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美戏剧交流与百年国剧梦——读《中美戏剧交流的文化解读》 被引量:5
1
作者 王佳磊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8年第3期67-71,80,共6页
《中美戏剧交流的文化解读》把中美戏剧交流的历史分为四个时期:早期(1852-1919)、中期(1919-1949)、中断期(1950-1978)、续接期(1978至今)。按照时间顺序,从中美早期戏剧交流、中国话剧的诞生、国剧运动、梅兰芳现象、A. C. Scott的贡... 《中美戏剧交流的文化解读》把中美戏剧交流的历史分为四个时期:早期(1852-1919)、中期(1919-1949)、中断期(1950-1978)、续接期(1978至今)。按照时间顺序,从中美早期戏剧交流、中国话剧的诞生、国剧运动、梅兰芳现象、A. C. Scott的贡献、洪深、曹禺与中国梦几个方面,浅谈对百年"国剧梦"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戏剧交流 分期 国剧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框架中戏剧交流的回望与前瞻 被引量:2
2
作者 宋宝珍 《民族艺术研究》 2018年第1期37-43,共7页
"一带一路"发展倡议是推进中国经济崛起、民族文化振兴的有力举措。"一带一路"构想中的经济腾飞,离不开跨文化的交流、合作、互惠、融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话剧作为一种现代艺术形式,也是文化交流的载体——在... "一带一路"发展倡议是推进中国经济崛起、民族文化振兴的有力举措。"一带一路"构想中的经济腾飞,离不开跨文化的交流、合作、互惠、融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话剧作为一种现代艺术形式,也是文化交流的载体——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其具有亲和力。话剧的艺术样态与发展步态,与其他民族的艺术具有共通性,理应发挥其在各民族之间增进友谊、加强理解、开展合作、谋求共识的重要作用。在相互尊重、互惠共赢的前提下,跨文化的戏剧交流将会范围更广,形式更多,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戏剧交流 戏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度汇流与激扬———本世纪海峡两岸戏剧交流评述
3
作者 彭耀春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43-50,共8页
本文依据目前所能查阅到的资料,评述本世纪海峡两岸戏剧的三度汇流,以及由撞击所激扬起的浪花:第一度汇流与激扬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于台湾戏剧的启迪,是中国现代戏剧运动从大陆向台湾的波及和扩展;第二度汇流与激扬是大陆戏剧... 本文依据目前所能查阅到的资料,评述本世纪海峡两岸戏剧的三度汇流,以及由撞击所激扬起的浪花:第一度汇流与激扬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于台湾戏剧的启迪,是中国现代戏剧运动从大陆向台湾的波及和扩展;第二度汇流与激扬是大陆戏剧的成熟优秀剧目对于台湾戏剧的示范,并帮助确定了台湾戏剧国语剧的主流地位;第三度汇流与激扬是大陆戏剧与台湾戏剧认真热情的艺术对话,和互利互动的融合撞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峡两岸 戏剧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戏剧交流的文化解读·序 余秋雨序
4
作者 余秋雨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5-6,共2页
吴戈教授的《中美戏剧交流的文化解读》(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一书是我国戏剧研究的重要收获之一,它填补了戏剧对外交流史上的一个空白。田本相先生作为吴戈的硕士业师,余秋雨先生和孙惠柱先生作为博士业师,都为本书作了序言。三个... 吴戈教授的《中美戏剧交流的文化解读》(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一书是我国戏剧研究的重要收获之一,它填补了戏剧对外交流史上的一个空白。田本相先生作为吴戈的硕士业师,余秋雨先生和孙惠柱先生作为博士业师,都为本书作了序言。三个序言从不同的角度对吴戈其人其文其书进行了客观的评介,可以视为有关本著作的导读;同时,也以优美的文笔和深刻的思想而成为可以独立欣赏的文本。我刊在此将三篇序言发表,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秋雨 序言 云南大学出版社 戏剧研究 文化解读 戏剧交流 交流 欣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戏剧交流的文化解读·序 孙惠柱序
5
作者 孙惠柱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0-11,共2页
吴戈教授的《中美戏剧交流的文化解读》(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一书是我国戏剧研究的重要收获之一,它填补了戏剧对外交流史上的一个空白。田本相先生作为吴戈的硕士业师,余秋雨先生和孙惠柱先生作为博士业师,都为本书作了序言。三个... 吴戈教授的《中美戏剧交流的文化解读》(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一书是我国戏剧研究的重要收获之一,它填补了戏剧对外交流史上的一个空白。田本相先生作为吴戈的硕士业师,余秋雨先生和孙惠柱先生作为博士业师,都为本书作了序言。三个序言从不同的角度对吴戈其人其文其书进行了客观的评介,可以视为有关本著作的导读;同时,也以优美的文笔和深刻的思想而成为可以独立欣赏的文本。我刊在此将三篇序言发表,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经济” 戏剧交流 社会经济 政治关系 超级大国 军事关系 高速增长 中国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戏剧交流的文化解读·序 田本相序
6
作者 田本相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7-9,共3页
吴戈教授的《中美戏剧交流的文化解读》(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一书是我国戏剧研究的重要收获之一,它填补了戏剧对外交流史上的一个空白。田本相先生作为吴戈的硕士业师,余秋雨先生和孙惠柱先生作为博士业师,都为本书作了序言。三个... 吴戈教授的《中美戏剧交流的文化解读》(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一书是我国戏剧研究的重要收获之一,它填补了戏剧对外交流史上的一个空白。田本相先生作为吴戈的硕士业师,余秋雨先生和孙惠柱先生作为博士业师,都为本书作了序言。三个序言从不同的角度对吴戈其人其文其书进行了客观的评介,可以视为有关本著作的导读;同时,也以优美的文笔和深刻的思想而成为可以独立欣赏的文本。我刊在此将三篇序言发表,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学位 行政职务 艺术学院 博士论文 文化解读 戏剧交流 进取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外交视域下中俄戏剧交流的意义
7
作者 潘薇 《剧影月报》 2023年第3期42-44,共3页
文化交流被纳入外交领域始于19世纪末,此后,在国际交往中,各国逐渐把注意力和重心转向文化领域,并把对外文化交流纳入国家整体外交事业中,“文化外交”应运而生。“文化外交”是指一国政府运用影视剧、广播、文艺演出等文化形式和手段,... 文化交流被纳入外交领域始于19世纪末,此后,在国际交往中,各国逐渐把注意力和重心转向文化领域,并把对外文化交流纳入国家整体外交事业中,“文化外交”应运而生。“文化外交”是指一国政府运用影视剧、广播、文艺演出等文化形式和手段,向他国政府和人民开展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在国际权力变迁的后冷战时代,文化外交因具备非强制性的特征而在国家的对外交往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文化交流 文艺演出 后冷战时代 国际交往 外交领域 戏剧交流 权力变迁 整体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35年梅兰芳访苏演出与东西方戏剧交流
8
作者 梁燕 《对外传播》 2015年第8期56-58,共3页
1935年,也就是在梅兰芳成功赴美演出后的第五年,应苏联对外文化协会的邀请,梅兰芳携梅剧团赴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两地进行访问演出,受到苏联艺术界的高度重视和热情接待。中国京剧的艺术特征和梅兰芳的精湛技艺受到许多国外戏剧家的推崇,... 1935年,也就是在梅兰芳成功赴美演出后的第五年,应苏联对外文化协会的邀请,梅兰芳携梅剧团赴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两地进行访问演出,受到苏联艺术界的高度重视和热情接待。中国京剧的艺术特征和梅兰芳的精湛技艺受到许多国外戏剧家的推崇,使东西方戏剧产生了交融。一、中方的剧目选择和宣传准备鉴于1930年赴美演出的经验,此次访苏,梅兰芳特地聘请戏剧专家张彭春、余上沅担任指导。剧目的选择是经张彭春、余上沅、欧阳予倩、谢寿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上沅 彭春 访苏 戏剧交流 西方戏剧 欧阳予倩 打渔杀家 汾河湾 爱森斯坦 梅耶荷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戏剧交流之异同 被引量:1
9
作者 邢艳华 《当代戏剧》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4-45,共2页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戏曲艺术的代表人物——京剧大师梅兰芳先后赴日本、美国、苏联进行演出,给世界剧坛带来了强烈震撼。西方戏剧界惊呼中国戏剧如此神奇和感人。随之,中、西戏剧界一致认为:梅氏体系与西方的斯氏体系、布氏体系不...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戏曲艺术的代表人物——京剧大师梅兰芳先后赴日本、美国、苏联进行演出,给世界剧坛带来了强烈震撼。西方戏剧界惊呼中国戏剧如此神奇和感人。随之,中、西戏剧界一致认为:梅氏体系与西方的斯氏体系、布氏体系不愧世界三大戏剧体系。由此揭开了中、西戏剧互相交流、学习,进而结合的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交流 异同 中西 中国戏曲艺术 西方戏剧 二三十年代 代表人物 中国戏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话剧的发展与日本——中日戏剧交流的三次高峰 被引量:2
10
作者 饭塚容 《北方论丛》 2018年第2期23-29,共7页
从清末到抗战之前,是在中日两国关系史上最为糟糕的时代,两国戏剧交流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丰硕成果。短短30年间,中日戏剧交流先后出现了三次高峰:第一次高峰是1906—1910年前后,李叔同、曾孝谷等人在东京成立的春柳社,在日本戏剧界协助... 从清末到抗战之前,是在中日两国关系史上最为糟糕的时代,两国戏剧交流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丰硕成果。短短30年间,中日戏剧交流先后出现了三次高峰:第一次高峰是1906—1910年前后,李叔同、曾孝谷等人在东京成立的春柳社,在日本戏剧界协助之下,中国剧团展开的演出活动直接促成了中国话剧的诞生;第二次高峰是1930年前后,日本留学归来的夏衍、郑伯奇等人在上海成立了上海艺术剧社,主要搬演了从日本戏剧改编的剧目,这被视为中国左翼戏剧运动的开端;而第三次高峰则是1935—1937年,杜宣、吴天等人在东京演出的《雷雨》《日出》等剧目,后来成为中国话剧史上不朽的经典。日本戏剧促进了中国话剧的诞生、成长和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戏剧交流 春柳社 上海艺术剧社 左翼戏剧 话剧经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戏剧交流的尝试——《玩偶之家》与《终身大事》比较 被引量:3
11
作者 连介德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2期81-86,共6页
中西戏剧交流的历史渊远流长,时至今日仍在延续,比如西洋戏剧对中国现代话剧的萌生与发展的影响,中国古典戏曲对布莱希特的史诗剧创作的启迪、借鉴作用,就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所以,研究中西戏剧艺术的相互影响与融合,寻找其规律性,无疑是... 中西戏剧交流的历史渊远流长,时至今日仍在延续,比如西洋戏剧对中国现代话剧的萌生与发展的影响,中国古典戏曲对布莱希特的史诗剧创作的启迪、借鉴作用,就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所以,研究中西戏剧艺术的相互影响与融合,寻找其规律性,无疑是一个颇有价值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玩偶之家》 戏剧交流 中西戏剧 中国古典戏曲 中国现代话剧 布莱希特 渊远流长 西洋戏剧 易卜生 娜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语戏剧内循环:两岸戏剧交流研究述论
12
作者 王汀若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0-147,共8页
两岸戏剧交流源远流长。中国台湾被日据前,两岸戏剧交流主要表征为“内地—台湾”的文化迁徙过程。中国台湾日据时期,两岸虽然政治隔绝,但戏剧交流并未中断,被殖民的语境反而更加激发了中国台湾同胞的文化与身份认同。1945—1949年,两... 两岸戏剧交流源远流长。中国台湾被日据前,两岸戏剧交流主要表征为“内地—台湾”的文化迁徙过程。中国台湾日据时期,两岸虽然政治隔绝,但戏剧交流并未中断,被殖民的语境反而更加激发了中国台湾同胞的文化与身份认同。1945—1949年,两岸戏剧交流主要表征为“去日本化”“再中国化”的文化重建过程。1950—1978年,两岸戏剧看似并无直接往来,但通过中国香港中转,内地“戏改”新作对港台戏曲、电影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它们穿越政治火线,达成了文艺与政治、商业三者间的协同。1979—1987年,两岸政策逐渐松绑,民间力量显示了两岸戏剧脐带相连的强大生命力和桴鼓相应的迫切愿望。1988年以来,两岸戏剧交流如繁花过境,但也仍存在一些阻碍,我们需借镜两岸戏剧交流历史,互补其短地从文化融汇走向产业协作,再到制度创新。梳理两岸戏剧交流史,可以启示我们超越政治视阈,采用同文化圈内循环的模式书写华语戏剧的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台湾 戏剧交流 研究述论 华语戏剧 内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的华文戏剧交流
13
作者 曹明 《文教资料》 2001年第4期61-66,共6页
关键词 戏剧交流 二十一世纪 研讨会 戏剧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戏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东盟戏剧交流与发展探析——以南宁市中国-东盟戏剧周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荣任 《戏剧之家》 2018年第16期7-9,共3页
中国戏曲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性艺术,在开展中国-东盟文化交流、推动中国和东盟国家实现共赢文化发展目标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外交作用,也取得了阶段性建设成果。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东盟戏剧交流工作,需要总结分析前期工作... 中国戏曲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性艺术,在开展中国-东盟文化交流、推动中国和东盟国家实现共赢文化发展目标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外交作用,也取得了阶段性建设成果。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东盟戏剧交流工作,需要总结分析前期工作经验,在已有成就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开展戏剧理论研究、人才培养、青少年戏剧文化交流、扶助华人社团、民间剧团交流等方面活动,延伸中国-东盟戏剧交流内涵,开创中国-东盟文化交流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戏剧交流 中国东盟戏剧 对外戏剧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世纪中日戏剧交流的基本经验
15
作者 宋延平 《日本研究》 CSSCI 1997年第4期60-65,共6页
二十世纪中日戏剧交流的基本经验大连市艺术研究所宋延平几乎随世纪诞生而诞生的20世纪中日戏剧交流,又即将随世纪的结束而走完百年历史行程。百年是人类文明进化的一个台阶,也是中日戏剧交流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段落。因此,认真总... 二十世纪中日戏剧交流的基本经验大连市艺术研究所宋延平几乎随世纪诞生而诞生的20世纪中日戏剧交流,又即将随世纪的结束而走完百年历史行程。百年是人类文明进化的一个台阶,也是中日戏剧交流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段落。因此,认真总结过去经验,探索未来新路,在世纪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交流 二十世纪 国家关系 日本政府 基本经 中日邦交正常化 日本歌舞伎 传统戏剧 木下顺二 艺术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戏剧的回归——’96中国戏剧交流会剧目展评
16
作者 朱寿桐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11,共8页
戏剧的回归——’96中国戏剧交流会剧目展评○朱寿桐内容提要:'96中国戏剧交流会参演剧目呈现了一系列回归戏剧本体的鲜明路向。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由于浓厚的意识形态因素的作用,几乎所有剧目的上演都先得在“剧”的属性上寻... 戏剧的回归——’96中国戏剧交流会剧目展评○朱寿桐内容提要:'96中国戏剧交流会参演剧目呈现了一系列回归戏剧本体的鲜明路向。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由于浓厚的意识形态因素的作用,几乎所有剧目的上演都先得在“剧”的属性上寻找恰当的定位,“戏”的成分被明显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剧 戏剧 现实主义 剧场性 剧目 戏剧本体 人物关系 戏剧交流 剧场效果 戏剧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想象力伴随我们去冒险——中美儿童戏剧交流小记
17
作者 筱棠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7-18,共2页
一天在火车上,坐在苏斯博士前头的乘客恰巧戴了一顶样子挺滑稽的帽子。当时他想,要是我去把他的帽子打掉,会发生什么事?接着他又想,要是另一顶帽子又出现在他头上,又会怎样?于是这位美国最畅销的儿童读物作家浮想联翩,儿童音乐剧《巴塞... 一天在火车上,坐在苏斯博士前头的乘客恰巧戴了一顶样子挺滑稽的帽子。当时他想,要是我去把他的帽子打掉,会发生什么事?接着他又想,要是另一顶帽子又出现在他头上,又会怎样?于是这位美国最畅销的儿童读物作家浮想联翩,儿童音乐剧《巴塞罗缪·卡宾斯的五百顶帽子》的最初构思也就此诞生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交流 儿童音乐 卡宾 五百 儿童剧团 塞罗 儿童读物 奇异的 美国导演 艺术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戏剧的盛会——’96中国(大陆、台、港、澳)戏剧交流暨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18
作者 任秀丽 《戏剧之家》 1996年第5期28-28,共1页
8月23——28日,北京举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戏剧盛会:’96中国戏剧交流暨学术研讨会。大陆、香港、台湾、澳门的戏剧家及世界各地的华人学者济济于古老的紫禁城下,献演十二台代表各地区艺术水平的剧目,这是一次迎接香港、澳门回归的庆典... 8月23——28日,北京举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戏剧盛会:’96中国戏剧交流暨学术研讨会。大陆、香港、台湾、澳门的戏剧家及世界各地的华人学者济济于古老的紫禁城下,献演十二台代表各地区艺术水平的剧目,这是一次迎接香港、澳门回归的庆典。这次活动,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广东省文化厅、香港辉煌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香港艺术发展局、香港戏剧家协会、台湾中华戏剧学会、世界华文戏剧研究学会(香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交流 学术研讨会 戏剧 香港 明代戏剧 大陆 台湾 戏剧 中国戏剧 中国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国家形象构建中戏剧交流的运用--以京剧与歌舞伎的交流为中心
19
作者 张蓓 《戏剧之家》 2021年第14期7-9,共3页
戏剧,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在艺术舞台上的综合呈现。它兼具艺术性和文学性,因此其中蕴藏的文化内涵更易被外国公众接受,是展示国家魅力、提升国家形象的有效手段,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中日戏剧交流模式由单向传... 戏剧,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在艺术舞台上的综合呈现。它兼具艺术性和文学性,因此其中蕴藏的文化内涵更易被外国公众接受,是展示国家魅力、提升国家形象的有效手段,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中日戏剧交流模式由单向传播走向双向对话,由"平行"走向"交集",京剧作为中国戏剧的代表,在国家形象构建中的作用愈发凸显。回顾历史可知,想要通过戏剧交流提升我国的国家形象,需要从深化戏剧交流模式、凝练剧本立意、谋求中外合作以及活用媒体资源这四个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戏剧交流 国家形象构建 文化软实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衷日中戏剧交流的“泰尼·爱丽丝”——记日本戏剧家西村博子教授、丹羽文夫先生
20
作者 纪亚华 《上海艺术家》 1997年第2期53-54,共2页
近年来在上海戏剧舞台上曾上演过两出深受上海戏剧界赞誉与欢迎的日本优秀小剧场戏剧,它们是东京“新宿梁山泊”演出的《人渔的传说》和大阪“南河内万步一座”剧团演出的《问问嘴唇》。 《人渔的传说》92年在上海戏剧学院内演出的盛况... 近年来在上海戏剧舞台上曾上演过两出深受上海戏剧界赞誉与欢迎的日本优秀小剧场戏剧,它们是东京“新宿梁山泊”演出的《人渔的传说》和大阪“南河内万步一座”剧团演出的《问问嘴唇》。 《人渔的传说》92年在上海戏剧学院内演出的盛况至今仍历历在目,它给每一位曾观看过该剧演出的观众留下难以忘却的印象。记得那几天晚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尼 爱丽丝 戏剧交流 戏剧 日本 小剧场戏剧 剧团 戏剧 戏剧 剧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