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功率小型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双层MPC虚拟惯量控制策略
1
作者 许常昊 关伟东 +4 位作者 王越 张金帅 王鹏 周宁 尚博文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6-226,共11页
在配电侧发展微型可变速抽水蓄能,有利于以更为环保的方式提升配网消纳新能源的能力。提出一种全功率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双层模型预测控制(two layer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TLMPC)虚拟惯量控制策略。该策略包含一个标准层模型预测控制... 在配电侧发展微型可变速抽水蓄能,有利于以更为环保的方式提升配网消纳新能源的能力。提出一种全功率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双层模型预测控制(two layer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TLMPC)虚拟惯量控制策略。该策略包含一个标准层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和辅助层MPC,标准层MPC基于确定的系统预测模型,产生最小化的频率偏差信号,传递给辅助层MPC,而辅助层MPC考虑光伏的随机性,以跟踪标准层MPC预测的频率偏差为目标,同时产生功率和导叶控制信号。通过对含有全功率抽水蓄能机组的系统进行仿真分析,表明了所提的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频率调节性能,有助于提升配电网的光伏消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抽水蓄能机组 全功率变流器 虚拟惯量控制 调频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惯量控制对直驱风电机组载荷影响的分析及评估 被引量:1
2
作者 杨超 李东翰 +3 位作者 雷显帅 李辉 李海啸 刘静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8-266,共9页
针对虚拟惯量控制诱发风电机组机械载荷的问题,开展虚拟惯量控制对采用直驱永磁同步发电机(D-PMSG)的风电机组载荷影响的理论分析和仿真评估研究。从叶片、塔筒等机械结构低阶模态出发,建立虚拟惯量控制下D-PMSG线性化多体动力学模型,... 针对虚拟惯量控制诱发风电机组机械载荷的问题,开展虚拟惯量控制对采用直驱永磁同步发电机(D-PMSG)的风电机组载荷影响的理论分析和仿真评估研究。从叶片、塔筒等机械结构低阶模态出发,建立虚拟惯量控制下D-PMSG线性化多体动力学模型,并通过线性化多体动力学模型分析虚拟惯量控制对机组载荷的影响机理。采用软件联合建模方法,构建涵盖永磁同步电机及其控制、电网、机械和气动特性等的D-PMSG非线性机电耦合模型。依据冲击载荷最大值、最大变化幅度百分比及等值疲劳载荷等指标,通过所建立的非线性机电耦合模型仿真分析并量化评估虚拟惯量控制对机组冲击载荷和动态疲劳载荷的影响。结果表明,D-PMSG附加虚拟惯量控制后,电网侧频率突变会使得传动轴和塔底侧向出现显著冲击载荷,且其随虚拟惯量时间常数增大而增大,在湍流风运行工况下机组传动轴和塔底侧向等值疲劳载荷较无附加虚拟惯量控制均有所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直驱永磁同步发电机 虚拟惯量控制 机械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机组自适应步进惯量控制策略
3
作者 张鹏 杨苹 +2 位作者 唐玉烽 马溪原 俞靖一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401-3408,I0115-I0118,共12页
若风电机组参与调频时采用步进惯量控制(stepwise inertial control,SIC)策略,其退出调频时有功快速下降可能会引发系统频率二次跌落(frequency second drop,FSD)问题。已有文献中一类改进的SIC策略通过减小风电机组退出调频后有功下降... 若风电机组参与调频时采用步进惯量控制(stepwise inertial control,SIC)策略,其退出调频时有功快速下降可能会引发系统频率二次跌落(frequency second drop,FSD)问题。已有文献中一类改进的SIC策略通过减小风电机组退出调频后有功下降阶段的斜率来应对FSD问题,然而该类改进的SIC策略使得风电机组在退出调频后其有功需要一段时间才会小于风能捕获,在此期间转子转速会继续下降并有可能低于转速下限,危及风电机组运行安全。文章对这一类改进的SIC策略做了进一步完善,提出了一种风电机组自适应SIC策略,根据风电机组退出调频时的转子转速自适应设置风电机组退出调频后有功下降阶段的斜率,在确保风电机组退出调频后转子转速不会低于转速下限的前提下,最小化FSD的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频 惯量控制 频率二次跌落 斜率 转子转速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的变系数PD虚拟惯量控制研究
4
作者 唐杰 刘琳 +3 位作者 黄肇 邵武 刘白杨 易资兴 《电工技术》 2024年第4期57-61,共5页
传统PD虚拟惯量控制虽然能有效避免无惯量情况下频率的二次跌落问题,但应对风速变化时,传统控制方法中固定的惯性系数可能导致惯量响应中惯量的过余或不足,风机输出有功功率延时变化,影响系统频率的变化,惯量响应效果不理想。为此,在搭... 传统PD虚拟惯量控制虽然能有效避免无惯量情况下频率的二次跌落问题,但应对风速变化时,传统控制方法中固定的惯性系数可能导致惯量响应中惯量的过余或不足,风机输出有功功率延时变化,影响系统频率的变化,惯量响应效果不理想。为此,在搭建PD虚拟惯量控制模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转子动能与风速变化对虚拟惯量调节的影响,通过当前风速与下一时刻预测风速对应的旋转动能超前算出满足系统的变微分系数,优化传统控制方法中的风机辅助功率,匹配系统适时的惯量效应,在系统频率调整方面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同时避免了传统控制方法机械、固定的全惯量支撑,减小机组的调频压力。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惯量控制 惯量响应 惯量系数 频率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储能的并网型逆变器自适应惯量控制
5
作者 廉伟 张静 +1 位作者 张明耀 单秉亮 《电力电子技术》 2024年第5期10-14,共5页
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控制的并网型逆变器可以为系统提供惯量,有效支撑系统频率。但是,VSG的虚拟惯量设置受直流侧的物理限制,不能随意改变。针对该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储能系统(HESS)的VSG自适应惯量控制策略。在传统自适应惯... 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控制的并网型逆变器可以为系统提供惯量,有效支撑系统频率。但是,VSG的虚拟惯量设置受直流侧的物理限制,不能随意改变。针对该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储能系统(HESS)的VSG自适应惯量控制策略。在传统自适应惯量控制基础上,该策略可根据超级电容器(SC)的荷电状态(SOC)二次调整虚拟惯量,既能防止SC过充过放,又能改善SC的频率特性瞬态过程。最后,基于RTLAB硬件在环实验对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不同VSG策略的控制效果,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机 并网型逆变器 荷电状态 自适应惯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驱永磁风电机组虚拟惯量控制的实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48
6
作者 侍乔明 王刚 +3 位作者 马伟明 付立军 徐力 刘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033-2042,共10页
基于风电并网系统的数学模型及风电机组虚拟惯量控制的基本原理,提出一种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组虚拟惯量控制的实验研究及系统设计方法。实验系统涉及多台模拟风电机组,其中,风力机及电网部分基于特性模拟的方法实现,而永磁发电机及全功... 基于风电并网系统的数学模型及风电机组虚拟惯量控制的基本原理,提出一种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组虚拟惯量控制的实验研究及系统设计方法。实验系统涉及多台模拟风电机组,其中,风力机及电网部分基于特性模拟的方法实现,而永磁发电机及全功率变流器采用实际物理装置实现。模拟风电机组能够有效模拟兆瓦级风电机组的转矩响应特性、低转速特性及惯性响应特性,等值电网部分能够有效模拟实际电网的惯性响应特性及频率响应特性。风电机组是虚拟惯量控制研究的重点,为此特别给出了适用于虚拟惯量控制研究的模拟风电机组的设计及具体实现方法。构建了一套模拟风电并网实验系统进行测试,并通过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提出的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方法 风电并网系统 频率调节 虚拟惯量控制 动态特性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馈风电机组有效储能的变参数虚拟惯量控制 被引量:102
7
作者 田新首 王伟胜 +3 位作者 迟永宁 李庚银 汤海雁 李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0-26,33,共8页
双馈风电机组采用电力电子变流器控制使得机械部分与电气部分解耦,大规模风电并网后电力系统总有效转动惯量下降,增加了系统的调频压力。文中通过对双馈风电机组运行及控制特性的分析,研究给出了反映机组有效储能的等效虚拟惯性时间常... 双馈风电机组采用电力电子变流器控制使得机械部分与电气部分解耦,大规模风电并网后电力系统总有效转动惯量下降,增加了系统的调频压力。文中通过对双馈风电机组运行及控制特性的分析,研究给出了反映机组有效储能的等效虚拟惯性时间常数的计算方法,提出了基于双馈风电机组有效储能的变参数虚拟惯量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通过检测电网频率变化以及动态识别机组运行状态,修改控制参数控制机组有功输出,释放或吸收机组有效动能,对电网提供动态频率支撑。在理论分析基础上进行时域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双馈风电机组变参数虚拟惯量控制在机组各种运行工况下实现了对系统频率的有效支撑,提高了电力系统频率稳定性,且保证了机组调频过程中自身运行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发电机 变参数 虚拟惯量控制 等效虚拟惯性时间常数 频率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风电机组超速减载与惯量控制的电力系统机组组合策略 被引量:40
8
作者 蔡国伟 钟超 +2 位作者 吴刚 杨德友 王博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134-142,共9页
随着风电渗透率的提高,电力系统将面临惯量支撑和频率响应能力不足的问题。风电机组通过虚拟惯量控制及超速减载控制可具有调频能力。文中在传统机组组合模型的基础上加入计及风电机组调频的频率动态约束。首先,推导风电机组不同减载量... 随着风电渗透率的提高,电力系统将面临惯量支撑和频率响应能力不足的问题。风电机组通过虚拟惯量控制及超速减载控制可具有调频能力。文中在传统机组组合模型的基础上加入计及风电机组调频的频率动态约束。首先,推导风电机组不同减载量下的虚拟惯性时间常数大小。然后,对计及风电机组调频的多机系统建模,并推导扰动后频率最低值的表达式。接着,构建考虑动态频率约束的机组组合优化模型,并采用多元分段线性化技术解决频率约束高度非线性特征的问题。最后,以含风电并网的10机系统为例进行计算分析,结果验证了风电机组参与调频在机组组合决策中的可行性。所提模型与传统机组组合相比,在满足经济性的同时提高了系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组组合 动态频率 虚拟惯量控制 超速控制 风电并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机组惯量控制对系统小干扰稳定的影响 被引量:41
9
作者 陈润泽 吴文传 +3 位作者 孙宏斌 蓝海波 刘海涛 刘晓敏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6-12,共7页
研究了双馈风电机组加入惯量控制后对系统小干扰稳定的影响。首先,分析了双馈风电机组为系统提供惯性支持的基本原理,讨论了两种惯量控制的方法。然后,分析了这两种控制方法对系统小干扰稳定的可能影响。最后基于仿真,用模式分析法分析... 研究了双馈风电机组加入惯量控制后对系统小干扰稳定的影响。首先,分析了双馈风电机组为系统提供惯性支持的基本原理,讨论了两种惯量控制的方法。然后,分析了这两种控制方法对系统小干扰稳定的可能影响。最后基于仿真,用模式分析法分析了不同控制策略和参数下的惯量控制对系统小干扰稳定的影响特性。分析表明,引入惯量控制对系统的小干扰稳定存在较明显的影响,在设计控制方法和参数时需要考虑小干扰稳定的安全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惯量控制 电力系统 稳定分析 风力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机虚拟惯量控制对传动系统扭振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章德 刘锋 +1 位作者 梅生伟 刘思宇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8-86,共9页
虚拟惯量控制是双馈风电机组参与频率控制,改善电力系统频率响应的有效措施。基于虚拟惯量控制的基本原理,研究了双馈风电机组虚拟惯量控制对传动系统扭振的影响。针对风机传动系统2质块和3质块模型,分析了双馈风电机组虚拟惯量控制引... 虚拟惯量控制是双馈风电机组参与频率控制,改善电力系统频率响应的有效措施。基于虚拟惯量控制的基本原理,研究了双馈风电机组虚拟惯量控制对传动系统扭振的影响。针对风机传动系统2质块和3质块模型,分析了双馈风电机组虚拟惯量控制引起传动系统扭振的机理,表明了虚拟惯量控制可能激发传动系统弱阻尼扭振模式,从而引起比较明显的扭振。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扭振阻尼控制器,该控制器能够有效增加传动系统扭振模式的阻尼,从而抑制虚拟惯量控制所引起的传动系统扭振。仿真算例验证了双馈风电机组虚拟惯量控制对传动系统扭振影响分析结论以及扭振阻尼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传动系统模型 扭振 虚拟惯量控制 阻尼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率跟踪曲线切换的变速风电机组虚拟惯量控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马少康 耿华 +1 位作者 杨耕 李琦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42-48,共7页
提出一种基于功率跟踪曲线切换的变速风电机组虚拟惯量控制方法:在电网正常时,风电机组接近最大功率跟踪曲线工作并储存动能;当电力系统频率发生跌落时,风电机组切换至另一近最大功率跟踪曲线工作,并释放转子动能。采用次优曲线切换机... 提出一种基于功率跟踪曲线切换的变速风电机组虚拟惯量控制方法:在电网正常时,风电机组接近最大功率跟踪曲线工作并储存动能;当电力系统频率发生跌落时,风电机组切换至另一近最大功率跟踪曲线工作,并释放转子动能。采用次优曲线切换机制可极大削弱惯量响应过程中原控制系统外环对df/dt前馈控制环节的抵消作用,提高惯量响应的动态性能。通过合理选择次优功率跟踪曲线,可减少因惯量控制导致的风能利用效率的降低。仿真中所选取的次优功率跟踪曲线可保证风电机组在惯量控制过程中,捕获的风功率始终不低于最大跟踪功率的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惯量控制 风力发电 频率稳定 功率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惯量控制响应延时对控制效果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齐军 陈磊 +4 位作者 闵勇 王小海 徐飞 景志滨 宋新尧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共7页
电力电子接口电源通过虚拟惯量控制模拟同步机惯量响应,但控制过程存在响应延时。全面分析了延时对虚拟惯量控制效果的影响,发现延时并非越小越好。虚拟惯量控制可以降低频率变化率和最大频差两个指标。响应延时增大,扰动后短时间内平... 电力电子接口电源通过虚拟惯量控制模拟同步机惯量响应,但控制过程存在响应延时。全面分析了延时对虚拟惯量控制效果的影响,发现延时并非越小越好。虚拟惯量控制可以降低频率变化率和最大频差两个指标。响应延时增大,扰动后短时间内平均频率变化率变大,但是,最大频差先下降后上升,并在某个延时取值处获得最优值。而且延时增大时调频功率峰值和能量峰值均降低,控制成本更小。虚拟惯量控制的目标不同时,对延时的要求不同。分析结论有助于更加全面地认识虚拟惯量控制的效果并指导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接口电源 虚拟惯量控制 响应延时 系统频率响应 频率变化率 最大频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机等效惯性时间常数计算及转差率反馈惯量控制策略 被引量:26
13
作者 刘皓明 任秋业 +2 位作者 张占奎 李琰 许波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49-57,共9页
通过对并网的双馈风电机组实施惯量控制可以使其在电网频率变化时提供有功功率短时支撑,以改善电网频率偏差。在分析双馈风电机组的数学模型及其控制策略的基础上,建立了含惯量控制的双馈风电机组的简化数学模型,通过计算等效惯性时间常... 通过对并网的双馈风电机组实施惯量控制可以使其在电网频率变化时提供有功功率短时支撑,以改善电网频率偏差。在分析双馈风电机组的数学模型及其控制策略的基础上,建立了含惯量控制的双馈风电机组的简化数学模型,通过计算等效惯性时间常数,对双馈风电机组惯量响应能力进行定量表征,提出将转差率控制应用于矢量控制框架的基于转差率反馈的双馈风电机组惯量控制方法。基于DIgSILENT搭建仿真模型,仿真对比分析表明:转差率反馈惯量控制环节能够在电网负荷波动时减小频率偏差,且转速恢复快,不造成频率的二次跌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发电机 惯量控制 等效惯性时间常数 转差率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机等效惯量控制比例系数对系统功角首摆稳定的影响机理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科 秦文萍 +2 位作者 张宇 朱志龙 薛邵锴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41-753,共13页
随着具备惯量调节能力的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大规模接入电网,电网的功角稳定特性变得更加复杂。该文以双馈风机(DFIG)接入两区域互联电网为研究背景,首先推导两区域惯性中心等效模型,分析DFIG直接接入电网时虚拟惯量对两区域惯性中心转子... 随着具备惯量调节能力的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大规模接入电网,电网的功角稳定特性变得更加复杂。该文以双馈风机(DFIG)接入两区域互联电网为研究背景,首先推导两区域惯性中心等效模型,分析DFIG直接接入电网时虚拟惯量对两区域惯性中心转子运动方程的影响;然后从系统暂态能量的角度出发,研究系统发生三相短路故障及负荷突增时,系统功角摆动方向不同、两区域互联系统DFIG等效惯量控制环节比例系数不同对系统加速及减速过程中暂态能量的影响,进而研究其对系统功角首摆稳定的影响机理;最后通过系统功角首摆最大偏移量对系统功角首摆稳定性进行评估,并在PSASP仿真软件中搭建两区域系统仿真模型,验证所提理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机 等效惯量控制比例系数 暂态能量函数 系统功角首摆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自抗扰控制器在直驱式永磁风电机组虚拟惯量控制中的优化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河 侍乔明 +1 位作者 付立军 王刚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4-60,共7页
针对常规PID控制器存在参数难以调节、抗干扰能力较弱,且参与调频后风机转速恢复速度慢、容易引起频率的二次波动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自抗扰控制器的直驱式永磁风电机组虚拟惯量控制新方法。通过优化辅助控制功率,使机组在抑制系... 针对常规PID控制器存在参数难以调节、抗干扰能力较弱,且参与调频后风机转速恢复速度慢、容易引起频率的二次波动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自抗扰控制器的直驱式永磁风电机组虚拟惯量控制新方法。通过优化辅助控制功率,使机组在抑制系统频率波动的基础上能够快速恢复风机转速,减弱对系统频率造成的二次扰动。仿真实验和物理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式永磁风电机组 虚拟惯量控制 转速恢复 PIDVIC LARDV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组的通用平均模型及在虚拟惯量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力 王刚 +2 位作者 侍乔明 刘洋 吴优 《电机与控制应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4-58,62,共6页
忽略变流器的开关动态,提出了一种D-PMSG机组的通用平均模型建模方法,并给出了虚拟惯量控制的具体实现方法。相比详细仿真模型,D-PMSG机组的通用平均模型不仅具有与详细仿真模型一致的动态特性,同时大大提高了系统仿真速度,为风电机组... 忽略变流器的开关动态,提出了一种D-PMSG机组的通用平均模型建模方法,并给出了虚拟惯量控制的具体实现方法。相比详细仿真模型,D-PMSG机组的通用平均模型不仅具有与详细仿真模型一致的动态特性,同时大大提高了系统仿真速度,为风电机组多机虚拟惯量协调控制研究提供了基础。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平台验证了所提建模方法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永磁风力发电 通用平均模型 虚拟惯量控制 仿真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剪切和塔影效应作用下直驱式风电并网系统虚拟惯量控制 被引量:5
17
作者 武晓冬 田慕琴 +2 位作者 朱燕芳 赵巧娥 刘芳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93-99,共7页
风剪切和塔影效应使直驱式风电机组成为强迫功率振荡扰动源,虚拟惯量控制可使风电机组同时具备向系统提供惯量支持和抑制扰动的能力。通过分析虚拟惯量控制中比例-微分环节对系统阻尼、风机轴系扭振和扰动源的影响,提出了虚拟惯量控制... 风剪切和塔影效应使直驱式风电机组成为强迫功率振荡扰动源,虚拟惯量控制可使风电机组同时具备向系统提供惯量支持和抑制扰动的能力。通过分析虚拟惯量控制中比例-微分环节对系统阻尼、风机轴系扭振和扰动源的影响,提出了虚拟惯量控制的改进方案。在VIC补偿量中引入风机输出功率给定量和二阶带通滤波器,实现了比例、微分系数的等效等比增大。算例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改进方案在不减少系统阻尼和不降低轴系稳定性的前提下,提高了虚拟惯量控制对强迫功率振荡扰动抑制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惯量控制 强迫功率振荡 系统阻尼 轴系扭振 带通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惯量“削弱-补偿”责任分担的风电场虚拟惯量控制方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世春 王丽君 +3 位作者 薛臻瑶 苏凌杰 王小雨 李振兴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0-37,共8页
针对大规模风电并网可能导致电网惯量削弱、系统频率特性变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惯量“削弱-补偿”责任分担的风电场虚拟惯量控制方法。首先依据惯量“削弱-补偿”责任分担的思想,计算风电场、风电机组惯量补偿目标,进而建立惯量补偿目... 针对大规模风电并网可能导致电网惯量削弱、系统频率特性变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惯量“削弱-补偿”责任分担的风电场虚拟惯量控制方法。首先依据惯量“削弱-补偿”责任分担的思想,计算风电场、风电机组惯量补偿目标,进而建立惯量补偿目标与虚拟惯量关键控制参数、状态参数之间的时域函数关系;再根据风电机组惯量补偿目标来动态设置控制参数,执行虚拟惯量补偿控制策略。最后通过算例系统验证所提理论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风电 惯量削弱 责任分担 惯量补偿目标 虚拟惯量控制参数 虚拟惯量补偿控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虚拟惯量控制策略 被引量:37
19
作者 王素娥 吴永斌 +3 位作者 熊连松 张东辉 郝捷 唐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743-3751,共9页
针对直流电容电压下垂控制(常规虚拟惯量控制)使得其直流母线电压易受负荷波动影响而偏移额定值的问题,提出了2种改进虚拟惯量控制策略,即基于低通滤波器的虚拟惯量控制和基于高通滤波器的虚拟惯量控制。首先,从负荷扰动下直流母线电压... 针对直流电容电压下垂控制(常规虚拟惯量控制)使得其直流母线电压易受负荷波动影响而偏移额定值的问题,提出了2种改进虚拟惯量控制策略,即基于低通滤波器的虚拟惯量控制和基于高通滤波器的虚拟惯量控制。首先,从负荷扰动下直流母线电压Udc和系统虚拟惯量系数Hv变化的角度,分析控制参数对系统惯量的影响规律。其次,通过频率扰动下的直流电压响应规律,对比3种虚拟惯量控制策略的优劣性。然后,建立考虑有限大容量微电网的光伏系统数学模型,作为虚拟惯量控制参数的设计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低通滤波器的虚拟惯量控制实质上是在常规虚拟惯量控制的基础上引入了一个延时环节,以减缓频率响应速度,增加Kl或ωl也可提升系统的惯量效应;基于高通滤波器的虚拟惯量控制克服了常规虚拟惯量控制不能恢复高压侧直流母线电压至额定值的问题,增加Kh或减小ωh也可提高系统的惯量支撑。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以及分析结论的正确性。该研究为光伏系统给电网提供惯量支撑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系统 虚拟惯量控制 下垂控制 低通滤波器 高通滤波器 微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惯量响应与转速恢复的风储协调惯量控制方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世春 申骜 +4 位作者 程绪长 周沁 鲍志阳 柴俊杰 薛臻瑶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70-1578,共9页
为提升风–储联合运行场站的动态频率支撑能力,并针对当前控制方法不能兼顾惯量响应强度与快速转速恢复、频率二次跌落抑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提升惯量响应与转速恢复的风储协调惯量控制方法。在风机控制侧,根据储能可调功率及风机转速... 为提升风–储联合运行场站的动态频率支撑能力,并针对当前控制方法不能兼顾惯量响应强度与快速转速恢复、频率二次跌落抑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提升惯量响应与转速恢复的风储协调惯量控制方法。在风机控制侧,根据储能可调功率及风机转速运行约束制定风机惯量控制策略,以最大化提取转子动能,增强风机惯量响应能力。在风机转速恢复阶段,由储能可调功率完全补偿风机功率下调量,加快风机转速恢复、抑制系统频率二次跌落;在储能控制侧,通过判断各风机运行阶段,提出基于差异化时序确定储能输出功率的控制策略。算例验证表明,所提方法在显著增强风机惯量响应能力条件下,能加快转子转速恢复,并有效抑制系统频率二次跌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稳定 惯量控制 转速恢复 风–储协调 高风电渗透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