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真情入笔端,用实感融悲歌——以《祭侄文稿》为例探寻书法创作中的情感投射
1
作者 高夫欢 《天工》 2024年第36期81-83,共3页
书法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情感表达的一种独特形式。在《祭侄文稿》中,能看到颜真卿将个人的悲痛及哀思转化为一个个笔画。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学习并理解传统艺术的情感表达方式,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背景,保持情感深... 书法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情感表达的一种独特形式。在《祭侄文稿》中,能看到颜真卿将个人的悲痛及哀思转化为一个个笔画。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学习并理解传统艺术的情感表达方式,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背景,保持情感深度。分析了《祭侄文稿》中的情感传递方式,提出了在书法创作中加强情感表达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祭侄文稿》 书法创作 情感投射 笔墨 线条 颜真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集体记忆”下中国诗画的情感投射
2
作者 么知为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5期281-283,共3页
中国诗画不仅承载了古人的文化传承和艺术追求,更通过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情感投射的媒介,为现代人营造了一个能够传递情感的情境,使我们能够在“当今之境”中深刻体会“古人之意”。文章以“集体记忆”哲学、建筑学、文化地理学三个... 中国诗画不仅承载了古人的文化传承和艺术追求,更通过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情感投射的媒介,为现代人营造了一个能够传递情感的情境,使我们能够在“当今之境”中深刻体会“古人之意”。文章以“集体记忆”哲学、建筑学、文化地理学三个不同视角的理论研究为媒介,通过总结“闲情”观、美学观与空间观、宇宙观与自然观三个方面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体记忆”,解析中国诗画由古至今情感投射的发生机制,为建立新的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建筑学设计类型学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投射 集体记忆 中国诗画 中国传统文化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留守儿童书面叙事中的情感投射方式——以万州区农村留守儿童为例
3
作者 肖祎 尹凤莉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114-120,共7页
语言是人类表达自我的主要途径,也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体现形式,其中包括对个人的情感投射。儿童学会在书面叙事中通过体现人际功能的情感要素来表述个体感受,也是个人情感在语言中的投射方式之一。在重庆市万州区农村留守儿童书面叙事个案... 语言是人类表达自我的主要途径,也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体现形式,其中包括对个人的情感投射。儿童学会在书面叙事中通过体现人际功能的情感要素来表述个体感受,也是个人情感在语言中的投射方式之一。在重庆市万州区农村留守儿童书面叙事个案中,儿童书面叙事在"成分—图形—序列"不同层面中具有不同的情感体现形式,其实现方式包括词汇语法及语义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面叙事 情感投射方式 农村留守儿童 成分—图形—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愈系电影的情感投射——以《失恋33天》为例
4
作者 孙桂杰 《电影评介》 2013年第23期19-21,共3页
关于什么是电影,这个话题可以洋洋洒洒几万字,安德烈·巴赞的经典批评理论文集《电影是什么》涉及电影本体论、电影社会学、电影心理学和电影美学等诸多话题,现在看来依然是经典,并成为电影学专业的学习者的必读书目之一。苏珊·... 关于什么是电影,这个话题可以洋洋洒洒几万字,安德烈·巴赞的经典批评理论文集《电影是什么》涉及电影本体论、电影社会学、电影心理学和电影美学等诸多话题,现在看来依然是经典,并成为电影学专业的学习者的必读书目之一。苏珊·朗格并不是电影研究者,但是在她的著名的符号美学的奠基之作《情感与形式》中,简单陈述了电影是什么。她认为电影"仍属于诗的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学 情感投射 苏珊·朗格 符号美学 治愈 电影社会学 电影本体论 叙事结构 批评理论 性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投射 被引量:1
5
作者 卢文涛 《湖南教育(上旬)(A)》 1999年第11期21-21,共1页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对个体的认知过程具有组织或瓦解的效能,它能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课堂行为并会微妙地影响和改变学习质量。因此,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精神、情感的交流、融汇是绝不可少的。然而值得注意的问题是,目前教师在课堂上...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对个体的认知过程具有组织或瓦解的效能,它能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课堂行为并会微妙地影响和改变学习质量。因此,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精神、情感的交流、融汇是绝不可少的。然而值得注意的问题是,目前教师在课堂上知识传授多,对学生思想、精神上的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非言语行为 教师 情感投射 现代心理学研究 师生关系 体态语言 认知过程 教育机智 心理动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民谣中城市符号的情感投射研究
6
作者 陈静 杨欢欢 《声屏世界》 2021年第12期66-68,共3页
新民谣伴随着中国都市化、工业化而生,在音乐文化产业和新媒体平台的助推下走向“大众”。歌词文本用质朴的诗性话语,对城市进行意象化叙事;以怀旧化的城市体验和审美,连接着歌者和听众。吟唱消费中,歌者和听众对歌词文本的编码与解码,... 新民谣伴随着中国都市化、工业化而生,在音乐文化产业和新媒体平台的助推下走向“大众”。歌词文本用质朴的诗性话语,对城市进行意象化叙事;以怀旧化的城市体验和审美,连接着歌者和听众。吟唱消费中,歌者和听众对歌词文本的编码与解码,城市的符号化情感投射,实现精神交往与互动,建构起想象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谣 城市符号 情感投射 想象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期以来中国儿童电影的叙事空间变置与情感投射 被引量:1
7
作者 何春耕 王作剩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7-50,共4页
新时期以来,中国儿童电影的叙事空间处于一种微妙的变置状态,在宏观空间上形成了城市儿童电影与乡村儿童电影的"二元"创作格局。从城市到乡村的叙事空间变置以及对残疾人等弱势儿童的关注,既是五四时期"儿童的发现"... 新时期以来,中国儿童电影的叙事空间处于一种微妙的变置状态,在宏观空间上形成了城市儿童电影与乡村儿童电影的"二元"创作格局。从城市到乡村的叙事空间变置以及对残疾人等弱势儿童的关注,既是五四时期"儿童的发现"的延伸,也是新时期以来城乡二元体制下的乡村儿童的集体失语与逐渐发现的无奈结果,折射了不分地域/阶级的"以全体儿童为本位"的人道主义关怀,也投射着中产阶级对底层/弱势儿童的同情与关注,是五四新文化人道主义的复苏与繁荣。但是由于市场的客观原因与创作的主观原因,人道主义的忧虑又处于乏力、遮蔽的状态,并没有产生理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中国儿童电影 空间变置 情感投射
原文传递
钢琴表演艺术中的情感构建和艺术渲染研究
8
作者 李涛 曲垚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12期60-62,共3页
在璀璨的艺术殿堂中,钢琴表演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音乐的载体,更是情感的传递者,艺术家们通过指尖的跳跃,将内心的情感投射到每一个音符之中,与听众建立起跨越时空的深刻联系。因此,对钢琴表演艺术中的情... 在璀璨的艺术殿堂中,钢琴表演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音乐的载体,更是情感的传递者,艺术家们通过指尖的跳跃,将内心的情感投射到每一个音符之中,与听众建立起跨越时空的深刻联系。因此,对钢琴表演艺术中的情感构建和艺术渲染的研究,不仅是对音乐理论的深化,更是对人性、情感与艺术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殿堂 情感构建 艺术渲染 情感投射 独特的魅力 跨越时空 深刻联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镜像的弱女子——郁达夫“自叙传”小说的情感投射
9
作者 洪晴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76-78,共3页
郁达夫“自述传”小说大胆披露自我,在情感书写中不断进行自我审视和他者反衬,使得主体的欲望能指不断获得对性别意识、自我认同等不同层面意义的投射。小说中的弱女子丧失自我意识,是男性欲望的功能性存在,作为一种镜像装置,成为构建... 郁达夫“自述传”小说大胆披露自我,在情感书写中不断进行自我审视和他者反衬,使得主体的欲望能指不断获得对性别意识、自我认同等不同层面意义的投射。小说中的弱女子丧失自我意识,是男性欲望的功能性存在,作为一种镜像装置,成为构建男性“理想自我”的失语型他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者 镜像 弱女子 情感投射
原文传递
白居易《长恨歌》情感投射探微
10
作者 杨晨雪 《汉字文化》 2019年第24期52-52,65,共2页
在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中,除了以诗作中人物的内在感情冲突为线索外,作者自身的感情抒发作为另一条线索,同样应当得到重视。艺术作品中的重要人物形象往往源于现实生活,而又高于现实生活。作者在创作《长恨歌》的过程中,不仅... 在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中,除了以诗作中人物的内在感情冲突为线索外,作者自身的感情抒发作为另一条线索,同样应当得到重视。艺术作品中的重要人物形象往往源于现实生活,而又高于现实生活。作者在创作《长恨歌》的过程中,不仅勾勒了诗中人物的感情变化过程,也有意无意地将自己情感灌注和渗透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居易 长恨歌 情感投射
原文传递
论刘文西“领袖与人民”图像的艺术形塑与情感投射
11
作者 李丽仪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82-86,共5页
“领袖与人民”的艺术形象广泛出现在新中国美术创作中,“人民领袖”主题性创作的探索随之成为现当代中国人物画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梳理和研析中国现代美术史中该典型形象的基本塑造原则以及主要存在问题,结合艺术家刘文西的作品... “领袖与人民”的艺术形象广泛出现在新中国美术创作中,“人民领袖”主题性创作的探索随之成为现当代中国人物画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梳理和研析中国现代美术史中该典型形象的基本塑造原则以及主要存在问题,结合艺术家刘文西的作品,探讨其“领袖与人民”艺术形象塑造的发展历程以及背后的创作构思——领袖情结的生活融入、集体记忆的情节叙事和政治理想的艺术呈现,剖析这一追求政治认同图像的情感投射机制。意在通过“领袖与人民”艺术形象构建的探析,思考中国典型人物的民族艺术语言表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袖与人民” 刘文西 艺术形象 情感投射
原文传递
探究产品包装设计的情感投射策略
12
作者 邢晓慧 《艺术品鉴》 2018年第15期290-291,共2页
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这句话强调了装备对人或物的重要性。产品的外表包装就类似于它的衣服,如果产品的包装设计得和谐、对称、均衡,那么顾客在第一时间会感到心理上的舒适,也就更倾向购买此产品。由此可见,产品的包装设计对一件产... 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这句话强调了装备对人或物的重要性。产品的外表包装就类似于它的衣服,如果产品的包装设计得和谐、对称、均衡,那么顾客在第一时间会感到心理上的舒适,也就更倾向购买此产品。由此可见,产品的包装设计对一件产品是否具有吸引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经验,就产品包装设计的情感投射策略作初步分析,以此希望为同仁带来一些启发和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包装设计 情感投射
原文传递
《浴火之路》:现实题材电影的类型融合书写与情感别样表达
13
作者 吴英华 《艺苑》 2024年第5期23-28,共6页
作为一部聚焦“寻亲打拐”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浴火之路》突破以往同类题材套路式的悲情叙事传统,以“打拐”这一现实问题为内核,巧妙选择了公路片与动作片的外壳,同时又融合犯罪、暴力、悬疑、喜剧等多种元素,使整部影片既呈现出浓... 作为一部聚焦“寻亲打拐”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浴火之路》突破以往同类题材套路式的悲情叙事传统,以“打拐”这一现实问题为内核,巧妙选择了公路片与动作片的外壳,同时又融合犯罪、暴力、悬疑、喜剧等多种元素,使整部影片既呈现出浓郁而强烈的类型片风格,又不失关注社会与人性的现实质感。与此同时,影片塑造了一系列令人辛酸的、有“污点”的社会边缘群体形象,以动物形象巧妙隐喻人物的独特命运、性格魅力、情感世界,它对现实题材的深度开掘与颇具理想主义色彩的人文关怀为中国电影艺术空间的开拓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新视角与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型元素 动物意象 情感投射 现实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应用问题及改进策略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玮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5-47,共3页
情感因素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核心资源,还可作为贯穿始终的教学手段加以应用。为此,当前课堂教学中的情感素材输出具有垄断性特征,以情感表演替代情感体验的现象反映了部分教师的职业惰性;他们对学生情感智力因素的调节缺乏相应的认知心理... 情感因素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核心资源,还可作为贯穿始终的教学手段加以应用。为此,当前课堂教学中的情感素材输出具有垄断性特征,以情感表演替代情感体验的现象反映了部分教师的职业惰性;他们对学生情感智力因素的调节缺乏相应的认知心理干预,拉大了教学预期和教学实效的差距;情感道德目标的实现与学生自身情感道德评价存在混淆。解决课堂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具体策略是:教师要提供具备真实情感投射的教学选择和设计策略;降低教学过程的心理成本;防止情感内涵异化,关注学生在情感沉浸中的个体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情感智力 情感素材 情感道德 情感投射 认知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音乐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爱云 《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学术研究》 2010年第4期52-53,共2页
音乐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音乐基础训练,还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在注重学生基本功的训练、掌握声乐演唱基本方法、学习各种歌唱技巧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情感方面的理解力、感受力和控制力。
关键词 音乐教学 情感开发 情感投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感化语义下光影于纪念性空间的作用和具体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婧祎 《光源与照明》 2022年第4期47-50,共4页
光影可以帮助纪念性空间进行表达,纪念性空间需传递情感,是发挥光影情感映射作用的重要物理载体。文章首先阐述了光影与纪念性空间的含义,然后分析了光影作为元素介入纪念性空间设计对于情感化表达的意义,最后提出光影结合情感投射的设... 光影可以帮助纪念性空间进行表达,纪念性空间需传递情感,是发挥光影情感映射作用的重要物理载体。文章首先阐述了光影与纪念性空间的含义,然后分析了光影作为元素介入纪念性空间设计对于情感化表达的意义,最后提出光影结合情感投射的设计方式对纪念性空间设计情感化的营造极其有利,并给予具体可行性应用策略。以期光影于设计中实现应用价值,并为纪念性空间情感化设计营造开拓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光影 纪念性空间 情感 情感投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品课情感教育四步教学法探微
17
作者 吴丽华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1999年第12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四步教学法 情感教育 思品课 思想品德课教学 道德情感 情感因素 道德认识 情感投射方式 教学内容 激发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偶像成为新的偶像想象共同体:基础与形成过程
18
作者 林韵程 《新媒体研究》 2024年第19期79-82,共4页
为探究虚拟偶像成为新的偶像想象共同体的基础与形成过程,研究结合想象的共同体理论和虚拟偶像实际案例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得益于技术造星、内容共建和完美人设,虚拟偶像成功出圈,让新的偶像想象共同体成为可能;而当前的互动陪伴打破... 为探究虚拟偶像成为新的偶像想象共同体的基础与形成过程,研究结合想象的共同体理论和虚拟偶像实际案例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得益于技术造星、内容共建和完美人设,虚拟偶像成功出圈,让新的偶像想象共同体成为可能;而当前的互动陪伴打破了传统“偶像-粉丝”的互动关系;粉丝群体将情感投射在虚拟偶像身上并产生信任;在青年亚文化和偶像相关的流行文化双重助推下,形成了新的偶像想象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偶像 虚拟数字人 虚拟文化 粉丝文化 想象共同体 情感投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谁的“摇滚精神”——警惕中国摇滚音乐研究的定式思维 被引量:12
19
作者 曲舒文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2年第3期74-79,162,共6页
本文指出知识界有关"中国摇滚乐"研究的一个普遍问题,即过分热衷于谈论背后的"摇滚精神",并将之本质化为反叛和先锋性等。笔者认为所谓"核心和本质"的摇滚精神是文化建构的,是西方后殖民话语的结果和知... 本文指出知识界有关"中国摇滚乐"研究的一个普遍问题,即过分热衷于谈论背后的"摇滚精神",并将之本质化为反叛和先锋性等。笔者认为所谓"核心和本质"的摇滚精神是文化建构的,是西方后殖民话语的结果和知识界的情感投射,尤其不应忽视摇滚的音乐本体美学、音乐话语的复杂性、内部的权力关系,以及实际的产业问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滚乐 摇滚精神 情感投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多维度思考面对飞跃式城市进化--常德老西门棚户区改造设计问答 被引量:2
20
作者 曲雷 何勍 《建筑技艺》 2021年第8期84-86,共3页
在中国湖南常德,一座二战后重生的城市,围绕老护城河及明清城墙遗迹上破败的棚户区,建筑师与甲方实践了一次社会与城市的再造。整个区域面积7ha,建设了20万m^(2)的建筑,包括32栋房子、18座桥、600m护城河、1600户回迁居民,由居住、商业... 在中国湖南常德,一座二战后重生的城市,围绕老护城河及明清城墙遗迹上破败的棚户区,建筑师与甲方实践了一次社会与城市的再造。整个区域面积7ha,建设了20万m^(2)的建筑,包括32栋房子、18座桥、600m护城河、1600户回迁居民,由居住、商业、文化三类建筑及600m的线性公园组合而成。老西门城市复兴综合体是当下中国城市社会生态系统复杂问题的一个建筑学答案,它由民生、商业、文化三个维度构成,提出了一种解决社会问题及拆迁矛盾的途径,给项目带来温暖的情感投射和人性的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常德 棚户区改造 城市复兴 老西门 维度构成 情感投射 多维度思考 护城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