 龙凤山气田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 气藏主控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