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震后房屋损坏快速鉴定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 1
-
-
作者
李志强
代博洋
李晓丽
何萍
-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云南地震局
广东省地震局
-
出处
《震灾防御技术》
2012年第1期1-11,共11页
-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K50B03-2)
(2008BAC44B01)
2011年度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1108002-4)共同资助
-
文摘
本文引入了目前地震现场房屋快速安全性鉴定工作的辅助手段——红外热像无损检测技术,借用图像处理手段、数学统计方法等,探讨了震后房屋破坏红外图像的表现效果,分析了红外图像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文中以汶川地震现场建筑物的典型震害为代表,重点分析了框架结构、砖混结构、简单结构房屋的红外图像表现。本文所涉及的建筑材料主要有水泥砂浆、钢筋混凝土、红砖、黏土、楠木、石棉瓦、水泥板等;表面装饰层材质有红漆、白色抹灰、黄色涂料、白色壁纸、红色瓷砖、白色瓷砖等。材料的物理性质不同,其表现出的红外图像特征差别较大。统计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图像的表现效果在下午时段优于中午时段和上午时段;晴天拍摄图像的表现效果最佳,雨天次之,阴天最差。同时,要考虑红外热像无损检测技术检测漏水破坏的优势,充分利用雨天对建筑物破坏的影响;光照射情况与红外图像表现效果的关系为:直面照射条件优于倾斜照射和不能照射;破坏程度相关分析统计结果显示,构件的"基本完好、轻微破坏、中等破坏"这3个破坏等级,随着破坏程度的递进,图像的表现效果增强;而构件的"中等破坏、严重破坏、毁坏"这3个破坏等级,随着破坏程度的递进,图像的表现效果无显著变化;对结构类型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底框架结构图像的表现效果优于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和简单结构;装饰层材质分类相关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图像表现效果与材质性质、颜色、表面粗糙状况等因素有关。
-
关键词
地震现场房屋快速安全性鉴定
建筑物震害评估体系
建筑物结构类型
典型震害红外热像
无损检测技术
统计相关分析
-
Keywords
Rapid safety appraisal of buildings in seismic field
Evaluation systemsfor earthquake damage and losses of buildings
Structure types of buildings
Typical seismic damage
Infrared nondestructive test technology
Correlation analysis
-
分类号
P315.9
[天文地球—地震学]
TU746.2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
-
题名中-美房屋鉴定标准分析比较
- 2
-
-
作者
熊向晖
白羽
李君婷
-
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工程抗震研究所
昆明市盘龙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房屋安全鉴定办公室
-
出处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4-98,共5页
-
基金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7E037M)
-
文摘
针对国内现有使用频率相对较高的三大房屋鉴定标准重新进行了审视和分析,并与美国现有的房屋快速鉴定标准方法进行了研究比较。文中在介绍和对比中美两国标准的同时,也指出了我国房屋鉴定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期望对规范我国房屋建筑安全鉴定提供借鉴,并为此类鉴定标准后续修订中需注意的问题和城市防减灾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和帮助。
-
关键词
抗震鉴定
可靠性鉴定
危险房屋鉴定
房屋快速鉴定
-
Keywords
seismic appraisal
reliability appraisal
risk of housing identification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housing
-
分类号
TU746.2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