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6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变1例
1
作者 王彩云 史敏 +1 位作者 梅志勤 康素娴 《河北医药》 CAS 2001年第2期160-160,共1页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蕊 张永红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19-123,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一例嗜酸细胞异常增高的儿童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结合文献阐明该病的临床特点、细胞遗传学改变、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临床病例分析及文献综述。结果该病人及文献复习显示本病临床特点主要为贫血、出血、肝脾淋巴结肿... 目的通过分析一例嗜酸细胞异常增高的儿童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结合文献阐明该病的临床特点、细胞遗传学改变、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临床病例分析及文献综述。结果该病人及文献复习显示本病临床特点主要为贫血、出血、肝脾淋巴结肿大以及嗜酸细胞破坏后释放出大量细胞因子引起全身各脏器损害的相关症状;细胞遗传学改变通常为涉及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的染色体异位及Wilms瘤基因的高表达;与特发性嗜酸细胞增生症的鉴别主要为细胞遗传学的改变,前者多有克隆性染色体异常以及癌基因的的异常表达;治疗除化疗外还有IFN-α的免疫治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靶向治疗以及干细胞移植;该病预后不佳。结论:该病在儿童非常罕见,除白血病常见症状外应重视大量细胞因子引起的各脏器相关症状,确诊主要靠细胞遗传学,治疗方法虽多但疗效多不确切,干细胞移植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方法,在治疗过程中辅以白细胞分离和血浆置换对于防止嗜酸细胞破坏后大量细胞因子对各脏器的损害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粒细胞 慢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停止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何俊霞 蒋溪媛 席亚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0-305,共6页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显著改善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的预后,停止TKI治疗后实现无治疗缓解(TFR)是CML患者追求的新目标。多种停药方法正在不断探索中,成功停药与TKI的治疗时间、深度分子学反应(DMR)持续时间、转录本类型、...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显著改善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的预后,停止TKI治疗后实现无治疗缓解(TFR)是CML患者追求的新目标。多种停药方法正在不断探索中,成功停药与TKI的治疗时间、深度分子学反应(DMR)持续时间、转录本类型、免疫学因素等影响因素有关。早期转换TKI、联合其他疗法以及靶向白血病干细胞治疗可能有助于提高TFR率。本文就TKI停药的探索、影响TFR的因素、停药患者的选择、提高TFR的策略、停药后的监测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CML患者实现TFR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停药 酪氨激酶抑制剂 无治疗缓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粒细胞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杨雪鹤 刘茜 +1 位作者 管丽娟 郑晓梅 《医学综述》 2025年第6期658-662,671,共6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寻找个性化治疗COPD的生物标志物并据此制订治疗计划受到广泛关注。嗜酸粒细胞作为临床易获得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寻找个性化治疗COPD的生物标志物并据此制订治疗计划受到广泛关注。嗜酸粒细胞作为临床易获得的新兴生物标志物,对制订COPD个性化诊疗方案有重要参考价值。糖皮质激素治疗嗜酸粒细胞增多型COPD的效果良好,有助于显著改善患者预后。COPD中的嗜酸粒细胞作为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及生物靶向治疗的潜在靶点成为近年来精准医疗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粒细胞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P1L1-PDGFRA阳性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获得伊马替尼耐药的PDGFRA基因T674I突变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5
5
作者 曲士强 王一 +2 位作者 孙秀娟 张悦 肖志坚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9-161,共3页
伊马替尼是FIPlLl-PDGFRA阳性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CEL)的首选治疗药物^[1],CEL患者出现获得性伊马替尼耐药迄今文献报道仅有7例”^[2-8],突变类型只有PDGFRA—T674I和PDGFRA—D842V两种。我们报道国内首例FIPlLl一PDGFRA阳性的CE... 伊马替尼是FIPlLl-PDGFRA阳性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CEL)的首选治疗药物^[1],CEL患者出现获得性伊马替尼耐药迄今文献报道仅有7例”^[2-8],突变类型只有PDGFRA—T674I和PDGFRA—D842V两种。我们报道国内首例FIPlLl一PDGFRA阳性的CEL经伊马替尼治疗后PDGFRA—T674I突变致获得性耐药患者,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复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 PDGFRA 获得性耐药 文献复习 伊马替尼 突变类型 FRA基因 阳性
原文传递
从一例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现克隆性增殖T淋巴细胞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永红 李惠芳 朱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05-408,共4页
利用TCRβV基因指纹图谱分析 1例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 (CEL)患者的外周血T细胞克隆变化 ,了解与CEL疾病相关的T细胞受体 (TCR) β可变区主要接触抗原的CDR3序列特征。用RT PCR扩增CEL患者的外周血TCRβV 1- 2 4个家族的基因序列 ,在变... 利用TCRβV基因指纹图谱分析 1例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 (CEL)患者的外周血T细胞克隆变化 ,了解与CEL疾病相关的T细胞受体 (TCR) β可变区主要接触抗原的CDR3序列特征。用RT PCR扩增CEL患者的外周血TCRβV 1- 2 4个家族的基因序列 ,在变性测序胶上电泳 ,形成TCRβV基因指纹图谱 ,切割克隆性增生的电泳条带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 :TCRβV基因指纹图谱在 βV13.2家族中的分子量较小处出现一条明显扩增的条带 ,切割此条带并测序证实为单克隆性T细胞增殖 ,其CDR3的氨基酸序列为 :SFSYEQY ,其中SFSY基序为特异性保守序列 ,其它家族无异常改变。结论 :该CEL患者TCRβV13.2家族中出现了单克隆性增殖的T淋巴细胞群 ,可能是针对CEL恶性肿瘤细胞反应性增生的T细胞克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 克隆性增殖T淋巴细胞 T细胞受体 互补决定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百分比联合鼻窦CT评分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刘虎山 李静 罗丽丽 《基层医学论坛》 2025年第4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实施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inophil,EOS)百分比联合鼻窦CT评分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2023年1—12月诊断的80例CRSwNP患者,以...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实施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inophil,EOS)百分比联合鼻窦CT评分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2023年1—12月诊断的80例CRSwNP患者,以病理组织EOS计数为准,分为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eosinophilic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ECRSwNP)组(38例)和非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non-eosinophilic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Non-ECRSwNP)组(42例),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外周血EOS个数、百分比、绝对值,鼻窦CT嗅裂、筛窦、上颌窦总评分与筛窦评分/上颌窦评分(E/M)比值。结果ECRSwNP组外周血EOS个数(95.28±27.02)个、EOS百分比(8.63±1.25)%、EOS绝对值(0.61±0.12)×10^(9)/L,鼻窦CT嗅裂总评分(3.13±0.76)分、筛窦总评分(6.67±1.32)分、E/M比值(3.34±0.71),均高于Non-ECRSwNP组的(66.19±18.64)个、(3.04±0.96)%、(0.25±0.07)×10^(9)/L、(1.94±0.25)分、(4.51±1.06)分、(1.58±0.46),鼻窦CT上颌窦总评分(1.87±0.36)分比Non-ECRSwNP组的(2.97±0.54)分更低(P<0.05);回归分析显示,CRSwNP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外周血EOS个数、EOS百分比及鼻窦CT中的嗅裂总评分、筛窦总评分(P=0.005、0.007、0.012、0.018),外周血EOS百分比、E/M比值是预测ECRSwNP的主要影响因素(P=0.004、0.035)。结论外周血EOS百分比联合鼻窦CT评分可有效鉴别诊断ECRSwNP与Non-ECRSwN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 鼻息肉 外周血粒细胞百分比 鼻窦CT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t(14;15)(q32;q11)的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一例
8
作者 栾树清 刘明珪 +5 位作者 张荣艳 陈国安 陆素贞 聂益军 玄风华 秦奇伟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48-448,共1页
患者,男,24岁。2005年5月因咳嗽、白细胞升高(WBC28.4×10^9/L)、肝脾肿大在外院住院。骨髓象示嗜酸粒细胞增多,肝吸虫免疫试验:IgG(+),IgM(±),诊断为肝吸虫病。给予吡喹酮驱虫治疗后出院。2006年3月复查肝吸... 患者,男,24岁。2005年5月因咳嗽、白细胞升高(WBC28.4×10^9/L)、肝脾肿大在外院住院。骨髓象示嗜酸粒细胞增多,肝吸虫免疫试验:IgG(+),IgM(±),诊断为肝吸虫病。给予吡喹酮驱虫治疗后出院。2006年3月复查肝吸虫免疫试验仍为IgG(+),IgM(±);同年6月再次复查为IgG(+)。因白细胞持续升高1年多,于2006年8月23日转来我院住院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 粒细胞增多 细胞升高 肝吸虫病 免疫试验 住院治疗 肝脾肿大 驱虫治疗
原文传递
儿童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一例
9
作者 鹿全意 赵江宁 +1 位作者 张鹏 胡嘉升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93-293,共1页
患儿,男,8岁。因反复咳嗽、气促,颜面水肿2个月于2008年7月入院。1岁时曾因“反复咳嗽、发热10d”入住福建省某医院,当时血常规:Hb100g/L,BPC133×10 9/L,WBC30×10 9/L,嗜酸粒细胞0.25,脾脏肋缘下4cm,肝脏肋缘下... 患儿,男,8岁。因反复咳嗽、气促,颜面水肿2个月于2008年7月入院。1岁时曾因“反复咳嗽、发热10d”入住福建省某医院,当时血常规:Hb100g/L,BPC133×10 9/L,WBC30×10 9/L,嗜酸粒细胞0.25,脾脏肋缘下4cm,肝脏肋缘下2cm,骨髓涂片检查结果符合“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未进行染色体及bet—abl融合基因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儿童 融合基因检测 反复咳嗽 颜面水肿 检查结果 骨髓涂片
原文传递
以喘息为首发症状的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一例
10
作者 屈晶晶 李敏 +1 位作者 肖奇明 胡成平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6-147,共2页
患者男,37岁,商人.2008年4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喘息,剧烈时伴喘鸣,每天发作4~5次,每次持续15 min左右.在当地医院呼吸科检查肺功能示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给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沙丁胺醇"等吸入剂治疗后... 患者男,37岁,商人.2008年4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喘息,剧烈时伴喘鸣,每天发作4~5次,每次持续15 min左右.在当地医院呼吸科检查肺功能示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给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沙丁胺醇"等吸入剂治疗后,发作频率明显减少.2008年8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乏力,进而偏瘫.就诊于当地医院,头颅CT检查未见明显出血灶,考虑"脑梗死可能",给予"血塞通"等治疗后右侧肌力恢复至3级.患者住院期间发现血嗜酸粒细胞增高(为1.76×109/L),白细胞为8.0×109/L,寄生虫7项检测指标、风湿免疫8项检测指标等均为阴性,即诊断为"特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未进行特殊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 首发症状 喘鸣 特发性粒细胞增多症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 头颅CT检查 支气管激发试验 粒细胞增高
原文传递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儿的进展与展望
11
作者 张欢(综述) 马洪刚(审校)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1期1660-1664,共5页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ML)在儿童中相对罕见,由于缺乏CML患儿特有的数据,CML患儿的诊疗基本遵循成年CML患者的指南。与成年患者相比,患儿可能表现出更具侵袭性的疾病特征。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在CML患儿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是...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ML)在儿童中相对罕见,由于缺乏CML患儿特有的数据,CML患儿的诊疗基本遵循成年CML患者的指南。与成年患者相比,患儿可能表现出更具侵袭性的疾病特征。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在CML患儿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是治疗CML患儿的一线选择。该文对CML患儿的主要生物学和临床特征、预后评分、TKI选择、疗效、对身长发育的影响及TKI停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与成年CML患者相比,CML患儿的TKI选择仍需要探讨。CML患儿处于特殊的成长时期,在治疗过程中应关注长期服药对患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在CML患儿中,TKI停药研究数据很少,需要进行大样本、前瞻性研究。目前,对CML患儿的治疗方案还没有达成明确的共识,优化TKI治疗策略、寻找新型治疗药物和联合用药是治疗CML患儿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酪氨激酶抑制剂 治疗 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临床和实验室特征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悦 于明华 +4 位作者 徐世才 杨琳 于阳 郝玉书 肖志坚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8,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CEL)/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HES)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CEL/HES患者,用筑巢式RT—PCR方法检测FIP1L1-PDGFRA融合基因;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SP—PCR)联合测序分析检测JAK... 目的探讨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CEL)/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HES)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CEL/HES患者,用筑巢式RT—PCR方法检测FIP1L1-PDGFRA融合基因;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SP—PCR)联合测序分析检测JAK2 V617F,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检测JAK2V617F突变状态;PCR法检测TCRγ重排。比较CEL与HES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结果20例患者男:女为19:1,中位年龄33(20~57)岁。12例FIP1L1-PDGFRA检测阳性,测序证实FIP1L1断裂位点位于内含子10~12,PDGFRA断裂位点位于外显子12。1例HES患者存在JAK2 V617F,突变状态分析显示为杂合子突变。6例检出TCRγ基因重排,其中CEL4例,HES2例。CEL患者以呼吸道症状起病者多见,易合并循环系统损害及神经系统症状。CEL患者脾脏肿大发生率明显高于HES(分别为92.5%和42.5%,P=0.031),发生贫血及骨髓纤维化的比例亦高于后者。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绝对值、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骨髓嗜酸粒细胞比例、骨髓原始细胞比例二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嗜酸粒细胞形态学异常更多见于CEL患者,主要表现为嗜酸性颗粒减少,嗜碱性颗粒增多及胞质空泡等。结论①嗜酸粒细胞增多男性好发,以年轻人为主;②CEL患者主要表现为循环系统、呼吸道及消化道症状,易发生贫血和血小板减少,常规检查对CEL与HES鉴别意义不大,骨髓涂片形态学检查对CEL诊断有一定帮助;③部分HES患者存在JAK2 V617F突变,进一步研究其在HES发病中的作用有助于今后此类患者的诊断及开展新的靶向药物治疗;④部分CEL FIP1L1-PDGFRA融合基因TCRγ重排同时存在,二者在HES发病中的关系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综合征 白血病 粒细胞 慢性 FIP1L1-PDGFRA融合基因 DNA突变分析 基因重排 γ链T细胞抗原受体
原文传递
是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还是髓系/淋系肿瘤伴嗜酸粒细胞增多? 被引量:3
13
作者 林凤茹 郭晓楠 任金海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09年第11期641-642,共2页
2008年WHO将有PDGFRA、PDGFRB或PGFR1重排的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CEL)分类为髓系/淋系肿瘤伴嗜酸粒细胞增多,而将无这些异常但有其他克隆性异常的CEL分类为CEL不另分类(CEL-NOS)。文章阐述了作者的意见。
关键词 白血病 粒细胞 慢性 髓系/淋系肿瘤伴粒细胞增多 分类
原文传递
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伴嗜酸粒细胞增多1例报告 被引量:2
14
作者 叶海格 俞康 江松福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3-224,共2页
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CMML)已为我们熟知,自从WHO关于在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方案中提出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疾病(MD/MPD)一词后,我们观察到CMML伴嗜酸粒细胞增多(CMML-EO)一例,现报道以求加深对此类疾病的理解。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疾病 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 粒细胞增多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研究
15
作者 尚淼 段丽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4期81-84,共4页
目的:观察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5例CML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45例行尼洛替尼胶囊治疗,观察组50例采用甲磺酸伊马替尼片治疗... 目的:观察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5例CML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45例行尼洛替尼胶囊治疗,观察组50例采用甲磺酸伊马替尼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BCR/ABL基因水平、血常规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CR/ABL基因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低于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白细胞、血小板计数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磺酸伊马替尼应用于CML治疗,对患者BCR/ABL基因水平、血常规指标有显著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酪氨激酶抑制剂 甲磺伊马替尼 尼洛替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减量至停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临床分析
16
作者 金梦迪 刘蕾 +3 位作者 崔海燕 周昭贵 戴纬 王淡瑜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23-26,共4页
目的观察分析采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达到停药标准后停药的临床表现及转归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血液科治疗并长期随访的达标的44例CML患者停... 目的观察分析采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达到停药标准后停药的临床表现及转归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血液科治疗并长期随访的达标的44例CML患者停用TKI的临床资料,观察这些患者停药后获得无治疗缓解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44例患者累积接受TKI治疗的中位时间为59.5(37,102)个月;其中40例患者有减量史;所有患者停药前均获得主要分子学缓释(MMR)及以上的疗效。停药后中位随访15(5,30)个月,34例(77.27%)患者获得长期无治疗缓释状态(TFR);10例(22.73%)患者失去MMR。10例失去MMR的患者再启动药物治疗,其中8例重启后已获得MMR以上疗效。采用Kaplan-Meier法对44例患者停药前的临床特征进行单因素分析,34例患者最终获得TFR,10例停药后出现复发情况,复发率为29.4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获得MMR时间、Sokal评分等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前MMR维持时间<24个月患者的复发率与停药前MMR维持时间≥24个月患者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停药前MMR维持时间<24个月(β=0.519,OR=2.951,95%CI=1.187~7.526)是CML患者分子学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ML患者需要达到停药标准后才能够保证停用TKI,且停药前的MMR维持时间越长,患者在停药后的复发率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复发 酪氨激酶抑制剂 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应用及进展
17
作者 王慧娟 李海亮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0期1513-1520,共8页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一种发生在多功能造血干细胞的主要涉及髓系的恶性骨髓增殖性肿瘤,简称慢粒。慢粒治疗应着重于慢性期早期,尽快获得细胞遗传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水平的缓解,避免疾病转化,进入进展期的患者常常预后不佳。慢粒慢性...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一种发生在多功能造血干细胞的主要涉及髓系的恶性骨髓增殖性肿瘤,简称慢粒。慢粒治疗应着重于慢性期早期,尽快获得细胞遗传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水平的缓解,避免疾病转化,进入进展期的患者常常预后不佳。慢粒慢性期患者治疗首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TKI极大地改善了疾病地整体预后,使绝大多数患者生存期接近正常人。本文主要对TKI在CML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CML is a malignant myeloproliferative tumor occurring in multifunctional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mainly involving the myeloid lineage. The treatment of CML should focus on the early chronic phase, avoid disease transformation, obtain cytogenetic and molecular remission as soon as possible. Once in the progressive phase, the patients may have a poor prognosis. TKI is the first choice for treatment in chronic patient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KI, the course of CML has changed greatly, and the survival of most patients is close to normal people. This paper mainly reviews the application progress of TKI in C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酶抑制剂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t(14;15)(q32;q11)的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1例
18
作者 栾树清 刘明珪 +5 位作者 张荣艳 陈国安 陆素贞 聂益军 玄风华 秦奇伟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46-47,共2页
患者男,24岁。2005年5月因咳嗽,白细胞升高(WBC,28.4×10~9/L),肝脾肿大,在外院住院。骨髓象示嗜酸粒细胞增多,肝吸虫免疫试验:IgG:(+);IgM:(±),诊断为肝吸虫病,予吡喹酮驱虫治疗后出院。因 WBC 持续升高1年多,转来我院住院治... 患者男,24岁。2005年5月因咳嗽,白细胞升高(WBC,28.4×10~9/L),肝脾肿大,在外院住院。骨髓象示嗜酸粒细胞增多,肝吸虫免疫试验:IgG:(+);IgM:(±),诊断为肝吸虫病,予吡喹酮驱虫治疗后出院。因 WBC 持续升高1年多,转来我院住院治疗。患者贫血貌,查体:肝肿大,巨脾。心脏彩超:右房右室增大;三尖瓣中度反流,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轻度反流;心包腔积液。血常规:WBC: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白血病 细胞升高 粒细胞增多 骨髓象 肝脾肿大 心脏彩超 肝吸虫病 免疫试验 心包腔积液 主动脉瓣
原文传递
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转化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一例
19
作者 李青 邓琦 李玉明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00-400,共1页
患者,男,23岁。因发现腹股沟肿物2周余于2006年4月29日入院。查体:双侧颈部、腹股沟及左滑车上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0.5cm×0.5cm-8.0cm×4.0cm,质中,活动度差,无压痛。左侧扁桃体Ⅲ度肿大,胸骨无压痛,心率80次... 患者,男,23岁。因发现腹股沟肿物2周余于2006年4月29日入院。查体:双侧颈部、腹股沟及左滑车上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0.5cm×0.5cm-8.0cm×4.0cm,质中,活动度差,无压痛。左侧扁桃体Ⅲ度肿大,胸骨无压痛,心率80次/min,律齐,肝、脾肋缘下未触及。血常规:WBC 66.9×10^9/L,Hb 118g/L,BPC 121×10^9/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白血病转化 粒细胞 腹股沟肿物 肿大淋巴结 慢性 活动度 扁桃体
原文传递
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分析
20
作者 郭智 刘晓东 +2 位作者 马晶莹 陈鹏 谭晓华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8年第9期697-698,共2页
目的:介绍和分析1例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从而分析总结该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病临床特点主要为贫血以及嗜酸细胞破坏后释放出大量细胞因子引起全身各脏器损害的相关症状... 目的:介绍和分析1例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从而分析总结该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病临床特点主要为贫血以及嗜酸细胞破坏后释放出大量细胞因子引起全身各脏器损害的相关症状,细胞遗传学改变为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受体基因(FIP1L1/PDGFRа)阳性,预后不佳,患者放弃治疗。结论: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点除有白血病表现外,主要为嗜酸细胞浸润各脏器,遗传学上有嗜酸性粒细胞克隆性增殖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粒细胞 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