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片加宽左房室瓣环在完全性房室通道手术中的应用
1
作者 万泽浩 比拉力·排祖拉 +1 位作者 芦梓楠 马松峰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3期190-192,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自体心包片进行修补瓣叶、加宽左房室瓣环技术在完全性房室通道(CAVC)合并左房室瓣狭窄患儿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心胸外科行手术治疗的36例合并左房室瓣狭窄C... 目的:探讨采用自体心包片进行修补瓣叶、加宽左房室瓣环技术在完全性房室通道(CAVC)合并左房室瓣狭窄患儿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心胸外科行手术治疗的36例合并左房室瓣狭窄CAVC患儿的临床资料,均采用自体心包片进行修补瓣叶、加宽瓣环后行CAVC根治术。结果:35例患儿痊愈出院,1例患儿术后因肺部感染死亡。35例患儿随访至1年。术后7 d复查心电图均无明显异常。术后1年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二尖瓣轻度反流25例,轻-中度反流10例,无中-重度反流者。35例患儿心功能均为Ⅰ级,均未行二次手术。结论:采用自体心包片对合并左房室瓣狭窄CAVC的患儿进行修补瓣叶、加宽瓣环后行CAVC根治术,术后中期随访效果良好,该术式有临床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房室通道 先天性心脏病 房室瓣狭窄 房室瓣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左房室瓣修复技术发展与现状
2
作者 郭倩倩 陈笋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31-434,共4页
经皮左房室瓣修复是近年介入心脏病研究的新领域,由于其微创的特点已是左房室瓣修复术的首选方式。自1984年Inoue等完成首例经皮球囊左房室瓣成形术(PBMV)以来,PBMV术治疗左房室瓣狭窄在全球广泛开展,并取得了良好的短期及中远期临床效... 经皮左房室瓣修复是近年介入心脏病研究的新领域,由于其微创的特点已是左房室瓣修复术的首选方式。自1984年Inoue等完成首例经皮球囊左房室瓣成形术(PBMV)以来,PBMV术治疗左房室瓣狭窄在全球广泛开展,并取得了良好的短期及中远期临床效果。应用PBMV治疗左房室瓣狭窄患者时,左房室瓣瓣膜的解剖条件及年龄等都是患者良好预后的必要条件,也是选择病例时的参考因素。近年来左房室瓣关闭不全的介入治疗得到了快速发展,包括经左房室瓣边对边修补术和瓣环成形术。这些新技术仍处于初期阶段,虽初步证实其可行性,但是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评估和改进。新技术的发展或许会成为高风险左房室瓣关闭不全患者的福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左房室瓣修复 房室瓣狭窄 房室瓣关闭不全 经皮左房室瓣球囊成形术 房室瓣边对边修补术 环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心室合并房室瓣置换的手术护理配合
3
作者 陈晓霞 谢庆 +2 位作者 刘小民 张新芳 刘晓冰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4期473-475,共3页
目的总结单心室合并中重度房室瓣反流的患者行房室瓣置换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对19例合并中重度房室瓣反流的单心室患者行房室瓣置换手术。行房室瓣成形需反复在心内注入0.9%氯化钠溶液,护士需及时提供0.9%氯化钠溶液,保证负压吸引装置... 目的总结单心室合并中重度房室瓣反流的患者行房室瓣置换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对19例合并中重度房室瓣反流的单心室患者行房室瓣置换手术。行房室瓣成形需反复在心内注入0.9%氯化钠溶液,护士需及时提供0.9%氯化钠溶液,保证负压吸引装置正常使用;房室瓣置换时,提供相应缝线、测瓣器及瓣膜,认真核对瓣膜型号及有效期;术中默契配合,以缩短手术时间。手术后右心系统失去心室泵的作用,要依靠较高的中心静脉压来维持肺循环。结果院内死亡3例,病死率为15.8%。生存患者均接受随访,随访年限1~9.6年,随访期间无患者死亡。结论单心室合并中重度房室瓣反流行房室瓣置换手术风险大,默契的手术配合能够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心室 房室瓣反流 房室瓣置换 房室瓣修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经皮左房室瓣球囊分离术现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华泰 王晓华 +2 位作者 洪浪 盛国太 曹华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S1期4-6,共3页
关键词 房室瓣 风心 PBMC 血栓 球囊 房室瓣狭窄 分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围体外循环辅助下右侧乳房下小切口微创左房室瓣手术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冠鑫 韩林 +7 位作者 陆方林 邹良建 崔勇 郎希龙 唐昊 徐激斌 钟铿 徐志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71-1273,共3页
目的总结50例右侧乳房下小切口微创行左房室瓣手术的临床经验和疗效。方法采用右侧乳房下小切口结合头灯光源辅助方法共对50例左房室瓣疾病患者实施体外循环左房室瓣置换或成形手术(微创组),所有患者采用单腔气管插管,仰卧位,右侧垫高20... 目的总结50例右侧乳房下小切口微创行左房室瓣手术的临床经验和疗效。方法采用右侧乳房下小切口结合头灯光源辅助方法共对50例左房室瓣疾病患者实施体外循环左房室瓣置换或成形手术(微创组),所有患者采用单腔气管插管,仰卧位,右侧垫高20~30°,右上肢悬吊,插股动脉供血管、双极股静脉引流管的插管技术实施周围体外循环。手术主要切口为右侧乳房下小切口6~8cm(经该切口第4肋间进胸可进行心脏操作)+两孔(右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放置长冷灌针头和牵引上腔静脉阻断带、右侧腋中线第4肋间放置特制的升主动脉阻断钳和牵引下腔静脉阻断带),术者佩戴头灯,经切口可提供良好的视野光源。经房间隔切口或房间沟切口进行左房室瓣手术。对照组为同期传统正中开胸左房室瓣手术的患者50例。结果微创组无中转开胸、延期拔除气管插管、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血红蛋白尿及手术死亡病例,4例术中低潮高频通气出现低氧血症,处理后好转,1例术后因肋间肌肉血管出血再次原切口进胸止血。微创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辅助时间、术后拔除气管插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微创组术后住院时间缩短,术后胸液引流量、住院期间输血量明显减少(P<0.05)。出院前复查心脏超声示左房室瓣瓣膜位置、活动良好,无瓣周漏,左房室瓣成形术后微量或轻度反流,右房室瓣轻度反流,成形效果满意。结论右侧乳房下小切口第4肋进胸结合术者头灯光源辅助、周围体外循环的方法行微创左房室瓣手术,手术安全,术野暴露良好、操作简便易掌握,较常规正中开胸手术创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切口美观隐蔽,术后早期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体外循环 微创性外科手术 房室瓣置换术 房室瓣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房室瓣环运动频谱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白文伟 徐章 +3 位作者 肖泽方 光雪峰 陆映珠 纳志英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1年第5期6-9,共4页
目的:测定正常人房室瓣环运动速度并对结果分析、探讨。方法:心尖四腔切面,用DTI测定房室瓣环运动速度。结果:房室瓣环收缩期Sann峰值速度与年龄无相关,房室瓣环舒张早期Eann峰值速度、Eann/Aann与年龄负相关,Aann峰值速度与年龄正相关... 目的:测定正常人房室瓣环运动速度并对结果分析、探讨。方法:心尖四腔切面,用DTI测定房室瓣环运动速度。结果:房室瓣环收缩期Sann峰值速度与年龄无相关,房室瓣环舒张早期Eann峰值速度、Eann/Aann与年龄负相关,Aann峰值速度与年龄正相关。三尖瓣环Eann/Aann与三尖瓣口血流E/A中度相关,二尖瓣环Eann/Aann二尖瓣口血流E/A高度相关。房室瓣环收缩期峰值Sann峰值速度游离壁侧大于间隔部,三尖瓣前瓣环Sann峰值速度最高。结论:DTI测定的房室瓣环运动速度有望用于评价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功能 房室瓣环运动速度 多普勒组织成像 房室瓣血流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对左房室瓣球囊扩张术后左室心肌重量及心脏收缩功能变化的评价
7
作者 潘永寿 郭盛兰 +3 位作者 吴棘 张棣 朱性威 邓燕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S1期70-,共1页
目的 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UCG)评价皮穿刺左房室瓣球囊扩张术对风湿性左房室瓣狭窄患者的左室心肌重量和心脏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使用美国Agilent公司生产的PhilipsSonos 5 5 0 0、75 0 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检测4 0例风湿性... 目的 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UCG)评价皮穿刺左房室瓣球囊扩张术对风湿性左房室瓣狭窄患者的左室心肌重量和心脏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使用美国Agilent公司生产的PhilipsSonos 5 5 0 0、75 0 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检测4 0例风湿性左房室瓣狭窄患者成功行皮穿刺左房室瓣球囊扩张术后的左室心肌重量、左室收缩功能及左室内径大小的变化,分别于经皮穿刺左房室瓣球囊扩张术术后3d内和手术后3个月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经胸M型、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根据面积-长度法测量左室心肌重量,并与体表面积换算成左室心肌重量指数;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径以及根据Teichholz校正公式测量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每搏出量(SV)和心输出量(CO) ;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分别按椭圆形面积公式及压差半降时间(pressurehalftime ,PHT)法测量左房室瓣口面积(MVA)。结果 (1)经皮穿刺左房室瓣球囊扩张术后3d全部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径增大(P <0 .0 1) ;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每搏出量(SV)和心输出量(CO)均明显提高(P <0 .0 0 1) ;同时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心肌重量和左室心肌重量指数也有所改变(P <0 .0 5 ) ;(2 )术后3个月室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房室瓣狭窄 房室瓣球囊扩张术 左室心肌重量 左室收缩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湿性心脏病左房室瓣狭窄介入治疗疗效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盛臻强 王世明 +3 位作者 管耘园 华守明 王毅 金恒 《临床中老年保健》 2003年第3期198-199,共2页
目的 评价经皮左房室瓣球囊成形术治疗左房室瓣狭窄的疗效。方法 穿刺股静脉 ,送入Mullins导管 ,以Brockenbrough穿刺针穿刺房间隔 ,送入左房导丝 ,通过输送器沿导丝送入Inoue球囊扩张左房室瓣。结果  7例患者左房室瓣口面积平均 0 ... 目的 评价经皮左房室瓣球囊成形术治疗左房室瓣狭窄的疗效。方法 穿刺股静脉 ,送入Mullins导管 ,以Brockenbrough穿刺针穿刺房间隔 ,送入左房导丝 ,通过输送器沿导丝送入Inoue球囊扩张左房室瓣。结果  7例患者左房室瓣口面积平均 0 96± 0 19cm2 ,术后左房室瓣口面积 2 14± 0 2 0cm2 (P <0 0 5 ) ;左房平均压、肺动脉平均压明显下降 (P <0 0 5 ) ,心功能明显提高。随访临床症状持续改善。结论 PBMV治疗左房室瓣狭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瓣狭窄 经皮左房室瓣球囊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房室瓣口平均压与峰值压比值对重度左房室瓣狭窄合并左房室瓣反流患者的评估价值
9
作者 陈勇 居燕 +1 位作者 马勇 袁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3439-3441,共3页
目的探讨左房室瓣口平均压与峰值压比值(MPG/PPG)对重度左房室瓣狭窄合并左房室瓣反流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以超声心动图测定MPG/PPG,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MPG/PPG对以二维面积法确定的68例单纯性风湿性重度左房室瓣狭窄患... 目的探讨左房室瓣口平均压与峰值压比值(MPG/PPG)对重度左房室瓣狭窄合并左房室瓣反流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以超声心动图测定MPG/PPG,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MPG/PPG对以二维面积法确定的68例单纯性风湿性重度左房室瓣狭窄患者合并左房室瓣反流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重度左房室瓣狭窄患者MPG/PPG与合并左房室瓣反流程度(MR/LA)呈负相关关系(r=-0.812,P<0.001)。选取MPG/PPG≤0.544为诊断重度左房室瓣狭窄合并中度以上左房室瓣反流的界点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80%和73%。选取MPG/PPG≤0.412为诊断重度左房室瓣反流的界点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81%和91%。结论超声心动图左房室瓣口MPG/PPG可以用来评估重度左房室瓣狭窄患者合并左房室瓣反流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房室瓣狭窄 房室瓣反流 风湿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次球囊扩张术治疗风湿性左房室瓣狭窄的疗效评价
10
作者 洪明 江期论 +2 位作者 洪浪 盛国太 李华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S1期58-60,共3页
目的 评价左房室瓣球囊扩张术(PBMV)后再狭窄的病例再次作球囊扩张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5 0 1例接受球囊扩张术的患者,分为首次球囊扩张组(45 3例)及再次球囊扩张组(48例) ,球囊扩张前后用超声及导管测左房室瓣口面积(MVA)、左房前后径... 目的 评价左房室瓣球囊扩张术(PBMV)后再狭窄的病例再次作球囊扩张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5 0 1例接受球囊扩张术的患者,分为首次球囊扩张组(45 3例)及再次球囊扩张组(48例) ,球囊扩张前后用超声及导管测左房室瓣口面积(MVA)、左房前后径(LAD)、左房压(LAP) ,比较两组患者这些参数在PBMV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 首次球囊扩张组与再次球囊扩张组PBMV后MVA分别由术前的(0 .86±0 .2 5 )、(1.0 9±0 .2 6 )cm2 增加至(1.87±0 .2 7)、(1.86±0 .30 )cm2 ;LAD分别由(46 .0 9±7.5 7)、(49.74±9.88)mm减少至(41.6 4±7.97)、(45 .4 1±8.4 4 )mm ;LAP分别由(2 9.2 6±6 .6 4 )、(30 .5 2±5 .2 8)mmHg下降至(16 .14±5 .13)、(2 2 .35±7.83)mmHg(P均<0 .0 0 1) ;再次球囊扩张组较首次球囊扩张组术后MVA增加的幅度(术前术后的差值)小(0 .72±0 .2 2vs 0 .99±0 .2 7,P <0 .0 0 1) ;左房压下降的幅度则较低(8.33±4 .17vs 13.0 7±5 .77,P <0 .0 0 1) ;两组各种并发症及总的并发症均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 球囊扩张术后再狭窄的患者,再次作球囊扩张术仍然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瓣狭窄 房室瓣球囊扩张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疑难特殊病例行经皮球囊导管左房室瓣成形术15例
11
作者 盛国太 洪明 +6 位作者 葛郁芝 余茂生 李华泰 尹秋林 赖珩莉 王晓华 洪浪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S1期55-57,共3页
目的 探讨风湿性左房室瓣狭窄的疑难特殊病例行经皮左房室瓣狭窄球囊成形术(PBMV)技术要点。方法 选择15例患者,其中左侧途径2例,巨大右房3例,巨大左房5例,左肺不张1例,脊柱侧弯3例,脊柱结核1例。术前左房室瓣口面积(MVA) 0 .85±... 目的 探讨风湿性左房室瓣狭窄的疑难特殊病例行经皮左房室瓣狭窄球囊成形术(PBMV)技术要点。方法 选择15例患者,其中左侧途径2例,巨大右房3例,巨大左房5例,左肺不张1例,脊柱侧弯3例,脊柱结核1例。术前左房室瓣口面积(MVA) 0 .85±0 .2 0cm2 。用传统的Inoue球囊技术结合术中情况对主要器械形状结构进行重塑形。结果 全部病例手术操作均获成功,左房室瓣口面积1.94±0 .16cm2 ,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无一例发生左房室瓣撕裂至中重度关闭不全、心脏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疑难特殊病例可同样行经皮左房室瓣球囊成形术,只要术者经验丰富,结合患者心脏解剖特点,重塑主要器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瓣狭窄 房室瓣球囊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房室瓣扩张术后人工瓣膜置换术
12
作者 邵国丰 沈韦羽 +2 位作者 史信宝 汪朝阳 余凯忠 《现代实用医学》 1995年第2期62-63,共2页
左房室瓣扩张术后人工瓣膜置换术邵国丰,沈韦羽,史信宝,汪朝阳,余凯忠左房室瓣(二尖瓣)狭窄行闭式扩张术,至今临床上仍较常用。由于风湿性心脏病是一种进行性病变,部分病例在扩张术后若干年病情复发需再次手术。我院自1993... 左房室瓣扩张术后人工瓣膜置换术邵国丰,沈韦羽,史信宝,汪朝阳,余凯忠左房室瓣(二尖瓣)狭窄行闭式扩张术,至今临床上仍较常用。由于风湿性心脏病是一种进行性病变,部分病例在扩张术后若干年病情复发需再次手术。我院自1993年11月至1995年3月共为19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瓣 扩张术 人工 置换术 心肌保护 膜替换术 左心房 房室瓣狭窄 左心室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时间-空间关联成像技术评价正常胎儿房室瓣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彧 蔡爱露 +4 位作者 张颖 李婧宇 李婷 孙微 吴红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38-542,共5页
目的评价应用三维超声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技术观察胎儿房室瓣结构、测量正常胎儿房室瓣的周长和面积、观察其随孕周的变化的可行性。方法利用STIC技术采集176胎胎龄20~32周正常胎儿的心脏容积数据,在不同成像模式下观察胎儿房室... 目的评价应用三维超声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技术观察胎儿房室瓣结构、测量正常胎儿房室瓣的周长和面积、观察其随孕周的变化的可行性。方法利用STIC技术采集176胎胎龄20~32周正常胎儿的心脏容积数据,在不同成像模式下观察胎儿房室瓣立体形态,手动测量房室瓣环的周长和面积,分析所得数值与孕周的关系。结果①176胎中,144胎应用STIC技术观测房室瓣成功,成功率为81.82%(144/176)。二、三尖瓣的周长和面积与孕周呈正相关。从20周到32周,二尖瓣平均周长从(2.41±0.35)cm增至(3.49±0.25)cm,平均面积从(0.36±0.14)cm2增至(0.97±0.23)cm2;三尖瓣平均周长从(2.46±0.23)cm增至(3.56±0.21)cm,平均面积从(0.34±0.10)cm2增至(0.96±0.23)cm2。②与二维超声相比,STIC技术可以更好地显示房室瓣结构,瓣叶在各种模式下均可得到较好显示,瓣环、乳头肌分别在表面模式、断层显像模式下显像效果较好。结论 STIC技术评价胎儿房室瓣具有一定优势,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诊断 产前 胎儿心脏 房室瓣 时空关联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右房室瓣乳头肌腱索支配的解剖类型调查 被引量:2
14
作者 孟镔 胡军 +3 位作者 胡振龙 倪跃 冯地忠 李仁杰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5年第4期256-257,共2页
关键词 房室瓣 乳头肌 腱索 心脏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室功能评估中房室瓣环组织多普勒波形的测定 被引量:5
15
作者 贺声 段云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15-317,共3页
在诸多无创性评估心室功能的检测手段和方法中,多普勒组织成像 (DTI)正得到临床的广泛应用,房室瓣环组织多普勒波形改变对心室功能的提示意义也逐渐受到重视。房室瓣环的运动代表了心肌纤维由基底部向心尖的运动,瓣环运动速度的测定可... 在诸多无创性评估心室功能的检测手段和方法中,多普勒组织成像 (DTI)正得到临床的广泛应用,房室瓣环组织多普勒波形改变对心室功能的提示意义也逐渐受到重视。房室瓣环的运动代表了心肌纤维由基底部向心尖的运动,瓣环运动速度的测定可提供心室收缩期到舒张早期运动状态的信息。DTI获得的二尖瓣环收缩期运动速度波形可反映心梗缺血壁段引起的左室壁不协调性,并可用这些参数评价左室的整体收缩功能。三尖瓣环的DTI运动速度可以用于评价与下壁心梗相关的右室功能。因受前负荷变化的影响小,二尖瓣环DTI有助于鉴别二尖瓣的假阴性血流频谱,有助于无创性评估左室充盈压。一些影响房室瓣环DTI运动速度测定的因素目前难以消除,需结合其他多普勒参数和临床表现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组织成像 房室瓣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右胸微创切口左房室瓣手术同期单极双房射频消融治疗房颤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冠鑫 韩林 +6 位作者 钟铿 李莉 陆方林 王崇 李白翎 王军 徐志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12-1216,共5页
目的评价经右胸微创切口外科治疗左房室瓣病变并同期采用单极冲洗式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的手术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左房室瓣病变合并房颤患者共60例,经右胸微创切口行瓣膜手术及心内膜射频消融术30例为研究... 目的评价经右胸微创切口外科治疗左房室瓣病变并同期采用单极冲洗式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的手术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左房室瓣病变合并房颤患者共60例,经右胸微创切口行瓣膜手术及心内膜射频消融术30例为研究组,经正中切口行瓣膜手术30例为对照组,两组术前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术中行左房室瓣成形或置换,并应用单极冲洗式射频消融房颤,射频线路以改良迷宫Ⅲ手术为基础。随访并比较分析两组手术疗效、术后并发症及房颤的消除率。结果研究组无中转开胸、再次瓣膜手术、延期拔除气管插管、血红蛋白尿、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及死亡。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和平均体外循环时间延长、胸液量和输血量减少、住院日缩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即刻、出院时、术后6个月房颤消除率分别为96.7%、66.7%、73.3%和50%、23.3%、1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研究组心功能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结论经右胸微创切口实施左房室瓣手术同期行心内膜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既达到微创的理念,又能有效处理左房室瓣并消除房颤,并不增加心内手术的风险及并发症,术后早、中期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单极射频消融 房室瓣病变 心房纤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的血管缝合器经左心耳途径缝合左房室瓣的体外实验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铭辉 谭洪文 +3 位作者 陈翔 张志钢 白元 秦永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55-1357,共3页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初步探讨改良的血管缝合器经左心耳途径缝合左房室瓣的可行性,探索治疗左房室瓣反流的新技术。方法对市售股动脉血管缝合器进行改良,剪除缝合器前端的延长管,保留使穿刺导丝通过的标记孔,将缝合器打开时的缝针针距适当...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初步探讨改良的血管缝合器经左心耳途径缝合左房室瓣的可行性,探索治疗左房室瓣反流的新技术。方法对市售股动脉血管缝合器进行改良,剪除缝合器前端的延长管,保留使穿刺导丝通过的标记孔,将缝合器打开时的缝针针距适当增宽。取离体山羊心脏标本20只,打开心包膜暴露左心耳,用Cordis桡动脉穿刺针穿刺左心耳,送入普通"J"型导丝,沿室间沟剪开左心室,确认"J"型导丝在左心室内,从心耳侧沿该导丝送入改良的血管缝合器至左心室,在左房室瓣心室侧打开缝合器,回撤缝合器,将左房室瓣前、后瓣缝合在一起。结果改良的血管缝合器可以成功地将左房室瓣前、后瓣膜缝合在一起,瓣膜及瓣下结构无破坏。结论改良的血管缝合器设计合理,可以将左房室瓣前、后瓣缝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合技术 血管缝合器 心脏导管插入术 房室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房室瓣环造影最佳投照体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白元 宗刚军 +3 位作者 王洪如 秦永文 黄新苗 姜海滨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索能最佳显示右房室瓣环的造影投照体位。方法选用健康山羊8只,行右心房造影。使用对比剂总量110ml,注射速度12ml/s,压力800psi,右前斜(RAO)90°至左前斜(LAO)90°的180°旋转连续造影。结果8只山羊均成功行右心房造... 目的探索能最佳显示右房室瓣环的造影投照体位。方法选用健康山羊8只,行右心房造影。使用对比剂总量110ml,注射速度12ml/s,压力800psi,右前斜(RAO)90°至左前斜(LAO)90°的180°旋转连续造影。结果8只山羊均成功行右心房造影,每只羊获得右心房连续造影图像各100帧,通过逐帧分析,发现右房室瓣环在右前斜27°±3°投照体位所获得的图像最佳,并能较准确的测量右房室瓣环直径的大小。结论右房室瓣环造影以右前斜27°±3°投照体位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瓣 介入 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stein畸形右房室瓣机械瓣置换后安置起搏器1例报告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飞宇 白元 +3 位作者 陈亮 许旭东 单兴华 秦永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8-349,共2页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50岁,2013年4月无明显诱因感乏力、胸闷,伴纳差,症状反复发作,无黑矇、晕厥,夜间可平卧,无心悸、胸痛、恶心、呕吐等.后至当地医院就诊,体检示:颈静脉轻度怒张,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心脏彩色超声提示:Ebstein畸...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50岁,2013年4月无明显诱因感乏力、胸闷,伴纳差,症状反复发作,无黑矇、晕厥,夜间可平卧,无心悸、胸痛、恶心、呕吐等.后至当地医院就诊,体检示:颈静脉轻度怒张,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心脏彩色超声提示:Ebstein畸形,右房室瓣重度关闭不全,右房增大;心电图示: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左前分支传导阻滞.排除手术禁忌后于2013年5月行“右房室瓣机械瓣置换术”,术后规律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2周后出院.出院后1周患者因乏力、头晕再次就诊,无黑矇、晕厥等不适,动态心电图检查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最慢心率35/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STEIN畸形 房室瓣 心脏膜假体植入 人工心脏起搏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致密化不全并房室瓣脱垂1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任永凤 王洲 +2 位作者 丁严 李建 蒋爱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83-,共1页
关键词 心肌致密化不全 房室瓣 脱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