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 被引量:3
1
作者 冯志红 宋娜娜 +1 位作者 郭素萍 董艳娟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1148-1149,共2页
目的:总结25例严重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护理经验。方法:对胸部创伤并发ARDS患者进行心电、呼吸、血气的动态观察。结果:全组中1例死亡,24例痊愈。结论:重视动态观察胸外伤ARDS患者,特别是呼吸,循环的支持,为治疗提... 目的:总结25例严重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护理经验。方法:对胸部创伤并发ARDS患者进行心电、呼吸、血气的动态观察。结果:全组中1例死亡,24例痊愈。结论:重视动态观察胸外伤ARDS患者,特别是呼吸,循环的支持,为治疗提供依据,可减少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损伤/并发症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2例的护理 被引量:4
2
作者 范欧霞 楚社录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9期7189-7189,共1页
目的:总结严重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toy distresssyndrome,ARDS)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000-01/2008-01我科收治的32例严重胸部创伤合并ARDS患者进行心电、呼吸、血气的动态观察。结果:32例中27例治愈,5例死亡,... 目的:总结严重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toy distresssyndrome,ARDS)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000-01/2008-01我科收治的32例严重胸部创伤合并ARDS患者进行心电、呼吸、血气的动态观察。结果:32例中27例治愈,5例死亡,病死率13.9%。结论:重视动态观察严重胸部创伤并发ARDS患者的病情变化,为治疗提供依据。作好机械通气及患者呼吸道护理,可减少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损伤/并发症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治疗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护理 呼吸 人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烧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3例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1
3
作者 彭杨 马兵 覃岭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2期7965-7966,共2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我院重度烧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2007年收治的重度烧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3例,采取气管切开,呼吸机呼吸末正压给氧,气道灌洗,加强呼吸道的管理及抗休克、抗感... 目的:观察和分析我院重度烧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2007年收治的重度烧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3例,采取气管切开,呼吸机呼吸末正压给氧,气道灌洗,加强呼吸道的管理及抗休克、抗感染。结果:16例患者经过6~12d后症状缓解,10例治愈,2例放弃,5例死亡。结论:早期认真观察、正确的分析、仔细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能提高重度烧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并发症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治疗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护理 呼吸 人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通气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并发ARDS的护理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志丽 陈艺坛 张涛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4期2733-2734,共2页
关键词 心肌梗死/并发症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护理 呼吸 人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护理 被引量:1
5
作者 丁榆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第12期1913-1915,共3页
目的探究肝癌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有效护理方法 ,并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肝癌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 目的探究肝癌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有效护理方法 ,并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肝癌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应用全面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疗效,并总结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1.5±1.2)d]、平均住院费用[(2.36±0.38)万元]、不良反应发生率[14.58%(7/48)]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38.09±7.35)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43.36±6.17)分]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18.8±2.6)d、(3.98±188)万元、35.42%(17/48)、(45.07±9.16)分、(51.28±9.2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癌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应用全面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及呼吸功能,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提升身心健康状况,同时还能极大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外科学 手术后并发症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复合伤后呼吸衰竭的抢救护理
6
作者 黄建英 黄建美 陈惠英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0期4883-4884,共2页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治疗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并发ARDS患者的护理
7
作者 杨琴 吕铭 《临床护理杂志》 2005年第4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肝移植 手术后并发症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重度烧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素云 李玉平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1355-1356,共2页
关键词 烧伤/并发症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治疗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护理 呼吸 人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ARDS患者机械通气的监护体会 被引量:1
9
作者 黄芳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2期5428-5429,共2页
关键词 胰腺炎/并发症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护理 呼吸 人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of the evidence of related factors,associated conditions and at-risk populations of the NANDA-I nursing diagnosis insomnia 被引量:1
10
作者 Lidia Santiago Guandalini Eduarda Ferreira da Silva +3 位作者 Juliana de Lima Lopes Vinicius Batista Santos Camila Takao Lopes Alba Lúcia Bottura Leite de Barro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s》 CSCD 2020年第4期466-476,I0008,共12页
Objectives:To summarize evidence in the literature on the predictors of insomnia in adults and to determine correspondences with diagnostic indicators of the NANDA-I diagnosis Insomnia.Methods:An integrative review pe... Objectives:To summarize evidence in the literature on the predictors of insomnia in adults and to determine correspondences with diagnostic indicators of the NANDA-I diagnosis Insomnia.Methods:An integrative review performed in Pubmed,Virtual Health Library and CINAHL.Forty-eight articles published in Portuguese,English or Spanish from 2011 to 2018 were included.An analysis of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predictors and the NANDA-I related factors and associated conditions for Insomnia was performed.Results:There was a correspondence of the predictors found in this review with NANDA-I related factors and associated conditions,except for grieving and frequent naps during the day.Smoking,caffeine intake,dysfunctional sleep beliefs,obesity and caregiver role strain are possible new related factors;chronic illness is a possible new associated condition and individuals going through changes in marital status,economically disadvantaged,female gender,increasing age and night shift worker are possible new at-risk populations.Conclusion:The predictors of insomnia that had a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NANDA-I elements can support the evidence base of the nursing diagnosis.The predictors found without a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diagnosis can be considered for inclusion in the NANDA-I classification,thereby supporting the clinical reasoning of nurses and stud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ULT INSOMNIA Nursing diagnosis Sleep initiation and maintenance disorde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piring for competence in a multifaceted everyday life:A qualitative study of adult students’experiences of a blended learning master programme in Norway 被引量:1
11
作者 Bodil Gjestvang Sevald Høye Berit Arnesveen Bronk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s》 CSCD 2021年第1期71-78,I0005,共9页
Aim:To gain knowledge of how adult students experienced the first year of a blended learning master programme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ir learning process.Methods:A qualitative,exploratory,descriptive study based on da... Aim:To gain knowledge of how adult students experienced the first year of a blended learning master programme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ir learning process.Methods:A qualitative,exploratory,descriptive study based on data from two focus group interviews with students attending a blended learning Master programme.Qual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based on Graneheim and Lundman’s procedures was applied.Findings:Our analyses revealed one main theme:aspiring for competence in a multifaceted everyday life and four main categories:acquiring professional competence,struggling to manage diverse forms of communication,demanding task juggling and confused student role.Conclusions:The participants experienced that the programme enabled them to acquir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relevant to practice.Despite the challenges,the programme is recommended for prospective students who live in both urban and rural areas,who are working and also responsible for children and other family tas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ult students Blended learning Nurses Nursing education Online education Sociocultural lear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56例的护理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雅博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8期1918-1919,共2页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护理
原文传递
ARDS 18例实施俯卧位通气的护理难点及对策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瑞霞 李玉凤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6期6504-6505,共2页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实施过程中的护理难点及对策。方法分析18例ARDS患者实施俯卧位通气的过程。结果 18例患者中有16例(88.9%)氧和改善明显,成功撤离呼吸机。结论俯卧位通气作为一种辅助治疗策略,简单有...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实施过程中的护理难点及对策。方法分析18例ARDS患者实施俯卧位通气的过程。结果 18例患者中有16例(88.9%)氧和改善明显,成功撤离呼吸机。结论俯卧位通气作为一种辅助治疗策略,简单有效,但在实施过程中须密切观察,加强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治疗/护理 体位 呼吸 人工
原文传递
ARDS患者6例俯卧通气的护理 被引量:3
14
作者 宋慧娟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5期8758-8759,共2页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治疗/护理 呼吸 人工/护理 人类
原文传递
心脏直视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1例的护理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艳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0期4934-4934,共1页
目的:分析心脏直视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护理经过。方法:回顾性总结11例ARDS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护理经验。结果:10例治愈,1例死亡,总有效率90.9%。结论:早期机械通气,正确使用PEEP,保持气道通畅,充分气道湿化,俯卧位通气,... 目的:分析心脏直视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护理经过。方法:回顾性总结11例ARDS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护理经验。结果:10例治愈,1例死亡,总有效率90.9%。结论:早期机械通气,正确使用PEEP,保持气道通畅,充分气道湿化,俯卧位通气,防治ARDS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并发症/护理
原文传递
双相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8例的监护 被引量:2
16
作者 梁炜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2期8008-8008,共1页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治疗/护理 正压呼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