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黄连解毒汤治疗白念珠菌感染的作用机制 |
何伊能
方婷婷
徐若飞
闫艺
曹毅
陶茂灿
|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
2024 |
1
|
|
2
|
肠道黏膜、肠道免疫和微生物群在肠源性白念珠菌感染中的作用 |
陈慧婷
李家生
徐志昌
秦定梅
张祎
王睿睿
|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3
|
艾叶发酵物治疗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 |
白静
胡雷
张丽
田春雨
庞得全
薄海美
韩淑英
|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4
|
体液免疫抗白念珠菌感染的研究 |
傅颖媛
莫冰
曾小平
况南珍
张志
|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7
|
|
5
|
大鼠实验性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血浆β-D-葡聚糖检测初报 |
廖军
郝飞
钟白玉
王莉
王鲁
|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5
|
|
6
|
抗白念珠菌感染特异性免疫实验研究 |
莫冰
傅颖媛
曾小平
况南珍
黄孝天
|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7
|
氟康唑治疗口腔白念珠菌感染52例 |
张远芳
张咏
孟小萍
|
《医药导报》
CAS
|
2004 |
1
|
|
8
|
Sap2与侵袭性白念珠菌感染相关性研究进展 |
仇萌
邹先彪
|
《中国真菌学杂志》
|
2012 |
5
|
|
9
|
血小板活化因子在白念珠菌感染小鼠中对TNF-α的影响 |
黄朝卫
陈兴平
|
《华中医学杂志》
CAS
|
2005 |
1
|
|
10
|
Th1/Th2细胞免疫应答在抗白念珠菌感染中的作用 |
莫冰
|
《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
|
2002 |
0 |
|
11
|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应用于抗白念珠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
吴义
超孙瑾
欧阳建
秦浚川
|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
2000 |
9
|
|
12
|
外泌体蛋白质组学分析白念珠菌感染小鼠的标志物 |
王泽田
吴春荣
齐越
徐丹
孙科远
唐建国
|
《外科理论与实践》
|
2021 |
0 |
|
13
|
人类唾液在鼠口腔白念珠菌感染中作用的研究 |
索祖宇
陈兴平
张峰
|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
2006 |
0 |
|
14
|
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宿主预后与肾脏脾脏免疫反应类型的关系 |
曹菲
李家文
严小枫
涂亚庭
邬炎卿
张德美
|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
2005 |
0 |
|
15
|
糖尿病并发鼻腔白念珠菌感染3例 |
彭跃
刘素琴
罗玉华
凌淑清
|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
2003 |
0 |
|
16
|
干扰素-γ在抗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中的作用机制 |
熊延靖
董群
|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
2008 |
5
|
|
17
|
白念珠菌359株分离鉴定及其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分析 |
曾跃斌
李铭航
王迪
侯冰
黄媛春
钱元恕
|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
2018 |
5
|
|
18
|
白念球菌感染的机体防御研究——对IL_1产生及其活性的研究 |
郭宁如
沈丹蓓
李子仁
吴绍熙
|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19
|
念珠菌病的流行病学及治疗药物 |
王建梅
|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
2010 |
0 |
|
20
|
念珠菌性阴道炎治疗及护理体会 |
温红秀
|
《皮肤病与性病》
|
200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