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践智慧与成人之道——《论语》里的中庸思想
1
作者 冯兵 《管子学刊》 2025年第2期104-116,F0002,共14页
儒家的中庸之道在《论语》中有较为充分的讨论,其以“叩其两端”的执两用中、不偏不倚的辩证思维为理论总纲,可具体化为“无可无不可”“无适无莫”“过犹不及”三个方面的内涵,“义”则是其核心精神。在日常生活实践中,中庸之道既体现... 儒家的中庸之道在《论语》中有较为充分的讨论,其以“叩其两端”的执两用中、不偏不倚的辩证思维为理论总纲,可具体化为“无可无不可”“无适无莫”“过犹不及”三个方面的内涵,“义”则是其核心精神。在日常生活实践中,中庸之道既体现为充分的理性思辨,也代表着一种至高的道德素养,是儒家圣贤人格的修养法则与境界标志。正是基于此,《论语》所展现出的中庸之道,又构成了君子处理人际关系及各类社会生活事务的重要实践智慧与道德原则,其本质上是一种理性与德性兼备的人生智慧,可以说是人们开启幸福生活之门的一把钥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中庸 实践智慧 成人之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成人之道”在曹植后期辞赋中的彰显 被引量:5
2
作者 李焕有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2-124,共3页
儒家的"成人之道"希望人们做"全人",并提供了范式。曹植生于王侯之家,儒家文化熏染使然,"成人之道"范式伴其终生。随着曹操的逝世,曹植的人生陷入囚徒般的泥潭,人生态度发生较大变化,但其辞赋中却彰显了... 儒家的"成人之道"希望人们做"全人",并提供了范式。曹植生于王侯之家,儒家文化熏染使然,"成人之道"范式伴其终生。随着曹操的逝世,曹植的人生陷入囚徒般的泥潭,人生态度发生较大变化,但其辞赋中却彰显了儒家的"成人之道",其作品内容体现着他一直恪守着"君子"的价值目标,恪守着价值能力上的"仁",价值取向上的"义",价值规范上的"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植 后期辞赋 儒家 成人之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孔子礼学思想中的成人之道与君子养成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焕君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4-119,共6页
孔子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从未中断。20世纪之前,孔子是至圣先师,地位尊崇,其思想在传统文化中一直占据正统地位。五四之后,孔子及其代表的传统文化遭到不断的否定和攻击,至今余音犹在,不绝于耳。但否定并不等于能够消除,最近二十年... 孔子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从未中断。20世纪之前,孔子是至圣先师,地位尊崇,其思想在传统文化中一直占据正统地位。五四之后,孔子及其代表的传统文化遭到不断的否定和攻击,至今余音犹在,不绝于耳。但否定并不等于能够消除,最近二十年中,无论是孔子还是儒学、国学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甚至借助读经、国学培训、礼仪教育等种种手段进入人们的生活。这样的现状不禁让人怀疑孔子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以至于总是打不倒、批不臭,屡废屡兴,越战越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成人之道 礼学思想 君子 传统文化 中国社会 20世纪 礼仪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亮“成人之道”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曲爱香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0-43,共4页
注重"理想人格"的设定、探索"成人之道"的人生哲学,是古代儒家的传统之一。陈亮就是其中之一,他基于自己的生命实践与哲学理路,从事功哲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极具事功特色的"成人之道",包括"成人"... 注重"理想人格"的设定、探索"成人之道"的人生哲学,是古代儒家的传统之一。陈亮就是其中之一,他基于自己的生命实践与哲学理路,从事功哲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极具事功特色的"成人之道",包括"成人"的人格特征、修养目标及修养途径,为儒家传统"成人之道"思想赋予了新的内涵,在当今社会转型期依然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亮 成人之道 现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孟的“向耻而在”与“成人之道” 被引量:1
5
作者 贡华南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7-90,共4页
孔子道德建构指向着“成人”(理想人格)。成人的品格既有理性自觉(知)的方面,同时又有以仁为核心的诸情意之维。如何获得这些品格,这是孔子所要解决的大问题。在孔子的道德建构中,“耻”发挥着转换中介的作用,外在的规范(礼等... 孔子道德建构指向着“成人”(理想人格)。成人的品格既有理性自觉(知)的方面,同时又有以仁为核心的诸情意之维。如何获得这些品格,这是孔子所要解决的大问题。在孔子的道德建构中,“耻”发挥着转换中介的作用,外在的规范(礼等)为主体了解后,经过“耻”的认同与呵护,才能为主体所接受与固有,从而成为主体实有诸己的德性。“耻”概念在孟子的“四端”说中得以进一步的发挥,“羞恶之心”概念表明孟子已把“耻”定位为人性之一端,从而为主体接受外在规范提供了内在根据。从孔子对内向性“耻”的重视到孟子对内在性“差恶之心”的宏扬,这条思路无疑为“成人之道”提供了独具特色的解决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羞恶之心 成人之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富二代”成人之道的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朱小琴 牛乃喜 《唐都学刊》 2011年第2期74-77,共4页
随着"富二代"肇事的不断出现,人们越来越担心下一代是否有独立生存、自由发展的能力,甚至更引起了人们对民族发展的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担子能否放心地交接问题的思考。在现实生活中,以往社会所形成的使人格扭曲的力量... 随着"富二代"肇事的不断出现,人们越来越担心下一代是否有独立生存、自由发展的能力,甚至更引起了人们对民族发展的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担子能否放心地交接问题的思考。在现实生活中,以往社会所形成的使人格扭曲的力量还有着它的市场,这主要表现在:一个是基于人的依赖关系而形成的权利迷信,一个是基于对物的依赖关系而形成的拜金主义。因此,要在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深化改革开放、培养青年人的责任感等方面就人格的健康发展途径做出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二代 成人之道 人格依附 自由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成人之道”与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7
作者 王林 张方玉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9-90,共2页
儒家"成人之道"思想内涵丰富。它在纵向上展开为"成人"的历程,在横向上展开为"成人"的环节。围绕着这双线式的结构,并遵循着统一、协调、中庸等原则,"成人"思想形成了完整而系统的成人之道,奠... 儒家"成人之道"思想内涵丰富。它在纵向上展开为"成人"的历程,在横向上展开为"成人"的环节。围绕着这双线式的结构,并遵循着统一、协调、中庸等原则,"成人"思想形成了完整而系统的成人之道,奠定了"儒家式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这一理论既包含了关于道德养成的思想,也涵盖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不仅能够完善个体人格,也能够促进人的道德境界的提升,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成人之道 大学生 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子的成人之道及现代道德教育启迪
8
作者 张方玉 徐铁光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09年第1期69-72,共4页
孔子的"成人"既具有持续性和长期性,又具有全面性和完整性,从而形成了一种"双线式"的结构。它在纵向上展开为"成人"的历程和阶段,在横向上展开为"成人"的方面和环节。围绕着双线式的核心结构,... 孔子的"成人"既具有持续性和长期性,又具有全面性和完整性,从而形成了一种"双线式"的结构。它在纵向上展开为"成人"的历程和阶段,在横向上展开为"成人"的方面和环节。围绕着双线式的核心结构,并遵循着统一、协调、中庸等所谓平衡的原则,"成人"思想形成了完整而系统的成人之道,奠定了"儒家式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这一理论整合了道德养成和人的发展等诸多因素,有效地发挥着完善个性人格和提升人生境界的功能,对于当代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具有多方面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成人之道 未成年人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书院的礼容之学与成人之道 被引量:1
9
作者 肖永明 李江 《华夏文化》 2018年第4期28-33,共6页
礼是中华文化的核心要素,大至国家邦交,小至日用伦常,无不贯穿着礼的规制详节与精神追求。在先秦儒家典籍中保存着众多论礼、述礼之语,涵盖了礼容、礼器、礼制、礼意等方面。相较于外在形制与精神价值的研究,礼容之学尚未得到学界应有... 礼是中华文化的核心要素,大至国家邦交,小至日用伦常,无不贯穿着礼的规制详节与精神追求。在先秦儒家典籍中保存着众多论礼、述礼之语,涵盖了礼容、礼器、礼制、礼意等方面。相较于外在形制与精神价值的研究,礼容之学尚未得到学界应有的重视。书院是中国古代文教的重要载体,对礼容之学的讲求尤为措意。中国古代书院将礼容之学在书院的开展视为变化诸生气质、涵养德性的关键环节,藉由礼容之学的落实来培养书院诸生的君子人格。本文试从儒家“成人之道”的角度讨论中国古代书院的礼容之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书院 成人之道 中国 儒家典籍 中华文化 精神追求 精神价值 君子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君子人格与成人之道
10
作者 班高杰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2-44,共3页
君子是儒家崇尚的道德人格,指称有道德讲仁义之人。孔子认为君子要从仁、智、勇三个方面成其德;孟子继承孔子君子人格,又独创"大丈夫"人格,扩充君子人格的一个侧面,使之更多呈现阳刚之气。作为君子,有其特有的品格,首先君子... 君子是儒家崇尚的道德人格,指称有道德讲仁义之人。孔子认为君子要从仁、智、勇三个方面成其德;孟子继承孔子君子人格,又独创"大丈夫"人格,扩充君子人格的一个侧面,使之更多呈现阳刚之气。作为君子,有其特有的品格,首先君子要德以修身;其次,君子要安贫乐道;最后,君子须自强不息。君子若成人,需要修身养性,成人之道同时也是内圣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人格 君子 成人之道 修身 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夫之《诗》教思想的成人之道及当代意义
11
作者 高文霞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7-34,共8页
王夫之在继承传统《诗》教观的基础上,结合明清之际的时代课题,形成了以“余情”为中心的“和乐”《诗》教思想。其《诗》教思想的成人之道主要围绕培养君子的“和乐”道德品格展开。基本路径是在“礼”的框架下通过“诚之”过程中的“... 王夫之在继承传统《诗》教观的基础上,结合明清之际的时代课题,形成了以“余情”为中心的“和乐”《诗》教思想。其《诗》教思想的成人之道主要围绕培养君子的“和乐”道德品格展开。基本路径是在“礼”的框架下通过“诚之”过程中的“择善固执”与“慎独”以及“恒定”的道德意志,促使君子的“和乐”道德情感不断自觉内化,进而指导君子践行天下大同的“乐政”实践,最终实现“乐生”的终极道德理想。王夫之《诗》教的成人之道对培养当代学生的“和合”精神、家国情怀与民本思想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 “和乐”《诗》教思想 成人之道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先秦儒家“成人之道”的起点与归宿
12
作者 陈仁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 2019年第1期27-37,共11页
“成人”思想是先秦儒家思想中的核心之一。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儒家思想是围绕它而展开的。儒家“成人”思想的核心与归宿在于使人成就一种理想的人格,而成就这种理想人格的逻辑起点是“人禽之辨”。人要成为人,首先就不能象禽兽那样... “成人”思想是先秦儒家思想中的核心之一。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儒家思想是围绕它而展开的。儒家“成人”思想的核心与归宿在于使人成就一种理想的人格,而成就这种理想人格的逻辑起点是“人禽之辨”。人要成为人,首先就不能象禽兽那样活着。这看上去是对人最低限度的要求,但正是在这最低限度的要求中,包含着人能走向人格完善的最核心要素——道德。那个最高的理想、完善的人格,都不过是这一核心要素的充实、生长、成熟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家“成人之道”的起点就是它的归宿。这一思路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特点,而与西方的对象化思维、批判与否定式的思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成人之道 起点 归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君毅的“成人之道”
13
作者 邵明 《宜宾学院学报》 2014年第11期21-28,共8页
唐君毅的"成人之道"是为现实生活中的人"立人极",使之在"执"与"破执"的交织互动中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趋向,成就其真实的生命存在。这一过程没有绝对必然的限制,蕴含着无限开放的可能性,既无需... 唐君毅的"成人之道"是为现实生活中的人"立人极",使之在"执"与"破执"的交织互动中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趋向,成就其真实的生命存在。这一过程没有绝对必然的限制,蕴含着无限开放的可能性,既无需神的安排或救赎,也无需世界的本原或实体这些似乎可以"决定"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原则或根据,更无需世俗权力的恩赐或命令,而只需在"学"与"习"的过程中给予启发、引导或垂范的"师",以使"我心"与"他心"在相互"成德"中成就一个"天德流行"的意义世界。这种儒家式"成人之道"的理念构成了唐君毅思想的本质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君毅 成人之道 立人极 破执 成己 他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儒家教育思想主旨──“成人之道”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亚萍 梁励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6期144-148,共5页
关键词 成人 王夫之 成人之道 儒家教育思想 思想主旨 理想人格 柳宗元 完善人格 孔子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格之境与成人之道──从孟子看儒家人格学说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国荣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6期61-65,54,共6页
人格之境与成人之道──从孟子看儒家人格学说杨国荣人的问题是儒家关注的基本之点,而这一问题的探讨,往往与理想人格的设定及成人之道(如何达到理想人格)相联系,后者即构成了儒家的人格理论。从儒学的演进来看,如果说,孔子为儒... 人格之境与成人之道──从孟子看儒家人格学说杨国荣人的问题是儒家关注的基本之点,而这一问题的探讨,往往与理想人格的设定及成人之道(如何达到理想人格)相联系,后者即构成了儒家的人格理论。从儒学的演进来看,如果说,孔子为儒家人格学说提供了历史的起点,那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人格 儒家人格 孟子 成人之道 人格理论 内在根据 孔子 羞恶之心 圣人 德理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孔子“乐教”的成人之道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照明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2-97,共6页
孔子的“乐教”既是先秦重要的教育思想,又是先秦治国安邦的重要方略,更是中华礼乐文明的摇篮。与以科学、理性为核心的古希腊“乐教”不同,孔子塑造成人的“乐教”本质在于其所承载、凝练的天地自然之道、社会人伦之道、天人合一之道,... 孔子的“乐教”既是先秦重要的教育思想,又是先秦治国安邦的重要方略,更是中华礼乐文明的摇篮。与以科学、理性为核心的古希腊“乐教”不同,孔子塑造成人的“乐教”本质在于其所承载、凝练的天地自然之道、社会人伦之道、天人合一之道,正是后者涵养了中华传统美育精神,塑造了与西方“感性”“审美”等以形而上意义为中心的美育文化迥然不同,涵盖自然、社会领域,突显人文、伦理等特点的优秀传统美育文化,从而为当前美育的返本开新提供了重要的视角和丰富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乐教 成人之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儒家的“成人之道”思想 被引量:1
17
作者 祖伟 《淄博师专学报》 2008年第1期66-69,共4页
所谓成人之道,是通过自身的修炼,成为一个理想的、完善的人。对于中国传统伦理来说,成性就是成人,人性的完善就是人的完善。孟子提出了性善论;荀子提出了性恶论。孟荀两派的人性理论最终成为儒家人性善恶双重设计的理论基石。在儒家眼里... 所谓成人之道,是通过自身的修炼,成为一个理想的、完善的人。对于中国传统伦理来说,成性就是成人,人性的完善就是人的完善。孟子提出了性善论;荀子提出了性恶论。孟荀两派的人性理论最终成为儒家人性善恶双重设计的理论基石。在儒家眼里,理想人格的标准有三层,分别是君子、豪杰、圣人。儒家非常注重实践,并且还把它总结成一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践操作程序。这一套程序实际上就是儒家对如何成为一个高尚的、对社会有用的人的回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之道 人性论 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子“成人之道”及其对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启示
18
作者 黄蓉 李献斌 彭益全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2期118-122,共5页
孟子"成人之道"是在继承发展孔子"成人"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要求主体兼具"仁义礼智"四德,在生活中自觉效仿圣人人格,主张通过存心养性、尚志养气、反身而诚等具体方式塑造理想人格。研究挖掘孟子"... 孟子"成人之道"是在继承发展孔子"成人"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要求主体兼具"仁义礼智"四德,在生活中自觉效仿圣人人格,主张通过存心养性、尚志养气、反身而诚等具体方式塑造理想人格。研究挖掘孟子"成人之道"的内在意蕴及其当代价值,对于高校培养大学生理想人格、完善大学生人格教育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成人之道 大学生 人格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感哲学视域下的孔子仁学与成人之道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红丽 《船山学刊》 2022年第4期82-94,共13页
孔子的仁学以情感为底色。正因为仁学重情,才使得“仁”并未沦落为一个空洞的概念,而是与人的存在发生了密切的关联;才使得“仁”始终处于一个“成人”的整体性过程之中。这样的“仁”处处落实在“行仁”之中,使人身心合一、言行合一、... 孔子的仁学以情感为底色。正因为仁学重情,才使得“仁”并未沦落为一个空洞的概念,而是与人的存在发生了密切的关联;才使得“仁”始终处于一个“成人”的整体性过程之中。这样的“仁”处处落实在“行仁”之中,使人身心合一、言行合一、情理合一。性情培育的圆满完成,也就是仁学目标的完满实现。孔子的仁学从情感的角度来看,又是一种成人之学。情感在成人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成人的三大步骤,既是培育性情的最佳手段也是最终目的。诗兴发情感和志意,礼引导人走向性情之正,乐是人之性情完满状态的最好体现。总之,孔子的仁学与成人之道,都是为了调养人之性情、导化人之心性,使之朝着和谐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哲学 孔子 仁学 成人之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王夫之的“成人之道”——以人性论为造就理想人格之途的考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义禄 《船山学刊》 2019年第4期21-26,共6页
孔子提出了"成人",是儒家理想人格中的一种,后世学者有所涉及,但作了全面且有创见论述的是王夫之。他通过对《易传》"继善成性"的阐发,提出了"性日生日成"的人性论,把人性的完善视为动态的进程,是在人与... 孔子提出了"成人",是儒家理想人格中的一种,后世学者有所涉及,但作了全面且有创见论述的是王夫之。他通过对《易传》"继善成性"的阐发,提出了"性日生日成"的人性论,把人性的完善视为动态的进程,是在人与自然交互作用中实现的。这对以往的人性论是重大的突破。王夫之以为,人性的发展,是感性欲望满足与德性意识造就的相互统一的过程。这对理学家"无我"禁欲主义人性论,是强烈的冲击。王夫之以人性论为突破口,把"成人之道"看作是理想人格造就的途径加以考察,并把它置于实践的基础上。一方面,在人性发展的过程中使自然物人化;另一方面,又在人化过程中发展了人的本质。这使人向着真善美全面发展的方向行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之道 日新之命 继善成性 性日生日成 身成与性成 理想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