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3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菌诱导子对胡桐悬浮培养细胞产生红厚壳素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罗焕亮 郭勇 +3 位作者 崔堂兵 代建国 张俊松 许柏球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5-308,共4页
目的 探讨真菌诱导子对胡桐悬浮培养细胞产生红厚壳素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胡桐叶斑病病菌的分离培养 ,制成真菌诱导子补加到胡桐细胞悬浮培养基中 ,考察不同浓度、不同加入时间对胡桐细胞生物量及红厚壳素产量的影响。结果 S I菌株... 目的 探讨真菌诱导子对胡桐悬浮培养细胞产生红厚壳素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胡桐叶斑病病菌的分离培养 ,制成真菌诱导子补加到胡桐细胞悬浮培养基中 ,考察不同浓度、不同加入时间对胡桐细胞生物量及红厚壳素产量的影响。结果 S I菌株诱导胡桐CR2细胞合成红厚壳素的最佳浓度为 60mgGE·L- 1,诱导子在细胞生长静止期初期 (即培养d 18)加入对红厚壳素产量影响最大 ,可使产量提高 2 7% ,并促进了红厚壳素向胞外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诱导子 胡桐 悬浮培养细胞 红厚壳素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对小麦幼苗及悬浮培养细胞中诱导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俞嘉宁 张林生 高俊凤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865-870,共6页
丰抗 8号小麦幼苗及成熟胚诱导的悬浮培养细胞在水分胁迫 (- 1 .0 MPa PEG60 0 0 )下 ,可溶性蛋白含量与蛋白组分变化有差异 ;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对照 ,并随生长的延长呈降低趋势 ;悬浮培养细胞可溶性蛋白含量低于对照 ,且略有上升 ... 丰抗 8号小麦幼苗及成熟胚诱导的悬浮培养细胞在水分胁迫 (- 1 .0 MPa PEG60 0 0 )下 ,可溶性蛋白含量与蛋白组分变化有差异 ;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对照 ,并随生长的延长呈降低趋势 ;悬浮培养细胞可溶性蛋白含量低于对照 ,且略有上升 ;复水后均可恢复到对照水平。 SDS- PAGE电泳及薄层扫描分析结果表明 ,幼苗受水分胁迫诱导 ,出现 44.2 k D蛋白亚基 ,该蛋白亚基含量可随胁迫时间延长上升 ,复水后消失 ;在正常条件下悬浮培养细胞中含有44.2 k D蛋白亚基表达 ,轻度胁迫处理时 ,该蛋白亚基含量上升 ,对悬浮培养细胞进行水分胁迫 ,该蛋白则表现下降趋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小麦 幼苗 悬浮培养细胞 诱导蛋白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萝卜悬浮培养细胞和原生质体的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 被引量:15
3
作者 陈勇 王君晖 黄纯农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1期94-98,共5页
采用玻璃化法成功地超低温保存了胡萝卜悬浮培养细胞及其原生质体 ,存活率分别为 83.3%(TTC法检测 )和 4 7% (FDA法检测 ) .冻后细胞能恢复生长并再生植株 .
关键词 玻璃化法 超低温保存 胡萝卜 悬浮培养细胞 原生质体 植株再生 低温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悬浮培养细胞玻璃化超低温保存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刘亚军 高丽萍 +1 位作者 夏涛 高可君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0-126,共7页
为保存具有稳定代谢能力的优良茶细胞系,本文对茶叶悬浮培养细胞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预培养以4d最佳,60%PVS2冰浴装载以20min最好,100%PVS2冰浴脱水处理60min最优,40℃复温解冻细胞存活率最高,采用这些参数进... 为保存具有稳定代谢能力的优良茶细胞系,本文对茶叶悬浮培养细胞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预培养以4d最佳,60%PVS2冰浴装载以20min最好,100%PVS2冰浴脱水处理60min最优,40℃复温解冻细胞存活率最高,采用这些参数进行完整试验的细胞存活率达到76%,初步建立了茶悬浮培养细胞玻璃化超低温保存的冷冻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培养细胞 玻璃化法 超低温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激素对丹参悬浮培养细胞生长和酚酸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黄炼栋 刘涤 胡之璧 《中药材》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4,共4页
本文报道了2,4-D、BA和GA_3对丹参悬浮培养细胞生长和酚酸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在继代培养基(MS+2,4-D 1 mg/L+KT 0.1 mg/L)中,培养第12天细胞生长和迷迭香酸含量达到最大值,而紫草酸B的含量在培养的第16天达到最大值,证实产物的形成属... 本文报道了2,4-D、BA和GA_3对丹参悬浮培养细胞生长和酚酸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在继代培养基(MS+2,4-D 1 mg/L+KT 0.1 mg/L)中,培养第12天细胞生长和迷迭香酸含量达到最大值,而紫草酸B的含量在培养的第16天达到最大值,证实产物的形成属于生长依赖型。在相同浓度(1 mg/L)时,2,4-D促进细胞生长和抑制紫草酸B的形成,对迷迭香酸作用不明显;GA_3抑制细胞生长和促进二种化合物的形成;BA的作用则介于两者之间。浓度实验发现,BA的最适浓度为3 mg/L,GA_3为1 mg/L,而最适加入时间分别为培养中期(第8天)和早期(第0天)。当以MS+BA 3 mg/L为基本培养基而在不同培养时间加GA_3(1mg/L)时,细胞生长和酚酸类化合物形成提前到第6天达到最大值,迷迭香酸含量虽未能超过单加GA_3的数值,但紫草酸B则超过单加GA_3的数值,表明两种激素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悬浮培养细胞 迷迭香酸 紫草酸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悬浮培养细胞的建立及其对机械刺激的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忠光 杨仕忠 +1 位作者 周滔 龚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6期43-45,67,共4页
文章以幼嫩烟草茎髓为实验材料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确定了建立烟草悬浮培养细胞初期愈伤组织和液体培养基的最佳配比,以及烟草悬浮培养细胞的最佳继代量和继代时间,并以此为材料研究了烟草悬浮培养细胞对机械刺激的敏感性。
关键词 烟草悬浮培养 培养条件 细胞生长 机械刺激 敏感性 悬浮培养细胞 机械刺激 敏感性 烟草 愈伤组织 继代时间 液体培养 实验材料 最佳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源对迷迭香悬浮培养细胞的生长、迷迭香酸积累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曲丹 王慧梅 任洁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23-627,631,共6页
以迷迭香悬浮培养细胞为材料,详细研究了基本培养基中添加蔗糖、麦芽糖和葡萄糖对细胞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影响,同时对不同蔗糖浓度处理的悬浮培养细胞抗氧化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糖处理中,30 g·L-1的蔗糖... 以迷迭香悬浮培养细胞为材料,详细研究了基本培养基中添加蔗糖、麦芽糖和葡萄糖对细胞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影响,同时对不同蔗糖浓度处理的悬浮培养细胞抗氧化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糖处理中,30 g·L-1的蔗糖、70 g·L-1的麦芽糖及40 g·L-1的葡萄糖最有利于迷迭香悬浮培养细胞生长。30 g·L-1蔗糖和70 g·L-1麦芽糖处理中悬浮培养细胞的生长率分别为74.08%和72.33%,高出40 g·L-1葡萄糖处理接近3倍之多。30 g·L-1蔗糖处理的悬浮培养细胞迷迭香酸含量高出70 g·L-1麦芽糖处理228倍,略低于40 g·L-1葡萄糖处理。在不同蔗糖的处理中,随着蔗糖浓度的增加,迷迭香酸含量均呈现增加趋势,表明高浓度的蔗糖有利于悬浮培养细胞迷迭香酸的积累。在高浓度的蔗糖处理中,悬浮培养细胞H2O2和MDA含量明显增加,同时抗氧化酶SOD、POD及CAT的活性也明显增强,表明高浓度的蔗糖产生了渗透胁迫,这种渗透胁迫虽不利于迷迭香悬浮培养细胞的生长,但有利于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综合迷迭香悬浮细胞的生长率和迷迭香酸的含量,我们最终得出30 g·L-1的蔗糖最有利于迷迭香悬浮细胞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培养细胞 生长 次生代谢产物 抗氧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解酪蛋白对烟草愈伤组织和悬浮培养细胞生长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22
8
作者 李忠光 龚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4期60-61,共2页
报道了水解酪蛋白对烟草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生长的促进作用,并确定了水解酪蛋白的适宜用量。
关键词 水解酪蛋白 愈伤组织 悬浮培养细胞 促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刺激诱导的烟草悬浮培养细胞耐热性及其与过氧化氢的关系 被引量:9
9
作者 李忠光 龚明 《植物生理学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2-44,共3页
机械刺激可诱发烟草悬浮培养细胞中H_2O_2的积累,提高烟草悬浮培养细胞在高温胁迫下的存活率和再生能力,缓解高温胁迫下的细胞活力丧失和膜伤害,外源H_2O_2预处理也可提高烟草悬浮细胞的耐热性。这些暗示H_2O_2作为信号分子可触发机械... 机械刺激可诱发烟草悬浮培养细胞中H_2O_2的积累,提高烟草悬浮培养细胞在高温胁迫下的存活率和再生能力,缓解高温胁迫下的细胞活力丧失和膜伤害,外源H_2O_2预处理也可提高烟草悬浮细胞的耐热性。这些暗示H_2O_2作为信号分子可触发机械刺激诱导的烟草悬浮细胞耐热性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悬浮培养细胞 机械刺激 耐热性 H2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诱导及Ca^(2+)信号对胡萝卜悬浮培养细胞抗冻蛋白的合成及细胞抗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曦 代焕琴 +3 位作者 张旭家 卢存福 蒋湘宁 王沙生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2年第3期23-26,共4页
选择胡萝卜这种较抗冻的植物作为实验材料,在 MS+2.4D_1液体培养基中加入 Ca^(2+)阻断剂进行悬浮培养。对胞外提取物进行 SDS-PAGE 分析的结果表明,加 LaCl_3与加入 EGTA 处理的细胞样品共同存在一条低量表达的36 kD 多肽。且两者细胞... 选择胡萝卜这种较抗冻的植物作为实验材料,在 MS+2.4D_1液体培养基中加入 Ca^(2+)阻断剂进行悬浮培养。对胞外提取物进行 SDS-PAGE 分析的结果表明,加 LaCl_3与加入 EGTA 处理的细胞样品共同存在一条低量表达的36 kD 多肽。且两者细胞的抗冻能力均有所下降。通过 Western-blotting 证实了这条36 kD 的多肽是一种抗冻蛋白,研究表明该抗冻多肽在低温条件下的合成、诱导与钙信号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诱导 胡萝卜 悬浮培养细胞 抗东蛋白 细胞抗冻能力 影响 植物 抗冻生理机理 蛋白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合水稻悬浮培养细胞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技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悦萍 杨爱珍 +3 位作者 郭蓓 余萍 Horvath Gabor V Gyula Orosz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1-86,共6页
水稻是研究植物蛋白质组学的一个重要试材,从蛋白质的提取,裂解缓冲液的成份和浓度,第一向聚焦的条件,蛋白上样量和二向胶的选择方面,对水稻悬浮培养细胞的双向电泳条件进行了比较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甲醇/氯仿沉淀蛋白,裂解缓冲液中... 水稻是研究植物蛋白质组学的一个重要试材,从蛋白质的提取,裂解缓冲液的成份和浓度,第一向聚焦的条件,蛋白上样量和二向胶的选择方面,对水稻悬浮培养细胞的双向电泳条件进行了比较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甲醇/氯仿沉淀蛋白,裂解缓冲液中加入0.5%的两性电解质、并加入盐桥,17cm的胶条、850μg的上样量可达到较好的等电聚焦效果;8%-16%梯度胶分离蛋白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悬浮培养细胞 双向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悬浮培养细胞与甘草草药、植株中甘草酸的检测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楠 高广瑞 +3 位作者 魏景芳 李冬杰 刘颖 薛志忠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8期197-199,共3页
采用不同的萃取剂从甘草的根、茎、叶、草药和甘草悬浮培养细胞中萃取甘草酸。结果表明,选择含氨0.5%、浓度为10%的乙醇溶液作为萃取剂,萃取得到的甘草酸粗品含量均高于50%乙醇萃取的萃取含量,检测出在优选甘草悬浮培养细胞中所含的甘... 采用不同的萃取剂从甘草的根、茎、叶、草药和甘草悬浮培养细胞中萃取甘草酸。结果表明,选择含氨0.5%、浓度为10%的乙醇溶液作为萃取剂,萃取得到的甘草酸粗品含量均高于50%乙醇萃取的萃取含量,检测出在优选甘草悬浮培养细胞中所含的甘草酸铵的含量高于其他材料,其中通过细胞悬浮培养,获得的甘草酸铵含量最高可达160.81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悬浮培养细胞 萃取剂 甘草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荟汁对银杏悬浮培养细胞的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都兴范 王关林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7-19,共3页
将无菌芦荟汁按不同比例添加于银杏细胞悬浮培养基中 ,研究其对银杏细胞的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的影响 ,结果表明 ,添加 0 1%的芦荟汁 ,银杏细胞干重达 16 0 7g/L ,比对照提高了 13% ;添加0 0 5%的芦荟汁可明显促进银杏悬浮培养细... 将无菌芦荟汁按不同比例添加于银杏细胞悬浮培养基中 ,研究其对银杏细胞的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的影响 ,结果表明 ,添加 0 1%的芦荟汁 ,银杏细胞干重达 16 0 7g/L ,比对照提高了 13% ;添加0 0 5%的芦荟汁可明显促进银杏悬浮培养细胞次生代谢产物合成 ,总黄酮含量比对照提高了 16 7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汁 银杏悬浮培养细胞 次生代谢产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桐悬浮培养细胞中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与红厚壳素产量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崔堂兵 罗焕亮 +2 位作者 郭勇 王菊芳 代建国 《植物生理学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02-704,共3页
胡桐CR2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上升后红厚壳素产量即增加。加入真菌诱导子后,PAL 活性与红厚壳素产量呈一定的正相关。以PAL抑制物降低PAL活性后,红厚壳素产量也降低;诱导物与抑制物同时加入, PAL活性与红厚壳素... 胡桐CR2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上升后红厚壳素产量即增加。加入真菌诱导子后,PAL 活性与红厚壳素产量呈一定的正相关。以PAL抑制物降低PAL活性后,红厚壳素产量也降低;诱导物与抑制物同时加入, PAL活性与红厚壳素产量均界于诱导物处理与未处理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 苯丙氨酸解氨酶 诱导物 酶活性 胡桐 PAL活性 细胞悬浮培养 悬浮培养细胞 真菌诱导子 抑制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直接测定红豆杉悬浮培养细胞中游离芳香族氨基酸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新 梅兴国 汪爱顺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2002年第1期50-53,共4页
建立了红豆杉悬浮培养细胞中游离芳香族氨基酸的高效毛细管电泳的分离直接紫外吸收测定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 ,以间苯二酚为内标 ,未涂层融硅毛细管 (75 μmi.d .,总长 37cm ,有效分离长度 30cm)为分离通道 ,40mmol/L磷酸缓冲液 (pH... 建立了红豆杉悬浮培养细胞中游离芳香族氨基酸的高效毛细管电泳的分离直接紫外吸收测定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 ,以间苯二酚为内标 ,未涂层融硅毛细管 (75 μmi.d .,总长 37cm ,有效分离长度 30cm)为分离通道 ,40mmol/L磷酸缓冲液 (pH10 .46 )为电泳介质 ,3sec(0 .5 psi)压力进样 ,15kV恒压电泳 ,2 0 0nm检测 ,在 9min内三种氨基酸得到分离测定。色氨酸、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 2 .5 0~ 2 5 0 μmol/L(r =0 .996 2 ,RSD =2 .5 2 % )、1.2 5~ 2 5 0 μmol/L(r =0 .996 6 ,RSD =2 .12 % )和 2 .5 0~ 2 5 0 μmol/L(r=0 .9940 ,RSD =2 .93% ) ,苯丙氨酸回收率为 96 .8%± 1.37% ,酪氨酸回收率为 99.2 %± 3.0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 直接测定 红豆杉 悬浮培养细胞 游离芳香族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红豆杉悬浮培养细胞聚集体异质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臧新 梅兴国 +1 位作者 周忠强 卢翠涛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1期60-63,共4页
通过梯度浓度的蔗糖溶液 ( 0~ 1mol L)的筛选 ,分拣出 7种不同物理学密度的红豆杉细胞聚集体 ,并对它们进行了木质素含量及紫杉醇含量测定 .结果显示 :不同的细胞聚集体在物理学密度、木质素含量、紫杉醇含量、生长速度等方面存在着差... 通过梯度浓度的蔗糖溶液 ( 0~ 1mol L)的筛选 ,分拣出 7种不同物理学密度的红豆杉细胞聚集体 ,并对它们进行了木质素含量及紫杉醇含量测定 .结果显示 :不同的细胞聚集体在物理学密度、木质素含量、紫杉醇含量、生长速度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其中密度最小的细胞聚集体木质素及紫杉醇含量分别是密度最大的细胞聚集体的 5倍和 8倍 ,并且在一定密度范围内 (大于 0 .2mol L蔗糖溶液密度 ) ,细胞聚集体的木质素含量与紫杉醇的含量呈平行关系 ,表明不同聚集体紫杉醇含量与细胞分化有一定的关系 .首次提出了红豆杉悬浮细胞聚集体培养中存在着异质现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培养细胞 聚集体 红豆杉 异质性 木质素 物理学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刺激对红豆杉悬浮培养细胞产紫杉醇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潘学武 董妍玲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0年第10期65-68,共4页
以红豆杉悬浮培养细胞为材料产紫杉醇,在细胞生长的不同时期分别用脉冲电刺激及微交流电刺激处理。结果表明,两种电刺激均不同程度促进了红豆杉悬浮培养细胞的生长、紫杉醇的产生,其中脉冲电刺激效果优于微交流电刺激。最佳作用时间是... 以红豆杉悬浮培养细胞为材料产紫杉醇,在细胞生长的不同时期分别用脉冲电刺激及微交流电刺激处理。结果表明,两种电刺激均不同程度促进了红豆杉悬浮培养细胞的生长、紫杉醇的产生,其中脉冲电刺激效果优于微交流电刺激。最佳作用时间是在红豆杉细胞生长的衰亡期,微交流电刺激的紫杉醇含量较对照提高3倍多,脉冲电刺激的紫杉醇含量约为对照的7~9倍,最高达到12.24 mg.L-1。脉冲电刺激可有效提高紫杉醇的胞外释放率,达对照的4~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杉 悬浮培养细胞 电刺激 紫杉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对白木香悬浮培养细胞中苄基丙酮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戚树源 胡厚才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18-319,共2页
在添加NAA4.0~6.0mg/L、BAP0.5mg/L的MS培养液中,培养的白木香悬浮培养细胞醇提取物中检出沉香成分苄基丙酮。
关键词 悬浮培养细胞 白木香 激素 BAP 醇提取物 检出 沉香 NAA 培养 添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刺激对烟草悬浮培养细胞耐盐和重金属胁迫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忠光 杨仕忠 谢虹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6-20,共5页
机械刺激(mechanical stimulation,MS)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但又易被忽视的一种非生物胁迫因子。用提高摇床转速的方式对烟草悬浮细胞施加机械刺激,发现机械刺激可提高烟草悬浮培养细胞在盐和重金属胁迫下的存活率和再生能力,缓解盐和重... 机械刺激(mechanical stimulation,MS)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但又易被忽视的一种非生物胁迫因子。用提高摇床转速的方式对烟草悬浮细胞施加机械刺激,发现机械刺激可提高烟草悬浮培养细胞在盐和重金属胁迫下的存活率和再生能力,缓解盐和重金属胁迫下的细胞活力丧失和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含量的积累。这些结果表明机械刺激可诱导烟草悬浮细胞耐盐和重金属胁迫耐性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悬浮培养细胞 机械刺激 耐盐性 重金属胁迫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悬浮培养细胞对芦荟大黄素的选择性糖基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德武 陶小宇 +1 位作者 余利岩 戴均贵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5年第3期248-251,共4页
目的研究甘草悬浮培养细胞对芦荟大黄素的生物转化。方法将芦荟大黄素与甘草细胞悬浮培养细胞共孵育7 d后,培养液经由大孔吸附树脂处理,细胞用甲醇提取,合并两部分浸膏后依次采用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半制备H... 目的研究甘草悬浮培养细胞对芦荟大黄素的生物转化。方法将芦荟大黄素与甘草细胞悬浮培养细胞共孵育7 d后,培养液经由大孔吸附树脂处理,细胞用甲醇提取,合并两部分浸膏后依次采用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半制备HPLC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利用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了一个芦荟大黄素的选择性糖基化产物——芦荟大黄素-(3-羟甲基)-O-β-D-葡萄糖苷。结论甘草悬浮培养细胞对芦荟大黄素具有位置选择性糖基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大黄素 甘草 糖基化 悬浮培养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