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均厚特厚煤层开采高位组合悬臂板结构运动致灾机制
1
作者 朱卫兵 郭春雷 +3 位作者 罗讯 柴发英 谢建林 柴毅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0,共10页
非均厚特厚煤层开采会显著影响采场顶板破断结构形式,进而对工作面矿压显现造成极大影响。为了揭示甘肃某矿深部特厚煤层开采顶板大能量事件发生机理,采用数值模拟、物理模拟、钻孔探测及内部岩移监测方法,研究了非均厚特厚煤层开采顶... 非均厚特厚煤层开采会显著影响采场顶板破断结构形式,进而对工作面矿压显现造成极大影响。为了揭示甘肃某矿深部特厚煤层开采顶板大能量事件发生机理,采用数值模拟、物理模拟、钻孔探测及内部岩移监测方法,研究了非均厚特厚煤层开采顶板破断结构形式及致灾机制。结果表明:40 m累计采厚区域的裂隙发育高度远大于20 m采厚区域,导致后者上方易形成高位组合悬臂板结构,确定该结构破断运动是造成顶板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并得到了模拟结果的验证。根据4个地面钻孔钻进过程中的冲洗液漏失及掉钻情况,发现首采4 m厚油页岩解放层的裂隙发育高度仅为75 m,位于亚关键层2底界;煤二层20,40 m采厚区域的裂隙发育高度分别为289,504 m,大致位于亚关键层4和主关键层底界,揭示了不同采厚区域顶板采动裂隙发育差异,进一步证实了高位组合悬臂板结构的客观存在。结合ZY1地面钻孔内部岩移光纤断点高度变化与大能量事件之间的关联,明确了高位组合悬臂板破断结构运动引发采场强矿压显现的致灾机制。研究结果可为类似非均厚煤层赋存或特厚煤层分层开采条件下的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厚开采 特厚煤层 组合悬臂板 灾害 深部开采 内部岩移监测 关键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内埋质量超声速悬臂板的颤振特性
2
作者 祁武超 俞浩洋 +1 位作者 田素梅 刘宏亮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13,共13页
为提高具有内埋质量升力面的颤振速度,将其简化为带集中质量的矩形悬臂板。基于假设模态法和一阶活塞理论得到颤振模型,进而考察其颤振特性。首先,基于Kirchhoff薄板理论建立矩形悬臂板的结构动力学模型,并利用假设模态法得到带内埋质... 为提高具有内埋质量升力面的颤振速度,将其简化为带集中质量的矩形悬臂板。基于假设模态法和一阶活塞理论得到颤振模型,进而考察其颤振特性。首先,基于Kirchhoff薄板理论建立矩形悬臂板的结构动力学模型,并利用假设模态法得到带内埋质量时的模态属性。其次,引入一阶活塞理论近似求解在超声速条件下的模态气动力,代入结构动力学模型得到颤振方程的时域表达。最后,通过引入指数形式的模态位移将颤振方程变换至频域并通过p-k法求解颤振速度和颤振频率。通过改变内埋件的位置、质量和数目等参数,得到其对超声速悬臂板颤振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悬臂板前缘靠近翼梢区域内埋小质量物体可有效提高升力面的颤振速度,而在翼根附近,颤振速度对内埋质量的变化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颤振 内埋质量 活塞理论 假设模态法 超声速悬臂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加式声学黑洞对悬臂板振动寿命影响研究
3
作者 邹宇琪 朱沈延 +5 位作者 王超炎 陶翀骢 张超 吴义鹏 季宏丽 裘进浩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69-1678,共10页
结构在振动条件下的疲劳破坏对其自身的使用寿命以及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均带来了隐患,目前对于解决结构振动疲劳有添加加强筋、敷设大量阻尼材料等方法,但往往效率较低,附加质量过大。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将附加式声学黑洞(ABH)安装在结构... 结构在振动条件下的疲劳破坏对其自身的使用寿命以及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均带来了隐患,目前对于解决结构振动疲劳有添加加强筋、敷设大量阻尼材料等方法,但往往效率较低,附加质量过大。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将附加式声学黑洞(ABH)安装在结构上,通过降低结构响应达到降低应力幅值,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以悬臂板为基准结构,利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稳态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在附加矩形声学黑洞(RABH)后,悬臂板缺口处的应力响应明显降低。通过应力实验以及疲劳实验,验证了附加RABH可以降低结构危险点处应力响应,并延长悬臂板结构的振动疲劳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黑洞 悬臂板 振动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T形梁桥铰接悬臂板改造实验
4
作者 崔露瀛 田帅 胡文静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459-471,共13页
为提高桥面板的承载能力,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对在役钢筋混凝土T形梁桥铰接悬臂板进行改造,采用钢板加固和更换单向板加固两种方法,制备4种试件,进行正截面受弯破坏实验和受力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钢板加固和更换单向板加固对桥面板承载... 为提高桥面板的承载能力,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对在役钢筋混凝土T形梁桥铰接悬臂板进行改造,采用钢板加固和更换单向板加固两种方法,制备4种试件,进行正截面受弯破坏实验和受力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钢板加固和更换单向板加固对桥面板承载力分别提高41.48%和29.22%。钢板加固的铰接悬臂板最终破坏位置仍在悬臂根部,更换单向板则不存在这个隐患,但是二次浇筑使桥面板的整体性能有所下降。钢板加固使桥面板承载能力由原本的公路-Ⅱ级提高到公路-Ⅰ级的98.57%,钢板加固旧桥的改造升级效果优于更换单向板加固。推导的钢板加固铰接悬臂板受弯承载力和抗弯刚度计算公式,为实际工程改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铰接悬臂板 旧桥改造 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悬臂板薄壁箱梁的扭转和畸变分析 被引量:27
5
作者 徐勋 叶华文 强士中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3-91,共9页
为研究悬臂板对薄壁箱梁扭转和畸变效应的影响,本文基于广义坐标法建立位移模式和几何方程,采用混合变分原理,建立开闭口混合截面薄壁杆件扭转和畸变的分析理论,该理论能充分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分析带悬臂板箱梁剪力流的分布和组成,... 为研究悬臂板对薄壁箱梁扭转和畸变效应的影响,本文基于广义坐标法建立位移模式和几何方程,采用混合变分原理,建立开闭口混合截面薄壁杆件扭转和畸变的分析理论,该理论能充分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分析带悬臂板箱梁剪力流的分布和组成,对比统一剪力流的2种计算方法,研究悬臂板的内力状态及影响。结果表明:悬臂板对扭转和畸变效应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其扇形惯性矩所占的比例;悬臂板使闭口箱的翘曲正应力产生明显重分布;悬臂板使剪切变形影响增大,且这种影响随悬臂翼缘板的增长而增大;对于常规薄壁箱梁桥,悬臂板的贡献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悬臂板箱梁 混合变分原理 扭转 畸变 剪切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RC悬臂板的实验研究及简化计算 被引量:21
6
作者 曹双寅 滕锦光 +1 位作者 邱洪兴 林为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9-43,共5页
通过10个悬臂板的实验,对外贴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加固钢筋混凝土悬臂板的受力性能,进行了 研究。被加固构件的配筋率分别为0.28%、0.50%和0.79%,外贴纤维板的配置率分别为0.20%、0.41%和 0.82%,采... 通过10个悬臂板的实验,对外贴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加固钢筋混凝土悬臂板的受力性能,进行了 研究。被加固构件的配筋率分别为0.28%、0.50%和0.79%,外贴纤维板的配置率分别为0.20%、0.41%和 0.82%,采用一层或两层粘贴。实验中测试了板的挠度、材料应变随荷载的变化,观察了加固构件的破坏过程和 破坏形式。实验结果表明,加固构件产生了两种破坏形式,即纤维拉断和粘接破坏,无论产生哪种破坏,构件 承载能力均有明显的提高,但截面变形能力明显减弱。值得注意的是,在达到极限状态之前,有一个明显的局 部粘结破坏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这对改善构件加固后的延性是有利的。另外,本文还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加 固构件的受力变形性能进行了计算,并在现行混凝土规范的基础上,提出了承载能力的简化计算方法,计算结 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复合材料 加固 悬臂板 承载力 粘结破坏 钢筋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箱梁悬臂板计算方法 被引量:7
7
作者 张岗 贺拴海 王新敏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8-62,共5页
针对目前混凝土箱梁悬臂板计算的不合理性,以有限元为基础,结合诸多算法,应用子模型技术分析了箱梁畸变、悬臂板长度及坡度、荷载作用位置等参数对混凝土箱梁悬臂板有效分布宽度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依据最小二乘法原理,利用Matlab... 针对目前混凝土箱梁悬臂板计算的不合理性,以有限元为基础,结合诸多算法,应用子模型技术分析了箱梁畸变、悬臂板长度及坡度、荷载作用位置等参数对混凝土箱梁悬臂板有效分布宽度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依据最小二乘法原理,利用Matlab分布拟合得到混凝土箱梁跨中悬臂板有效分布宽度的实用计算公式。结果表明:畸变大,有效分布宽度增大;悬臂板长度和坡度与有效分布宽度变化趋势相同,呈曲线关系;荷载作用点靠近悬臂板根部,有效分布宽度变小。相对于其他算法,有效分布宽度实用计算公式所得结果接近试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混凝土箱梁 悬臂板 有效分布宽度 有限元 最小二乘法 分布拟合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箱梁悬臂板空间数值仿真 被引量:8
8
作者 张岗 王新敏 贺拴海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07年第3期434-437,共4页
针对混凝土箱梁悬臂板诸多算法的不合理性,应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以三维实体单元对混凝土箱梁悬臂板进行空间数值仿真分析研究.考虑箱梁端部和跨中悬臂板根部的区别,研究了影响变厚度悬臂根部弯矩的主要因素.分析初拟的三种... 针对混凝土箱梁悬臂板诸多算法的不合理性,应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以三维实体单元对混凝土箱梁悬臂板进行空间数值仿真分析研究.考虑箱梁端部和跨中悬臂板根部的区别,研究了影响变厚度悬臂根部弯矩的主要因素.分析初拟的三种局部精细分析技术实施方案,总结局部精细分析技术在混凝土箱梁悬臂板空间数值仿真中的应用技巧.试验结果表明:美国规范公式计算结果过于保守、可接受程度低;桥规公式、魏斯特加公式以及沙柯公式计算结果单一、适用范围偏窄;空间数值仿真分析的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接近,准确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混凝土箱梁 悬臂板 空间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模型技术在混凝土箱梁悬臂板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张岗 王新敏 贺拴海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28-32,共5页
结合子模型技术,通过大型有限元程序分别建立实体单元模型及板壳单元模型,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研究子模型技术在混凝土箱梁悬臂板实体单元建模分析中的3种方法及实施技巧,考察悬臂板根部内力的影响因素:厚度、长度、箱梁畸变及荷载作用位... 结合子模型技术,通过大型有限元程序分别建立实体单元模型及板壳单元模型,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研究子模型技术在混凝土箱梁悬臂板实体单元建模分析中的3种方法及实施技巧,考察悬臂板根部内力的影响因素:厚度、长度、箱梁畸变及荷载作用位置.结果表明:子模型区域宽度越接近悬臂板有效分布宽度,子步法和混合网格法计算结果越准确,效率高;对于有效梁段法,3倍于有效分布宽度的梁段为计算精度和计算时效的最佳尺度.实体单元建模综合考虑影响因素,其分析结果相对于板壳单元分析结果及其它算法更接近试验结果,子模型技术适合于混凝土箱梁悬臂板局部精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混凝土箱梁 悬臂板 有限元 子模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悬臂板的弯曲 被引量:16
10
作者 曲庆璋 梁兴复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60-67,共8页
本文选取由余弦三角级数和多项式组成的挠曲函数,得到求解矩形悬臂板的通用方程。挠曲函数满足板的微分方程和全部边界条件、角点条件。从而得到矩形悬臂板的精确解。
关键词 矩形 悬臂板 弯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箱梁悬臂板局部振动特性及其对列车走行性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奇 吴定俊 邵长宇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8-54,共7页
以上海长江大桥引桥为背景,运用基于模态叠加的车桥耦合振动分析方法,研究箱梁悬臂板在列车作用下的局部振动特性及其对列车走行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实体有限元箱梁模型能反映传统杆系有限元模型不能考虑的悬臂板局部振动响应,而且... 以上海长江大桥引桥为背景,运用基于模态叠加的车桥耦合振动分析方法,研究箱梁悬臂板在列车作用下的局部振动特性及其对列车走行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实体有限元箱梁模型能反映传统杆系有限元模型不能考虑的悬臂板局部振动响应,而且杆系有限元模型的计算结果低估了车桥振动响应;采用钢管加劲撑或者防撞护栏加强措施对悬臂板的局部刚度均有一定的提高,但防撞护栏措施比钢管加劲撑措施更利于行车安全;当悬臂板自振频率较低而列车车速较高时,可能产生显著的悬臂板局部共振响应;一般箱梁悬臂板上可以适合车速较低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但不能满足高速列车正常行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箱梁 悬臂板 局部振动 共振 轨道交通 车桥耦合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劲长悬臂板混凝土箱梁施工阶段受力状态优化 被引量:8
12
作者 宋旭明 李梦然 +1 位作者 赖明苑 唐冕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7-75,共9页
加劲长悬臂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在施工过程中,其节段线处悬臂板常常出现横向、斜向裂缝。为了制定合理措施来优化受力状态从而避免裂缝的出现,文中对裂缝的开展机理进行了研究,利用MIDAS FEA软件建立桥梁节段模型,进行自重和预应力作... 加劲长悬臂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在施工过程中,其节段线处悬臂板常常出现横向、斜向裂缝。为了制定合理措施来优化受力状态从而避免裂缝的出现,文中对裂缝的开展机理进行了研究,利用MIDAS FEA软件建立桥梁节段模型,进行自重和预应力作用下的剪力滞效应分析。通过将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工程实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通过改变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研究了不同工况下的截面应力状态,并用于指导工程实践。研究结果表明:剪力滞效应造成的悬臂板端部压应力储备不足是导致悬臂端产生裂缝的原因之一,可通过悬臂端加配筋予以改善;通过合理地改变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可以有效改善结构的预应力储备,优化应力状态,减少施工过程中裂缝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劲长悬臂板 混凝土箱梁 受力状态 剪力滞 施工工序 矮塔斜拉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角脱空条件下悬臂板模型的有限差分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何兆益 谢强 梁莉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5-99,共5页
分析比较了板角脱空条件下传统计算方法和有限差分法的优劣和计算结果之间的差异。传统的计算方法假设脱空面板为一等截面的悬臂板,在计算脱空部位有多个轮载作用的情况下,未考虑荷载偏心对板中应力的影响;利用有限差分法则能克服这个缺... 分析比较了板角脱空条件下传统计算方法和有限差分法的优劣和计算结果之间的差异。传统的计算方法假设脱空面板为一等截面的悬臂板,在计算脱空部位有多个轮载作用的情况下,未考虑荷载偏心对板中应力的影响;利用有限差分法则能克服这个缺陷,并能方便地计算出整个板体不同部位的应力和位移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假定脱空路面板为悬臂板时,无论是由传统方法还是有限差分法,在任何交通等级作用下,路面板均会产生破坏;由有限差分法计算得出的荷载疲劳应力和弯沉均大于利用传统公式的计算结果,在路基路面的设计中应增大安全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脱空 有限差分法 水泥混凝土路面 悬臂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铁磁薄膜悬臂板的磁场微感应器磁弹性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又和 何琴淑 郑晓静 《固体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83-289,共7页
对于在可变形非磁材料悬臂梁式板单表面粘贴可磁化材料薄膜所构成的磁场微传感器件结构 ,研究了其处在磁场环境中的磁弹性弯曲变形的磁场 力学特征 .为此 ,建立了由有限元方法分析磁场与有限差分法计算挠曲变形相结合来计算其结构在磁... 对于在可变形非磁材料悬臂梁式板单表面粘贴可磁化材料薄膜所构成的磁场微传感器件结构 ,研究了其处在磁场环境中的磁弹性弯曲变形的磁场 力学特征 .为此 ,建立了由有限元方法分析磁场与有限差分法计算挠曲变形相结合来计算其结构在磁场中产生磁弹性变形的定量分析程序 .在此基础上 ,对于这一微传感结构的算例给出了其结构变形随外加磁场环境变化的磁场 挠度特征关系等定量结果 .结果表明 :微传感器件不仅可以测量出磁场的大小 ,而且给出了测量磁场矢量方向的可能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磁薄膜 非磁悬臂板 磁场微传感器 磁场-挠度特征关系 磁弹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定轴转动悬臂板的动力学建模及其动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利军 张志谊 +1 位作者 杜冬 华宏星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53-1156,共4页
总结了作旋转运动的梁/板悬臂结构的动力学建模及发展过程。针对绕定轴转动的板类悬臂结构,用伸长变量和笛卡儿变量等混合变形变量表示其位移场,经过有限元离散,由第二类La-grange方程导出转动悬臂板的运动微分方程。对绕定轴转动的刚-... 总结了作旋转运动的梁/板悬臂结构的动力学建模及发展过程。针对绕定轴转动的板类悬臂结构,用伸长变量和笛卡儿变量等混合变形变量表示其位移场,经过有限元离散,由第二类La-grange方程导出转动悬臂板的运动微分方程。对绕定轴转动的刚-柔耦合悬臂板结构的动态特性及振动控制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根据所得结果,讨论了长宽比、转速对转动悬臂板模态特性的影响,揭示了板的固有频率特征值"轨迹转向"和"交叉"现象;利用压电材料作为作动元件,实现了对转动悬臂板的振动主动控制,并给出了脉冲激励作用下控制前后的时间-位移幅值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动悬臂板 动力刚化效应 频率特征值轨迹转向及交叉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悬臂板理论的旋转叶片-机匣振动响应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辉 孙帆 +2 位作者 殷帆丽 王迪 闻邦椿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2-231,共10页
以旋转叶片-机匣为研究对象,基于板壳振动理论,采用Hamilton能量方程及伽辽金模态截断法,建立了旋转悬臂板的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升速过程中不同的机匣刚度、不对中角以及最小间隙下旋转叶片的碰摩振动响应。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叶片转速下... 以旋转叶片-机匣为研究对象,基于板壳振动理论,采用Hamilton能量方程及伽辽金模态截断法,建立了旋转悬臂板的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升速过程中不同的机匣刚度、不对中角以及最小间隙下旋转叶片的碰摩振动响应。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叶片转速下,叶片-机匣发生不同形式的碰摩,如点碰摩和局部碰摩;随着机匣刚度的增加,叶尖法向碰摩力增大,引起超谐共振的转速增多;随着不对中角β的增加,叶尖在升速过程中发生碰摩的位置减少,点碰摩持续的时间增加,局部碰摩持续的时间缩短;另外,在一定转速范围内,增加叶尖位置1的最小间隙c1min会使叶尖发生碰摩的位置减少,同时也会使得由碰摩引起的超谐共振峰值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振动 叶片 悬臂板 角不对中 碰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悬臂板的非线性振动响应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星辉 王延庆 +1 位作者 李兵 颜云辉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53-456,共4页
为研究电机升高片,发动机凸肩叶片的非线性振动特征,将其简化成组合悬臂板模型,应用弹性薄板理论,推导出考虑阻尼、几何大变形的三个互相耦合的非线性振动微分方程.再使用Galerkin法获得广义坐标中的非线性方程组,采取Runge-Kutta数值... 为研究电机升高片,发动机凸肩叶片的非线性振动特征,将其简化成组合悬臂板模型,应用弹性薄板理论,推导出考虑阻尼、几何大变形的三个互相耦合的非线性振动微分方程.再使用Galerkin法获得广义坐标中的非线性方程组,采取Runge-Kutta数值分析方法获得了组合悬臂板非线性振动响应和幅频特性曲线.结果表明:由于几何非线性因素对系统的影响,非线性的振动响应小于线性振动响应;非线性共振频率大于固有频率,但仍在组合板各阶固有频率附近;非线性幅频特性曲线具有多值性和跳跃性,其形状与激振力大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悬臂板 振动响应 共振 非线性 凸肩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模型的压电悬臂板振动控制 被引量:3
18
作者 邱志成 吴宏鑫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87-195,共9页
航天器上悬臂板型挠性附件在扰动作用下将引起包括弯曲和扭转模态的振动,这将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精度,尤其是在平衡点附近低频模态频率上的小幅值残余振动很难快速抑制。为了快速抑制压电智能挠性悬臂板系统,包括弯曲和扭转模态的振... 航天器上悬臂板型挠性附件在扰动作用下将引起包括弯曲和扭转模态的振动,这将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精度,尤其是在平衡点附近低频模态频率上的小幅值残余振动很难快速抑制。为了快速抑制压电智能挠性悬臂板系统,包括弯曲和扭转模态的振动,提出采用基于特征模型的非线性黄金分割自适应控制,组合非线性切换逻辑积分阻尼器算法。首先,优化配置压电传感器和驱动器实现了悬臂板的弯曲和扭转模态在检测和驱动上的解耦;其次,设计并建立压电挠性悬臂板试验平台,进行试验模态辨识并获得了悬臂板系统弯曲和扭转振动的模态频率和频响特性;最后,进行压电智能悬臂板的弯曲和扭转振动模态主动振动几种方法试验的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的控制方法能够快速地抑制压电智能挠性悬臂板的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悬臂板 振动主动控制 特征模型 非线性黄金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悬臂板的非线性振动控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邱志成 凌德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5-51,共7页
针对柔性悬臂板结构弯曲和扭转模态振动的测量、控制问题,采用压电传感器和驱动器进行优化配置及非线性振动控制.首先,建立了粘贴分布式压电片的悬臂板有限元模型;其次,基于所建立的模型和一种能量耗散方法进行了压电驱动器/传感器的位... 针对柔性悬臂板结构弯曲和扭转模态振动的测量、控制问题,采用压电传感器和驱动器进行优化配置及非线性振动控制.首先,建立了粘贴分布式压电片的悬臂板有限元模型;其次,基于所建立的模型和一种能量耗散方法进行了压电驱动器/传感器的位置配置,实现了弯曲和扭转模态振动在检测及驱动上的解耦;最后,提出一种非线性控制算法,建立了压电悬臂板实验平台,通过实验进行弯曲和扭转模态振动控制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该非线性控制算法可以更快速地抑制振动,传感器/驱动器配置可以实现弯曲和扭转模态振动的测量及控制解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悬臂板 振动主动控制 有限元建模 传感器 驱动器配置 非线性控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压电层功能梯度悬臂板非线性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郝育新 孙彦军 王建华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9-24,共6页
分析了在热环境条件下受横向载荷作用的、带压电功能梯度材料悬臂板的非线性动力学问题。基于von Karman理论和Reddy一阶剪切变形理论,推导出了带压电功能梯度悬臂板的动力学方程。利用Galerkin法对偏微分方程进行离散,对离散后的方程... 分析了在热环境条件下受横向载荷作用的、带压电功能梯度材料悬臂板的非线性动力学问题。基于von Karman理论和Reddy一阶剪切变形理论,推导出了带压电功能梯度悬臂板的动力学方程。利用Galerkin法对偏微分方程进行离散,对离散后的方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中考虑了组分材料热物参数对温度变化的依赖性,讨论了材料组分指数、控制电压对系统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正电压减小了板的振幅,负电压增大了板的振幅,而随着材料体积分数指数的增大,板的振幅也在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梯度材料 压电 悬臂板 一阶剪切变形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