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66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肺功能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1
作者 王美玲 付建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02-105,共4页
为评估心肺功能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探讨心肺功能训练联合药物治疗的疗效。方法 研究纳入12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接受心肺功能训练及布地奈德福莫特罗... 为评估心肺功能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探讨心肺功能训练联合药物治疗的疗效。方法 研究纳入12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接受心肺功能训练及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治疗,对照组仅接受标准治疗。两组均进行肺功能测试,包括FEV1、FVC等指标,并评估心脏功能、运动耐量和营养状态。结果 观察组在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量、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血压、心电图QT间期、6分钟步行测试距离、最大氧摄取量、血乳酸浓度、肌酸激酶、体重、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和血红蛋白等指标上均有显著改善,P值均<0.05。结论 心肺功能训练联合药物治疗能显著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预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训练 慢性阻塞性疾病 呼吸衰竭 预后改善 综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研究进展
2
作者 徐一夫 曲妮妮 《亚太传统医药》 2025年第1期232-236,共5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作为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病情易反复等特点。相关研究发现,在其疾病发展过程中,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发生率较高,严重危害了患者生命安全。目前,现代医学在治疗该疾病时多采用抗感染、扩...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作为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病情易反复等特点。相关研究发现,在其疾病发展过程中,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发生率较高,严重危害了患者生命安全。目前,现代医学在治疗该疾病时多采用抗感染、扩张支气管、吸氧等对症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局限性且患者预后较差,经济负担过重。中医药治疗COPD具有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等优势。综述近几年关于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中医药临床研究,以期为临床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呼吸衰竭 病因 病机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重症多学科护理观察
3
作者 亓雪梅 《中外医药研究》 2025年第3期120-122,共3页
目的: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重症多学科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4年1月东营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接受多学科护理),... 目的: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重症多学科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4年1月东营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接受多学科护理),各50例。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肺功能、运动耐力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呼吸、活动受限和疾病影响评分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升高,6 min步行距离延长,Borg劳累评估表评分降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27)。结论:临床重症学科中针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多学科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运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呼吸衰竭 重症 多学科护理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研析
4
作者 金秀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62-165,共4页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期间应用临床护理措施干预的效果。方法 随机从医院挑选出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当作对象,患者入院均采取无创呼吸机治疗,并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期间应用临床护理措施干预的效果。方法 随机从医院挑选出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当作对象,患者入院均采取无创呼吸机治疗,并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舒适护理,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依从性及舒适度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对照组较低,且肺功能康复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应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期间配合有效护理措施可以起到积极影响,其中舒适护理可发挥出显著功效,可提高患者舒适度,有助于稳定肺功能,预防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呼吸 慢性阻塞性疾病 呼吸衰竭 舒适护理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地格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5
作者 魏志华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5年第3期54-56,99,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布地格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汝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布地格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汝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布地格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氧状态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及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氧状态指标、炎症因子水平、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氧分压(PaO_(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炎症因子水平、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SaO_(2)、PaO_(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aCO_(2)、炎症因子水平、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NPPV治疗基础上加用布地格福治疗更利于改善患者血氧状态,减轻炎症反应,缓解呼吸困难相关症状,提升整体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呼吸衰竭 无创正压通气 布地格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张静 万黎 +2 位作者 姜玲 徐向静 张代蓉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3期394-400,共7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常规护理与健康教育、肺康复指导,观察组采用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首先组建多学科协作小组,小组人员共同查房,同时进行呼吸道管理、康复训练、营养干预、心理干预、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营养与免疫状况、情绪状况、治疗时间、生活质量及出院后3个月复发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肺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CD4^(+)、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功能恢复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3个月急性加重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多学科协作模式,可促进呼吸功能恢复、改善营养与免疫状况,缓解不良情绪,改正不良的康复行为方式,缩短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防止病情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协作 慢性阻塞性疾病 呼吸衰竭 营养 免疫 情绪 预后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气道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7
作者 张春艳 《科技与健康》 2023年13期112-114,共3页
目的:分析综合气道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应用常... 目的:分析综合气道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气道护理,研究组应用综合气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每分钟通气量、潮气量等呼吸功能指标水平、并发症发生率、无创呼吸机治疗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每分钟通气量、潮气量等呼吸功能指标水平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每分钟通气量、潮气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气道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还能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从而能缩短其预后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气道护理 慢性阻塞性疾病 呼吸衰竭 呼吸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的临床治疗
8
作者 刘洋 张野 孙辉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032-0035,共4页
探讨呼吸内科在处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疗法效果的研究策略。在2022年三月至2024年三月期间,我们从本院呼吸科选取了286名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伴有呼吸衰竭的个案(简称COPD并发呼吸衰竭,共计286例),采用随机数字系统... 探讨呼吸内科在处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疗法效果的研究策略。在2022年三月至2024年三月期间,我们从本院呼吸科选取了286名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伴有呼吸衰竭的个案(简称COPD并发呼吸衰竭,共计286例),采用随机数字系统进行分组,分为参照组(143例)和实验组(同样143例)。参照组仅接受常规医疗干预,而实验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附加无创正压通气疗法。经过对比,实验组在治疗后的疗效优良率、pH值以及动脉血压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更为显著的是,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低于参照组,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P<0.001)。因此,结论 针对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呼吸内科的综合治疗(包括药物对症支持和无创正压通气)显示出极佳的效果,不仅显著改善了患者的呼吸状况,而且稳定了血气指标,显著缓解了患者的不适症状,促进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内科 慢性阻塞性疾病 呼吸衰竭 临床治疗 治疗优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家庭氧疗联合肺康复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9
作者 朱建俊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6期155-157,共3页
目的:探讨长期家庭氧疗联合肺康复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杭州市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接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长期家庭氧疗联合肺康复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杭州市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接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长期家庭氧疗联合肺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健康状况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期家庭氧疗联合肺康复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和肺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家庭氧疗 慢性阻塞性疾病 呼吸衰竭 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10
作者 葛敏 朱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005-0008,共4页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病患治疗期间,选择无创正压通气的所得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12月为研究的时间范围。抽取本院所有呼吸内科的病历,以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明确诊断,且合并呼吸衰竭情况的人群纳入该次研究。获...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病患治疗期间,选择无创正压通气的所得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12月为研究的时间范围。抽取本院所有呼吸内科的病历,以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明确诊断,且合并呼吸衰竭情况的人群纳入该次研究。获取符合条件的样本共为56例。按照抽签法的模式,将其规划到两个小组。每个组别的样本数量相同,即28例。在第一组中,执行常规的治疗手段。而第二组则将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落实到位。两组分别以参照组、试验组命名。对不同组别的干预结果进行处理,分析所得价值。结果 无创正压通气方案落实的情况下,在促进试验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肺换气指标改善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P<0.05。经由临床处理,试验组各项临床指标均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且数据比量一组小,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方案的制定与落实,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人群的临床指标有着突出价值。此种干预模式还可提高患者肺换气功能,加快其血气指标恢复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呼吸衰竭 临床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老年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巩心悦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170-174,共5页
论证围绕老年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全程优质护理的质效。方法 2022年2月-2023年11月,将88例老年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两组,各44例,参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全程优质护理,测算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计量指示... 论证围绕老年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全程优质护理的质效。方法 2022年2月-2023年11月,将88例老年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两组,各44例,参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全程优质护理,测算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计量指示值。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计量指示值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全程优质护理,效能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 全程优质护理干预模式 常规护理模式 临床效果 测算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危重症专职护理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研究
12
作者 付奕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84-0187,共4页
分析标准化危重症专职护理运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疾病中的效果。方法 将64名病人分组,实验设置时间2022.11~2023.11.将常规护理病人归入到对照组,为观察组实行标准化危重症专职护理,实验中涉及的数值进行汇总并分析。结果... 分析标准化危重症专职护理运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疾病中的效果。方法 将64名病人分组,实验设置时间2022.11~2023.11.将常规护理病人归入到对照组,为观察组实行标准化危重症专职护理,实验中涉及的数值进行汇总并分析。结果 对患者实行护理之后,在ICU停留的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中,观察组数值更低,P<0.05;对患者没有实行护理之前,肺部功能以及血气状态数值,P>0.05;对患者实行护理之后,肺部功能增强,血气状态数值趋于稳定,指标差异大,P<0.05;实施护理为患者之后,观察组中出现负面症状的人比较少,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在实行护理期间,予以标准化危重症专职护理,能够使患者的临床的多种疾病症状逐渐消退,同时使患者的肺部功能逐渐提高,稳定患者身体中的血气状态指标。此外,经护理后患者出现负面症状的概率降低,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危重症专职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叶东珂 李素云 +2 位作者 杨建雅 李宁 姚富科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8-644,共7页
目的:对痰热清注射液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做出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PubMed... 目的:对痰热清注射液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做出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医学文献数据库,筛选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用RevMan 5.4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并使用GRADE评价系统对结局指标质量进行分级。结果:本研究纳入13项临床研究,共1 007例患者,观察组505例,对照组502例;痰热清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在临床总有效率(OR=3.52,95%CI为2.35~5.27,P<0.000 01)、动脉血气pH值(MD=0.04,95%CI为0.02~0.05,P<0.000 01)、氧分压(MD=7.86,95%CI为7.24~8.48,P<0.000 01)、二氧化碳分压(MD=-6.85,95%CI为-8.99~-4.77,P<0.000 01)、肿瘤坏死因子(TNF-α)(SMD=-2.56,95%CI为-4.11~-1.01,P<0.01)方面,联合痰热清注射液的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RADE证据分级提示,GRADE证据分级结果提示,总有效率、动脉血气pH值、动脉血气氧分压、动脉血气二氧化碳分压为低级质量证据,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为极低质量证据。结论:西医常规结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改善低氧血症和(或)二氧化碳潴留,减轻炎症状况,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加重 呼吸衰竭 痰热清注射液 动脉血气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复脉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
14
作者 黄民华 邱凯 +1 位作者 张宏海 杨晓帆 《世界复合医学(中英文)》 2024年第11期24-28,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使用益气复脉注射液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10月在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治疗的106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使用益气复脉注射液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10月在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治疗的106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53,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n=53,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复脉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炎症因子水平、症状缓解时间、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CD3^(+)、CD4^(+)、CD4^(+)/CD8^(+)、CD8^(+)水平均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咳嗽、咳痰、胸闷及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4%(50/53),高于对照组的81.13%(4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96,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益气复脉注射液可提高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加快动脉血气复常及炎症消退,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呼吸衰竭 益气复脉注射液 炎症反应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通腑法中药灌肠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 被引量:2
15
作者 裴爽 李华 +1 位作者 裴丽红 王景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650-654,共5页
目的探讨益气通腑法中药灌肠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8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予无创正压通气等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探讨益气通腑法中药灌肠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8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予无创正压通气等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气通腑法中药灌肠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血清炎性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慢阻肺病评估量表(CAT)评分,mMRC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存状况评估量表(BODE)评分变化,并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各项肺功能指标、PaO_(2)、SaO_(2)指标及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TNF-α、CRP、IL-8、PaCO_(2)、CAT评分、mMRC评分、BODE评分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通腑法中药灌肠能够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肺通气功能,调节血气指标,抑制体内炎症反应,改善临床预后,且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II型呼吸衰竭 血气分析指标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Meta分析
16
作者 董凯文 叶东珂 +3 位作者 杨建雅 李昆 张旭 李素云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3期393-398,428,共7页
目的对参麦注射液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呼吸衰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医学文献数据库,由2位... 目的对参麦注射液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呼吸衰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医学文献数据库,由2位研究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相应研究信息并交叉核对,筛选出参麦注射液治疗COPD伴呼吸衰竭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用RevMan5.4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并使用GRADE评价系统对结局指标质量进行分级。结果本研究纳入16项临床研究,共1313例患者,观察组667例,对照组646例;参麦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在临床总有效率[OR=3.10,95%CI(2.05~4.70),P<0.00001]、氧分压[MD=7.98,95%CI(4.97~11.00),P<0.00001]、二氧化碳分压[MD=-8.31,95%CI(-11.11~-5.51),P<0.00001]、C反应蛋白(CRP)[SMD=-1.64,95%CI(-2.37~-0.91),P<0.0000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MD=0.38,95%CI(0.33~0.42),P<0.00001]方面,相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力肺活量(FVC)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RADE证据分级结果提示,总有效率、动脉血气氧分压、动脉血气二氧化碳分压、CRP、FVC、FEV1为极低级质量证据。结论西医常规结合参麦注射液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改善低氧血症和(或)二氧化碳潴留,减轻炎症,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呼吸衰竭 参麦注射液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康复联合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怀标 张昊 李贤英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3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肺康复联合无创通气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疗效、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我院2020年3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151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无创通气治疗)74例和观察组(肺康... 目的探讨肺康复联合无创通气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疗效、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我院2020年3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151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无创通气治疗)74例和观察组(肺康复+无创通气治疗)77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用力肺活量(FVC)]、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8 d后,观察组肺功能各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气分析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30 d院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CU住院时间、气管插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肺康复联合无创通气治疗治疗疗效更佳,可有效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 慢性阻塞性疾病 无创通气 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康复训练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洁 陶裕华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5期69-73,共5页
目的:探究肺康复训练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苏州市立医院北区收治的10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 目的:探究肺康复训练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苏州市立医院北区收治的10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肺康复训练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的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和用力肺活量(FVC)]、6分钟步行测试(6MWT)距离、呼吸频率、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临床慢阻肺问卷(CCQ)评分、慢阻肺综合评估测试量表(CAT)评分和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FEV_(1)、FVC高于干预前,6MWT距离长于干预前,呼吸频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FEV_(1)、FVC高于对照组,6MWT距离长于对照组,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mMRC评分、CCQ评分、CAT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按时服药、规律运动、饮食控制、并发症预防、随访监测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康复训练联合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肺功能、呼吸状况及自我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呼吸衰竭 康复训练 综合护理 自我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3
19
作者 曾闪闪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8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66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机械通气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66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机械通气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取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采取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总机械通气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pH值]、心功能损伤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治疗2周内脱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机械通气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_(2)水平、pH值均高于对照组,PaCO_(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脱机成功率为96.97%(32/33),高于对照组的75.76%(25/33),并发症发生率为6.06%(2/33),低于对照组的24.24%(8/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用于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能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和心功能,提高脱机成功率,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呼吸衰竭 有创-无创 序贯机械通气 脱机成功率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老年患者的生命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20
作者 朱凌 赵松青 《海军医学杂志》 2024年第9期965-968,共4页
目的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RF)老年患者的生命质量,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COPD合并RF老年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 目的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RF)老年患者的生命质量,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COPD合并RF老年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慢性疾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COPD(QLICD-COPD)评估患者生命质量,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1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9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8%。98例COPD合并RF老年患者的QLICD-COPD评分为(45.06±6.76)分。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第1秒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分级、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居住情况、体重指数(BMI)和就业情况的患者QLICD-COPD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75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中低家庭收入、FEV_(1)%4级、独居、BMI<18.5和>24.0是COPD合并RF老年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COPD合并RF老年患者的生命质量受到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FEV_(1)%、居住情况和BMI的影响,对于存在影响因素的患者临床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呼吸衰竭 老年患者 生命质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