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让语言自身言说”——阿多诺、抒情诗与自然救赎 |
向浩源
|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探寻经典爱情诗的表达密码——我教《诗经·关雎》 |
曹公奇
|
《语文世界(中旬刊)》
|
2025 |
0 |
|
3
|
世界文学语境中漫谈木心和情诗 |
童明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CSSCI
|
2024 |
0 |
|
4
|
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政治抒情诗的审美风格 |
袁琳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5
|
中国古代爱情诗翻译选本在西方世界的传播 |
李松
舒萌之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6
|
另一种康桥情结——作为情诗的《再别康桥》再解读 |
彭贵昌
|
《惠州学院学报》
|
2024 |
0 |
|
7
|
略论马启代的爱情诗 |
李明军
孙钰璐
|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8
|
政治抒情诗流变史中被忽视的一环——论易代之际的南社诗歌创作 |
戴惠
王子媛
|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
2024 |
0 |
|
9
|
试析云海英爱情诗中的肯定与否定表达 |
靳乾
|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24 |
0 |
|
10
|
个人情感、历史书写与人类情怀:政治抒情诗的新维度——兼论程学源长诗《紫荆花开廿年红》 |
王瑛
|
《粤海风》
|
2024 |
0 |
|
11
|
简论伊丽莎白文学时代的情诗 |
方汉泉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4 |
1
|
|
12
|
论雁西爱情诗的多维书写 |
谭五昌
孙文敏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3
|
西亚南亚三种抒情诗的题材比较 |
陈本益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14
|
谢尔盖·波特凯维茨《六首钢琴抒情诗》和声分析 |
曹婵婵
|
《黄河之声》
|
2024 |
1
|
|
15
|
对称与现代政治抒情诗的诗体探索 |
高健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6
|
唐代婚俗视野下的爱情诗 |
张翠真
|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17
|
政治抒情诗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实践路径 |
朱可钦
黄晓云
|
《西部学刊》
|
2024 |
0 |
|
18
|
顾城爱情诗的隐秘表达及成因探析 |
赖静怡
谢君兰
|
《写作》
|
2024 |
0 |
|
19
|
试论《诗经》爱情诗中的植物意象 |
孙思源
|
《文教资料》
|
2024 |
0 |
|
20
|
论“十七年”政治抒情诗对称形式的诗学传统 |
张慧燕
|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