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圆盾构隧道抗震计算的惯性力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商金华 陈永 《华南地震》 2009年第1期79-86,共8页
将单圆盾构隧道衬砌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问题,简化为由作用于盾构隧道管片形心的等代地震惯性力与地层抗力组成的受力体系,并据此以计算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内力。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反映单圆盾构隧道在地震作用下的内力最大值... 将单圆盾构隧道衬砌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问题,简化为由作用于盾构隧道管片形心的等代地震惯性力与地层抗力组成的受力体系,并据此以计算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内力。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反映单圆盾构隧道在地震作用下的内力最大值,并且简单、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圆盾构隧道 软土地层 抗震计算 惯性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地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惯性力–位移法 被引量:18
2
作者 杜修力 许紫刚 +1 位作者 许成顺 李洋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83-591,共9页
现有的地下结构地震反应简化分析方法,如:地震系数法、自由场变形法、柔度系数法、反应位移法、反应加速度法和Pushover分析方法等,均没有考虑上覆回填堆积土体或地震中因剪切破坏失效后的上覆堆积土体在竖向地震作用下产生的惯性力效... 现有的地下结构地震反应简化分析方法,如:地震系数法、自由场变形法、柔度系数法、反应位移法、反应加速度法和Pushover分析方法等,均没有考虑上覆回填堆积土体或地震中因剪切破坏失效后的上覆堆积土体在竖向地震作用下产生的惯性力效应。已有研究表明,这种上覆土体竖向惯性力效应对浅埋地下结构支撑构件的抗震性能(抗剪强度和极限变形)有重要影响,是评价浅埋地下结构抗震安全性的关键因素之一,不能忽视。为此,针对浅埋地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上覆土体竖向惯性力影响的反应位移法,简称惯性力–位移法。给出了惯性力–位移法分析模型的两个关键参数确定方法,包括地基弹簧刚度及上覆土体最大竖向惯性力。工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建议的惯性力–位移法与传统的反应位移法相比,不仅克服了传统的反应位移法不能给出中柱轴力的缺陷外,其它反应量的计算精度与之基本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结构 抗震分析 惯性力–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柄滑块秸秆压缩机构振动研究——基于惯性力平衡法 被引量:6
3
作者 周跃鹏 陈树人 +2 位作者 唐忠 李耀明 张浩天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7-41,共5页
针对现有曲柄滑块秸秆压缩机构在秸秆压缩过程中存在振动较大的问题,通过建立曲柄滑块秸秆压缩机构的结构模型对秸秆压缩过程中的惯性力进行分析,求解秸秆压缩过程中曲柄滑块机构的不平衡惯性力,并基于振动测试结果及惯性力平衡法设计... 针对现有曲柄滑块秸秆压缩机构在秸秆压缩过程中存在振动较大的问题,通过建立曲柄滑块秸秆压缩机构的结构模型对秸秆压缩过程中的惯性力进行分析,求解秸秆压缩过程中曲柄滑块机构的不平衡惯性力,并基于振动测试结果及惯性力平衡法设计了曲柄滑块秸秆压缩机构的自平衡结构及模型。结果表明:曲柄滑块秸秆压缩机构外侧壁的前后、上下、左右方向的最大振幅分别为49.39、36.86、19.25mm,通过惯性力平衡法对曲柄延长端进行配重40kg,可将曲柄滑块秸秆压缩机构在秸秆压缩过程中产生的振动有效减低。本研究为设计低振动曲柄滑块秸秆压缩机构提供了设计依据和结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压缩 曲柄滑块 振动测试 惯性力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上下土柱作用的隧道抗震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高峰 彭孟竹 +3 位作者 付明 冯思远 卢妙丹 刘云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9-44,共6页
目前隧道抗震采用的惯性力法,仅考虑了隧道上部土柱的地震力作用,未考虑下部土柱的地震力作用,从而造成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有偏离,有必要对此进行研究。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采用时程分析法计算出不同隧道埋深、跨径和围岩等级等条件下... 目前隧道抗震采用的惯性力法,仅考虑了隧道上部土柱的地震力作用,未考虑下部土柱的地震力作用,从而造成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有偏离,有必要对此进行研究。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采用时程分析法计算出不同隧道埋深、跨径和围岩等级等条件下地下结构的地震响应,并与惯性力法进行对比,分析了两种计算结果的差异。根据应力路径法计算出隧道周边围岩中的压力拱高度,即隧道周围介质的影响范围,从而确定了上下土柱的地震力作用范围,然后将其应用在惯性力法中,提出了考虑上下土柱作用的计算地震力的修正公式,即修正惯性力法。结果表明:修正惯性力法具有较好的精度。研究结果对隧道抗震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应力路径 上下土柱高度 时程分析 惯性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法的门式起重机抗震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胡晓兵 田昆 +1 位作者 徐营利 杨雄 《机械》 2018年第2期15-18,61,共5页
在对常用的抗震分析方法进行对比的基础上,依据相应规范、准则并参照门式起重机机构重要零部件的强度刚度试算结果,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元等效静力及惯性力原理的等效抗震分析方法。通过对多个组合系数的设置及分析,构造出等效静力法耦... 在对常用的抗震分析方法进行对比的基础上,依据相应规范、准则并参照门式起重机机构重要零部件的强度刚度试算结果,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元等效静力及惯性力原理的等效抗震分析方法。通过对多个组合系数的设置及分析,构造出等效静力法耦合惯性力的抗震分析系统,为验证系统可行性,以多种工况条件下的45 t门式起重机为算例进行该方法下的抗震分析,并通过对强度、刚度的校核进行验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分析 有限元 等效静力 惯性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区地铁车站抗震计算方法及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宋磊 王涛 +1 位作者 韦扣均 汪乐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694-1699,1727,共7页
针对中国东部沿海软土地区某地铁车站地下结构采用惯性力法和反应位移法进行地震响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惯性力法对地震荷载过于简化,过低估计了地震对地下结构的影响,而反应位移法较合理地反应了地震荷载对地下结构的影响;地震中的惯... 针对中国东部沿海软土地区某地铁车站地下结构采用惯性力法和反应位移法进行地震响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惯性力法对地震荷载过于简化,过低估计了地震对地下结构的影响,而反应位移法较合理地反应了地震荷载对地下结构的影响;地震中的惯性力对地下结构的内力影响不大,地震剪应力对结构的内力影响较大,当地下结构断面形状规则、单一时可采用反应位移法进行抗震计算。柱子是地铁车站最薄弱的构件,柱子与顶板相交处水平位移最大,地震时最容易发生剪压和压弯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抗震计算 惯性力法 反应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结构地震反应规范计算方法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邓宇洁 梁发云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96-1003,共8页
随着地下空间大规模开发利用,地震灾害对其造成的潜在威胁不容忽视。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GB50909-2014)》和《地下铁道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DG/TJ08-2064-2009)》建议的分析方法,选取惯性力法、反应位移法(国家规范法... 随着地下空间大规模开发利用,地震灾害对其造成的潜在威胁不容忽视。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GB50909-2014)》和《地下铁道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DG/TJ08-2064-2009)》建议的分析方法,选取惯性力法、反应位移法(国家规范法、上海规范法)、动力时程方法(线弹性方法、等效线性化方法)三类共5种计算方法,以典型两层双柱三跨地铁车站结构为分析对象进行地震反应的对比验算,对上述计算方法的适应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与动力时程方法相比较,惯性力法计算得到的侧墙剪力值偏大,中柱结果较为接近;对于反应位移法,国家规范方法和上海规范方法的计算模型略有不同,但两者计算结果基本相近,其中土体强制位移、集中地基弹簧、土体动剪切模量等参数取值对计算结果影响显著;对于动力时程方法,线弹性方法和等效线性化方法的结果较为接近,且变化趋势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结构 动力时程方 惯性力法 反应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计算方法的地铁车站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8
作者 陈瑞敏 郭佳奇 徐平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7-50,55,共5页
我国地铁车站结构抗震性能分析仍相对滞后,特别是在各种抗震计算方法分析结果的对比研究方面。针对这种情况,以北京某地铁车站为背景,采用惯性力法、反应位移法及动力时程分析法3种抗震设计方法对地铁车站进行了结构抗震性能分析,得出... 我国地铁车站结构抗震性能分析仍相对滞后,特别是在各种抗震计算方法分析结果的对比研究方面。针对这种情况,以北京某地铁车站为背景,采用惯性力法、反应位移法及动力时程分析法3种抗震设计方法对地铁车站进行了结构抗震性能分析,得出了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矩形车站结构的柱、板、墙各构件内力分布特征。结果显示:3种计算方法得到的各内力分布规律较为一致,其最大受力部位在底板与柱子交接处,但对于同一个内力而言,内力值有所差别。重点分析了3种抗震设计方法计算结果之间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抗震性能分析 惯性力法 反应位移 时程分析 差异性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方法的超高杆塔结构风振系数计算对比
9
作者 游溢 赵爽 +1 位作者 李文胜 何成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年第14期41-42,共2页
国内外的风振系数计算采用的方法不同,这样会影响风振系数沿高度的大小分布。通过对惯性力法风振系数、位移风振系数和等效静风荷载法得到的风振系数进行比较,明确三种方法之间的差异与合理性。
关键词 惯性力法 位移风振系数 等效静风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杆塔风振系数计算方法优化研究
10
作者 吴广 《通信电源技术》 2023年第4期67-69,73,共4页
风振系数是输电杆塔结构设计中非常关键的参数,但是国内外设计规范的风振系数计算公式均比较复杂,研究基于惯性力法,对输电杆塔风振系数计算方法进行推导优化,并对影响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简化了计算过程,计算结果准确,为输电杆塔... 风振系数是输电杆塔结构设计中非常关键的参数,但是国内外设计规范的风振系数计算公式均比较复杂,研究基于惯性力法,对输电杆塔风振系数计算方法进行推导优化,并对影响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简化了计算过程,计算结果准确,为输电杆塔风振系数的计算提供了一种更高效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杆塔 风振响应 风振系数 横担 惯性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地下组合结构抗震计算方法的分析与选择
11
作者 王航 杜玉东 《特种结构》 2021年第6期67-71,85,共6页
大型综合地下结构由于具有空间集约、功能齐全等优势成为目前地下结构发展的趋势。这种明挖施工的大型空间结构,兼有地下隧道结构和地上空间框架结构的双重特点,所以这种结构的抗震计算颇有争议。本文对相关的抗震计算方法进行了深入研... 大型综合地下结构由于具有空间集约、功能齐全等优势成为目前地下结构发展的趋势。这种明挖施工的大型空间结构,兼有地下隧道结构和地上空间框架结构的双重特点,所以这种结构的抗震计算颇有争议。本文对相关的抗震计算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和综合对比,并通过计算验证,证明计算方法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地下结构物与周围土体的变形协调情况,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边界条件选择适合的抗震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综合地下结构 惯性力法 反应位移 基床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移动通信塔强风作用下抗倾覆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国砚 赵鹏抟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6-80,共5页
强风作用下某结构高耸的通信塔可能发生倾覆的问题,根据惯性风荷载法理论,采用数值风洞得到的塔体表面沿高度分段风压体型系数,考虑塔体前6阶振型的影响,得到强风作用下13个风向塔体风振响应计算结果.基于塔体风振响应结果,并考虑一体... 强风作用下某结构高耸的通信塔可能发生倾覆的问题,根据惯性风荷载法理论,采用数值风洞得到的塔体表面沿高度分段风压体型系数,考虑塔体前6阶振型的影响,得到强风作用下13个风向塔体风振响应计算结果.基于塔体风振响应结果,并考虑一体化机房上作用风力,对此通信塔进行抗倾覆研究.通过分析研究,得到了此通信塔抗倾覆最不利风向角为90°,移动基础安全设计重量为15.8 t.分析结果表明,计算方法可靠合理,同时也为通信塔类结构的风振和抗倾覆分析提供一种可参考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塔 等效惯性力法 风振响应 抗倾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单拱大跨无柱车站抗震分析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刚 孟小伟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8-165,共8页
文章简要阐述了地铁抗震分析常用计算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并结合青岛地铁4号线人民会堂站实际情况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地震荷载作用下车站动力特性,通过对比结构各点内力及位移,结果表明:(1)反应位移法、反应加速度法计算地震响... 文章简要阐述了地铁抗震分析常用计算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并结合青岛地铁4号线人民会堂站实际情况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地震荷载作用下车站动力特性,通过对比结构各点内力及位移,结果表明:(1)反应位移法、反应加速度法计算地震响应结果普遍比时程分析法大,且车站刚度越大,偏差越大;(2)鉴于E3状态下结构弹塑性本构误差较大,对于截面变化不大、地层较为简单的车站弹塑性层间位移可采用弹性层间位移乘以延性系数;(3)惯性力法计算普遍比反应位移法小,但当车站惯性力起主导作用(即车站刚度相对于土体很大)时,惯性力法与反应位移法计算相差不大;(4)青岛车站基本位于花岗岩中,结构动力响应90%是由剪切力引起,不同于昆明、常州、郑州等土体抗震分析结果;(5)地铁结构层间位移角随车站埋深增大而增加,随矢跨比、围岩弹模、二次衬砌厚度增加而减少,但其中二次衬砌厚度对层间位移角影响最小,车站埋深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拱大跨 抗震 惯性力法 反应位移 反应加速度 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结构横向抗震设计关键技术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勇勤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44-46,共3页
基于某沿江城市新建越江盾构隧道横断面结构的抗震设计,采用了拟静力法之一的地震系数法计算,再利用动力有限元的惯性力法进行检验,得到了隧道顶部位移时程曲线、顶底间的相对位移时程曲线、管片衬砌结构的内力图和变形图。得出的结论... 基于某沿江城市新建越江盾构隧道横断面结构的抗震设计,采用了拟静力法之一的地震系数法计算,再利用动力有限元的惯性力法进行检验,得到了隧道顶部位移时程曲线、顶底间的相对位移时程曲线、管片衬砌结构的内力图和变形图。得出的结论可以为本工程盾构隧道抗震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参考,针对盾构隧道横断面结构抗震设计采取的方法也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盾构隧道 横向抗震设计 地震系数 惯性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Precision-Positioning Method for a High-Acceleration Low-Load Mechanism Based on Optimal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Inertial Energy 被引量:5
15
作者 Xin Chen Youdun Bai +2 位作者 Zhijun Yang Jian Gao Gongfa Chen 《Engineering》 SCIE EI 2015年第3期391-398,共8页
High-speed and precision positioning are fundamental requirements for high-acceleration low-load mechanisms in integrated circuit (IC) packaging equipment. In this paper, we derive the transient nonlinear dynamicres... High-speed and precision positioning are fundamental requirements for high-acceleration low-load mechanisms in integrated circuit (IC) packaging equipment. In this paper, we derive the transient nonlinear dynamicresponse equations of high-acceleration mechanisms, which reveal that stiffness, frequency, damping, and driving frequency are the primary factors. Therefore, we propose a new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and velocity-planning method for the precision positioning of a high-acceleration mechanism based on optimal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inertial energy. For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we first reviewed the commonly flexible multibody dynamic optimization using equivalent static loads method (ESLM), and then we selected the modified ESLM for optimal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inertial energy; hence, not only the stiffness but also the inertia and frequency of the real modal shapes are considered. For velocity planning, we developed a new velocity-planning method based on nonlinear dynamic-response optimization with varying motion conditions. Our method was verified on a high-acceleration die bonder. The amplitude of residual vibration could be decreased by more than 20% via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and the positioning time could be reduced by more than 40% via asymmetric variable velocity planning. This method provides an effectiv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precision positioning of high-acceleration low-load mechanis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acceleration low-load mechanism precision positioning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inertial energy equivalent static loads method (ESLM) velocity plan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gnetometer calibr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ellipsoid constraint
16
作者 董明杰 Chou Wusheng Fang Bin 《High Technology Letters》 EI CAS 2015年第4期407-413,共7页
Calibration of magnetometer is an essential part to obtain high measurement precision.However,the existing calibration methods are basically the calibration of all attitudes,which means tough work when the magnetomete... Calibration of magnetometer is an essential part to obtain high measurement precision.However,the existing calibration methods are basically the calibration of all attitudes,which means tough work when the magnetometer is applied in strapdown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SINS).So a quick,easy and effective calibration algorithm 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ellipsoid constraint to calibrate magnetometers.In this paper,the measuring principle and error characteristic of the magnetometer are analysed to study its magnetic interference.During the process,a magnetometer calibration model is set up to convert the calibration to ellipsoid fitting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 of hard magnetic interference and soft magnetic interference.Then the algorithm is tested by mimic experiment.The result shows that measurement precision is improved after the calibration,and then the magnetometer is installed in a control cabin of an underwater robot which is designed and developed by us,and actual magnetometer calibration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to further verify the validity of the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ibration MAGNETOMETER ellipsoid constraint strapdown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 (SI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