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缘缝合联合负压引流技术对糖尿病足截趾术后创面愈合效果的影响
1
作者 韩李念 王君 倪子樵 《中国美容医学》 2025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探究糖尿病足坏疽(Diabetic foot gangrene,DFG)截趾术后创面皮缘缝合联合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对患者创面愈合进程及愈合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3年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足坏疽患者,按... 目的:探究糖尿病足坏疽(Diabetic foot gangrene,DFG)截趾术后创面皮缘缝合联合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对患者创面愈合进程及愈合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3年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足坏疽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截趾术后采用创面皮缘缝合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VSD治疗。统计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恢复相关指标、瘢痕[温哥华瘢痕量表(VSS)]及血清炎性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2.22%(P<0.05);观察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两组血清hs-CRP、PCT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4 d,观察组创面细菌转阴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60.00%(P<0.05);术后3个月,两组瘢痕状态评分较治疗28 d时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创面皮缘缝合联合VSD治疗,能有效控制DFG截趾术后患者创面感染,进而抑制炎性因子表达,促进创面愈合及瘢痕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坏疽 截趾术 皮缘缝合 负压引流技 创面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足截趾术后创面是否缝合对愈合速度影响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璐宁 杨彩哲 +1 位作者 关小宏 吴石白 《北京医学》 CAS 2015年第11期1078-1080,共3页
目的比较无明显缺血的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行半趾截断手术后,切口皮缘是否缝合对创面愈合速度的影响。方法入组患者按手术先后序号,单号入缝合组,双号入对照组,共26例。缝合组13例:术后皮缘间隔1 cm缝合2-3针对合切口,隔日换... 目的比较无明显缺血的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行半趾截断手术后,切口皮缘是否缝合对创面愈合速度的影响。方法入组患者按手术先后序号,单号入缝合组,双号入对照组,共26例。缝合组13例:术后皮缘间隔1 cm缝合2-3针对合切口,隔日换药;对照组13例:采用术后创面开放,应用负压吸引促进肉芽填充,以瘢痕形式愈合。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缝合组中11例创面术后9-14 d一期愈合,平均时间(11±2)d,另2例出现皮缘逐渐发绀,脓性分泌物渗出,术后10 d拆线、清创,予以对照组方式处理,创面分别在手术后31 d、46 d愈合。对照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18-30 d,平均(24±3)d。缝合组术后一期愈合的11例创面愈合时间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F行半趾离断术时,如患足血供可,创面无明显感染,术后切口皮缘对合良好,创面内部无明显腔隙,间断缝合治疗可明显缩短愈合时间,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截趾术 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滴右美托咪啶在糖尿病足截趾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玉杰 李兴华 +1 位作者 翟丽娜 王旭光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554-556,共3页
目的:观察经鼻滴入右美托咪啶(Dex)作为术前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择期于坐骨神经阻滞下行糖尿病足截趾术的ASAⅢ~Ⅳ级患者,随机分为经鼻滴注Dex 1μg/kg(D组)、经鼻滴注等量生理盐水(N组),每组30例。于超声引导下行腘窝坐... 目的:观察经鼻滴入右美托咪啶(Dex)作为术前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择期于坐骨神经阻滞下行糖尿病足截趾术的ASAⅢ~Ⅳ级患者,随机分为经鼻滴注Dex 1μg/kg(D组)、经鼻滴注等量生理盐水(N组),每组30例。于超声引导下行腘窝坐骨神经阻滞。观察两组改良警觉/镇静评分(OAA/S)、血流动力学变化(HR、MAP、Sp O2)、不良反应发生和患者满意度。结果:Dex滴鼻后,D组OAA/S评分较N组在手术开始时(4.02±0.40 vs 4.99±0.20)、手术结束时(4.13±0.36 vs4.98±0.16)均下降(P<0.05);D组HR较N组在麻醉时(73.49±3.93 vs 88.23±4.18)、手术开始时(75.22±4.11 vs 99.69±3.58)均下降(P<0.05);D组MAP较N组在麻醉时(86.63±10.04 vs 93.55±10.28)、手术开始时(87.63±9.24 vs 116.43±11.14)均下降(P<0.05);N组心动过速(9 vs 2)、高血压(10 vs 1)发生例数较D组增多。结论:术前经鼻滴注Dex 1μg/kg能产生明显镇静及抗焦虑作用,并能稳定血流动力学,作为重症患者术前用药,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糖尿病足 截趾术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适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坏疽截趾术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蔡金环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第20期225-226,共2页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坏疽截趾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糖尿病足坏疽截趾术患者62例分为两组,各31例,治疗组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糖尿病足坏疽截趾术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干预可提高治...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坏疽截趾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糖尿病足坏疽截趾术患者62例分为两组,各31例,治疗组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糖尿病足坏疽截趾术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坏疽 截趾术 舒适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糖尿病足合并特异性感染截趾术的护理配合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英秀梅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第15期140-141,144,共3页
目的探讨骨科糖尿病足合并特异性感染截趾术的护理配合。方法纳入2016年7月-2019年7月该院收治的60例骨科糖尿病足合并特异性感染患者,按照奇偶数分组模式将其分成两组。两组均采用截趾术治疗,对照组30例开展常规护理,而在此基础上研究... 目的探讨骨科糖尿病足合并特异性感染截趾术的护理配合。方法纳入2016年7月-2019年7月该院收治的60例骨科糖尿病足合并特异性感染患者,按照奇偶数分组模式将其分成两组。两组均采用截趾术治疗,对照组30例开展常规护理,而在此基础上研究组30例开展围术期护理配合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对比干预前,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评分均有所下降(P<0.05),且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负面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糖尿病足合并特异性感染患者截趾术期间开展有效的围术期护理配合有助于减轻不良情绪,并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糖尿病足 特异性感染 截趾术 护理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下肢动脉闭塞症截趾术后难愈性溃疡伤口的多学科协作护理体会 被引量:2
6
作者 彭饶 廖涛 +2 位作者 喻杉 梁玉祥 罗海林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1年第8期121-123,共3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周围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发病率也逐年攀升。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PAD的代表性疾病^([1])。主要发病原因是外周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性病理改变,造成动脉血管管腔进行性狭窄、闭塞。以下...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周围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发病率也逐年攀升。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PAD的代表性疾病^([1])。主要发病原因是外周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性病理改变,造成动脉血管管腔进行性狭窄、闭塞。以下肢缺血为临床表现,患侧肢体末端麻木、发冷、静息痛及间歇性跛行为主要症状^([2])。随着病程的发展,严重的血供不足会导致肢体缺血坏死,引发截肢。下肢动脉闭塞症引发截肢术后的伤口,因为血供不足,组织灌注减少,往往难以愈合,转化为慢性伤口,创面呈现干性坏疽或湿性坏疽并发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闭塞症 截趾术 难愈性溃疡伤口 多学科协作模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麻醉和神经阻滞在糖尿病足患者截趾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6
7
作者 梁兆俊 仲珂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6期2897-2900,共4页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和神经阻滞在糖尿病足患者截趾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20年1月于青岛市市立医院就诊并接受择期截趾术治疗的60例糖尿病足患者。将术中接受全身麻醉的30例患者纳入GA组。将术中接受神经阻滞的30例患者纳...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和神经阻滞在糖尿病足患者截趾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20年1月于青岛市市立医院就诊并接受择期截趾术治疗的60例糖尿病足患者。将术中接受全身麻醉的30例患者纳入GA组。将术中接受神经阻滞的30例患者纳入NB组。对GA组患者行常规诱导。在B超引导下,对NB组患者行腓总神经、胫神经和股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手术开始前5 min(T_(0))、切皮时(T_(1))、手术刚结束时(T_(2))、术后3 h(T_(3))、术后6 h(T_(4))和术后12 h(T_(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分别于术后3、6、12 h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比较两组外科医生满意度、患者满意度、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T_(3)、T_(4),NB组MAP和VAS评分低于GA组,NB组HR慢于GA组(P<0.05)。两组外科医生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B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GA组,住院费用低于GA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足患者截趾术中,神经阻滞能够改善患者术后的疼痛感,减少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截趾术 全身麻醉 神经阻滞 腓总神经 胫神经 股神经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糖尿病足截趾术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8
作者 仝粉飞 智慧 +1 位作者 刘津京 郑雯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3年第11期148-151,共4页
本文总结1例糖尿病足截趾术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经验。术后在加强下肢体位护理、针对性用药指导、疼痛护理、健康宣教等护理措施基础上,基于辨证施护,开展中药膏摩、经穴推拿、五音疗法等中医疗法,旨在缓解疼痛,消除下肢肿胀,促进创... 本文总结1例糖尿病足截趾术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经验。术后在加强下肢体位护理、针对性用药指导、疼痛护理、健康宣教等护理措施基础上,基于辨证施护,开展中药膏摩、经穴推拿、五音疗法等中医疗法,旨在缓解疼痛,消除下肢肿胀,促进创面愈合,降低局部感染及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周围循环及神经营养状态,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截趾术 中西医结合护理 疼痛 健康宣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糖尿病足截趾术患者实施神经阻滞麻醉效果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廖永红 傅小云 钟晓春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第22期184-187,共4页
目的探讨高龄糖尿病足截趾术患者应用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该院2018年1月—2021年8月收治的40例高龄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行腰硬联合麻醉,研究组行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 目的探讨高龄糖尿病足截趾术患者应用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该院2018年1月—2021年8月收治的40例高龄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行腰硬联合麻醉,研究组行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运动神经、感觉神经的持续作用时间与起效时间,分析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麻醉后5、15、30 min及手术结束时的SBP、DBP、HR结果。结果研究组运动神经、感觉神经的持续作用时间高于对照组,起效时间高于对照组,研究组麻醉后5、15、30 min及手术结束时的SBP、DBP、H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局部麻药中毒,局部血肿的并发症,研究组中1例植物状态和2例手术前患侧肢体偏瘫,手术后24 h内有1例应用镇痛药物,对照组2例植物状态和2例手术前患侧肢体偏瘫,有2例应用镇痛药物,1例运动恢复不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糖尿病足截趾术应用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显著,对患者循环功能和血压、心率的影响小,麻醉持续的作用时间长,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糖尿病足 截趾术 神经阻滞麻醉 运动神经 感觉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肌玉红膏治疗截趾术后伤口组织血运性坏死2例报告
10
作者 贾俊海 《甘肃中医》 2003年第2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末端组织坏死 截趾术 中药疗法 生肌玉红膏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趾并创面皮缘缝合术治疗糖尿病足坏疽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璐宁 杨彩哲 +1 位作者 关小宏 王良宸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38期45-46,共2页
目的观察截趾并创面皮缘缝合术治疗糖尿病足坏疽的疗效。方法采用截趾并创面皮缘缝合术治疗糖尿病足坏疽13例。结果 13例患足术后创面根据创缘大小,各缝合1~3针不等。其中11例患足创面一期愈合。术后创面皮缘未能一期愈合的2例在术后10... 目的观察截趾并创面皮缘缝合术治疗糖尿病足坏疽的疗效。方法采用截趾并创面皮缘缝合术治疗糖尿病足坏疽13例。结果 13例患足术后创面根据创缘大小,各缝合1~3针不等。其中11例患足创面一期愈合。术后创面皮缘未能一期愈合的2例在术后10d拆除缝线,清洁创面,予以负压吸引处理创面,分别于术后36、21d愈合。结论截趾并创面皮缘缝合术治疗糖尿病足坏疽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坏疽 截趾术 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足部溃疡59例截趾术后伤口愈合情况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范星霞 梁殿铎 +3 位作者 张立新 王佩 许琳 牛德润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3年第16期61-63,共3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足部溃疡截趾术后伤口愈合情况,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行截趾术后伤口愈合情况,探讨影响因素。结果伤I:1如期愈合44例(74.6%,44/59),延期愈合4例(6.8%,4/59),不愈... 目的观察糖尿病足部溃疡截趾术后伤口愈合情况,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行截趾术后伤口愈合情况,探讨影响因素。结果伤I:1如期愈合44例(74.6%,44/59),延期愈合4例(6.8%,4/59),不愈合11例(18.6%,11/59)。伤口愈合情况与膝以下动脉狭窄程度、病变血管数、Wagner分级、年龄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狭窄程度及病变血管数是术后伤口愈合的关键,而侧支循环的建立是逆转的一线希望;血管狭窄程度不同对下肢血供影响不同;伤口愈合情况与患者年龄、Wagner分级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溃疡 伤口愈合 截趾术
原文传递
B超引导踝部神经阻滞在老年糖尿病足患者截趾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小龙 魏涧琦 彭伟龙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6期682-684,共3页
目的了解踝部神经阻滞在老年糖尿病足患者截趾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须行截趾手术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一组(N组)行B超引导下踝部神经阻滞,另一组(S组)行蛛网膜下腔阻滞,并在麻... 目的了解踝部神经阻滞在老年糖尿病足患者截趾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须行截趾手术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一组(N组)行B超引导下踝部神经阻滞,另一组(S组)行蛛网膜下腔阻滞,并在麻醉开始前(T0)、手术开始前10 min(T1)、切皮即刻(T2)、手术开始后1 h(T3)、手术结束时(T4)、术后5 h(T5)记录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患者阻滞成功操作时间、术中辅助使用多巴胺的情况、T5时两组患者的腰背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围术期各时点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T0时比较,T1、T2、T3、T4时患者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1)。N组患者麻醉成功操作时间明显短于S组(P<0.01),术中使用多巴胺及术后腰背痛发生情况明显少于S组(P<0.01)。结论B超引导踝部神经阻滞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截趾手术中镇痛效果好,对患者全身影响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踝部神经阻滞 截趾术 糖尿病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探讨合并缺血的糖尿病足趾坏疽手术方式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伏声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74-75,共2页
笔者通过回顾性分析合并缺血的糖尿病足趾坏疽68例患者手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疮面愈合率、疮面不良进展、重复清疮、重要脏器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比较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常用手术方式(一期缝合创面的踱趾关节离断术与开放创面的经趾骨截趾术... 笔者通过回顾性分析合并缺血的糖尿病足趾坏疽68例患者手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疮面愈合率、疮面不良进展、重复清疮、重要脏器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比较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常用手术方式(一期缝合创面的踱趾关节离断术与开放创面的经趾骨截趾术),探讨合并缺血的糖尿病足趾坏疽的合理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坏疽 截趾术 关节离断 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趾并创面皮缘缝合术治疗糖尿病足坏疽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糜自成 《双足与保健》 2017年第24期94-94,96,共2页
目的探究对糖尿病足坏疽患者应用截趾并创面皮缘缝合术展开治疗的临床治疗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该院接收诊治的糖尿病足坏疽患者23例作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11例,观察组12例。对照组... 目的探究对糖尿病足坏疽患者应用截趾并创面皮缘缝合术展开治疗的临床治疗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该院接收诊治的糖尿病足坏疽患者23例作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11例,观察组12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换药方法实施医治,观察组应用截趾并创面皮缘缝合术展开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创面愈合时间情况、单位面积创面完全愈合换药次数、换药时间及在院医治费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相比于对照组,缩短效果显著(P<0.05),观察组单位面积创面完全愈合换药次数、换药时间及在院医治费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足坏疽患者应用截趾并创面皮缘缝合术展开治疗,临床治疗结果显著,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促进创面愈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单位面积创面完全愈合换药次数、换药时间,使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得以缓解,同时对在院治疗费用的降低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创面皮缘缝合 糖尿病足坏疽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截趾与创面皮缘缝合术治疗糖尿病足坏疽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楹卓 李谱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第15期173-174,共2页
目的分析截趾与创面皮缘缝合术联合治疗糖尿病足坏疽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7年1月—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足坏疽患者中选择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换药疗法;观察组采用截趾与创面皮缘缝... 目的分析截趾与创面皮缘缝合术联合治疗糖尿病足坏疽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7年1月—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足坏疽患者中选择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换药疗法;观察组采用截趾与创面皮缘缝合术治疗,对比疗效。结果对比治疗总有效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治疗后两组疮面面积,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截趾与创面皮缘缝合术联合治疗糖尿病足坏疽与常规疗法效果相当,但能明显促进创面愈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坏疽 并创面皮缘缝合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老年糖尿病足截趾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广继华 孙煜 +2 位作者 张雪雁 陈永翀 曹艺美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19年第3期166-169,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老年糖尿病足截趾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8月北京市丰台区南苑医院收治的102例拟行截趾术治疗的老年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低剂量组(51...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老年糖尿病足截趾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8月北京市丰台区南苑医院收治的102例拟行截趾术治疗的老年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低剂量组(51例)和高剂量组(51例),其中低剂量组患者于全身麻醉时静脉缓慢泵注0.4μg/kg的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高剂量组患者于全身麻醉时静脉缓慢泵注0.8μg/kg的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诱导麻醉前、拔管时、拔管后5 min、拔管后10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结果诱导麻醉前、拔管时、拔管后5 min、拔管后10 min,两组患者MAP、HR及SpO2对比,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剂量组患者的苏醒时间为(14.02±5.87)min、拔管时间为(16.55±5.26)min,明显低于高剂量组患者的苏醒时间(18.16±6.29)min、拔管时间(22.73±6.84)min,两组对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糖尿病足患者在截趾术中应用低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可有效缩短患者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维持患者苏醒期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老年 糖尿病足 截趾术 全身麻醉 苏醒期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例
18
作者 张兰 刘增柱 刘趁芬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6年第8期689-689,共1页
关键词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临床资料 双下肢 足拇 截趾术 患者 怕冷 发凉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功治愈糖尿病足Wagner3级合并慢性骨髓炎1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贯英 邓晓龙 +2 位作者 王敏哲 孙玥 张丽 《感染.炎症.修复》 2015年第3期144-144,161,共2页
收治1例糖尿病足wagner3级合并慢性骨髓炎患者,在外院拟行截趾术,因患者拒绝而转入我院治疗,最终保趾成功.报告如下.1病历简介患者女,45岁,糖尿病病史15年,间断口服二甲双胍,未规律监测血糖.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足第2趾红肿伴疼痛,... 收治1例糖尿病足wagner3级合并慢性骨髓炎患者,在外院拟行截趾术,因患者拒绝而转入我院治疗,最终保趾成功.报告如下.1病历简介患者女,45岁,糖尿病病史15年,间断口服二甲双胍,未规律监测血糖.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足第2趾红肿伴疼痛,未予以重视,至1个月前左足第2趾出现局部皮肤破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骨髓炎 糖尿病足 骨髓炎患者 治愈 截趾术 二甲双胍 间断口服 皮肤破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足趾坏疽经趾骨截趾联合皮缘缝合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20
作者 肖黎 张妲 +7 位作者 陈莹 杨彩哲 王晨蕊 王良宸 王璐宁 朱迪 陈红梅 李娟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5-221,共7页
目的探讨Wagner 3~4级糖尿病足趾坏疽患者经趾骨截趾联合皮缘缝合的疗效,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内分泌科收治的,发生于足趾部的糖尿病坏疽且Wagner分级3~4级的患者资料,均行经趾... 目的探讨Wagner 3~4级糖尿病足趾坏疽患者经趾骨截趾联合皮缘缝合的疗效,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内分泌科收治的,发生于足趾部的糖尿病坏疽且Wagner分级3~4级的患者资料,均行经趾骨截趾联合皮缘缝合术。根据创面愈合情况将患者分为甲级愈合组和非甲级愈合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t检验、非参数检验和χ^(2)检验进行比较;根据术后是否应用抗生素及抗生素应用疗程分为未用抗生素组、抗生素应用7 d组和抗生素应用14 d组,比较各组患者的创面甲级愈合率;根据术后缝合情况,将患者分为一期缝合组和延期缝合组,比较各组患者的创面甲级愈合率。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一期缝合与延期缝合组间创面随时间变化的愈合率。结果 45例患者纳入研究,44例(97.8%)患者创面愈合,缝合至创面愈合时间为14(14,20)d。甲级愈合33例(73.3%),乙级及丙级愈合11例(24.4%),1例(2.2%)行更高平面截肢。甲级愈合组趾肱指数(TBI)≥0.7为60.6%(20/33),高于非甲级愈合组16.7%(2/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55,P=0.023)。术后抗生素甲级愈合组84.8%(28/33)高于非甲级愈合组的25.0%(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47,P=0.001)。术后未用抗生素组14例,甲级愈合5例;抗生素应用7 d组17例,甲级愈合16例;抗生素应用14 d组14例,甲级愈合12例。术后抗生素应用7 d组与应用14 d组创面甲级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9)。一期缝合组37例,甲级愈合率78.4%(29/37);延期缝合组8例,甲级愈合4例。一期缝合组截趾术至创面愈合时间14.00(14.00,14.00)d,延期缝合组19.50(18.25,28.7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91,P=0.001)。结论对于糖尿病足趾坏疽的患者,在软组织感染得到有效控制下,TBI≥0.7时截趾联合一期缝合并辅以短期抗感染治疗是糖尿病足趾坏疽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截趾术 缝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