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1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成岩相划分的低渗透储层有利区预测——以陆丰凹陷文昌组砂岩储层为例
1
作者 戴建文 王华 +5 位作者 涂乙 朱锐 杨娇 蒋庆平 代云娇 司振宇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52,共13页
珠江口盆地LF14含油构造的发现揭示了陆丰凹陷文昌组具有巨大的油气勘探潜力,但勘探实践揭示相同沉积相带的砂体物性差异极大,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作用尚不明确,制约了研究区优质储层预测。为实现低渗透储层有利区预测,基于薄片鉴... 珠江口盆地LF14含油构造的发现揭示了陆丰凹陷文昌组具有巨大的油气勘探潜力,但勘探实践揭示相同沉积相带的砂体物性差异极大,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作用尚不明确,制约了研究区优质储层预测。为实现低渗透储层有利区预测,基于薄片鉴定、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物性测试等分析测试手段,结合钻井资料,对陆丰凹陷文昌组砂岩储层展开成岩相研究,并通过成岩相划分完成研究区低渗透储层有利区预测。结果表明,文昌组储层主要发育石英砂岩,成分成熟度、结构成熟度均较高,储集空间以粒间溶孔为主。研究区识别出中压实弱胶结强溶解、强压实中胶结中溶解、中压实强胶结弱溶解、强压实中胶结弱溶解4类成岩相。其中中压实弱胶结强溶解相为研究区最有利成岩相,多发育在水下分流河道;强压实中胶结中溶解相的物性次之,主要发育在河口坝;中压实强胶结弱溶解相及强压实中胶结弱溶解相为非有利成岩相。垂向上,基于测井资料,利用岩石物理参数、物性参数对储层成岩相类型进行了综合识别;平面上,通过成岩相与地震波阻抗及泊松比的相关性分析,发现中压实弱胶结强溶解相、强压实中胶结中溶解相的泊松比较低,而非有利成岩相泊松比偏高,在此基础上利用泊松比反演结果在研究区开展低渗透储层有利区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 成岩演化 测井识别 文昌组 陆丰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层岩压实成岩埋深预测方法改进及其应用
2
作者 付广 张鑫尧 +2 位作者 梁木桂 邓春 蒋飞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3,共7页
断层岩压实成岩埋深对于准确评价断层侧向封闭性至关重要,以往主要是通过断层埋深、倾角、停止活动至今时期、相同深度深围岩压实成岩时期和围岩压实系数,预测断层岩压实成岩埋深,所得结果偏小难以准确地反映地下的实际情况。为此在断... 断层岩压实成岩埋深对于准确评价断层侧向封闭性至关重要,以往主要是通过断层埋深、倾角、停止活动至今时期、相同深度深围岩压实成岩时期和围岩压实系数,预测断层岩压实成岩埋深,所得结果偏小难以准确地反映地下的实际情况。为此在断层岩压实成岩埋深与相同深度围岩压实成岩埋深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对以往的方法进行改进,提出通过断层岩压实成岩程度和围岩压实成岩程度与压实成岩埋深之间关系,确定断层岩压实成岩埋深的预测方法,并以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南堡5号构造F3断层为例对改进前后方法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利用改进后方法预测出的F3断层在东三段、东二段和东一段内断层岩压实成岩埋深分别约为2450、2350和2300 m,明显大于利用改进前方法预测出的F3断层在东三段、东二段和东一段内断层岩压实成岩埋深(分别约为1974.4、1267.7和1329.5 m),与改进前方法相比,改进后方法预测出的F3断层在东三段、东二段和东一段内断层岩压实成岩埋深更合理地解释了F3断层附近东三段、东二段和东一段目前已发现的油气分布,更符合地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压实成岩埋深 改进前预测方法 改进后预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滨三区滨348块火成岩岩相分布研究
3
作者 王跃刚 吕维刚 陈志湘 《复杂油气藏》 2025年第1期38-44,共7页
以东营凹陷滨三区滨348区块沙三下(沙河街组沙三段下部)火成岩为研究对象,根据测井、钻录井、岩心以及开发地震资料等综合分析,识别火成岩不同岩性、划分岩相,得出岩相分布规律,并建立了火山模式。通过研究分析,得出火成岩岩性以玄武岩... 以东营凹陷滨三区滨348区块沙三下(沙河街组沙三段下部)火成岩为研究对象,根据测井、钻录井、岩心以及开发地震资料等综合分析,识别火成岩不同岩性、划分岩相,得出岩相分布规律,并建立了火山模式。通过研究分析,得出火成岩岩性以玄武岩为主,岩相以溢流相为主,并发育火山口相、火山通道相、侵入相等其他岩相。基于裂隙式喷发模式建立了串珠状裂隙式喷发和点状裂隙式喷发两种喷发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 火山岩相 火山模式 滨三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页岩油储层成岩相测井识别与预测
4
作者 董越 路巍 +4 位作者 陈华 王振宇 姬程伟 李妍蓉 朱玉双 《天然气与石油》 2025年第1期93-102,共10页
不同的成岩组合决定着储层孔隙发育和储层的不同特征,为了对姬塬地区未知成岩相井段的成岩相进行预测,应用岩心、铸体薄片、阴极发光及扫描电镜等实验,依据成岩作用类型、成岩矿物组合将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7页岩油储层划分出6种成... 不同的成岩组合决定着储层孔隙发育和储层的不同特征,为了对姬塬地区未知成岩相井段的成岩相进行预测,应用岩心、铸体薄片、阴极发光及扫描电镜等实验,依据成岩作用类型、成岩矿物组合将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7页岩油储层划分出6种成岩相类型;并利用SPSS软件在Fisher判别法的基础上构建出成岩相识别的主因子与次因子,建立二者图版;同时建立不同成岩相的判别函数,进而对未知成岩相井段的成岩相进行预测。与常规交会图法相比,Fisher判别法对成岩相的正确识别率达到了91.4%,大大提高了识别精度;为研究区长7页岩油储层下一步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 姬塬地区 长7页岩油 成岩相测井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太原组灰岩成岩演化及控储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康乐 钟寿康 +6 位作者 赵伟波 许杰 陈娟萍 卢子兴 李琳 高星 谭秀成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2-786,共15页
鄂尔多斯盆地太原组灰岩有良好含气显示,但目前控制灰岩储层形成的关键成岩作用类型尚不明确。针对此问题,利用岩心、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LA-ICP-MS测试等资料,开展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研究,进行成岩流体示踪,恢复储层成岩演化历... 鄂尔多斯盆地太原组灰岩有良好含气显示,但目前控制灰岩储层形成的关键成岩作用类型尚不明确。针对此问题,利用岩心、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LA-ICP-MS测试等资料,开展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研究,进行成岩流体示踪,恢复储层成岩演化历程并分析对储层的控制。研究表明:(1)太原组灰岩储层以黏结生屑灰岩为主,共经历海底泥晶化、混合水白云石化、准同生期岩溶、同生-埋藏阶段的5期次胶结以及硅质交代等多类型成岩作用。(2)利用基质灰岩与各期次关键成岩作用产物微区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比,识别出浅埋藏期“封存海水”、准同生期暴露“大气淡水”、准同生期-浅埋藏期“混合水”以及埋藏期“残余淡水”等多期次成岩流体环境。(3)储层成岩演化认为准同生期“大气淡水”流体的溶蚀作用是区内储层发育的关键驱动力,而各类胶结以及小规模白云石化作用对储层则是持续充填破坏。太原组灰岩沉积期高频海平面升降控制下的控储成岩作用模型,可为有利区预测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原组灰岩 成岩流体示踪 储层成岩演化 控储成岩作用模型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岩成岩作用对储层发育的影响:以济阳坳陷太古宇基岩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孟涛 穆星 +5 位作者 石泉清 李继岩 刘鹏 方正伟 赵贤 牛花朋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1-417,共17页
济阳坳陷太古宇已逐渐成为油气勘探重点目标之一,但储层形成机制认识不清,严重制约了勘探发现。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考察、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结合阴极发光、XRD、扫描电镜、流体包裹体等分析测试,对济阳坳陷太古宇基岩的成岩作用及其对... 济阳坳陷太古宇已逐渐成为油气勘探重点目标之一,但储层形成机制认识不清,严重制约了勘探发现。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考察、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结合阴极发光、XRD、扫描电镜、流体包裹体等分析测试,对济阳坳陷太古宇基岩的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成岩作用特征通过岩心、铸体薄片、元素分析结果和流体包裹均一温度识别,其对储层发育的影响作用通过铸体薄片面孔率和物性测井数据表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基岩岩性主要为岩浆岩和变质岩两大类,岩浆岩先后经历了冷凝固结、岩浆期后热液、风化剥蚀淋滤和埋藏成岩4个成岩阶段,其中岩浆岩先后经历了冷凝固结作用、压实作用、溶蚀作用、充填胶结作用和蚀变交代作用,最后经变质变形作用形成变质岩。冷凝固结作用可以形成少量原生基质孔隙,溶蚀作用可形成溶蚀孔和溶蚀缝,孔隙度贡献可达80%,对改善储层质量起关键性作用;压实作用和蚀变交代作用破坏孔隙,方解石和黏土矿物等次生矿物充填胶结裂缝,充填度为30%~70%,对储集空间有破坏作用。综合分析得出,片麻岩储层物性特征优于花岗岩,有利于储层主要发育在风化壳和内幕断裂带。风化壳分布于基岩潜山顶部,纵向具有分带性,主要受控于风化作用,多发育Ⅰ和Ⅱ类储层。内幕断裂带分布在潜山腹部,沿断裂发育,主要发育Ⅱ和Ⅲ类储层。该研究成果可为基岩储层成因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坳陷 太古宇 基岩储层 成岩阶段 潜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光气田飞仙关组块状台缘滩相储层成岩相特征分析
7
作者 刘璇 曾大乾 +4 位作者 游瑜春 王丹丹 刘国萍 李辉 李倩 《断块油气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8-276,共9页
普光气田飞仙关组块状台缘滩储层剩余气开发潜力大,但储层成岩差异较大,非均质性强,形成机理上不明确。文中综合运用岩心、薄片、地化数据、阴极发光等资料,对储层成岩演化与成岩相划分进行研究,明确成岩相分布规律。研究表明:1)白云岩... 普光气田飞仙关组块状台缘滩储层剩余气开发潜力大,但储层成岩差异较大,非均质性强,形成机理上不明确。文中综合运用岩心、薄片、地化数据、阴极发光等资料,对储层成岩演化与成岩相划分进行研究,明确成岩相分布规律。研究表明:1)白云岩为渗透回流和埋藏成因,储层经历了准同生期组构选择性溶蚀,中、晚成岩期非组构选择性溶蚀,晚期破裂作用和较为普遍的重结晶、胶结、充填作用。根据主要成岩作用可将储层划分为早期溶蚀胶结准同生云化相、早期溶蚀重结晶相、持续溶蚀埋藏云化相3类。2)早期溶蚀胶结准同生云化相岩性为鲕粒云岩,早期组构选择性溶蚀形成的孔隙被保存,但喉道被胶结作用破坏,导致其具有高孔低渗、难动用的特点,是进一步挖潜的潜力区;早期溶蚀重结晶相储层以残余颗粒结构为主,储层物性相对差,孔隙连通性较好,较难动用;持续溶蚀埋藏云化相普遍经历埋藏白云岩化,胶结充填物类型多样,受到非组构选择性溶蚀作用,形成溶蚀缝、洞和晶间溶孔,整体表现为高孔高渗、易动用。3)成岩相的分布受控于储层沉积期水动力大小、海平面升降及构造位置。该研究成果可应用于经历复杂成岩作用的礁滩相碳酸盐岩储层的非均质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状滩相 成岩 形成机理 储层分类 飞仙关组 普光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天府地区沙一段致密砂岩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8
作者 徐皓玮 徐清海 +5 位作者 张昌民 王志宏 尹艳树 杨俊 杨治宇 谭文梅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52,共13页
为了明确天府地区沙一段成岩作用类型及其对储层发育的控制机理,提升致密气勘探开发水平,实现研究区致密砂岩气藏的高效开发,综合利用铸体薄片、阴极发光、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包裹体分析和孔渗数据等资料,对研究区沙一段砂岩储层成... 为了明确天府地区沙一段成岩作用类型及其对储层发育的控制机理,提升致密气勘探开发水平,实现研究区致密砂岩气藏的高效开发,综合利用铸体薄片、阴极发光、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包裹体分析和孔渗数据等资料,对研究区沙一段砂岩储层成岩作用和孔隙演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盆地天府地区沙一段储集层主要由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组成,孔隙度为2.12%~12.99%,平均为9.75%,渗透率为(0.001~8.810)×10^(-3)μm^(2),平均为0.430×10^(-3)μm^(2)。研究区沙一段储集层经历了复杂的成岩作用,成岩演化序列为:压实作用→绿泥石环边→早期方解石胶结→黄铁矿胶结→早期长石溶蚀→高岭石胶结→石英加大边→浊沸石胶结→晚期长石溶蚀→自生石英→晚期方解石胶结。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导致沙一段砂岩储层致密化的关键因素。沙一段砂岩原始孔隙度为39.99%,经压实作用孔隙度减小30.70%,经溶蚀作用使孔隙度增加5.55%,此后因胶结作用使孔隙度减小5.08%,最终达到现今孔隙度9.75%,视压实率和视胶结率分别为76.78%和12.71%。本次研究明确了天府地区沙一段成岩演化过程及对孔隙演化的控制作用,推动了四川盆地致密气勘探开发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致密砂岩 沙一段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泾河油田走滑断裂带长8-长6段致密砂岩构造成岩作用及控储分析
9
作者 孟玉净 骆杨 +3 位作者 赵彦超 陈红汉 平宏伟 房晓军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9,共16页
泾河油田长8-长6段致密砂岩“甜点”储层受走滑断裂带及内部结构模式控制,且分布非均质性极强,表明构造成岩作用是主要控制因素。综合多种资料,开展了断裂带构造成岩成储分析,为致密砂岩油藏高效开发提供了依据。研究表明:受构造应力应... 泾河油田长8-长6段致密砂岩“甜点”储层受走滑断裂带及内部结构模式控制,且分布非均质性极强,表明构造成岩作用是主要控制因素。综合多种资料,开展了断裂带构造成岩成储分析,为致密砂岩油藏高效开发提供了依据。研究表明:受构造应力应变差异控制,走滑断裂带与走滑断裂带之间区域的构造成岩作用及控储特征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1)走滑断裂带的构造应力应变具有簇状分布特点。走滑断裂带为高应力应变区(HSSZ),走滑断裂带之间的区域为低应力应变区(LSSZ)。走滑断裂带沿走向可划分为张扭段、压扭段和走滑段;垂直于断层走向可概括出三大类八小类侧向分带结构模式。(2)走滑断裂带的构造成岩作用包括:变形条带、胶结作用、溶蚀及交代作用、微裂缝、碎裂作用、构造涂抹。(3)构造应力应变差异控制了构造成岩差异,进而控制了储层物性:①HSSZ区域和LSSZ区域的压实减孔作用均强于胶结作用。但是HSSZ区域的构造成岩减孔作用强于LSSZ区域,而LSSZ区域的胶结减孔作用强于HSSZ区域。②分段控储作用由好到差依次为:张扭段、断层端部、弱张扭段、走滑段、压扭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成岩作用 致密砂岩 构造控储效应 走滑断裂带 泾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岩演化对陆相致密砂岩储层可动性差异的控制机理及演化模式——以松辽盆地北部下白垩统扶余油层为例
10
作者 邵鑫笛 宋岩 +3 位作者 姜振学 姜林 马行陟 张原豪 《石油科学通报》 2025年第1期16-34,共19页
可动性是致密砂岩在油气开发、预测以及评价过程中的重要参数。致密砂岩经历的成岩作用复杂多样,成岩演化过程对可动性的控制机理不明确,制约了致密砂岩油气成藏机理研究以及甜点优选工作。本研究以松辽盆地北部泉头组扶余油层致密砂岩... 可动性是致密砂岩在油气开发、预测以及评价过程中的重要参数。致密砂岩经历的成岩作用复杂多样,成岩演化过程对可动性的控制机理不明确,制约了致密砂岩油气成藏机理研究以及甜点优选工作。本研究以松辽盆地北部泉头组扶余油层致密砂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高压压汞、核磁共振、扫描电镜以及薄片观察等手段,探究成岩演化过程中成岩作用对致密砂岩可动性的约束机理。研究表明,早成岩阶段主要发生压实作用,孔隙类型主要为原生孔隙和残余粒间孔,主要发育宏孔和介孔,宏孔是可动流体的主要赋存空间,可动流体饱和度较高;中成岩阶段A期主要发生压实作用和溶蚀作用,同时发生一定程度的胶结作用,孔隙类型主要为残余粒间孔和溶蚀孔,孔隙结构逐渐复杂且连通性降低,介孔占比逐渐增加,可动流体饱和度持续下降;中成岩阶段B期主要发生胶结作用,大量胶结物的沉淀占据了残余粒间孔以及溶蚀孔等有效储集空间和喉道,宏孔基本消亡,介孔成为流体主要的赋存空间,可动性较差。不同成岩阶段发生的成岩作用对储层孔隙结构的控制作用决定了致密砂岩储层的可动性。最后建立了成岩演化约束下的致密砂岩储层可动性演化模式,阐明了成岩演化、孔隙结构以及可动流体赋存之间的潜在关系,对更好认识致密砂岩储层甜点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可动性差异,同时可为开发手段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提供概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动性 孔隙结构 成岩作用 致密砂岩 扶余油层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中古隆起北斜坡灯影组二段储层成岩流体演化及成储效应
11
作者 聂晶 周刚 +7 位作者 张亚 武鲁亚 孙奕婷 张宝收 马奎 豆霜 乔艳萍 袁海锋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9-896,共18页
震旦系灯影组是四川盆地重要的油气勘探目的层,具有巨大的勘探开发潜力。近年来,川中古隆起北斜坡地区震旦系灯影组逐渐成为天然气勘探的重点层系。但受其埋深大、时间老、经历多期构造运动等诸多因素影响,该区成岩演化过程恢复、成岩... 震旦系灯影组是四川盆地重要的油气勘探目的层,具有巨大的勘探开发潜力。近年来,川中古隆起北斜坡地区震旦系灯影组逐渐成为天然气勘探的重点层系。但受其埋深大、时间老、经历多期构造运动等诸多因素影响,该区成岩演化过程恢复、成岩流体识别及其成储效应的研究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储层段的勘探进程。为此,本文选取川中古隆起北斜坡地区灯影组二段为研究对象,基于岩芯观察、薄片鉴定、阴极发光、原位微区等综合分析,探讨灯二段白云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及微量元素特征,并对成岩流体性质和成岩演化过程进行梳理。研究表明:川中古隆起北斜坡灯二段各期次白云石胶结物Fe、Mn含量变化范围较大,总体上呈现富Fe、Mn的趋势,各期白云石胶结物Sr含量变化不大,总体上呈现去Sr的趋势。第一世代纤维状白云石、第二世代叶片状白云石表现出低Fe、Mn含量、高Sr含量、高Y/Ho值等特征,指示成岩流体为正常海水;第三世代大气淡水白云石表现出高Fe、Mn含量、低Sr含量、低Y/Ho值等特征,指示成岩流体为大气淡水与海水的混合流体;第四世代粉—细晶白云石到第七世代巨晶白云石总体呈现富Fe、Mn特征、HREE较为富集、Y/Ho值逐渐降低,指示成岩流体为地层封存海水,Eu正异常指示其受到热液影响;第八世代鞍状白云石具高Fe、Mn含量特征,同时Eu正异常明显,指示其成岩流体为深部热液。研究区灯二段发生较强的大气淡水溶蚀和埋藏期溶蚀,早期大气淡水和晚期的深部热液以及生烃作用产生的有机酸的叠加改造,是川中北斜坡灯影组储层发育的重要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中古隆起 灯影组 白云岩储层 成岩流体演化 成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沙三中亚段湖底扇重力流砂岩成岩演化进程及差异分布
12
作者 王俊杰 丁祖鹏 +1 位作者 张雨晴 吴胜和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8,共15页
通过铸体薄片观察、阴极发光薄片观察、流体包裹体测温等方法,对东营凹陷史深100地区沙三中亚段湖底扇重力流砂岩储层的成岩演化进程进行研究,并分析不同成岩演化进程的差异分布。结果表明:研究区湖底扇重力流砂岩储层质量差异显著,经... 通过铸体薄片观察、阴极发光薄片观察、流体包裹体测温等方法,对东营凹陷史深100地区沙三中亚段湖底扇重力流砂岩储层的成岩演化进程进行研究,并分析不同成岩演化进程的差异分布。结果表明:研究区湖底扇重力流砂岩储层质量差异显著,经历了强烈的压实作用、多种类型的胶结作用以及溶蚀作用,整体处于中成岩阶段A_(2)期;在研究区同一湖底扇内部,成岩作用主要受控于沉积因素,主要体现在颗粒组构、杂基含量及砂泥岩界面对成岩作用的控制;不同岩石类型及砂体的不同部位发育不同的成岩演化序列,最终形成不同的储层质量;其中远离砂泥岩界面的主水道和支水道砂体经历中等强度的压实、较弱的碳酸盐胶结和较强的溶蚀作用,形成研究区储层质量最好的优质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沙河街组 湖底扇 重力流砂岩 成岩非均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深层低渗储层成岩相及可压裂性分析——以惠州-陆丰地区文昌组为例
13
作者 丁琳 傅筱涵 +6 位作者 李晓艳 李小平 靳子濠 王宇辰 吴琼玲 杨佳颖 远光辉 《中国海上油气》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8,共13页
珠江口盆地深层文昌组储层不同成岩相物性差异大,各类储层是否具备可压裂性及可压裂性的效果明显制约了油气勘探开发的进程。以珠江口盆地惠州-陆丰地区文昌组低渗碎屑岩储层为对象,运用地质、工程“双甜点”识别方法以寻找可动用的高... 珠江口盆地深层文昌组储层不同成岩相物性差异大,各类储层是否具备可压裂性及可压裂性的效果明显制约了油气勘探开发的进程。以珠江口盆地惠州-陆丰地区文昌组低渗碎屑岩储层为对象,运用地质、工程“双甜点”识别方法以寻找可动用的高产储层,通过划分主要成岩相类型、开展地层温压条件约束的岩石脆性验证实验等手段,明确了不同成岩相储层可压裂性,预估出压裂后储层增产效果,并提出各类储层下一步开发指导建议。结果表明:(1)惠州-陆丰地区文昌组储层可划分为中弱压实-弱胶结-弱溶解成岩相(Ⅰ类)、中等压实-弱胶结-中等溶解成岩相(Ⅱ类)、中强压实-弱胶结-强溶解(Ⅲ类)、中等压实-凝灰质高岭石(磷灰石)化-中等溶解成岩相(Ⅳ类)、强压实/强胶结-弱溶解致密成岩相(Ⅴ类)5类成岩相。(2)Ⅰ类成岩相储层孔隙结构较好,自然产能高,无需压裂;Ⅱ类、Ⅲ类成岩相储层中—大孔多,压裂后能够被裂缝有效沟通,压裂增产效果明显,下一步可优先压裂;Ⅳ类成岩相储层压裂造缝仅可以连通其周围的少部分微孔隙,大部分微孔隙并未有效沟通,压裂增产效果一般,可作为试点区域;Ⅴ类成岩相储层质量差,压裂意义不大,不建议动用。通过成岩相与岩石可压裂性之间的对应关系,筛选出增产效果明显的储层类型,对低渗油气层有效开发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低渗储层 成岩 地层温压 可压裂性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中段达若洛陇斑岩-矽卡岩型铜(金)矿床成岩成矿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14
作者 李海峰 宋扬 +4 位作者 方向 李发桥 熊妍 高轲 朱磊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44-1663,共20页
达若洛陇矿床位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中段北缘高保约地区, 是该成矿带近年来新发现的铜多金属矿床。为查明其矿床类型、成矿时代、成矿地质背景等地质特征, 本文基于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钻孔岩心编录, 开展了岩/矿相学、年代学和全岩地... 达若洛陇矿床位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中段北缘高保约地区, 是该成矿带近年来新发现的铜多金属矿床。为查明其矿床类型、成矿时代、成矿地质背景等地质特征, 本文基于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钻孔岩心编录, 开展了岩/矿相学、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等测试分析。研究结果显示, 达若洛陇矿床以铜矿化为主, 伴生金、银矿化, 金属矿物主要赋存于花岗闪长斑岩及与围岩接触带的外矽卡岩, 为典型的斑岩-矽卡岩型铜(金)矿床。同位素测年显示, 含矿花岗闪长斑岩锆石U-Pb年龄为153.2±0.9Ma, 成矿后花岗闪长岩形成于147.1±1.2Ma, 辉钼矿Re-Os年龄为153.8±1.6Ma, 表明矿化形成于中生代, 是班-怒带首次发现的晚侏罗世斑岩-矽卡岩型铜(金)矿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 含矿花岗闪长斑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 形成于班-怒洋洋壳北向俯冲过程的活动大陆边缘, 具有洋壳熔融型埃达克质岩特征。综上, 本文认为班-怒带具有寻找晚侏罗世斑岩-矽卡岩型铜(金)矿床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成矿时代 构造地质背景 斑岩-矽卡岩型铜矿 达若洛陇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岭南缘宜丰—奉新锂矿田锂矿成岩成矿地质背景
15
作者 周建廷 罗微 +3 位作者 熊燃 肖业斌 张福神 邱文江 《地质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9-249,共21页
宜丰—奉新锂矿田是九岭南缘最新探明的世界级花岗岩型锂矿田。为了进一步研究九岭南缘成岩成矿地质背景和稀有金属成矿规律,笔者对与成矿有关的甘坊复式岩体进行了地质特征、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探讨了甘坊复式岩体侵入期次、构造环... 宜丰—奉新锂矿田是九岭南缘最新探明的世界级花岗岩型锂矿田。为了进一步研究九岭南缘成岩成矿地质背景和稀有金属成矿规律,笔者对与成矿有关的甘坊复式岩体进行了地质特征、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探讨了甘坊复式岩体侵入期次、构造环境和和岩浆源区。宜丰—奉新地区花岗岩型锂矿可划分为碱性长石花岗岩型和花岗细晶(斑)岩型两种类型。甘坊复式岩体(包括甘坊岩体、古阳寨岩体、武堂岩体和白水洞岩体)为一复式岩套,经历了燕山期早、晚两期4个阶段的岩浆作用。甘坊复式岩体出现4次成岩成矿高峰(期),早白垩世是该矿田锂矿主成矿期。甘坊复式岩体是九岭南缘地区同一岩浆源区经过多次重熔,不同阶段、不同期次侵位,高度分异演化,累积增长形成的。甘坊岩体、古阳寨岩体、武堂岩体和白水洞岩体是岩浆演化不同阶段的产物。成岩成矿作用是统一的热力学与地球化学成矿系统,时代越是往后,花岗岩演化程度越高越彻底,岩浆热液流体参与越明显,成矿作用也越强,成矿规模越大。花岗岩成因类型为S型花岗岩,其岩浆源区主要为成熟度较高的变质泥质岩和砂岩。成岩成矿处于陆内造山同碰撞后伸展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型锂矿床 成岩成矿时代 伸展构造环境 S型花岗岩 宜丰—奉新锂矿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永进油田侏罗系超深层致密砂岩储层成岩相识别及分布预测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浩杰 张昌民 +5 位作者 盖姗姗 于文政 李进 袁海涵 张莉 刘洪平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2,共10页
深层致密砂岩储层非均质性强、分布规律复杂,地质甜点预测难度大。为实现高效勘探开发,如何准确识别与预测井间储层成岩相亟需深入研究。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在准噶尔盆地永进油田侏罗系超深层储层成岩作用研究基础上,开... 深层致密砂岩储层非均质性强、分布规律复杂,地质甜点预测难度大。为实现高效勘探开发,如何准确识别与预测井间储层成岩相亟需深入研究。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在准噶尔盆地永进油田侏罗系超深层储层成岩作用研究基础上,开展了成岩相识别及分布预测研究,认为储层成岩作用类型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及溶蚀与交代作用,可划分为强溶蚀+绿泥石包壳、中等溶蚀+自生高岭石、中等钙质胶结溶蚀、强钙质胶结及压实致密等5种成岩相。基于测井资料,利用岩石物理参数、物性参数对储层成岩相类型进行了综合识别,确定其垂向分布规律。研究发现强溶蚀+绿泥石包壳和中等溶蚀+自生高岭石这两种优势成岩相主要位于三角洲主干分流河道砂体内部,储层物性较好,是油层发育的主要部位。基于成岩相与地震纵波阻抗的对应关系分析,发现优势成岩相纵波阻抗相对较低,可通过纵波阻抗的数值分布特征预测优势成岩相分布。因此利用三维地震纵波阻抗反演成果开展了成岩相分布预测,根据纵波阻抗与不同类型成岩相对应关系落实了优势成岩相发育区。结果表明,优势成岩相主要位于研究区东北部的Y301—Y302井区以及西北部Y1井区,呈局部连片分布发育。储层成岩相识别可以为超深层地质甜点的分布预测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储层 成岩 成岩作用 永进油田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成岩侵入区域巷道新型锚注支护技术应用
17
作者 任俊 《江西煤炭科技》 2025年第1期20-24,共5页
基于大同煤田火成岩侵入区域巷道围岩裂隙发育、煤层整体承载能力差、锚杆和锚索等支护构件锚固性失效问题,以永定庄矿5502回风巷火成岩侵入为工程背景,拟定采用普通锚索封孔注浆技术方案。新方案实施后,通过围岩监测,锚注支护后围岩完... 基于大同煤田火成岩侵入区域巷道围岩裂隙发育、煤层整体承载能力差、锚杆和锚索等支护构件锚固性失效问题,以永定庄矿5502回风巷火成岩侵入为工程背景,拟定采用普通锚索封孔注浆技术方案。新方案实施后,通过围岩监测,锚注支护后围岩完整性明显提高,围岩变形程度明显小于未锚注区域,且未出现脱锚和锚索拉断现象,保证了永定庄矿火成岩侵入区巷道的安全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 巷道支护 锚注支护 注浆 围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山西地区半成岩地层滑坡的发育特征
18
作者 张晋磊 王学谦 +1 位作者 闫秀英 张政杰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5年第2期131-133,共3页
本文对山西武乡某滑坡进行现场勘察,综合分析滑坡的基本特征、岩土体结构特征和变形破坏特征。分析勘察资料可知,半成岩地层在降雨作用和地表水入渗条件下,抗剪强度指标会加速降低,导致产生滑面,进而形成目前的滑坡体。坡体内部形成贯... 本文对山西武乡某滑坡进行现场勘察,综合分析滑坡的基本特征、岩土体结构特征和变形破坏特征。分析勘察资料可知,半成岩地层在降雨作用和地表水入渗条件下,抗剪强度指标会加速降低,导致产生滑面,进而形成目前的滑坡体。坡体内部形成贯通的滑动面,发生整体失稳。本文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对其成因机制进行研究,所得结果与现场实际变形特征基本吻合,表明发生在第三系半成岩地层中的滑坡,在坡度较缓的前提下,由于半成岩具有易软化的特性,抗剪强度指标大幅度降低,因此发生滑坡变形。本文揭示的滑坡的变形破坏过程和诱发机制对类似半成岩滑坡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成岩地层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直罗组砂岩成岩作用特征分析
19
作者 孟恩慧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年第7期97-100,共4页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进行野外剖面观察和样品采集,运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物性分析和扫描电镜等分析方法进行测试,对直罗组砂岩的成岩作用特征进行研究,明确砂岩的岩相学特征、孔隙特征、物性特征及成岩作用特征,探讨鄂尔多斯盆...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进行野外剖面观察和样品采集,运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物性分析和扫描电镜等分析方法进行测试,对直罗组砂岩的成岩作用特征进行研究,明确砂岩的岩相学特征、孔隙特征、物性特征及成岩作用特征,探讨鄂尔多斯盆地直罗组砂岩基本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直罗组储集层岩性以长石质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为主。砂岩孔隙类型以粒间孔隙、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为主,物性特征以特低孔—特低渗为主,成岩作用主要表现为压实、胶结和溶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直罗组 成岩作用 岩石学 溶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成岩地质区域公路高边坡失稳的成因及治理方案分析
20
作者 罗文松 《交通世界》 2025年第4期117-119,共3页
半成岩作为一种未完全成型的岩体,具备岩石与土体的双重特性,强度较低、稳定性差,容易产生失稳、垮塌等问题。为提高边坡防护水平,依托某高速公路边坡治理案例,针对半成岩地层高边坡治理进行综合探究,首先介绍了该公路工程的地质条件及... 半成岩作为一种未完全成型的岩体,具备岩石与土体的双重特性,强度较低、稳定性差,容易产生失稳、垮塌等问题。为提高边坡防护水平,依托某高速公路边坡治理案例,针对半成岩地层高边坡治理进行综合探究,首先介绍了该公路工程的地质条件及边坡变形发展状况;然后分析了边坡失稳成因;最后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对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价,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处治方法,旨在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成岩地层 软岩高边坡 失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