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4
篇文章
<
1
2
…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红楼梦》女权意识范畴建构之初探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翼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9-181,共3页
《红楼梦》以其独创性手法和民族特色,建构起一个相对独立的女权意识范畴。它从女性性别认同意识入手,表现了女性意识的权利要求,确立了相关的价值观及审美标准。然而,在男权主义的条件下,女权意识的相对性及依附性,又使该范畴呈现出消...
《红楼梦》以其独创性手法和民族特色,建构起一个相对独立的女权意识范畴。它从女性性别认同意识入手,表现了女性意识的权利要求,确立了相关的价值观及审美标准。然而,在男权主义的条件下,女权意识的相对性及依附性,又使该范畴呈现出消解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权
意识范畴
女性
意识
男权主义
建构
消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物质与意识范畴能否等同于存在与思维范畴
2
作者
吴赋光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1991年第1期17-20,共4页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本体论的问题,思维与存在的范畴是认识论中主体与客体能否同一的问题,两者不能直接等同.
关键词
意识范畴
认识主体
思维
范畴
本体论问题
黑格尔哲学
同等程度
唯实论
马恩
思想进程
共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也谈物质与意识范畴能否等同于存在与思维范畴——与吴赋光同志商榷
3
作者
李明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1991年第3期10-13,共4页
“物质与意识” 范畴与“存在与思维”范畴一样,既包含了本体论内容.又包含了认识论内容.物质与意识是互相规定的和可以互相转化的.
关键词
物质和
意识
意识范畴
思维
范畴
哲学基本问题
费尔巴哈哲学
认识论意义
黑格尔哲学
客观实在性
客观存在
存在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贯彻《长江保护法》意识范畴的路径思考
4
作者
罗崇逵
《区域治理》
2021年第30期100-101,共2页
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修复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随着2021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的正式施行,弥补了我国流域内缺乏统一、综合性法律法规的问题。该部法律具有注重整体、注重协调、注重效益的明显特征,是长江生...
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修复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随着2021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的正式施行,弥补了我国流域内缺乏统一、综合性法律法规的问题。该部法律具有注重整体、注重协调、注重效益的明显特征,是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重要法律法规。在贯彻落实中,应注重法治意识、整体意识、目标意识、长远意识的梳理,将高质量发展与生态建设融汇贯通,走绿色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保护法》
意识范畴
路径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主体教育理论必须增强范畴意识
被引量:
2
5
作者
孙迎光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3-36,共4页
教育中最热门的话题是主体,最混乱的话题也是主体。所谓的主体教育理论至今为止不过是个尊称而已。因为我们一旦步入这一领域,扑面而来的是一大堆模糊不清的概念。十分奇怪的是这一教育理论被学者们高度重视(被称为教育理论中的哥白...
教育中最热门的话题是主体,最混乱的话题也是主体。所谓的主体教育理论至今为止不过是个尊称而已。因为我们一旦步入这一领域,扑面而来的是一大堆模糊不清的概念。十分奇怪的是这一教育理论被学者们高度重视(被称为教育理论中的哥白尼革命,并成为教育热点中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教育理论
范畴
意识
主体
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梦”:意识形态范畴的认知逻辑及其理论张力
被引量:
1
6
作者
陈相光
《社科纵横》
2017年第2期32-38,共7页
修辞表达上,"中国梦"从物理、地理、心理空间等维度,合理地将地理中国、文化中国、心理中国与其他国家、民族的空间区域做了合理切分。"中国梦"既统摄今天的中国,对内引导社会实现更加强大的经济、政治、文化、社...
修辞表达上,"中国梦"从物理、地理、心理空间等维度,合理地将地理中国、文化中国、心理中国与其他国家、民族的空间区域做了合理切分。"中国梦"既统摄今天的中国,对内引导社会实现更加强大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自组织;同时,对外传播中华文明,实现当代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合理辐射,影响转型中的世界。"中国梦"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其表达大众化,内隐相应的修辞逻辑与政治逻辑,并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中国梦"的社会效应与其可能的理论张力构成逻辑关联。理论张力越是趋于至大,其内蕴的社会效应也随之趋向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梦”
意识
形态
范畴
认知逻辑
理论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意识形态”范畴的内涵审视意识形态终结思潮
7
作者
彭德金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5期126-129,共4页
要深刻解析"意识形态终结思潮"必须首先从意识形态这一范畴的真实内涵,从意识形态范畴构成的思想史出发,梳理不同时代的思想家在意识形态这一问题上的思考和所取得的成就,如此,才能正确认识在意识形态问题上的各种观念的合理...
要深刻解析"意识形态终结思潮"必须首先从意识形态这一范畴的真实内涵,从意识形态范畴构成的思想史出发,梳理不同时代的思想家在意识形态这一问题上的思考和所取得的成就,如此,才能正确认识在意识形态问题上的各种观念的合理行与不足之处,并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和意识形态安全提供坚强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
形态
范畴
意识
形态终结论
意识
形态建设
意识
形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日本古代“文学”的范畴意识
8
作者
罗晓红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2期208-211,共4页
古代日本从中国直接引进中国的“文学”概念,意指儒教、经学与文章之学。直到近世以后,才把“文”、“学”分离;幕府时期,本居宣长主张“和歌”和“物语”的独立,彻底与儒、佛的道德说教分道扬镳,标志着日本古代“文学”范畴意识的真正...
古代日本从中国直接引进中国的“文学”概念,意指儒教、经学与文章之学。直到近世以后,才把“文”、“学”分离;幕府时期,本居宣长主张“和歌”和“物语”的独立,彻底与儒、佛的道德说教分道扬镳,标志着日本古代“文学”范畴意识的真正觉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诗文
文学
LITERATURE
范畴
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情报、情报意识及其关系
被引量:
3
9
作者
赵东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1期103-107,共5页
历史上几次工业技术革命使人的体力的外延得到扩展,而当今所面临的这场新技术革命却是以扩大人的脑力和智能的外延为其使命的。随着海底电缆、微波中继、光纤通讯、通讯卫星这些先进通讯技术和设备的广泛使用,便逐步形成了一个纷繁复杂...
历史上几次工业技术革命使人的体力的外延得到扩展,而当今所面临的这场新技术革命却是以扩大人的脑力和智能的外延为其使命的。随着海底电缆、微波中继、光纤通讯、通讯卫星这些先进通讯技术和设备的广泛使用,便逐步形成了一个纷繁复杂的规模庞大的现代化通讯网络,使人们的传递和交流以及通讯得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从而把分散的各个地区各个角落彼此隔绝的人类构成了一个息息相通的有机整体,时间、空间、地理的障碍变得十分狭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讯网络
海底电缆
有机整体
光纤通讯
使人
新技术革命
工业技术
意识范畴
发展水平
信息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困惑与启示同在的古代范畴研究
10
作者
涂光社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76-83,共8页
对古代范畴的阐释与研究,历来是学界的一个难题,也是研究古代理论批评的关键。文章回顾了近现代传统理论研究的得失,从困惑中得到启示:深感必须考察和了解华夏民族情感、心理、思维方式和语言媒介的特异性。认为从古人的范畴学意识和相...
对古代范畴的阐释与研究,历来是学界的一个难题,也是研究古代理论批评的关键。文章回顾了近现代传统理论研究的得失,从困惑中得到启示:深感必须考察和了解华夏民族情感、心理、思维方式和语言媒介的特异性。认为从古人的范畴学意识和相应规范入手,讨论其生成机制、特点形成和演进历程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它对于了解传统文学观念、艺术追求、理论思维的演进和独特价值大有助益。同时,它也有助于先进的理论整合和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
范畴
范畴
学
意识
象
演化
整合和话语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制度”所属范畴的商榷
11
作者
黄振华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05年第6期50-50,共1页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4年第8期第40~41页刊登吕金榕同志的《正确理解“制度”所属范畴及其现实意义》一文中,对“制度”归属于物质范畴还是意识范畴的分析,笔者认为原文作者的“第二,如果‘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4年第8期第40~41页刊登吕金榕同志的《正确理解“制度”所属范畴及其现实意义》一文中,对“制度”归属于物质范畴还是意识范畴的分析,笔者认为原文作者的“第二,如果‘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制,如社会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那么,这些制度则属于社会存在,即属于物质范畴”的论断是不正确的,它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和上层建筑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它不符合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
物质
范畴
意识范畴
中学
政治
教学参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对意识的二维性镜诠
被引量:
1
12
作者
刘建涛
黄春梅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20-26,共7页
马克思认为,现实生活的基本内涵就是生产生活本身,而生产活动同时也可以表达为感性活动。而意识是对现实生活过程的领会,这种领会有两种方式:一是把现实生活过程领会为范畴意识,把非理性的现实生活纳入理性的范畴讨论,从而把现实生活中...
马克思认为,现实生活的基本内涵就是生产生活本身,而生产活动同时也可以表达为感性活动。而意识是对现实生活过程的领会,这种领会有两种方式:一是把现实生活过程领会为范畴意识,把非理性的现实生活纳入理性的范畴讨论,从而把现实生活中的感性冲突淹没在范畴之中;二是把现实生活领会为感性意识,感性意识的对象化建构就是感性的社会存在即感性的自然界。范畴意识是感性意识的派生物,透过感性意识现实生活实现了自我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现实生活
感性活动
范畴
意识
感性
意识
社会
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域下人工智能热的冷思考
13
作者
刘宇
方凤玲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6期123-128,共6页
当前,学界掀起了人工智能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热潮,并取得了许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对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与此同时,学界也要冷静思考人工智能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如防范人工智能“越...
当前,学界掀起了人工智能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热潮,并取得了许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对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与此同时,学界也要冷静思考人工智能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如防范人工智能“越位”损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特质,杜绝人工智能“悬浮”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深入推进,避免人工智能的“工具理性”遮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文关怀,警惕人工智能的“应然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实然分析相脱节等。在未来的研究中,要在坚守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畴意识的基础上,聚焦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问题;把握人工智能的构成及其影响,明晰融合的价值契合点,理性看待研究热点;坚持人工智能技术分析与人文关怀相结合,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构建人机协同与共生关系;提高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认识和理解,拓展研究队伍的规模和范围,明确研究的目标和方向,以期使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人工智能
范畴
意识
融合发展
价值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矫正视角误差 正确识别有胆有识的干部
14
作者
罗小凡
李炎溪
《湖湘论坛》
1993年第3期66-68,共3页
对于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来说,要尽快打开局面,最重要的是要有善于决断、指挥的有胆有识的帅才。然而,胆略、才识作为人才的一种高层次的素质较难为人认识,不少人常把因有胆识派生的优点看成缺点,致使某些具有帅才的人怀才受谤...
对于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来说,要尽快打开局面,最重要的是要有善于决断、指挥的有胆有识的帅才。然而,胆略、才识作为人才的一种高层次的素质较难为人认识,不少人常把因有胆识派生的优点看成缺点,致使某些具有帅才的人怀才受谤,能不得展。所以,组织工作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一大体现就是要不断发掘帅才,努力避免埋没人才的历史悲剧重演。为此,目前在考察识别干部时,要特别注意从以下几方面矫正视角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作
角误差
生活作风
历史悲剧
李渔
工作作风
相信自己
领导机关
意识范畴
自我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检验实践标准问题的争鸣
15
作者
华兰英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1990年第5期17-18,共2页
理论界对检验实践的标准问题的争议。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真理是检验实践正确性的标准。真理是客观规律的主观存在方式,离开这种客观规律的主观存在方式,人类将无法把握任何客观规律。因而它也就成为人们行为是否符...
理论界对检验实践的标准问题的争议。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真理是检验实践正确性的标准。真理是客观规律的主观存在方式,离开这种客观规律的主观存在方式,人类将无法把握任何客观规律。因而它也就成为人们行为是否符合客观规律的唯一的科学尺度。真理能够成为检验实践的正确性标准,理由是:①真理具有科学性。②真理具有绝对性。③真理具有客观性。有的论者指出,在真理形成过程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因为一种认识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定其为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验实践
正确性标准
最终决定力量
意识范畴
人民群众
检验标准
人的发展
经验教训
价值内容
人类实践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雷锋精神与市场经济
16
作者
王杰康
《红河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59-62,17,共5页
有人认为在当今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与雷锋精神格格不入,雷锋精神已经过时。本文试论述雷锋精神的实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点,从中探索两者之间的相同点和辩证关系,证实雷锋精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依然存在不可抹...
有人认为在当今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与雷锋精神格格不入,雷锋精神已经过时。本文试论述雷锋精神的实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点,从中探索两者之间的相同点和辩证关系,证实雷锋精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依然存在不可抹煞的地位,雷锋精神并不过时,在当今仍然需要和宏扬雷锋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锋精神
辩证关系
向雷锋同志学习
为人民服务
共同富裕
现代化建设
意识范畴
精神文明建设
“一切向钱看”
国家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公共课《哲学》重难点问题剖析(二)
17
作者
胡雄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1994年第6期5-7,共3页
学生:老师,您在讲范畴这一章时,曾讲过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当时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模糊的,现在也还没有完全理解。您能再给我讲讲吗?老师: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
学生:老师,您在讲范畴这一章时,曾讲过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当时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模糊的,现在也还没有完全理解。您能再给我讲讲吗?老师: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学生:请停一下。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并不是社会主义所特有的呀,资本主义同样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精神文明建设
“左”的错误
消灭剥削
重难点问题
哲学认识论
现代化建设
思想解放
意识范畴
最终决定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立法目的刍议
被引量:
3
18
作者
袁俊山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1993年第1期30-31,共2页
《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第7条规定:行政法规一般应当对制定……作出规定。”(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全书》第1375页)行政法规的制定如此,探讨立法目的,对于科学地进行立法活动,完善我国的法律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它法律...
《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第7条规定:行政法规一般应当对制定……作出规定。”(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全书》第1375页)行政法规的制定如此,探讨立法目的,对于科学地进行立法活动,完善我国的法律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它法律法规的制定,也应对制定目的作出明确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法规
立法活动
规范性法律文件
法律层次
意识范畴
法律根据
社会矛盾
立法条件
社会生活秩序
教育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怎样统一的?
19
作者
燕广
张长盛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1992年第1期42-45,共4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方法论研究的历史从正反两个方面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关键词
哲学世界观
方法论研究
哲学方法论
辩证统一
人民群众
意识范畴
物质力量
矛盾论
矛盾分析法
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海南文化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
4
20
作者
薛梅艳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1期7-10,共4页
海南建省,成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与之相应,大特区的文化也应有自己的特色.特者,与众不同也;不同在哪里?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为此,我们组织了这组笔谈.本刊今后还准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大特区的经济、教育等方面进行研究,希望能得...
海南建省,成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与之相应,大特区的文化也应有自己的特色.特者,与众不同也;不同在哪里?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为此,我们组织了这组笔谈.本刊今后还准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大特区的经济、教育等方面进行研究,希望能得到专家和读者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经济
海南人
价值取向
国际经济发展
外向型经济
旅游资源
法制观念
海洋资源
岛民
意识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楼梦》女权意识范畴建构之初探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翼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9-181,共3页
文摘
《红楼梦》以其独创性手法和民族特色,建构起一个相对独立的女权意识范畴。它从女性性别认同意识入手,表现了女性意识的权利要求,确立了相关的价值观及审美标准。然而,在男权主义的条件下,女权意识的相对性及依附性,又使该范畴呈现出消解的特征。
关键词
女权
意识范畴
女性
意识
男权主义
建构
消解
Keywords
femal sense
malelism
construction
decomposition
分类号
I207.411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物质与意识范畴能否等同于存在与思维范畴
2
作者
吴赋光
机构
内江师专马列教研室
出处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1991年第1期17-20,共4页
文摘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本体论的问题,思维与存在的范畴是认识论中主体与客体能否同一的问题,两者不能直接等同.
关键词
意识范畴
认识主体
思维
范畴
本体论问题
黑格尔哲学
同等程度
唯实论
马恩
思想进程
共相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也谈物质与意识范畴能否等同于存在与思维范畴——与吴赋光同志商榷
3
作者
李明
出处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1991年第3期10-13,共4页
文摘
“物质与意识” 范畴与“存在与思维”范畴一样,既包含了本体论内容.又包含了认识论内容.物质与意识是互相规定的和可以互相转化的.
关键词
物质和
意识
意识范畴
思维
范畴
哲学基本问题
费尔巴哈哲学
认识论意义
黑格尔哲学
客观实在性
客观存在
存在主义哲学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贯彻《长江保护法》意识范畴的路径思考
4
作者
罗崇逵
机构
中共忠县县委党校
出处
《区域治理》
2021年第30期100-101,共2页
文摘
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修复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随着2021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的正式施行,弥补了我国流域内缺乏统一、综合性法律法规的问题。该部法律具有注重整体、注重协调、注重效益的明显特征,是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重要法律法规。在贯彻落实中,应注重法治意识、整体意识、目标意识、长远意识的梳理,将高质量发展与生态建设融汇贯通,走绿色发展道路。
关键词
《长江保护法》
意识范畴
路径思考
分类号
X17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主体教育理论必须增强范畴意识
被引量:
2
5
作者
孙迎光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经济法政学院
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3-36,共4页
文摘
教育中最热门的话题是主体,最混乱的话题也是主体。所谓的主体教育理论至今为止不过是个尊称而已。因为我们一旦步入这一领域,扑面而来的是一大堆模糊不清的概念。十分奇怪的是这一教育理论被学者们高度重视(被称为教育理论中的哥白尼革命,并成为教育热点中的热点),...
关键词
主体教育理论
范畴
意识
主体
理论研究
分类号
G40-01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梦”:意识形态范畴的认知逻辑及其理论张力
被引量:
1
6
作者
陈相光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社科纵横》
2017年第2期32-38,共7页
基金
2013年度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点资助课题"‘中国梦’的意识形态价值研究"(编号:2013ZZ006)
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国梦宣传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编号:14JDSZ1007)
文摘
修辞表达上,"中国梦"从物理、地理、心理空间等维度,合理地将地理中国、文化中国、心理中国与其他国家、民族的空间区域做了合理切分。"中国梦"既统摄今天的中国,对内引导社会实现更加强大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自组织;同时,对外传播中华文明,实现当代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合理辐射,影响转型中的世界。"中国梦"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其表达大众化,内隐相应的修辞逻辑与政治逻辑,并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中国梦"的社会效应与其可能的理论张力构成逻辑关联。理论张力越是趋于至大,其内蕴的社会效应也随之趋向更大。
关键词
“中国梦”
意识
形态
范畴
认知逻辑
理论张力
分类号
D610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意识形态”范畴的内涵审视意识形态终结思潮
7
作者
彭德金
机构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公共课部
出处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5期126-129,共4页
文摘
要深刻解析"意识形态终结思潮"必须首先从意识形态这一范畴的真实内涵,从意识形态范畴构成的思想史出发,梳理不同时代的思想家在意识形态这一问题上的思考和所取得的成就,如此,才能正确认识在意识形态问题上的各种观念的合理行与不足之处,并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和意识形态安全提供坚强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
意识
形态
范畴
意识
形态终结论
意识
形态建设
意识
形态安全
分类号
A8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日本古代“文学”的范畴意识
8
作者
罗晓红
机构
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2期208-211,共4页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学科共建项目(06GK-02)
文摘
古代日本从中国直接引进中国的“文学”概念,意指儒教、经学与文章之学。直到近世以后,才把“文”、“学”分离;幕府时期,本居宣长主张“和歌”和“物语”的独立,彻底与儒、佛的道德说教分道扬镳,标志着日本古代“文学”范畴意识的真正觉醒。
关键词
汉诗文
文学
LITERATURE
范畴
意识
Keywords
the Han verse
Literature
Literature in the Japanese sense
category awareness
分类号
I024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情报、情报意识及其关系
被引量:
3
9
作者
赵东
出处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1期103-107,共5页
文摘
历史上几次工业技术革命使人的体力的外延得到扩展,而当今所面临的这场新技术革命却是以扩大人的脑力和智能的外延为其使命的。随着海底电缆、微波中继、光纤通讯、通讯卫星这些先进通讯技术和设备的广泛使用,便逐步形成了一个纷繁复杂的规模庞大的现代化通讯网络,使人们的传递和交流以及通讯得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从而把分散的各个地区各个角落彼此隔绝的人类构成了一个息息相通的有机整体,时间、空间、地理的障碍变得十分狭小’
关键词
通讯网络
海底电缆
有机整体
光纤通讯
使人
新技术革命
工业技术
意识范畴
发展水平
信息传递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困惑与启示同在的古代范畴研究
10
作者
涂光社
机构
辽宁大学文化传播学院
出处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76-83,共8页
文摘
对古代范畴的阐释与研究,历来是学界的一个难题,也是研究古代理论批评的关键。文章回顾了近现代传统理论研究的得失,从困惑中得到启示:深感必须考察和了解华夏民族情感、心理、思维方式和语言媒介的特异性。认为从古人的范畴学意识和相应规范入手,讨论其生成机制、特点形成和演进历程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它对于了解传统文学观念、艺术追求、理论思维的演进和独特价值大有助益。同时,它也有助于先进的理论整合和文化建设。
关键词
古代
范畴
范畴
学
意识
象
演化
整合和话语转换
Keywords
ancient category
consciousness of category studies
symbol
evolution
integration and speech changing
分类号
I01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制度”所属范畴的商榷
11
作者
黄振华
机构
甘肃省会宁二中
出处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05年第6期50-50,共1页
文摘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4年第8期第40~41页刊登吕金榕同志的《正确理解“制度”所属范畴及其现实意义》一文中,对“制度”归属于物质范畴还是意识范畴的分析,笔者认为原文作者的“第二,如果‘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制,如社会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那么,这些制度则属于社会存在,即属于物质范畴”的论断是不正确的,它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和上层建筑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它不符合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关键词
“制度”
物质
范畴
意识范畴
中学
政治
教学参考
分类号
G634.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对意识的二维性镜诠
被引量:
1
12
作者
刘建涛
黄春梅
机构
辽宁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基础课部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20-26,共7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马克思的科技与生态互动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17YJC710048)
文摘
马克思认为,现实生活的基本内涵就是生产生活本身,而生产活动同时也可以表达为感性活动。而意识是对现实生活过程的领会,这种领会有两种方式:一是把现实生活过程领会为范畴意识,把非理性的现实生活纳入理性的范畴讨论,从而把现实生活中的感性冲突淹没在范畴之中;二是把现实生活领会为感性意识,感性意识的对象化建构就是感性的社会存在即感性的自然界。范畴意识是感性意识的派生物,透过感性意识现实生活实现了自我批判。
关键词
马克思
现实生活
感性活动
范畴
意识
感性
意识
社会
意识
Keywords
real life
sensuous activity
category consciousness
sensuous consciousness
分类号
A715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域下人工智能热的冷思考
13
作者
刘宇
方凤玲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6期123-128,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BDJ023)。
文摘
当前,学界掀起了人工智能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热潮,并取得了许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对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与此同时,学界也要冷静思考人工智能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如防范人工智能“越位”损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特质,杜绝人工智能“悬浮”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深入推进,避免人工智能的“工具理性”遮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文关怀,警惕人工智能的“应然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实然分析相脱节等。在未来的研究中,要在坚守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畴意识的基础上,聚焦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问题;把握人工智能的构成及其影响,明晰融合的价值契合点,理性看待研究热点;坚持人工智能技术分析与人文关怀相结合,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构建人机协同与共生关系;提高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认识和理解,拓展研究队伍的规模和范围,明确研究的目标和方向,以期使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人工智能
范畴
意识
融合发展
价值理性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矫正视角误差 正确识别有胆有识的干部
14
作者
罗小凡
李炎溪
机构
湖南省社科联
湖南省委组织部<当代党建>编辑部
出处
《湖湘论坛》
1993年第3期66-68,共3页
文摘
对于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来说,要尽快打开局面,最重要的是要有善于决断、指挥的有胆有识的帅才。然而,胆略、才识作为人才的一种高层次的素质较难为人认识,不少人常把因有胆识派生的优点看成缺点,致使某些具有帅才的人怀才受谤,能不得展。所以,组织工作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一大体现就是要不断发掘帅才,努力避免埋没人才的历史悲剧重演。为此,目前在考察识别干部时,要特别注意从以下几方面矫正视角误差。
关键词
组织工作
角误差
生活作风
历史悲剧
李渔
工作作风
相信自己
领导机关
意识范畴
自我实践
分类号
D67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检验实践标准问题的争鸣
15
作者
华兰英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
出处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1990年第5期17-18,共2页
文摘
理论界对检验实践的标准问题的争议。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真理是检验实践正确性的标准。真理是客观规律的主观存在方式,离开这种客观规律的主观存在方式,人类将无法把握任何客观规律。因而它也就成为人们行为是否符合客观规律的唯一的科学尺度。真理能够成为检验实践的正确性标准,理由是:①真理具有科学性。②真理具有绝对性。③真理具有客观性。有的论者指出,在真理形成过程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因为一种认识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定其为真理。
关键词
检验实践
正确性标准
最终决定力量
意识范畴
人民群众
检验标准
人的发展
经验教训
价值内容
人类实践活动
分类号
D261.4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雷锋精神与市场经济
16
作者
王杰康
机构
云南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想品德教研室
出处
《红河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59-62,17,共5页
文摘
有人认为在当今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与雷锋精神格格不入,雷锋精神已经过时。本文试论述雷锋精神的实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点,从中探索两者之间的相同点和辩证关系,证实雷锋精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依然存在不可抹煞的地位,雷锋精神并不过时,在当今仍然需要和宏扬雷锋精神。
关键词
雷锋精神
辩证关系
向雷锋同志学习
为人民服务
共同富裕
现代化建设
意识范畴
精神文明建设
“一切向钱看”
国家利益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F12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公共课《哲学》重难点问题剖析(二)
17
作者
胡雄
机构
湖北电大
出处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1994年第6期5-7,共3页
文摘
学生:老师,您在讲范畴这一章时,曾讲过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当时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模糊的,现在也还没有完全理解。您能再给我讲讲吗?老师: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学生:请停一下。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并不是社会主义所特有的呀,资本主义同样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关键词
共同富裕
精神文明建设
“左”的错误
消灭剥削
重难点问题
哲学认识论
现代化建设
思想解放
意识范畴
最终决定力量
分类号
B0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立法目的刍议
被引量:
3
18
作者
袁俊山
机构
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出处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1993年第1期30-31,共2页
文摘
《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第7条规定:行政法规一般应当对制定……作出规定。”(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全书》第1375页)行政法规的制定如此,探讨立法目的,对于科学地进行立法活动,完善我国的法律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它法律法规的制定,也应对制定目的作出明确规定。
关键词
行政法规
立法活动
规范性法律文件
法律层次
意识范畴
法律根据
社会矛盾
立法条件
社会生活秩序
教育改造
分类号
D9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怎样统一的?
19
作者
燕广
张长盛
机构
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出处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1992年第1期42-45,共4页
文摘
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方法论研究的历史从正反两个方面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关键词
哲学世界观
方法论研究
哲学方法论
辩证统一
人民群众
意识范畴
物质力量
矛盾论
矛盾分析法
哲学原理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海南文化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
4
20
作者
薛梅艳
出处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1期7-10,共4页
文摘
海南建省,成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与之相应,大特区的文化也应有自己的特色.特者,与众不同也;不同在哪里?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为此,我们组织了这组笔谈.本刊今后还准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大特区的经济、教育等方面进行研究,希望能得到专家和读者的支持.
关键词
海南经济
海南人
价值取向
国际经济发展
外向型经济
旅游资源
法制观念
海洋资源
岛民
意识范畴
分类号
G658.3,C5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红楼梦》女权意识范畴建构之初探
张翼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物质与意识范畴能否等同于存在与思维范畴
吴赋光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也谈物质与意识范畴能否等同于存在与思维范畴——与吴赋光同志商榷
李明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贯彻《长江保护法》意识范畴的路径思考
罗崇逵
《区域治理》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主体教育理论必须增强范畴意识
孙迎光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中国梦”:意识形态范畴的认知逻辑及其理论张力
陈相光
《社科纵横》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从“意识形态”范畴的内涵审视意识形态终结思潮
彭德金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试论日本古代“文学”的范畴意识
罗晓红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论情报、情报意识及其关系
赵东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困惑与启示同在的古代范畴研究
涂光社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对“制度”所属范畴的商榷
黄振华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马克思对意识的二维性镜诠
刘建涛
黄春梅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域下人工智能热的冷思考
刘宇
方凤玲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矫正视角误差 正确识别有胆有识的干部
罗小凡
李炎溪
《湖湘论坛》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关于检验实践标准问题的争鸣
华兰英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雷锋精神与市场经济
王杰康
《红河学院学报》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公共课《哲学》重难点问题剖析(二)
胡雄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立法目的刍议
袁俊山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199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怎样统一的?
燕广
张长盛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关于海南文化的哲学思考
薛梅艳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5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