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8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仿吾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观探析
1
作者 黄书光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123,204,共10页
作为新民主主义教育革命和社会主义教育建设的亲历者,成仿吾通过长期不懈的多样化办学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而鲜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观。他坚持以革命信念、务实精神推进“战火中”的教育实践,注重“结合中国情况”学习苏联高校的办... 作为新民主主义教育革命和社会主义教育建设的亲历者,成仿吾通过长期不懈的多样化办学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而鲜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观。他坚持以革命信念、务实精神推进“战火中”的教育实践,注重“结合中国情况”学习苏联高校的办学经验,强调在时代变迁中把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本质内涵,倡导用唯物辩证法引领学校教育系统的多维变革,努力探寻现代化的人才支撑和教育现代化的高水平发展。置身于中国社会剧变,长期倾情于教育实践变革的深层理论求索,彰显出教育家成仿吾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仿吾 马克思主义 教育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剑”与“绳结”——成仿吾文艺思想的旨趣及其建构管窥
2
作者 杨奕 王春雨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7-84,共8页
成仿吾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别树一帜的批评家和文艺理论家,“利剑”与“绳结”是他文艺思想的核心旨趣与鲜明特质。作为“创造社”的三元老之一,他在指认新文学三重使命的过程中,原创性地阐发了“社会—审美”二元式文学功能论。作为现... 成仿吾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别树一帜的批评家和文艺理论家,“利剑”与“绳结”是他文艺思想的核心旨趣与鲜明特质。作为“创造社”的三元老之一,他在指认新文学三重使命的过程中,原创性地阐发了“社会—审美”二元式文学功能论。作为现代文学批评的先驱,他在介绍西方文艺批评理论的基础上,秉持“执两用中”的态度,创造性地阐释了文学批评的应有之义——“同情”与“超越”。成仿吾文艺思想历经从“个人关怀”到“社会关切”的发展转向,在某种程度上确证了现代文学的社会化与大众化取向。总体上看,成仿吾是沉浮于时代风潮中的激进者与建构者,在多元思潮涌现的社会图景中生发了兼具独立品格和灵性的文艺思想,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仿吾 文艺思想 创造社 文学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成仿吾富有特色的大学管理思想
3
作者 王凌皓 张潇越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63,共9页
成仿吾一生为党的教育事业而奋斗,致力于开创和建设我国高等教育的新局面。他在长期担任高校校长的实践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形成了精深又颇具特色的大学管理思想,在办学理念、教学管理、人事管理、校风学风管理等方面彰显了其... 成仿吾一生为党的教育事业而奋斗,致力于开创和建设我国高等教育的新局面。他在长期担任高校校长的实践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形成了精深又颇具特色的大学管理思想,在办学理念、教学管理、人事管理、校风学风管理等方面彰显了其思想的内涵意蕴。作为多所高校的最高管理者,成仿吾在管理方向上坚持党的统一领导与民主治校相结合,在管理实践中立足中国实践办教育,在管理制度上构建科学系统的教育管理体系。他兢兢业业,在教育事业中谱写了大学管理的新诗篇,契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启迪新时代高校管理者坚定党的政治方向引领、依托特色发展育人优势、以教育家精神推进高校管理体系建设,从而赋能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的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为建设教育强国的行稳致远提供了历史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仿吾 高等教育 教育管理思想 大学管理思想 教育家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仿吾·甘人·李初梨:重勘“革命文学论争”的发端
4
作者 刘天艺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54,共8页
本文截取了1927年的若干历史片段,重新梳理并阐释“革命文学论争”的产生原因。从成仿吾、甘人和李初梨这条线索指出,《中国新文艺的将来与其自己的认识》导致后期创造社不得不为成仿吾在去日本前自相矛盾的文学主张进行弥合;也导致鲁... 本文截取了1927年的若干历史片段,重新梳理并阐释“革命文学论争”的产生原因。从成仿吾、甘人和李初梨这条线索指出,《中国新文艺的将来与其自己的认识》导致后期创造社不得不为成仿吾在去日本前自相矛盾的文学主张进行弥合;也导致鲁迅被置于了创造社的对立面。从刊物排发周期等客观因素则可以看到,后期创造社在1928年面临诸多方面的压力,进而引发了“混战”,这一过程中产生的派别问题导致“革命文学论争”中出现大量意气文字而难以进行学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文学论争” “趣味文学” 成仿吾 甘人 李初梨 “语丝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仿吾与现代文学批评
5
作者 李新亮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8-74,共7页
成仿吾是对建构现代文学批评体系有着鲜明自觉意识的批评家。在批评理论上,基于五四新文学从古典文学向现代文学转型的现实,他对文学批评的本质、任务、功能、范围、标准与范式等方面进行了诸多理论探索;在批评实践上,他秉持求疵的文学... 成仿吾是对建构现代文学批评体系有着鲜明自觉意识的批评家。在批评理论上,基于五四新文学从古典文学向现代文学转型的现实,他对文学批评的本质、任务、功能、范围、标准与范式等方面进行了诸多理论探索;在批评实践上,他秉持求疵的文学批评路径,彰显了主体性、否定性与驳论性的批评特征。虽然成仿吾的批评理论与批评实践之间存在着许多矛盾冲突,但是其对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体系的生成、发展与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仿吾 现代文学批评 批评理论 批评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成仿吾的文学批评 被引量:1
6
作者 卜召林 丁燕燕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2-116,共5页
成仿吾曾被称为"抡板斧"的文学批评家,其激情贯注的批评文字,带有鲜明的"左"的倾向,表现出泾渭分明的宗派色彩。一方面是他广泛吸收古今中外的文学理论使然,另一方面又与他直率坦诚的性格气质息息相关。在文学本体... 成仿吾曾被称为"抡板斧"的文学批评家,其激情贯注的批评文字,带有鲜明的"左"的倾向,表现出泾渭分明的宗派色彩。一方面是他广泛吸收古今中外的文学理论使然,另一方面又与他直率坦诚的性格气质息息相关。在文学本体论上,他认同"表现说",带有唯美主义倾向;但在文学价值论上,他又力倡文学活动对社会人生的责任感。在理论提倡上,他推崇批评的同情与公正,但在批评实践中又不时流露出宗派情绪,表现出思想的丰富与驳杂。而逆向思维与辩驳式的鉴赏习惯又使他的文学批评不同凡响,其色彩鲜明的批评文体与激情澎湃的人格魅力相得益彰地留在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仿吾 文学批评 审美-社会 批评方法 文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向”的“艰难”:革命语境下成仿吾的文学观念变迁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剑 《学术探索》 CSSCI 2012年第8期121-124,共4页
在创造社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转向途中,由于性格因素与文学思维方式的殊异,成仿吾成为了一个独特的存在。通过对成仿吾在创造社刚成立时、初步接触革命以及卷入革命后的文学观念的考察,可以清楚地揭示出"革命"如何深入知识... 在创造社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转向途中,由于性格因素与文学思维方式的殊异,成仿吾成为了一个独特的存在。通过对成仿吾在创造社刚成立时、初步接触革命以及卷入革命后的文学观念的考察,可以清楚地揭示出"革命"如何深入知识分子个体的内心世界与文学观念,革命文学如何在理论上一步步清除"人性论",从而展示出创造社成员在革命语境中"转向"的"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仿吾 革命文学 人性 良心 阶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论鲁迅》为什么没在延安首发?——兼论成仿吾《纪念鲁迅》的写作时间及其他 被引量:3
8
作者 徐续红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9-77,共9页
一、毛泽东《论鲁迅》为何没有及时在延安发表?1937年10月19日,是鲁迅逝世一周年祭日,陕北公学校长成仿吾请毛泽东来校作演讲。这篇演讲就是著名的《论鲁迅》,是毛泽东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专门的、公开而全面地评价鲁迅,但演讲记... 一、毛泽东《论鲁迅》为何没有及时在延安发表?1937年10月19日,是鲁迅逝世一周年祭日,陕北公学校长成仿吾请毛泽东来校作演讲。这篇演讲就是著名的《论鲁迅》,是毛泽东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专门的、公开而全面地评价鲁迅,但演讲记录稿却是到第二年3月才首次发表在武汉胡风主编的《七月》杂志第10期上,1938年11月钱杏邮主编的上海《文献》杂志又予以转载。为了说明这篇文章的重要意义,笔者还是根据1981年9月22日《人民日报》刊印稿作一个扼要转述。毛泽东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成仿吾 鲁迅 写作时间 延安 纪念 《人民日报》 1937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与日本近代自然主义文学——兼及成仿吾的《〈呐喊〉的评论》 被引量:2
9
作者 潘世圣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1-157,共17页
本文从考察日本近代自然主义入手,探讨《呐喊》是否存在着它的影响,尤其是在作品的结构层面上。并依此重新评价成仿吾《〈呐喊〉的评论》(1924年2月)一文。
关键词 自然主义文学 《呐喊》 成仿吾 评论 近代 日本 鲁迅 重新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结构与现代中国革命文学发生的关联——重读现代作家成仿吾、郭沫若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洪承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7-44,共8页
20世纪现代中国文学中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文学演变,不能不提到成仿吾、郭沫若两位作家。从作家精神主体的角度,探寻文学史这一现象的存在之由变迁之故,文学与革命之间的密切关联,两位作家也是重要的典型案例。通过人生履历和创作,... 20世纪现代中国文学中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文学演变,不能不提到成仿吾、郭沫若两位作家。从作家精神主体的角度,探寻文学史这一现象的存在之由变迁之故,文学与革命之间的密切关联,两位作家也是重要的典型案例。通过人生履历和创作,把脉他们精神情感和思想的诉求,找寻在不同时期,或重要时间节点里,他们文学话语的提出和其文学思想变化的过程,发现个体精神、创作与整体文学史内部运动的基本构形,还原两位作家同中有异的主体世界和创作道路,重新解析他们文学思想演变和创作的同与不同,以求文学史的精神灵魂的透视,既为多元立体的整体考察两位作家,又在从另一角度清理现代中国革命文学生成的内在结构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仿吾 郭沫若 主体结构 革命文学 发生与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之桥”与成仿吾浪漫主义文学理论的形成 被引量:1
11
作者 肖霞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38,共5页
成仿吾是创造社的主要干将和文艺评论方面的代表人物。留日期间,他借助"日本之桥",通过对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摄取、输入与移植,形成了重视写实与抒情,以文学改变社会为宗旨的浪漫主义文学理论,并为创造社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关键词 日本之桥 成仿吾 浪漫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译文质变的侨易节点与“翻译心灵”的呈现——以陈望道、成仿吾等的《共产党宣言》汉译为中心 被引量:1
12
作者 叶隽 《政治思想史》 CSSCI 2022年第4期56-70,198,共16页
《共产党宣言》的思想史和学术史价值甚高,其东渐入华同样曲折:可视之为一个充满了各种文化张力的译介、阐释、接受、博弈与形变的侨易过程。聚焦汉译史和接受史中两位主要译者,即首位译者陈望道与五次译者成仿吾的翻译文本与翻译史过... 《共产党宣言》的思想史和学术史价值甚高,其东渐入华同样曲折:可视之为一个充满了各种文化张力的译介、阐释、接受、博弈与形变的侨易过程。聚焦汉译史和接受史中两位主要译者,即首位译者陈望道与五次译者成仿吾的翻译文本与翻译史过程中体现的侨易节点,二者虽共享留日背景,但日文(英文)转译与德文直译的路径不同,由此本是译介主体的人成为文本流转中的关键侨易节点,观念、文本、核心词、译者等的交互作用在异质知识空间内得以体现。概言之,经典文本作为知识器物获得观念转化为实践的成功得益于译者译境和侨易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 陈望道 成仿吾 翻译史 译文学 侨易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仿吾与《文化批判》 被引量:2
13
作者 卢妙清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49-56,共8页
对创造社转变方向起着标志性作用的重要刊物——《文化批判》的创办,最费周折且在同人内部引起了最激烈的争执,它最终得以诞生,成仿吾起到了直接的决定性作用。成仿吾为总共出版了五期的《文化批判》写了四篇卷首语,指明了办刊方向,奠... 对创造社转变方向起着标志性作用的重要刊物——《文化批判》的创办,最费周折且在同人内部引起了最激烈的争执,它最终得以诞生,成仿吾起到了直接的决定性作用。成仿吾为总共出版了五期的《文化批判》写了四篇卷首语,指明了办刊方向,奠定了浓厚的批判基调和强烈的斗争风格,同时其严厉的内部清算和否定一切的理论思想也使《文化批判》带上了明显的"左"的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仿吾 《文化批判》 决定性 极“左”思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造社时期的成仿吾与外国文学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舸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79-83,共5页
成仿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批评理论家,受到外国文艺理论影响很深。新文学革命期间,他在西欧浪漫主义"表情性"的基础上,结合日本理论家厨川白村的"自我表现"说,再借鉴法国现代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基友和德国艺术... 成仿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批评理论家,受到外国文艺理论影响很深。新文学革命期间,他在西欧浪漫主义"表情性"的基础上,结合日本理论家厨川白村的"自我表现"说,再借鉴法国现代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基友和德国艺术史家格罗塞的观点,构建了自己独特的以"社会——审美"为观点的"自我表现"理论。随着社会革命的进一步发展,他又受到日本福本主义的影响,文艺理论也由"自我"表现发展为"为无产阶级"表现,表现出中国理论家接受中的主体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仿吾 外国文学 "自我表现" "为无产阶级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仿吾与创造社系列期刊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志孝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89-92,共4页
在创造社先后创办的一系列期刊中,尽管有许多人参与编辑,但成仿吾却是一个核心人物,他为刊物所付出的劳动和心血,没有人能与之相比。而以成仿吾为核心的创造社系列期刊,对于20世纪20年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和革命文学思潮的形成和发展起... 在创造社先后创办的一系列期刊中,尽管有许多人参与编辑,但成仿吾却是一个核心人物,他为刊物所付出的劳动和心血,没有人能与之相比。而以成仿吾为核心的创造社系列期刊,对于20世纪20年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和革命文学思潮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造就了属于他们的文学"圈子",形成了自己的"势力"。创造社刊物具有鲜明的特色,这就是提倡浪漫主义、注重理论批评和文学论争。但强烈的集团意识和宗派观念,也使创造社刊物缺乏更大的开放性和包容度,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刊物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给他们自身造成了不应有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仿吾 创造社 系列期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仿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以其在东北师范大学的工作为中心 被引量:1
16
作者 葛美玲 《兰台内外》 2017年第3期10-11,共2页
三、教法与"教学艺术"的提高 在东北师大工作期间,成仿吾留下了一个至今被传颂不衰的故事,那就是他经常身着布衣,深入师生之间,了解其困难与问题。这种走访基层的效果之一就是他形成了关注教学方法与效果的习惯。而关注教法的传统也... 三、教法与"教学艺术"的提高 在东北师大工作期间,成仿吾留下了一个至今被传颂不衰的故事,那就是他经常身着布衣,深入师生之间,了解其困难与问题。这种走访基层的效果之一就是他形成了关注教学方法与效果的习惯。而关注教法的传统也一直成为东师学人立足于华夏的法宝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东北师范大学 成仿吾 教育实践 教学艺术 教学方法 北师大 教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仿吾教学改革思想初探 被引量:1
17
作者 饶玲 《教育学术月刊》 1996年第6期65-67,共3页
成仿吾教学改革思想初探饶玲成仿吾(1897-1984)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无产阶级教育家。1934年以来一直从事党的教育事业,勤勤恳恳,在五十年的教育实践中,他总是以教学作... 成仿吾教学改革思想初探饶玲成仿吾(1897-1984)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无产阶级教育家。1934年以来一直从事党的教育事业,勤勤恳恳,在五十年的教育实践中,他总是以教学作为学校工作的中心,并着手进行了一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仿吾 教学改革思想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计划 教学质量 教育实践 教育理论 教学工作 批评与自我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德美学背景中的成仿吾文艺批评观 被引量:1
18
作者 汤文辉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44-49,共6页
成仿吾以康德美学为基础构建了自己的文艺批评理论体系。在文艺批评本体论上,他以康德哲学认识论解释“客观”、“自我”等概念,指出文艺批评是“自我”的表现;在文艺批评建设论上,他提倡以“反省”的方法,借助“合目的性”概念,从具体... 成仿吾以康德美学为基础构建了自己的文艺批评理论体系。在文艺批评本体论上,他以康德哲学认识论解释“客观”、“自我”等概念,指出文艺批评是“自我”的表现;在文艺批评建设论上,他提倡以“反省”的方法,借助“合目的性”概念,从具体的批评实践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有效性的文艺批评理论体系;在文艺批评方法论上,他提出了以“同情”为批评方法和批评态度;在文艺批评对象论上,他从康德哲学关于“美的艺术”理论出发,坚持文学艺术的独立价值在于作品的能引起想象力和知性协调自由运动的“论理的形式”和“审美的形式”。总之,在康德美学背景下进行观照,成仿吾文艺批评观体现出相当的严谨性和理论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成仿吾 客观 反省 普遍有效性 内在的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成仿吾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地位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荐戈 《九江师专学报》 1997年第1期36-41,共6页
本文从比较法、历史学的角度,深入论述了成仿吾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贡献与地位。
关键词 无产阶级教育家 教育思想 成仿吾 中国 现代 教育史 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春的激情与入世的冲动——论成仿吾的文学批评 被引量:1
20
作者 袁红涛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92-95,共4页
成仿吾的理论表述显示他一贯重视文学的社会意义。但他在提倡文学取材于现实的同时,也强调在艺术加工过程中发挥主观创造作用。分析成仿吾理论表述的内在矛盾,乃至评判创造社与文研会的论战是非,其改造社会的抱负与表达自我的要求之冲... 成仿吾的理论表述显示他一贯重视文学的社会意义。但他在提倡文学取材于现实的同时,也强调在艺术加工过程中发挥主观创造作用。分析成仿吾理论表述的内在矛盾,乃至评判创造社与文研会的论战是非,其改造社会的抱负与表达自我的要求之冲突乃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这也使其文学批评实践有得有失。追索成仿吾文学批评的矛盾与困境,许能窥见创造社转变历程的一个侧面。今天我们面对复杂矛盾的文学现象时,应当拥有更开阔的视野,更宽容的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仿吾 文学批评 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