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09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跟网型风电机组“虚拟惯性常数”常数化计算方法
1
作者 李世春 石明达 +3 位作者 张业丽 杨跳 刘蒙恩 李振兴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1-150,共10页
针对跟网型风电机组“虚拟惯性常数”无法聚合求解系统等效惯性常数以及不能构建完整的SFR模型问题,提出跟网型风电机组“虚拟惯性常数”常数化计算方法。首先,建立具有最相近风机转子动能变化量的目标函数,并考虑动能变化关键节点和动... 针对跟网型风电机组“虚拟惯性常数”无法聚合求解系统等效惯性常数以及不能构建完整的SFR模型问题,提出跟网型风电机组“虚拟惯性常数”常数化计算方法。首先,建立具有最相近风机转子动能变化量的目标函数,并考虑动能变化关键节点和动能变化动态过程的约束条件。其次,根据虚拟惯量响应过程动能变化阶段相异特征,分段求解具有“等效惯量和能量支撑”效果的常数化“虚拟惯性常数”,实现系统等效惯性常数的可聚合求解。最后,通过建立系统频率响应模型,结合时域仿真法和相关评价指标验证了计算结果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网型风电机组“ 虚拟惯性常数”常数化计算 等效能量变化 电力系统等效惯性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壳体运动惯性约束效应的装药燃烧裂纹网络反应演化理论模型
2
作者 教继轩 白志玲 +2 位作者 段卓平 张连生 黄风雷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3,共13页
为合理描述机械约束下炸药装药点火后的反应演化行为,深入分析壳体变形运动特征,将壳体响应变化过程分为弹塑性准静态阶段、完全屈服运动阶段和壳体破裂后惯性运动约束阶段。考虑装药燃烧裂纹网络反应演化与壳体变形运动的耦合作用,建... 为合理描述机械约束下炸药装药点火后的反应演化行为,深入分析壳体变形运动特征,将壳体响应变化过程分为弹塑性准静态阶段、完全屈服运动阶段和壳体破裂后惯性运动约束阶段。考虑装药燃烧裂纹网络反应演化与壳体变形运动的耦合作用,建立了反映壳体运动惯性约束效应的装药反应演化模型,通过与典型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及参数的适应性。壳体运动速度和内部压力的变化本质表征了装药能量释放与产物气体对外做功的关系,考虑壳体运动惯性约束效应可以更全面地表征装药反应演化过程,利用该模型,可以根据壳体壁面运动速度历史计算得到弹内压力、反应速率和反应度变化历史,可为约束装药在意外刺激下的安全性设计与评估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冲击点火 反应演化行为 惯性约束效应 广义等效惯性约束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直接法的水下单目视觉惯性里程计
3
作者 王益美 黄琰 冯浩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100,共7页
针对水下视觉导航在弱纹理环境下定位精度低及稳健性较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直接法的水下单目视觉惯性里程计。该方法基于像素灰度不变的假设,通过优化光度误差估计相机位姿,避免了特征点提取和匹配的复杂过程,从而提高了导... 针对水下视觉导航在弱纹理环境下定位精度低及稳健性较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直接法的水下单目视觉惯性里程计。该方法基于像素灰度不变的假设,通过优化光度误差估计相机位姿,避免了特征点提取和匹配的复杂过程,从而提高了导航的实时性和稳健性;同时,结合惯性测量单元(IMU)的数据,利用误差状态卡尔曼滤波(ESKF)进行数据融合进一步减小误差,以提高自主水下机器人(AUV)在水下复杂环境导航的稳定性和精度。试验结果表明,误差达厘米级且与单纯的视觉算法相比,有所减小,证明了该系统能够有效融合视觉和惯性信息,在水下导航领域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直接法 自主水下机器人 惯性测量单元 视觉惯性里程计 误差状态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多状态颜色一致性约束的激光-惯性-视觉里程计
4
作者 刘春明 于光远 +3 位作者 李琮 施鹏程 孙世颖 徐勇军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26,共8页
基于视觉、激光等单一传感器的定位方法难以适应多样化的环境,围绕激光雷达、惯性测量单元和相机3种模态的传感器信息源,针对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与视觉测量没有充分关联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状态颜色一致... 基于视觉、激光等单一传感器的定位方法难以适应多样化的环境,围绕激光雷达、惯性测量单元和相机3种模态的传感器信息源,针对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与视觉测量没有充分关联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状态颜色一致性约束的激光雷达-惯性-视觉里程计方法,以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和定位精度。该方法紧耦合了激光雷达-惯性里程计(LiDAR-Inertial Odometry,LIO)和视觉-惯性里程计(Visual-Inertial Odometry,VIO)两个子系统,并定义了带有颜色信息的全局地图表示形式。LIO子系统中点云经过运动补偿后,直接用于构建点到面的残差。VIO子系统利用全局地图中点的深度信息,根据滑动窗口中多个相机状态观测到同一地图点颜色的一致性,构建光度误差约束,并通过不变扩展卡尔曼滤波(Extended Kalman Filter,EKF)状态估计器进行系统状态更新。在南洋理工大学发布的公共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所提方法在该数据集不同序列上的绝对轨迹误差平均值为0.402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传感器融合定位 状态估计 视觉-惯性里程计 激光-惯性里程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DV可控动惯性悬架优化设计与分数阶滑模控制研究
5
作者 杨晓峰 汪伟 +4 位作者 李谕 刘昌宁 沈钰杰 刘雁玲 张天一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81,101,共13页
针对轮毂电机驱动汽车(hub motor driven vehicle,HMDV)因开关磁阻电机自重和电机气隙偏心导致产生的垂向振动负效应严重恶化车辆的平顺性和操稳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数阶滑模控制的HMDV可控动惯性悬架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在轮毂驱... 针对轮毂电机驱动汽车(hub motor driven vehicle,HMDV)因开关磁阻电机自重和电机气隙偏心导致产生的垂向振动负效应严重恶化车辆的平顺性和操稳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数阶滑模控制的HMDV可控动惯性悬架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在轮毂驱动电机气隙偏心产生的不平衡径向力基础上,建立HMDV 1/4混棚动惯性悬架,理论证明二阶混棚正实网络的优异性能;其次,采用HMDV二阶混棚正实网络作为参考模型,构建基于分数阶滑模控制理论的HMDV协调控制系统,在随机路面下进行平顺性仿真和分析;最后,进行HMDV 1/4悬架台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HMDV可控动惯性悬架与HMDV传统被动悬架相比,车身加速度均方根值、悬架动行程均方根值以及轮胎动载荷均方根值最大降幅分别为7.72%、30.64%以及11.54%。验证了所设计的HMDV可控动惯性悬架对于由开关磁阻电机造成的垂向振动负效应有优异的抑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毂电机驱动汽车(HMDV) 惯性悬架 混棚 分数阶滑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辨识的新能源电力系统惯性常数快速追踪方法
6
作者 张波 张成健 +2 位作者 张经 王磊 李铁成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3-170,共8页
针对新能源电力系统惯性量化评估问题,研究基于系统辨识的系统惯性常数追踪方法,将该方法划分为非递推算法和递推算法2类,从辨识原理角度剖析二者在计算存储、辨识速度等方面的区别与内在联系,并利用IEEE典型系统进行实验算例对比验证... 针对新能源电力系统惯性量化评估问题,研究基于系统辨识的系统惯性常数追踪方法,将该方法划分为非递推算法和递推算法2类,从辨识原理角度剖析二者在计算存储、辨识速度等方面的区别与内在联系,并利用IEEE典型系统进行实验算例对比验证分析。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递推算法辨识精度高、辨识结果稳定、辨识速度快,适用于节点数量庞大、结构复杂的辨识对象,有利于实现新能源电力系统惯性常数的实时监测与快速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电力系统 惯性常数 系统辨识 量化评估 非递推算法 递推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IMU预积分的视觉惯性导航算法
7
作者 刘明 梁凯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1,46,共6页
在视觉惯性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系统中,IMU的测量精度不足常常导致机器人的自主定位受限。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IMU预积分的算法。首先,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法计算IMU预积分量;然后,将改进后的IMU预积分量与相机数据进行紧耦合融合,... 在视觉惯性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系统中,IMU的测量精度不足常常导致机器人的自主定位受限。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IMU预积分的算法。首先,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法计算IMU预积分量;然后,将改进后的IMU预积分量与相机数据进行紧耦合融合,并将优化后的状态变量残差纳入滑动窗口优化框架中,以实现更准确的定位功能;最后,通过Euroc数据集,将优化后的算法与VINS-Fusion以及VIORB算法进行对比,经实验在不同的快速运动场景中,优化后的算法的定位精度相较于VIORB提高了55.1%,VINS-Fusion提高了52.3%,验证了优化后的算法通过改进位姿测量估计值提高定位精度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惯性导航系统 惯性测量单元 IMU预积分 定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西北部连续台风激发的近惯性内波观测研究
8
作者 刘杰 闫桐 经志友 《热带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81,共16页
文章基于2020年10—11月南海西沙潜标观测资料,详细研究了三个连续台风激发近惯性内波(near-inertialwaves,NIWs)的特征,分析了不同台风引起NIWs的特征参数、衰减时间尺度、垂向结构,以及背景涡度和流场对NIWs频率的调制作用。观测期间... 文章基于2020年10—11月南海西沙潜标观测资料,详细研究了三个连续台风激发近惯性内波(near-inertialwaves,NIWs)的特征,分析了不同台风引起NIWs的特征参数、衰减时间尺度、垂向结构,以及背景涡度和流场对NIWs频率的调制作用。观测期间,台风Saudel、Molave和Vamco激发NIWs垂向波长分别为109m、133m和117m,垂向群速度分别为29m·d^(-1)、26m·d^(-1)和18m·d^(-1),衰减时间尺度分别为3d、7d和15d。分析表明,层结效应对垂向群速度变化影响显著,同时Vamco事件中的长时间衰减尺度应为远场传来的EOF(empiricalorthogonalfunction)第2模态NIWs所致。动力模态分解(dynamical mode decomposition, DMD)和EOF分析整体结果一致,第1模态贡献均显著占优,且海洋上层NIWs垂向分布结构相近。在100m以浅、100~150m和150~350m层内,近惯性动能(near-inertial kinetic energy, NIKE)分别主要分布于DMD的第1、第3和第2模态中。观测的NIWs频率均表现出蓝移特征,台风Saudel与Molave事件中的蓝移是背景流场的多普勒频移效应和背景涡度的共同作用,Vamco期间气旋式涡旋带来的显著正背景涡度则是蓝移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对深入理解强风致NIWs的结构、传播、衰减与能量分布等特征及其产生机理有裨益,并且为NIWs在数值模式中的模拟和合理刻画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台风 惯性内波 模态分解 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同控制优化风电-柔直并网惯性响应策略研究
9
作者 谭珺敉 彭晓涛 +2 位作者 李旭涛 陈紫薇 杨军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55-1367,共13页
为优化风电场经柔性直流输电接入受端电网的惯性响应动态特性,该文提出一种在风电-柔直并网系统中实现无通信协调惯量支撑的关键参数设计方法。基于风机变比例系数调速和柔直网侧换流站附加直流电压-频率下垂控制建立风电-柔直系统实现... 为优化风电场经柔性直流输电接入受端电网的惯性响应动态特性,该文提出一种在风电-柔直并网系统中实现无通信协调惯量支撑的关键参数设计方法。基于风机变比例系数调速和柔直网侧换流站附加直流电压-频率下垂控制建立风电-柔直系统实现无通信频率响应的传递函数,明确了下垂系数和调速系数对并网系统惯性响应的调节作用。采用协同控制理论,通过选取频率和直流电压偏差、风电-柔直系统虚拟惯量构造宏变量,设计了下垂系数自适应频率变化调节、调速系数自适应直流电压和风机转速变化调节的协同控制律,实现并网系统利用电容储能和差异化转子动能协同提供惯量支撑。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风电-柔直并网模型,利用受端电网频率负荷扰动验证了协同控制律的有效性。仿真研究表明,所提策略能够优化风电场和柔直系统惯量支撑的协同配合,改善受端电网惯性响应动态特性,同时具有优化直流电容电压及风机转速恢复动态过程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 惯性响应 协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用调频能量的风电机组综合虚拟惯性控制参数整定
10
作者 李可心 安军 +2 位作者 石岩 周毅博 刘楚瑜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82-1394,共13页
准确评估并合理利用风电机组的调频能力是目前研究亟须解决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可用调频能量的风电机组综合虚拟惯性控制参数整定方法。首先,推导了风电机组机械能损失和可用转子动能与风速之间的数学模型,根据模型揭示了风速变... 准确评估并合理利用风电机组的调频能力是目前研究亟须解决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可用调频能量的风电机组综合虚拟惯性控制参数整定方法。首先,推导了风电机组机械能损失和可用转子动能与风速之间的数学模型,根据模型揭示了风速变化对二者的影响,实现了风电机组调频能力的有效评估;其次,建立了风电机组调频能量与控制参数的关系表达式,计及风电机组可用调频能量、系统的频率变化量和频率变化率,考虑不同场景下的调频优先等级,设计了模糊控制规则,并基于模糊控制规则采用模糊逻辑控制方法得到了综合控制效果最优时的控制参数整定值;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综合虚拟惯性控制 可用调频能量 参数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吕宋海峡海域黑潮对近惯性内波传播的调制作用研究
11
作者 廖晓娴 许行 +1 位作者 黄晓冬 桑康凯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4,共12页
本文基于2010年8月—2011年4月吕宋海峡黑潮两侧潜标观测的流速数据,研究了台风引起的近惯性内波在黑潮调制下的传播特征。观测结果表明,台风“鲇鱼”经过吕宋海峡附近后,上层海洋有强烈的近惯性内波生成,最大近惯性流速达到0.4 m·... 本文基于2010年8月—2011年4月吕宋海峡黑潮两侧潜标观测的流速数据,研究了台风引起的近惯性内波在黑潮调制下的传播特征。观测结果表明,台风“鲇鱼”经过吕宋海峡附近后,上层海洋有强烈的近惯性内波生成,最大近惯性流速达到0.4 m·s^(-1),黑潮东侧(太平洋)的最大近惯性动能比西侧(南海)的强2~3倍。这种空间差异与风能输入不一致,黑潮东侧的风功要弱于西侧。流速和剪切的功率谱分析结果显示,台风“鲇鱼”期间黑潮东侧明显的上层近惯性谱峰的频率在黑潮东侧明显低于黑潮西侧。黑潮形态变化引起的相应流场和涡度场变化能够对近惯性内波传播进行调制。射线追踪实验结果表明,黑潮的平流作用可以使近惯性内波远离源地,其流轴西侧正涡度阻碍近惯性内波传播,而其东侧负涡度可以使近惯性内波聚集。该结果所揭示的近惯性内波的传播过程和分布特征可为理解全球海洋近惯性内波的再分配问题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宋海峡 惯性内波 台风 黑潮 射线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网逆变器惯性特性与提升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继方 韩爱山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4-144,共11页
目的 为解决当前大规模新能源发电并网后电力系统低惯量运行的问题,方法 对并网逆变器惯性特性进行分析,并对提升并网逆变器惯性水平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分析电力系统中惯性的本质,推导出并网逆变器惯性水平与自身器件参数的关系,利用... 目的 为解决当前大规模新能源发电并网后电力系统低惯量运行的问题,方法 对并网逆变器惯性特性进行分析,并对提升并网逆变器惯性水平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分析电力系统中惯性的本质,推导出并网逆变器惯性水平与自身器件参数的关系,利用根轨迹法绘出以直流侧电容为变量的直流电压控制环根轨迹,结合根轨迹和不同电网工况场景对逆变器惯性水平的需求优化直流侧电容取值;然后在并网逆变器直流侧电压控制环中引入频率反馈环节,提出一种改进的逆变器直流侧电压控制策略和逆变器调制策略,进而提升并网逆变器的瞬时惯量水平,使直流侧电容根据电网频率波动情况进行充放电,抑制电网频率瞬时变化率;最后,使用MATLAB/Simulink搭建仿真平台对所提惯性提升策略进行验证。结果 结果表明,当直流侧电容取0.4 F,虚拟惯性时间常数为5 s时,与未使用本文所提控制策略相比,本文策略的系统频率跌落最大偏移量减小了0.11 Hz,平均跌落速率减小了0.035 Hz/s。结论 所提策略能有效提升并网逆变器惯性水平,抑制电网频率瞬时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逆变器 频率稳定 惯性 电容电压 电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刚度惯性阻尼器控制高层结构振动的试验与模拟研究
13
作者 赵玮伟 全涌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7-176,共10页
建立了控制多自由度高层建筑风致振动的负刚度惯性调谐阻尼器(negative stiffness-tuned viscous mass damper, NS-TVMD)系统的理论模型,通过3D打印技术设计制造了以齿轮齿条式惯容器元件和预压弹簧式负刚度元件组装而成的NS-TVMD系统,... 建立了控制多自由度高层建筑风致振动的负刚度惯性调谐阻尼器(negative stiffness-tuned viscous mass damper, NS-TVMD)系统的理论模型,通过3D打印技术设计制造了以齿轮齿条式惯容器元件和预压弹簧式负刚度元件组装而成的NS-TVMD系统,并将该系统安装在一个6自由度高层建筑气动弹性模型上进行了风洞试验研究。然后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结果相互验证,并分析得到了NS-TVMD的最优参数。结果表明,准确调谐的NS-TVMD系统比传统调谐惯性黏滞阻尼器系统对高层建筑的风致振动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由于负刚度组件在静态情况下具有高刚度,而在动态情况下具有低刚度,当NS-TVMD系统被调频至受控结构的一阶自振频率附近时,它不仅能有效控制结构的一阶模态响应,还能通过其低动态刚度特性控制结构的高阶模态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阻尼器 负刚度弹簧 风洞试验 风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惯性预测的遥感场景舰船多目标跟踪模型
14
作者 潘超凡 李润生 +2 位作者 胡庆 包全福 保永强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51,共11页
遥感场景下的舰船目标跟踪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价值,如何克服遥感视角下舰船朝向任意性、近岸舰船密集排列等问题对跟踪性能的影响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针对遥感场景下舰船等大长宽比目标的多目标跟踪(multiple-object trackin... 遥感场景下的舰船目标跟踪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价值,如何克服遥感视角下舰船朝向任意性、近岸舰船密集排列等问题对跟踪性能的影响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针对遥感场景下舰船等大长宽比目标的多目标跟踪(multiple-object tracking,MOT)任务,提出一种基于惯性预测的多目标跟踪器(inertial predicting multiple-object tracker,IPMOT)。首先,利用检测-跟踪(tracking-by-detection,TBD)范式级联检测器和跟踪器有效避免训练过程对时序关系的依赖,通过公开的目标检测数据集实现对检测器的训练,解决跟踪数据集缺乏的问题。其次,针对TBD范式在检测阶段存在的漏检严重影响跟踪性能的问题,构建惯性跟踪模型(inertial tracking model,ITM),通过多步预测来实现检测器漏检时的跟踪保持,并利用角度修正消除边界处角度突变的影响。最后,为实现所提算法的模型训练和性能测试,制作舰船MOT(ship MOT,SMOT)数据集。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MOT精度(MOT accuracy,MOTA)和识别F1分数(identity F1 score,IDF1)指标上分别提升3.9%和7.2%,在IDs和Frag指标上的表现有明显改善,具有较好的跟踪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场景 舰船目标 多目标跟踪 惯性预测 检测-跟踪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双元创新战略与跨境电商敏捷性——兼论组织学习与经验惯性的调节作用
15
作者 徐升 苏建军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9-132,共4页
随着全球化的加剧,跨境电商的敏捷性的提升愈发重要,然而现有研究缺乏对IT双元创新战略与跨境电商敏捷性关系的讨论。基于178份问卷调查,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本研究探讨了IT双元创新战略对跨境电商敏捷性的影响,并分析了组织学习和经验惯... 随着全球化的加剧,跨境电商的敏捷性的提升愈发重要,然而现有研究缺乏对IT双元创新战略与跨境电商敏捷性关系的讨论。基于178份问卷调查,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本研究探讨了IT双元创新战略对跨境电商敏捷性的影响,并分析了组织学习和经验惯性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IT双元创新战略显著提升了跨境电商敏捷性,组织学习正向调节了该关系,而经验惯性负向调节了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双元创新战略 跨境电商敏捷性 组织学习 经验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惯性权重的混沌鲸鱼算法研究
16
作者 孙敏 周帅 +2 位作者 周晓梅 李小珍 王敏 《黑龙江科学》 2025年第4期42-46,51,共6页
针对经典的鲸鱼算法在后期寻优过程中存在收敛速度慢、易陷入早熟的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惯性权重的混沌鲸鱼算法。该改进算法使用Cubic映射产生的混沌序列来初始化鲸鱼位置,从而增加种群的多样性。采用非线性收敛因子,使算法在前... 针对经典的鲸鱼算法在后期寻优过程中存在收敛速度慢、易陷入早熟的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惯性权重的混沌鲸鱼算法。该改进算法使用Cubic映射产生的混沌序列来初始化鲸鱼位置,从而增加种群的多样性。采用非线性收敛因子,使算法在前期能够扩大寻优范围,提高全局搜索能力,后期具有更强的局部开发能力,增强算法的求解精度。引入由鲸鱼个体适应度值决定的动态惯性权重优化策略,使算法能够及时跳出局部最优。选取8个经典测试函数来检验改进算法的精度和效率,并与其他几种群智能算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求解精度和收敛速度得到显著提高,能有效避免早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鲸鱼算法 Cubic映射 非线性收敛因子 动态惯性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功率型储能的虚拟惯性控制策略
17
作者 张炜 师长立 +1 位作者 龚利武 霍群海 《电力电子技术》 2025年第1期67-70,共4页
本文对现有虚拟惯性控制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现有策略惯性支撑能力与电压波动率大小以及符号密切相关,当电压波动与电压变化率符号不一致时,惯性支撑能力不足。针对现有控制策略存在的问题,本文借鉴牛顿力学定律思想,提出一种适用于功... 本文对现有虚拟惯性控制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现有策略惯性支撑能力与电压波动率大小以及符号密切相关,当电压波动与电压变化率符号不一致时,惯性支撑能力不足。针对现有控制策略存在的问题,本文借鉴牛顿力学定律思想,提出一种适用于功率型储能的新型虚拟惯性控制策略。该策略惯性支撑能力与电压波动幅值的平方成正比,不受电压变化率的影响,可以更好地为系统提供惯性支撑。然后,本文对虚拟惯性控制系数对新型控制策略的影响及稳定性进行深入分析,为控制参数的选取提供了依据。最后,搭建相关实验平台,开展相关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虚拟惯性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惯性控制 电压变化率 电压波动 功率型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相关和旋转约束的视觉惯性里程计在线时间校准算法
18
作者 蒙军杰 熊军林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8-292,共5页
在融合相机和惯性测量单元(IMU)的数据推测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时,传感器测量记录的时间点对用于估计轨迹的视觉惯性里程计(VIO)的鲁棒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然而,由于传感器数据到达接收端的延迟存在差异,图像数据流和IMU数据流之间通常存... 在融合相机和惯性测量单元(IMU)的数据推测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时,传感器测量记录的时间点对用于估计轨迹的视觉惯性里程计(VIO)的鲁棒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然而,由于传感器数据到达接收端的延迟存在差异,图像数据流和IMU数据流之间通常存在不可避免的时间偏置,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互相关和旋转对齐的视觉惯性里程计在线时间校准的算法。首先使用对极几何和预积分算法分别得到相机和IMU各自的相对位姿,并计算出相机的角速度;然后根据相机与IMU的角速度进行互相关计算,得到初步的时间偏置估计;最后利用相机和IMU相对位姿进行旋转约束,通过优化误差函数得到更精确的相对时间偏置估计,该时间偏置值随后用于平移传感器的时间轴以进行校准。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减缓时间偏置对里程计精度带来的影响,并使得VIO能够在具有更大时间偏置范围的数据流下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时间校准 旋转约束 视觉惯性里程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惯性基准的线路沉降车载检测方法
19
作者 陈仕明 刘秀波 +3 位作者 柯在田 王昊 余宁 魏世斌 《中国铁道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59,共10页
为提升线路沉降检测效率,提出基于惯性基准的线路沉降车载检测方法。基于测量原理推算误差来源,采用角速度测量法测量轨道高程,用增量求和法预处理IMU数据,基于列车行驶过程中的动态零速假设建立里程计观测修正模型,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 为提升线路沉降检测效率,提出基于惯性基准的线路沉降车载检测方法。基于测量原理推算误差来源,采用角速度测量法测量轨道高程,用增量求和法预处理IMU数据,基于列车行驶过程中的动态零速假设建立里程计观测修正模型,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框架实时估计姿态及陀螺仪零偏,融合惯性推算结果与位移测量值计算轨面高程和高低不平顺,建立局部沉降快速筛查与区段高程测量相结合的检测流程,并在不同线路开展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测量轨道超高重复性偏差的95%分位数最大值为0.9 mm,重复性偏差均值为0.24 mm,对姿态测量准确性的提升较为明显;350 km·h^(-1)速度等级下测量的1 000 m长波高低不平顺重复性偏差的95%分位数为1.57 mm,均值为0.58 mm;120 km·h^(-1)速度等级下测量的风险沉降区段的1 000 m高低不平顺最大重复性偏差为0.5 mm,相对高程的最大重复性偏差为5 mm;80 km·h^(-1)检测速度下测量的400 m内相对高程与绝对测量的最大偏差为1.87 mm,能够满足线路沉降区段的车载快速测量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路 沉降 惯性基准 相对高程 车载检测 扩展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MEMS惯性传感器的低成本手势识别方法
20
作者 廖承镊 蔡浩原 +2 位作者 柳雅倩 王嘉铭 刘春秀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4-137,142,共5页
针对低成本和便捷的手势识别需求,提出了轴交叉特征码手势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MEMS惯性传感器获取手势的姿态数据,通过互补滤波器融合传感器的加速度和陀螺仪数据,计算手势的加速度矢量。根据手势加速度矢量通过东北天(ENU)坐标系中坐... 针对低成本和便捷的手势识别需求,提出了轴交叉特征码手势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MEMS惯性传感器获取手势的姿态数据,通过互补滤波器融合传感器的加速度和陀螺仪数据,计算手势的加速度矢量。根据手势加速度矢量通过东北天(ENU)坐标系中坐标轴的顺序生成手势轴交叉特征码,最终与手势特征模板库对比,完成手势实时识别。所提方法在用户独立实验中的手势识别准确率可达97.4%,相比动态时间规整(DTW)手势识别方法提升19.8%,并且程序运算的闪存占用小于5 kB,内存占用小于1 kB。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达到较高的手势识别准确率并仅需占用较小的计算资源,能满足低成本和便捷的人机交互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势识别 惯性测量单元 互补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