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腔内球囊扩张联合动脉内灌注药物治疗慢性下肢缺血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源 何春水 +5 位作者 廖华强 曾伟 张宏伟 刘洋 牟艳 官泳松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5期332-335,共4页
目的临床观察球囊扩张联合动脉内灌注药物治疗慢性下肢缺血的近期疗效。方法慢性下肢缺血患者21例,采用经股或腋动脉入路,先用球囊扩张闭塞段血管,然后经导管向动脉内灌注尿激酶、前列腺素E1、银杏叶注射液。胫腓动脉闭塞的部分患者保... 目的临床观察球囊扩张联合动脉内灌注药物治疗慢性下肢缺血的近期疗效。方法慢性下肢缺血患者21例,采用经股或腋动脉入路,先用球囊扩张闭塞段血管,然后经导管向动脉内灌注尿激酶、前列腺素E1、银杏叶注射液。胫腓动脉闭塞的部分患者保留血管鞘,经鞘灌注上述药物,每日1次,共5~7 d。术后观察患肢缺血症状、皮肤溃疡和趾端坏疽的改善情况。结果21例中20例成功实现经皮经腔球囊扩张和动脉内灌注药物治疗,技术成功率95.2%。无严重并发症。其中5例患者术后保留血管鞘,灌注药物5~7 d后复查造影,显示经球囊扩张后血管腔保持通畅。术后20例患者均出现诸如患肢皮温升高、间歇性跛行消失、静息痛减轻或消失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随访2~7个月,4例皮肤溃疡愈合,2例坏死足趾脱落,创面愈合,已坏疽的足趾均变干燥,坏死范围停止扩大,未出现需截肢现象。结论经皮腔内球囊扩张联合动脉内灌注尿激酶、前列腺素E1、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慢性下肢缺血安全有效,能够改善肢体缺血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阻止病变发展;保留血管鞘连续灌注药物有助于保持扩张后的血管通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腔内球囊扩张 动脉内药物灌注 慢性下肢肢体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