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偿”误判与“驱力”缺席——《亨利六世》戏剧独白的个体心理学阐释
1
作者 张雪梅 刘恩燕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3-91,共9页
《亨利六世》(上、中、下)和《理查三世》共同构成莎士比亚第一历史四联剧。《亨利六世》共包括十四段沉思型戏剧独白,对推动情节、塑造人物、渲染气氛和烘托主题作用巨大,具有鲜明的莎士比亚戏剧风格。从现代个体心理学角度重新审视《... 《亨利六世》(上、中、下)和《理查三世》共同构成莎士比亚第一历史四联剧。《亨利六世》共包括十四段沉思型戏剧独白,对推动情节、塑造人物、渲染气氛和烘托主题作用巨大,具有鲜明的莎士比亚戏剧风格。从现代个体心理学角度重新审视《亨利六世》中的沉思型系列独白,以“补偿”误判与“驱力”缺席为两大基准内因,揭示这位治国无能的昏聩君王怯懦外表下复杂而多层的内心世界,剖析他作为兰卡斯特王朝末代君王因自身的卑怯软弱,导致个人身死、王朝覆灭的原因,既可为莎士比亚的经典戏剧独白贡献一份个体心理学阐释,也可为现代人提供进一步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的心理学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偿 驱力 《亨利六世》 戏剧独白 个体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戏剧独白诗中的说话人——以丁尼生、勃郎宁和艾略特的诗作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陈兵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2-75,共4页
戏剧独白诗是英美文学传统中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它的主要特征就是诗人在诗中用戏剧化手法塑造第一人称说话人。丁尼生、勃郎宁和艾略特等人的诗作表明:在戏剧独白诗的发展过程中,由于“隐含作者”等因素的影响,对第一人称说话人的塑... 戏剧独白诗是英美文学传统中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它的主要特征就是诗人在诗中用戏剧化手法塑造第一人称说话人。丁尼生、勃郎宁和艾略特等人的诗作表明:在戏剧独白诗的发展过程中,由于“隐含作者”等因素的影响,对第一人称说话人的塑造有三个层次,而这三个层次又决定了戏剧独白诗的特性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独白 说话人 丁尼生 勃郎宁 艾略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封闭的女人——读勃朗宁的四首戏剧独白诗 被引量:6
3
作者 许淑芳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4-110,共7页
在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我的前公爵夫人”、“安德烈,裁缝之子”、“波菲利雅的情人”和“金发”中,都有一个被封闭、被压制、被缺席审判的女性;而在诗歌的结尾,这种封闭往往遭到了反抗和瓦解。正是封闭与反封闭的暗中较量形成了这些诗... 在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我的前公爵夫人”、“安德烈,裁缝之子”、“波菲利雅的情人”和“金发”中,都有一个被封闭、被压制、被缺席审判的女性;而在诗歌的结尾,这种封闭往往遭到了反抗和瓦解。正是封闭与反封闭的暗中较量形成了这些诗歌的戏剧冲突和内在张力,也形成了作者外位于叙述者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朗宁 戏剧独白 被封闭的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呼啸山庄》中的戏剧独白 被引量:2
4
作者 徐国琴 韩清华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3期16-19,共4页
戏剧独白 (soliloquy)是作家用来揭示人物心理活动和思维活动的一种心理描写技巧。艾米莉·勃朗特在《呼啸山庄》中运用了戏剧独白这一特定的艺术手法。本文试图用心理分析的方法 ,探索《呼啸山庄》中男女主人公凯瑟琳和希斯克里夫... 戏剧独白 (soliloquy)是作家用来揭示人物心理活动和思维活动的一种心理描写技巧。艾米莉·勃朗特在《呼啸山庄》中运用了戏剧独白这一特定的艺术手法。本文试图用心理分析的方法 ,探索《呼啸山庄》中男女主人公凯瑟琳和希斯克里夫的强烈的感情 ,挖掘人物的无意识的精神世界 ,并演绎他们的生死之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啸山庄》 小说评论 戏剧独白 心理描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勃朗宁诗歌中“戏剧独白”的创作艺术 被引量:5
5
作者 李金奎 邹龙成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2期103-105,共3页
《我已故的公爵夫人》与《波菲莉亚的情人》,在戏剧独白中所交代的故事发生的场合、听众以及独白者的性格特征不尽相同。在《波菲莉亚的情人》中,勃朗宁成功地以戏剧独白的形式渲染了气氛,刻画了人物,其戏剧独白的手法在英语文坛上可谓... 《我已故的公爵夫人》与《波菲莉亚的情人》,在戏剧独白中所交代的故事发生的场合、听众以及独白者的性格特征不尽相同。在《波菲莉亚的情人》中,勃朗宁成功地以戏剧独白的形式渲染了气氛,刻画了人物,其戏剧独白的手法在英语文坛上可谓一枝独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朗宁 我已故的公爵夫人 波菲莉亚的情人 戏剧独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戏剧独白”的艺术规律性 被引量:3
6
作者 宋建福 《岱宗学刊(泰安教育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25-26,共2页
本文以比较和对照的手法,通过探索“戏剧独白”与一般诗歌、戏剧作品的“独白”和“旁白”的异同,来揭示“戏剧独白”的艺术规律性。指出戏剧“独白”近似于“旁白”,是将信息直接指向舞台以外的观众,而不是舞台上的剧中人物。而戏... 本文以比较和对照的手法,通过探索“戏剧独白”与一般诗歌、戏剧作品的“独白”和“旁白”的异同,来揭示“戏剧独白”的艺术规律性。指出戏剧“独白”近似于“旁白”,是将信息直接指向舞台以外的观众,而不是舞台上的剧中人物。而戏剧独白,虽是单独表述,但在表述中却间接地体现出对方的直接作用,并明确地反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写作技巧 戏剧独白 旁白 艺术规律性 观众 戏剧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恩与布朗宁戏剧独白的比较研究
7
作者 单畅 马洋洋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87-92,共6页
戏剧独白作为英语诗歌中的一种独特形式,是英美文学中影响广泛的一个传统,作为一种有着影响深远传统的诗歌形式,在这一传统形式的发展中,邓恩与布朗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邓恩在戏剧独白诗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布朗宁则是戏... 戏剧独白作为英语诗歌中的一种独特形式,是英美文学中影响广泛的一个传统,作为一种有着影响深远传统的诗歌形式,在这一传统形式的发展中,邓恩与布朗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邓恩在戏剧独白诗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布朗宁则是戏剧独白的集大成者,他们以冷静的笔触和对传统大胆的质疑,体现了他们对传统的深刻理解与创新。本文通过选取两者典型的戏剧独白诗,从写作技巧、人物形象与戏剧冲突三方面入手,重点探析二者在戏剧独白诗创作方面的异同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恩 布朗宁 戏剧独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戏剧独白诗中礼貌策略的应用
8
作者 彭玉洁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83-88,共6页
戏剧独白诗中说话人的会话与戏剧中的人物对话具有一定相似性,可将语用学的相关理论运用于其文本解读中。通过对比Leech的礼貌原则和Brown&Levinson的礼貌策略可得出后者适用于戏剧独白诗中言语行为的语用文体学分析的设想。以五种... 戏剧独白诗中说话人的会话与戏剧中的人物对话具有一定相似性,可将语用学的相关理论运用于其文本解读中。通过对比Leech的礼貌原则和Brown&Levinson的礼貌策略可得出后者适用于戏剧独白诗中言语行为的语用文体学分析的设想。以五种礼貌补救策略,尤其是说话人对面子威胁程度的估算公式为理论框架,对罗伯特·勃朗宁四首代表性的戏剧独白诗中的人物会话进一步进行实例分析,可揭示说话人会话中隐藏的信息,并验证了礼貌策略作为语用文体学的一种研究工具来分析文学话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貌策略 戏剧独白 语用文体学 面子威胁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勃朗宁戏剧独白诗中的封闭性意象
9
作者 许淑芳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18-20,共3页
勃朗宁戏剧独白诗中广泛使用了封闭性意象。封闭性意象的设置为在短小诗篇中组织复杂矛盾提供了方便,为人物之间的斗争提供了象征性舞台。封闭性意象的并置、对立和碰撞为诗歌结构提供了隐在的线索,因而增强了勃朗宁诗歌的叙事性和戏剧... 勃朗宁戏剧独白诗中广泛使用了封闭性意象。封闭性意象的设置为在短小诗篇中组织复杂矛盾提供了方便,为人物之间的斗争提供了象征性舞台。封闭性意象的并置、对立和碰撞为诗歌结构提供了隐在的线索,因而增强了勃朗宁诗歌的叙事性和戏剧性,对戏剧独白诗体裁特点的形成起到了巧妙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朗宁 戏剧独白 封闭性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西敏寺》——戏剧独白中的英国社会生活图景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操 欧荣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9-94,103,共7页
从跨艺术诗学的角度来看,诗歌名篇《在西敏寺》可以视为一幕戏剧独白,呈现了"二战"期间一个较具代表性的英国人在西敏寺祈求轰炸德国士兵的场景。诗人贝杰曼运用"出位之思",将戏剧独白和戏剧的基本要素引入诗歌,生... 从跨艺术诗学的角度来看,诗歌名篇《在西敏寺》可以视为一幕戏剧独白,呈现了"二战"期间一个较具代表性的英国人在西敏寺祈求轰炸德国士兵的场景。诗人贝杰曼运用"出位之思",将戏剧独白和戏剧的基本要素引入诗歌,生动描绘了一幅20世纪中叶英国社会的生活图景。基于戏剧艺术的时空、说话人和听众三大要素对诗歌进行解读,分析作品精心设置的声效,可为解读贝氏作品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贝杰曼 《在西敏寺》 出位之思 社会生活图景 戏剧独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戏剧独白的艺术风格——评勃朗宁的《我已故的公爵夫人》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静 张琦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55-57,共3页
罗伯特·勃朗宁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伟大诗人,他对英国诗歌最具独创性的成就在于成功地发展了戏剧独白体裁,并使这一诗歌形式臻于完美。文章通过分析《我已故的公爵夫人》中人物内心世界以及人物双重声音话语,揭示戏剧独白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 罗伯特·勃朗宁 戏剧独白 人物塑造 客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戏剧独白和对白中语用预设的翻译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寅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86-90,共5页
语用预设与百科知识以及语言使用者的风俗、信仰等文化因素息息相关。在戏剧翻译中,语用预设显在地制约着观众(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在《上帝的宠儿》、《茶馆》中,译者在戏剧独白和戏剧对白的翻译中创造、移植或突显语用预设,以保障戏... 语用预设与百科知识以及语言使用者的风俗、信仰等文化因素息息相关。在戏剧翻译中,语用预设显在地制约着观众(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在《上帝的宠儿》、《茶馆》中,译者在戏剧独白和戏剧对白的翻译中创造、移植或突显语用预设,以保障戏剧语言内交流与外交流的通畅,从而使观众(读者)获得欣赏文学作品的乐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预设 戏剧独白 戏剧对白 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的论关照下戏剧独白诗的翻译——My Last Duchess两个中译本给我们的启示
13
作者 李晓娜 林玉鹏 《长春大学学报》 2009年第7期58-61,共4页
戏剧独白诗是由英国诗人勃朗宁所独创的,此类诗的典型代表是《我的前公爵夫人》。以两个译本为例,阐述了戏剧独白诗的特性,即戏剧性、诗人与独白者的距离性以及口语性。并以目的论为基础、两个中译本为语料说明了这些特性对译本翻译策... 戏剧独白诗是由英国诗人勃朗宁所独创的,此类诗的典型代表是《我的前公爵夫人》。以两个译本为例,阐述了戏剧独白诗的特性,即戏剧性、诗人与独白者的距离性以及口语性。并以目的论为基础、两个中译本为语料说明了这些特性对译本翻译策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独白 目的论 翻译 译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析罗伯特·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波菲利雅的情人》
14
作者 李玲琳 邹华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37-39,共3页
文章借鉴国内外批评家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了罗伯特·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波菲利雅的情人》。通过分析该诗中的戏剧性场景,探索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世俗观念形态、性观念形态、宗教意识形态及勃朗宁夫妇的爱情故事,同时揭示了罗伯... 文章借鉴国内外批评家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了罗伯特·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波菲利雅的情人》。通过分析该诗中的戏剧性场景,探索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世俗观念形态、性观念形态、宗教意识形态及勃朗宁夫妇的爱情故事,同时揭示了罗伯特·勃朗宁对人性深刻的领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朗宁 戏剧独白 《波菲利雅的情人》 世俗观念 性观念 爱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诗戏剧独白探讨——从罗·布朗宁到托·斯·艾略特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思武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4期69-74,共6页
英语诗歌的戏剧独白是一种比较年轻的诗歌形式。在一篇戏剧独白中,诗人借用一个传奇式历史人物,或虚构出一个角色,来表达他的思想感情。这种表达以完全间接的方式进行,诗人持超然的态度,不轻易暴露自己,而乐于与读者提迷藏。有时读者可... 英语诗歌的戏剧独白是一种比较年轻的诗歌形式。在一篇戏剧独白中,诗人借用一个传奇式历史人物,或虚构出一个角色,来表达他的思想感情。这种表达以完全间接的方式进行,诗人持超然的态度,不轻易暴露自己,而乐于与读者提迷藏。有时读者可能在游戏终了仍然不识"庐山真面目",然而,一旦读者发现了诗人的秘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朗宁 艾略特 戏剧独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勃朗宁戏剧独白诗中的独白者
16
作者 钱蓓慧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96-105,159,共11页
英国诗人罗伯特·勃朗宁发展并完善的戏剧独白诗体对英美现代派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勃朗宁笔下的独白者,复杂多面,除了遵循戏剧独白诗中说话者"非诗人本人"的要求,还是戴着人物面具的说话者、矛盾的男性叙事者以及&qu... 英国诗人罗伯特·勃朗宁发展并完善的戏剧独白诗体对英美现代派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勃朗宁笔下的独白者,复杂多面,除了遵循戏剧独白诗中说话者"非诗人本人"的要求,还是戴着人物面具的说话者、矛盾的男性叙事者以及"不完美"的艺术家。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勃朗宁诗作中独白者的特征,探究勃朗宁的诗学观及其诗歌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伯特·勃朗宁 戏剧独白 人物面具 男性叙事者 不完美 艺术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伯特·勃朗宁戏剧独白初探
17
作者 沈洁 《文教资料》 2006年第15期60-61,共2页
戏剧独白的历史可以回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作为英语诗歌的一种传统似乎也可以追溯到乔叟时代,但它却是到了维多利亚时代才有一个比较确切的概念,而罗伯特·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被认为是维多利亚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因此,本文着力于研... 戏剧独白的历史可以回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作为英语诗歌的一种传统似乎也可以追溯到乔叟时代,但它却是到了维多利亚时代才有一个比较确切的概念,而罗伯特·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被认为是维多利亚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因此,本文着力于研究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试图找出其中最具有勃朗宁特色的特点。本文提出“戏剧性”是勃朗宁戏剧独白的最有意义的关键词,通过比较,具体分析了勃朗宁的“戏剧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伯特·勃朗宁 戏剧独白"戏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戏剧独白体新诗的范例──解读闻一多《天安门》和卞之琳《酸梅汤》
18
作者 许霆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79-84,共6页
关键词 独白 闻一多 酸梅汤 天安门 戏剧独白 卞之琳 人力车夫 中国戏剧 新诗戏剧 戏剧场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英美诗歌中的戏剧独白特征
19
作者 葛桂录 《淮阴师专学报》 1993年第3期56-59,共4页
在西方文学传统中,作为现代分类学意义上的两大文学样式——诗歌和戏剧很难截然区分。况且西方文学史上凡是戏剧成就最大的时代也就是其文学发展的顶峰阶段,而且这样的戏剧样式往往是诗剧。甚至还有人认为“戏剧是最高级最完全的诗歌形... 在西方文学传统中,作为现代分类学意义上的两大文学样式——诗歌和戏剧很难截然区分。况且西方文学史上凡是戏剧成就最大的时代也就是其文学发展的顶峰阶段,而且这样的戏剧样式往往是诗剧。甚至还有人认为“戏剧是最高级最完全的诗歌形式”。与中国古典诗歌刻意追求抒情性或意象性的审美趋向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独白 诗歌形式 中国古典诗歌 文学传统 戏剧样式 分类学意义 美学要求 意象性 剧诗 丁尼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戏剧独白体新诗的范例——解读闻一多《天安门》和卞之琳《酸梅汤》
20
作者 许霆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1997年第1X期54-58,共5页
戏剧独白体诗在世界诗歌史上是与抒情诗和叙事诗都不相同的一种新型诗体形式。中国新诗人从20年代中期起在借鉴的基础上,写出了成熟的戏剧独白体诗,其中闻一多的《天安门》和卞之琳的《酸梅汤》是典范之作。其主要特点是:戏剧情境中的... 戏剧独白体诗在世界诗歌史上是与抒情诗和叙事诗都不相同的一种新型诗体形式。中国新诗人从20年代中期起在借鉴的基础上,写出了成熟的戏剧独白体诗,其中闻一多的《天安门》和卞之琳的《酸梅汤》是典范之作。其主要特点是:戏剧情境中的单纯的戏剧场面,在戏剧场面中展示独白人的心灵,通过戏剧化的客观性和间接性原则表达诗情诗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梅汤 戏剧独白 天安门 独白 人力车夫 卞之琳 闻一多 新诗戏剧 戏剧场面 中国戏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