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0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线传感器下基于感应线圈的车辆行驶路径识别方法
1
作者 王雷 杨爱喜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37-40,66,共5页
文章针对感应线圈在感应行驶过程中的车辆会受到无线传感器节点、网络布局等影响,导致车辆无法准确识别行驶路径,为了提高车辆路径识别性能,提出了无线传感器布局对路径识别方法。通过分析车辆路径信息的质量,滤波处理采样后的车辆路径... 文章针对感应线圈在感应行驶过程中的车辆会受到无线传感器节点、网络布局等影响,导致车辆无法准确识别行驶路径,为了提高车辆路径识别性能,提出了无线传感器布局对路径识别方法。通过分析车辆路径信息的质量,滤波处理采样后的车辆路径信息,降低无线传感器布局环境对车辆路径识别信息的干扰,完成路径信息的预处理,为了分析车辆的行驶状态,在全局坐标系中计算了车辆的位置信息和姿态角,采用无线传感器布局,构建了车辆路径观测模型,通过车辆路径识别程序设计,实现了感应线圈对车辆路径的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路径识别方法不仅可以提高路径识别精度,还可以缩短耗时,从而使感应线圈检测车辆的路径识别性能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线圈 无线传感器 路径识别 路径观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感应线圈发射器弹载存储测试技术研究
2
作者 石敬斌 关晓存 +1 位作者 管少华 吴宝奇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5-332,共8页
该文提出多级同步感应线圈发射器弹载存储动态测试技术。首先,基于电磁场理论定量分析了同步感应线圈发射器发射过程中存在的强脉冲和高过载环境;其次,设计具有抗电磁干扰且抗高过载能力的弹载存储测试装置,并分析了装置的屏蔽效能和承... 该文提出多级同步感应线圈发射器弹载存储动态测试技术。首先,基于电磁场理论定量分析了同步感应线圈发射器发射过程中存在的强脉冲和高过载环境;其次,设计具有抗电磁干扰且抗高过载能力的弹载存储测试装置,并分析了装置的屏蔽效能和承载能力;最后,研制带弹载存储测试装置的测试弹,并开展了30级同步感应线圈发射器动态发射试验,得到同步感应线圈发射器动态过程中磁感应强度数据和加速度数据,与仿真数据吻合,且误差可控制在4.7%,同时揭示了发射始末测试弹存在“规律碰撞”效应和“周期章动”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感应线圈发射器 弹载存储测试 感应强度 屏蔽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加速力波动感应线圈型发射器的外电路设计
3
作者 王浩杰 严仲明 +1 位作者 林飞宏 王豫 《电机与控制应用》 2024年第6期12-19,共8页
感应线圈型发射器中每级驱动线圈都会对电枢产生脉冲形式的电磁推力,导致电枢在发射过程中加速力波动较大。过大的加速力峰值以及加速力波动都可能对载荷造成不利影响甚至损坏其内部携带的敏感电子器件,因而限制了感应线圈型发射器在实... 感应线圈型发射器中每级驱动线圈都会对电枢产生脉冲形式的电磁推力,导致电枢在发射过程中加速力波动较大。过大的加速力峰值以及加速力波动都可能对载荷造成不利影响甚至损坏其内部携带的敏感电子器件,因而限制了感应线圈型发射器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价值。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多电容分时触发的新型驱动电路,并通过分析电容值和电枢触发位置变化对发射器发射效率的影响,说明了该电路的可行性。设计三种模式的驱动电路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电路触发模式,提出的分时触发模式在初始储能相同和电枢出口速度近似的情况下,电磁加速力峰值降低了2.04 kN,加速力波动降低了2.36 kN。因此,采用分时触发电容的驱动外电路,可以有效降低电枢的加速力峰值和加速力波动,并为携带敏感载荷的感应线圈型发射器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线圈型发射器 电磁力 加速力波动 敏感载荷 分时触发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应线圈炮的电枢受力分析 被引量:24
4
作者 张朝伟 李治源 +2 位作者 陈风波 姜国臣 程树康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32-34,共3页
基于电磁感应定律讨论感应线圈炮的工作原理后建立了等效电路模型。用McKinney法详细分析电枢受力并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的结果表明:电枢轴、径向受力不均匀,尾部的径向压力较大,易使电枢变形;电枢初始位置对抛体出口速度影响较大,故实... 基于电磁感应定律讨论感应线圈炮的工作原理后建立了等效电路模型。用McKinney法详细分析电枢受力并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的结果表明:电枢轴、径向受力不均匀,尾部的径向压力较大,易使电枢变形;电枢初始位置对抛体出口速度影响较大,故实用中应增强电枢强度、合理选择电枢的初始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线圈 电枢 趋肤效应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感应线圈炮内磁场及涡流场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赵科义 李治源 +1 位作者 程树康 吕庆敖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92-495,共4页
为了研究感应线圈炮内磁场及涡流场的分布,根据单级实心电枢同步感应线圈炮的结构模型,基于矢量磁位和标量电位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其导体区域涡流场的数学模型。对套箍和炮管非导体区域、气隙区域分别采用矢量磁位、标量磁位来描述磁场... 为了研究感应线圈炮内磁场及涡流场的分布,根据单级实心电枢同步感应线圈炮的结构模型,基于矢量磁位和标量电位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其导体区域涡流场的数学模型。对套箍和炮管非导体区域、气隙区域分别采用矢量磁位、标量磁位来描述磁场。在电枢区域涡流场的控制方程中,考虑了电枢运动效应和位移电流效应的影响;在驱动线圈区域涡流场的控制方程中,考虑了位移电流效应的影响。采用Ansoft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单级实心电枢同步感应线圈炮内的涡流场分布情况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单级实心电枢同步感应线圈炮内的磁场在电枢尾部发生明显畸变,电枢内的涡流主要分布在电枢的外表面和尾部,其方向与驱动电流的方向相反。这些工作体现了单级实心电枢同步感应线圈炮实际工作过程中磁场、涡流场以及能量损耗的分布规律,为感应线圈炮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线圈 涡流场 数学模型 有限元分析 轴对称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感应线圈炮的电枢减速特性 被引量:12
6
作者 国伟 张涛 +3 位作者 苏子舟 曹斌 张洪海 李菊香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73-1179,共7页
为了使同步感应线圈炮获得较大的出口速度和较高的能量转化效率,对同步感应线圈炮固有的电枢减速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从集总参数模型推导并分析了电枢减速特性产生的原因,采用场路耦合的方式进行了定量的仿真计算。根据分析结果,从驱... 为了使同步感应线圈炮获得较大的出口速度和较高的能量转化效率,对同步感应线圈炮固有的电枢减速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从集总参数模型推导并分析了电枢减速特性产生的原因,采用场路耦合的方式进行了定量的仿真计算。根据分析结果,从驱动线圈和电枢线圈之间磁场耦合的角度提出了减小电枢减速特性的方法,并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改变电源参数如提高电容初始电压或者增加电容值,改变电枢参数如减小电枢质量、采用绕线式电枢,都可有效减小电枢减速特性,提高系统效率。搭建4级线圈炮发射系统进行了实验,对比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改变电枢参数减小电枢减速特性符合实际需求。结论可供同步感应线圈炮的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发射 同步感应线圈 电枢减速特性 电源参数 电枢参数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级感应线圈炮工作过程的动态仿真 被引量:42
7
作者 赵科义 李治源 程树康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667-1671,共5页
为了更好地对多级同步感应线圈炮进行设计和试验研究,为储能脉冲电容器驱动的单级感应线圈炮建立了描述其动态工作过程的数学模型(包括电路方程和电枢运动方程),并利用Ansoft有限元分析软件和2-D瞬态求解器进行了仿真研究。这种方法可... 为了更好地对多级同步感应线圈炮进行设计和试验研究,为储能脉冲电容器驱动的单级感应线圈炮建立了描述其动态工作过程的数学模型(包括电路方程和电枢运动方程),并利用Ansoft有限元分析软件和2-D瞬态求解器进行了仿真研究。这种方法可以避免驱动线圈自感、电枢自感以及驱动线圈与电枢之间互感等参数计算的难题。仿真结果给出了驱动电流波形、电枢受到的电磁力、位移以及速度等参数随时间变化的波形。这对于预测单级感应线圈炮的加速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仿真结果表明:感应线圈炮的主要加速作用发生在驱动电流的第1个半周期内(主要加速时间小于半周期),驱动电流有时对电枢起制动作用,制动作用范围与感应线圈炮的初始工作状况有关。研究结果表明:该仿真方法可用于对单级感应线圈炮的最佳初始位置进行优化,也可用于多级同步感应线圈炮工作过程的动态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级感应线圈 工作过程 动态仿真 数学模型 2D瞬态求解器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at-grinder脉冲电源的感应线圈炮发射性能仿真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李海涛 王豫 +2 位作者 陈维荣 严仲明 吴锐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16-922,共7页
为了减小脉冲电源的体积,探索电感储能脉冲电源用于感应线圈炮的可行性,在线圈炮系统中引入了电容转换的meat-grinder脉冲电源电路。首先对该脉冲电源驱动感应线圈炮负载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然后基于Maxwell 2D仿真环境,建立了单级... 为了减小脉冲电源的体积,探索电感储能脉冲电源用于感应线圈炮的可行性,在线圈炮系统中引入了电容转换的meat-grinder脉冲电源电路。首先对该脉冲电源驱动感应线圈炮负载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然后基于Maxwell 2D仿真环境,建立了单级感应线圈炮的2维有限元模型,瞬态仿真确定了触发放电位置,并分析了驱动线圈电感和电容器电容值对发射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电容转换的meat-grinder电路用于驱动感应线圈炮是可行的;触发放电位置、驱动线圈的电感和电容器的电容值对发射性能都存在影响;选择合理的参数可以提高发射效率。在系统设计时,驱动线圈电感和电容器电容值的选取需要从降低断路开关电压,保持较高发射效率,以及降低电容器容量要求等方面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线圈 脉冲电源 电感储能 发射性能 电磁推进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电流丝法及其在感应线圈炮场路结合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守豹 阮江军 +2 位作者 彭迎 张亚东 张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128-134,共7页
对线圈炮路方法——电流丝法进行了修改,通过对激励线圈进行剖分提高了等效网络中的互感计算精度,使电流丝法能够更准确地分析线圈炮的性能。为了验证修改后电流丝法的有效性并对线圈炮的电磁暂态进行研究,将电流丝模型计算得到的激励... 对线圈炮路方法——电流丝法进行了修改,通过对激励线圈进行剖分提高了等效网络中的互感计算精度,使电流丝法能够更准确地分析线圈炮的性能。为了验证修改后电流丝法的有效性并对线圈炮的电磁暂态进行研究,将电流丝模型计算得到的激励线圈电流加载到对应的场模型中,实现对线圈炮的场路结合分析。线圈炮的场模型基于三维组合网格法建立,组合网格法使用2套网格分别离散静止和运动区域,2套网格之间没有拓扑约束从而克服了常规有限元法在处理运动导体涡流场问题时需要重剖分的麻烦。通过电流丝法改进前后场路结合法计算结果的对比可知,对激励线圈进行剖分可以提高场分析和路分析结果的一致性。提出的场路结合法使感应线圈炮的精细化分析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线圈 电流丝法 组合网格法 场路结合 运动导体涡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同步感应线圈炮的动态特性仿真 被引量:19
10
作者 李三群 张朝伟 +1 位作者 邓启斌 曹延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065-3070,共6页
电磁发射过程中,动态特性源于电磁场变化、温度场变化以及应力变化等,它们同电枢的触发位置、初速度、结构等参数密切相关。为提高多级同步感应线圈炮的性能,基于Maxwell 2D仿真环境,建立了同步感应线圈炮的二维有限元模型,对影响其性... 电磁发射过程中,动态特性源于电磁场变化、温度场变化以及应力变化等,它们同电枢的触发位置、初速度、结构等参数密切相关。为提高多级同步感应线圈炮的性能,基于Maxwell 2D仿真环境,建立了同步感应线圈炮的二维有限元模型,对影响其性能的触发位置、初速度,特别是它们之间的配合问题进行了极为重要的动态仿真分析。仿真及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多级同步感应线圈炮,初速度不同,电枢有不同的最佳触发位置,它们之间的有效配合对提高多级同步感应线圈炮的性能有重要影响;而多级同步感应线圈炮级数有限制,并非越多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同步感应线圈 电枢 触发位置 初速度 动态 仿真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感应线圈数据的城市道路交通状态判别方法 被引量:29
11
作者 姜桂艳 郭海锋 吴超腾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37-42,共6页
以SCOOT系统感应线圈检测器采集到的交通数据为基础,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聚类的城市道路交通状态实时判别算法及其评价方法,并提出了交通状态判别时间间隔的确定方法。以VISSIM为工具,对上述方法进行了模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 以SCOOT系统感应线圈检测器采集到的交通数据为基础,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聚类的城市道路交通状态实时判别算法及其评价方法,并提出了交通状态判别时间间隔的确定方法。以VISSIM为工具,对上述方法进行了模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能够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状态实时判别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 城市道路 交通状态 感应线圈 模糊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级同步感应线圈炮电枢的磁场-温度场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邹本贵 曹延杰 +1 位作者 王成学 尚永爽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2-47,共6页
为了研究电枢在同步感应线圈炮发射过程中的温度分布规律以及影响电枢温度分布的因素,依据瞬态涡流场和计算传热学的相关理论建立单级同步感应线圈炮电枢磁场-温度场耦合分析的数学模型,利用APDL建立了电枢和驱动线圈的有限元模型,将线... 为了研究电枢在同步感应线圈炮发射过程中的温度分布规律以及影响电枢温度分布的因素,依据瞬态涡流场和计算传热学的相关理论建立单级同步感应线圈炮电枢磁场-温度场耦合分析的数学模型,利用APDL建立了电枢和驱动线圈的有限元模型,将线圈炮发射过程中电枢中感应的焦耳热损耗作为体积热源,通过顺序耦合的方法实现电枢的磁场-温度场有限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电枢中感应的涡流和温度分布不均匀,当电流载荷最大时,电枢中的感应的涡流最大、温升最高,最高温度达70.29℃,且都位于电枢的底部的外侧;随着加载电流载荷的增大电枢的温升愈大;增大电枢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发射率以及降低电枢的初始温度都可以减小电枢的温升;增大电枢的热导率可以降低电枢的最大温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感应线圈 电枢 有限元 涡流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蚁群算法的同步感应线圈炮结构参数优化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文彪 曹延杰 +1 位作者 张媛 邹本贵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416-1422,共7页
能量转换效率一直是制约同步感应线圈炮(SICG)工程应用的重要因素。对于SICG系统,任何机电参数的改变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系统能量转换效率。为了提高SICG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建立了SICG的机电模型,以驱动线圈的结构参数、电枢结构... 能量转换效率一直是制约同步感应线圈炮(SICG)工程应用的重要因素。对于SICG系统,任何机电参数的改变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系统能量转换效率。为了提高SICG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建立了SICG的机电模型,以驱动线圈的结构参数、电枢结构参数以及两者的轴向中心距为变量,以能量转换效率为目标函数,采用蚁群算法对60 mm口径的SICG系统进行了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系统能量转换效率从5.32%提高到15.2%.为了验证优化结果,搭建了SICG实验装置并进行了效率验证实验,优化结果得到了有效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学 同步感应线圈 能量转换效率 蚁群算法 驱动线圈 电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线感应线圈推进器仿真与实验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献 王秋良 +2 位作者 王厚生 刘建华 陈顺中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89-1394,共6页
为了对多段直线感应线圈推进器的工作过程进行研究,利用数值仿真的方法对两段直线感应电磁推进器进行了分析。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证实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首先通过集总参数电路模型建立了直线感应线圈推进器的数学模型,根据数学... 为了对多段直线感应线圈推进器的工作过程进行研究,利用数值仿真的方法对两段直线感应电磁推进器进行了分析。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证实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首先通过集总参数电路模型建立了直线感应线圈推进器的数学模型,根据数学模型利用MATLAB编写了系统动态过程的仿真程序。其次,对设计的两段直线感应线圈推进器进行了数值仿真,给出了抛体受力及速度变化曲线,同时给出了抛体分片平均温升变化。最后,搭建了两段推进器的实验平台,并对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在第一段单相电容容量为1 500μF,电压3 kV,第二段单相电容容量为720μF,电压5 kV的情况下,将质量为300 g的抛体加速到204 m/s的出口速度。这为下一步的多段直线感应电磁推进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学 直线感应线圈推进器 集总参数 仿真 实验 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容器参数对感应线圈炮发射特性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朱英伟 严仲明 +1 位作者 董亮 王豫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054-3059,共6页
为提高感应线圈炮抛体加速力、出口速度和系统效率,在介绍了发射原理后建立了单级同步感应线圈炮的等效电路模型,将抛体电枢的电阻和电感通过互感反映到驱动线圈回路电路中以简化抛体电枢加速力的计算过程并采用电磁场有限元计算与嵌入... 为提高感应线圈炮抛体加速力、出口速度和系统效率,在介绍了发射原理后建立了单级同步感应线圈炮的等效电路模型,将抛体电枢的电阻和电感通过互感反映到驱动线圈回路电路中以简化抛体电枢加速力的计算过程并采用电磁场有限元计算与嵌入式外电路耦合的方法,瞬态仿真分析了电容器不同电容值和不同电压值对感应线圈炮发射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感应线圈炮发射时的放电脉冲电流波形与独立的LCR放电波形不同,驱动线圈与抛体之间的互感变化对放电时间常数有影响,抛体涡流引起的反感应电动势对驱动线圈的电流变化有阻碍作用,增大电容器的电容值或电压值都能够增强抛体的加速力,但是系统发射效率并不一定提高。最后指出,在高速感应线圈炮的设计中,应当减小脉冲电容器的电容值,同时提高电容器的充电电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线圈 等效电路 模型 脉冲电容器 发射性能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芯感应线圈传感器综述 被引量:36
16
作者 巨汉基 朱万华 方广有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870-1876,共7页
回顾了地球物理领域应用广泛的磁芯感应线圈传感器.详细介绍了它的工作原理;给出了详细的设计公式和步骤;分析了三种形式的磁芯损耗,表明了材料是影响传感器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比较了铁氧体、坡莫合金和无定形材料三种材料的不同特点;... 回顾了地球物理领域应用广泛的磁芯感应线圈传感器.详细介绍了它的工作原理;给出了详细的设计公式和步骤;分析了三种形式的磁芯损耗,表明了材料是影响传感器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比较了铁氧体、坡莫合金和无定形材料三种材料的不同特点;分析了传感器频率特性及频率补偿电路对频率特性的改善;介绍了两种不同的输出信号处理方法;指出了磁芯线圈传感器的设计难点在于磁芯的制造工艺和绕线方法;标定是传感器研制的一个关键步骤,标定对环境要求极高,需要在磁屏蔽室内进行,介绍了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大型磁屏蔽室结构;地磁场的补偿是标定系统的一个难点,一般采用一个单独的参考磁力仪对地磁场进行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线圈传感器 频率补偿 标定系统 磁屏蔽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同步感应线圈发射装置参数优化 被引量:8
17
作者 郭赟 鲁军勇 +2 位作者 关晓存 张晓 谭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60-266,共7页
发射速度和能量转换效率是同步感应线圈型电磁发射装置(SICEML)最重要的两项指标。驱动线圈和电枢的结构参数、驱动线圈匝数以及电枢初始触发位置都会对这两项指标产生影响。以上述参数为变量,以发射速度和能量转换效率之积为目标函数,... 发射速度和能量转换效率是同步感应线圈型电磁发射装置(SICEML)最重要的两项指标。驱动线圈和电枢的结构参数、驱动线圈匝数以及电枢初始触发位置都会对这两项指标产生影响。以上述参数为变量,以发射速度和能量转换效率之积为目标函数,引入遗传算法对单级SICEML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储能与发射装置总体体积不变的前提下,优化后的系统效率由5.38%提高到13.6%,出口速度由38m/s提高到61m/s,系统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利用单级SICEML样机进行了堵驻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本文提出的遗传算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速度 能量转换效率 同步感应线圈型电磁发射装置 遗传算法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级同步感应线圈炮内弹道过程仿真 被引量:10
18
作者 曹延杰 刘文彪 +1 位作者 邹本贵 李治源 《弹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2-95,共4页
为了研究多级同步感应线圈炮的弹丸内弹道运动规律,建立了多级同步感应线圈炮的机电模型,绘制了机电模型的仿真程序流程框图.采用轴对称线圈磁场的数值计算方法和微分方程的前向差分法编写了仿真程序,并对一个三级同步感应线圈炮的弹丸... 为了研究多级同步感应线圈炮的弹丸内弹道运动规律,建立了多级同步感应线圈炮的机电模型,绘制了机电模型的仿真程序流程框图.采用轴对称线圈磁场的数值计算方法和微分方程的前向差分法编写了仿真程序,并对一个三级同步感应线圈炮的弹丸内弹道运动过程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电枢中的感应电流从尾部往前部依次减小,电枢尾部电流最大,温升和受力也最大,因此电枢尾部最容易被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同步感应线圈 内弹道 电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级感应线圈炮弹丸出口速度与效率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国伟 苏子舟 +2 位作者 曹斌 张博 范薇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共4页
驱动线圈是同步感应线圈炮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对系统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分析储能型单级感应线圈炮的工作原理和电路模型,利用Ansoft有限元软件,分别建立了短距、中距、长距3种结构驱动线圈模型,计算了多种弹丸启动速度下的最... 驱动线圈是同步感应线圈炮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对系统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分析储能型单级感应线圈炮的工作原理和电路模型,利用Ansoft有限元软件,分别建立了短距、中距、长距3种结构驱动线圈模型,计算了多种弹丸启动速度下的最佳触发位置及单级线圈效率。计算结果表明:3种结构驱动线圈最佳触发位置均随弹丸启动速度增加向线圈底部(炮尾)方向移动;短距线圈效率最低,随弹丸启动速度增加而降低;中距线圈效率最高,先随弹丸启动速度增加而增加,增加到一定值随后再降低;长距线圈效率居中,随弹丸启动速度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工程 单级感应线圈 线圈结构 有限元分析 最佳触发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场方向变化的同步感应线圈发射器效率提升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涛 国伟 +2 位作者 苏子舟 刘勇 范薇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17-524,共8页
提升同步感应线圈发射器的能量转换效率是电磁发射研究的热点之一。电枢在运动过程中,磁场沿轴向剧烈变化,使得电枢产生了感生电流和动生电流,电枢受力不均匀。在磁场同向的条件下,电枢加速主要集中在驱动线圈电流的上升沿,电枢截面电... 提升同步感应线圈发射器的能量转换效率是电磁发射研究的热点之一。电枢在运动过程中,磁场沿轴向剧烈变化,使得电枢产生了感生电流和动生电流,电枢受力不均匀。在磁场同向的条件下,电枢加速主要集中在驱动线圈电流的上升沿,电枢截面电流分布不均匀。由于驱动线圈电流的减小和电枢的运动,导致磁场迅速减小,影响了系统的发射效率。身管内的磁场变化对于电枢加速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改变线圈的电流方向,电枢初速显著提高。电枢加速主要集中在驱动线圈电流的下降沿,电枢截面电流显著增加,有利于增加电磁推力和提高发射效率。实验结果表明,磁场反向后电枢初速和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该方法为多级线圈发射装置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感应线圈发射器 磁场方向 电流分布 发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