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恢复性司法理念对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安全意识和心理资本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建设 毋遥 +1 位作者 李瑚均 吕留根 《建筑安全》 2022年第9期63-68,共6页
为了明晰恢复性司法理念、安全意识、心理资本对安全管理行为的影响机制,通过文献研究建立四者的假设模型,并进行问卷调查,回收200份有效数据。使用SPSS以及AMOS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表明:恢复性司法理念、安全意识、心理资本和安... 为了明晰恢复性司法理念、安全意识、心理资本对安全管理行为的影响机制,通过文献研究建立四者的假设模型,并进行问卷调查,回收200份有效数据。使用SPSS以及AMOS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表明:恢复性司法理念、安全意识、心理资本和安全管理行为均呈显著正向相关关系,恢复性司法理念不仅可以直接对安全管理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还可以通过影响安全意识、心理资本以及安全意识与心理资本的链式中介作用等三条路径间接影响安全管理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项目 恢复性司法理念 安全意识 心理资本 安全管理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察机关处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引入恢复性司法理念的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吴燕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7年第4期68-70,共3页
恢复性司法(Restorative Justice)作为一项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刑事司法革新运动,在国外的司法实践中显示出了较强的生命力,特别是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适用已成为通例。随着我国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学习和借鉴... 恢复性司法(Restorative Justice)作为一项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刑事司法革新运动,在国外的司法实践中显示出了较强的生命力,特别是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适用已成为通例。随着我国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学习和借鉴恢复性司法解决刑事冲突的有效方法,必将对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缓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产生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 恢复性司法理念 检察机关 未成年人犯罪 革新运动 刑事司法 世界范围 司法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逮捕必要”措施在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中的应用——以恢复性司法理念为视角 被引量:1
3
作者 靳春青 张明辉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7年第6期69-71,共3页
一.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中引入恢复性司法的必要性 恢复性司法在满足被害人需求的同时,充分考虑到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境遇,它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本着“恨其罪、爱其人”的思想,以向前看的态度对待未成年人过去的行为,用相对温和的方... 一.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中引入恢复性司法的必要性 恢复性司法在满足被害人需求的同时,充分考虑到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境遇,它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本着“恨其罪、爱其人”的思想,以向前看的态度对待未成年人过去的行为,用相对温和的方式解决了犯罪产生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性司法理念 未成年人 司法保护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 应用 逮捕 被害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恢复性司法理念应用于工商行政执法之构想 被引量:4
4
作者 徐敏韬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2011年第5期46-49,共4页
因盗伐林木100余棵,广东省惠州市两农民被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3000元。两被告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期间,两被告多次向法官忏悔,承认自己的行为给国家生态建设造成了危害,愿意在林业部门指定的区域范围内种植树木,保... 因盗伐林木100余棵,广东省惠州市两农民被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3000元。两被告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期间,两被告多次向法官忏悔,承认自己的行为给国家生态建设造成了危害,愿意在林业部门指定的区域范围内种植树木,保证成活,弥补自己的过错。二审法院改判两人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并处罚金5万元;同时,判决两被告在惠州市林业局指定的区域义务造林10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性司法理念 工商行政执法 应用 二审法院 有期徒刑 盗伐林木 生态建设 区域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和解化干戈——重庆市大渡口区人民检察院以恢复性司法理念成功促成矛盾双方和解
5
作者 邓道平 《法律与监督》 2009年第4期21-22,共2页
近日,在大渡口区检察院公诉科办公室,一涉嫌故意伤害致人轻伤案件犯罪嫌疑人,将一面“惩前毖后,执法为民,刑事和解,促进发展”的锦旗,送到该院公诉科干警汤东旭手中,感谢检察官在其涉嫌故意伤害一案中秉公办案和人性化执法。
关键词 人民检察院 刑事和解 大渡口区 恢复性司法理念 重庆市 矛盾 故意伤害 犯罪嫌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恢复性司法理念出发做好犯罪预防工作
6
作者 欧阳福生 郭玉祥 《人民检察》 2024年第23期51-52,共2页
恢复性司法理念以恢复原有的社会秩序为目的,注重对被害人、社会所受伤害的补偿以及犯罪行为人的改造,是对犯罪行为作出的系统性反映。在恢复性司法理念下,应当在犯罪事实已然成立的前提下,修复犯罪行为损害的社会关系,实质性化解社会... 恢复性司法理念以恢复原有的社会秩序为目的,注重对被害人、社会所受伤害的补偿以及犯罪行为人的改造,是对犯罪行为作出的系统性反映。在恢复性司法理念下,应当在犯罪事实已然成立的前提下,修复犯罪行为损害的社会关系,实质性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助推犯罪的人复归社会降低再犯风险,从根本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合法权益 犯罪行为 犯罪预防工作 犯罪事实 恢复性司法理念 复归社会 社会矛盾纠纷 再犯风险
原文传递
运用恢复性司法理念保护生态环境 被引量:3
7
作者 刘迎春 王元鹏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76-76,共1页
近年来,检察机关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在生态环境司法保护领域积极引入恢复性司法理念。福建、湖南、贵州等地的检察机关已对恢复性司法理念在办理生态环境违法犯罪案件中的运用进行了多年探索,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关键词 恢复性司法理念 保护生态环境 构建和谐社会 违法犯罪案件 检察机关 司法保护 社会效果
原文传递
恢复性司法理念在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中的运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孙晓军 《人民检察》 2019年第1期76-77,共2页
近年来,破坏环境资源犯罪呈逐年上升态势。执法司法实践中,单纯的刑事处罚、行政处罚等手段难以实现降低犯罪率的目的。同时,被破坏的环境资源的治理修复工作仍存在诸多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以煤炭生产领域为例,煤矿在生产建设中造成... 近年来,破坏环境资源犯罪呈逐年上升态势。执法司法实践中,单纯的刑事处罚、行政处罚等手段难以实现降低犯罪率的目的。同时,被破坏的环境资源的治理修复工作仍存在诸多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以煤炭生产领域为例,煤矿在生产建设中造成声、气、煤、渣等环境污染,破坏土地、水、矿产等资源,对其进行行政或刑事处罚后,造成的污染和破坏状态仍然持续存在,在司法层面上,探讨如何运用恢复性司法理念保护环境资源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性司法理念 司法保护 生态环境 环境资源犯罪 刑事处罚 行政处罚 煤炭生产 环境污染
原文传递
以恢复性司法理念指引未成年人检察工作 被引量:2
9
作者 焦武峰 孙翠林 《人民检察》 2018年第2期80-80,共1页
恢复性司法是一种系统应对犯罪的模式,在为涉罪未成年人提供“双向保护”、促进涉罪未成年人回归社会以及修复受损的社会关系等方面提供了创新实践路径。司法实践中,应注重恢复性司法与未成年人检察(以下简称“未检”)特殊理念的融... 恢复性司法是一种系统应对犯罪的模式,在为涉罪未成年人提供“双向保护”、促进涉罪未成年人回归社会以及修复受损的社会关系等方面提供了创新实践路径。司法实践中,应注重恢复性司法与未成年人检察(以下简称“未检”)特殊理念的融合,促进恢复性司法的实践化,拓展恢复性司法的外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性司法理念 未成年人 检察工作 双向保护 实践路径 社会关系 回归社会 司法实践
原文传递
刑罚执行的理性跨越——恢复性司法理念与我国社区矫正结合之路
10
作者 李为民 单家和 《延边党校学报》 2012年第2期67-70,共4页
现行刑事司法控制犯罪无能为力的现状促使人们把目光投向恢复性司法,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借鉴了恢复性司法理念对社区矫正的决定和执行制度上做出了很多创新,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重视社区、重视特殊预防、坚持以人为本等特性决定了恢复... 现行刑事司法控制犯罪无能为力的现状促使人们把目光投向恢复性司法,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借鉴了恢复性司法理念对社区矫正的决定和执行制度上做出了很多创新,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重视社区、重视特殊预防、坚持以人为本等特性决定了恢复性司法理念引入社区矫正的可能性。恢复性司法关注被害人、社会和谐的重构及多元主体参与协商沟通,而我国目前的社区矫正仍然是围绕着罪犯矫正。在我国的社区矫正实施过程中,应当完善措施,更加注重被害人、社区和罪犯合法权益的维护,尤其是流动矫正对象的权益的维护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性司法理念 社区矫正 刑罚执行
原文传递
贯彻恢复性司法理念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11
作者 宋杰鹏 《法律与生活》 2016年第23期58-59,共2页
关于恢复性司法的涵义,目前学界还没有统一的界定。2002年4月,联合国经社理事会、预防犯罪和刑事司法委员会通过的《关于在刑事事项中采用恢复性司法方案的基本原则》从恢复性程序和恢复性结果两方面对恢复性司法做了全面的阐释。
关键词 恢复性司法理念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刑事司法 恢复性程序 预防犯罪 理事会 联合国 委员
原文传递
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研究——以恢复性司法理念为视角
12
作者 高飞 《西部(新文学)(上)》 2011年第1X期21-27,共7页
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在救助被害人、保障人权、匡扶社会正义、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巨大作用。由于传统刑事司法在理念和认识上的偏差,使得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这一单一的经济补偿模式显得力不从心。而恢复性司法理念以其... 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在救助被害人、保障人权、匡扶社会正义、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巨大作用。由于传统刑事司法在理念和认识上的偏差,使得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这一单一的经济补偿模式显得力不从心。而恢复性司法理念以其"实现修复正义,重塑社会和谐"的科学理念和实战经验风靡全球,其在救助被害人方面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优势。如果能将恢复性司法理念在救助被害人方面的先进理念和优势整合到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中来,以指导构建我国的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便能充分有效,长期的救助被害人,保障人权、促进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被害人 国家救助 恢复性司法理念 救助体系
原文传递
恢复性司法与中国少年司法制度建设
13
作者 肖建国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7年第4期65-67,31,共4页
一段时期以来,国外倍加推崇的恢复性司法理念和具体方案不仅引起我国法学界、司法界的高度关注,而且一些基层司法机关还展开了恢复性司法本地化实践,其中在少年司法领域尤为活跃,为此,有必要围绕恢复性司法来深入探讨中国少年司法... 一段时期以来,国外倍加推崇的恢复性司法理念和具体方案不仅引起我国法学界、司法界的高度关注,而且一些基层司法机关还展开了恢复性司法本地化实践,其中在少年司法领域尤为活跃,为此,有必要围绕恢复性司法来深入探讨中国少年司法制度建设这一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性司法理念 少年司法 制度建设 中国 基层司法机关 司法领域 法学界 本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修复责任承担方式的司法适用--基于347篇裁判文书的样本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小雪 苑占伟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33-45,共13页
随着恢复性司法理念的贯彻落实,生态环境修复责任已经成为环境公共利益损害救济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司法实践中,探索创新出了一系列的相关责任承担新形式。但是,在具体适用过程中也存在着责任认定及执行等多方面的困境。为发挥生态环境修... 随着恢复性司法理念的贯彻落实,生态环境修复责任已经成为环境公共利益损害救济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司法实践中,探索创新出了一系列的相关责任承担新形式。但是,在具体适用过程中也存在着责任认定及执行等多方面的困境。为发挥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的制度价值,实现司法适用的规范性和妥当性,应从完善修复责任承担、丰富环境修复方式、探索以修复为目标的诉前磋商机制和建立修复生态环境的长效监测机制等四个方面,进一步推动生态环境修复责任机制的健全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性司法理念 责任承担 生态环境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司法实践与完善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萍 刘洁 刘雁平 《方圆》 2016年第18期76-77,共2页
2012年我国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确立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赋予检察机关对涉罪未成年人起诉裁量权,体现了“儿童权利最大化”、“非刑罚处理”原则和恢复性司法理念,这是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立法的重大进步,也是多年来我国未成年人检察制度积... 2012年我国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确立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赋予检察机关对涉罪未成年人起诉裁量权,体现了“儿童权利最大化”、“非刑罚处理”原则和恢复性司法理念,这是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立法的重大进步,也是多年来我国未成年人检察制度积极探索和经验总结的成果转化,有利于帮助涉罪未成年人回归社会,一定程度上降低诉讼成本,实现特殊预防的积极效果.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检察机关积极落实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凸显出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笔者认为,司法实践中需要准确把握、不断探索,进一步促进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落实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犯罪 不起诉制度 司法实践 附条件 恢复性司法理念 刑事诉讼法 检察机关 起诉裁量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诉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恒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7-152,共6页
结合法律规范与实务反馈,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于自诉案件审判领域,既有合法性依据,又有现实性基础,这种实践方案具有鲜明的司法特色。在对77份一审刑事判决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自诉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完善方案如下:第一,明确... 结合法律规范与实务反馈,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于自诉案件审判领域,既有合法性依据,又有现实性基础,这种实践方案具有鲜明的司法特色。在对77份一审刑事判决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自诉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完善方案如下:第一,明确自诉案件认罪认罚的成立标准;第二,辨析认罪认罚情节的刑事法律评价效力;第三,规范审判阶段自诉案件认罪认罚程序;第四,保障当事人获得有效的专业法律帮助;第五,提高自诉案件审判活动的检察监督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诉案件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被害人 合作性司法理念 恢复性司法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持人语
17
作者 肖乾利 《宜宾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35-35,共1页
社区矫正蕴涵惩罚性与恢复性双重价值。两者孰轻孰重,是一个国家法治化、人道化的标尺。虽然社区矫正有一定的刑罚惩罚性,但它在恢复性司法理念牵引下,注重的是罪犯再社会化功能的实现。因此,从社区矫正价值取向来看,它应是一种以惩罚... 社区矫正蕴涵惩罚性与恢复性双重价值。两者孰轻孰重,是一个国家法治化、人道化的标尺。虽然社区矫正有一定的刑罚惩罚性,但它在恢复性司法理念牵引下,注重的是罪犯再社会化功能的实现。因此,从社区矫正价值取向来看,它应是一种以惩罚为基础,以教育帮扶为核心的刑事执行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矫正 惩罚性 刑事执行制度 罪犯再社会化 恢复性司法理念 双重价值 人道化 主持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调解制度的理论基础 被引量:5
18
作者 苏甜 《前沿》 2005年第11期121-122,共2页
研究刑事调解制度的理论基础,对于正确评价这一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市场经济模式是刑事调解制度的经济基础;权利自治理念是刑事调解制度的思想基础;契约观念是刑事调解制度的文化基础;恢复性司法理念是刑事调解制度的直接理论依据。
关键词 刑事调解 市场经济模式 权利自治理念 契约观念 恢复性司法理念
原文传递
迷局与破解:对刑事和解认识误区的理性反思 被引量:2
19
作者 姚石京 谢如程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0-106,共7页
近年来,我国法学界对于刑事和解制度已有较多讨论和研究,刑事和解的意义和作用也得到了普遍的肯定和认同。但刑事和解是否存在一定风险和弊端,理论界对此关注不多。本期笔谈的各位学者分别从刑事和解的潜在风险、认识误区、适用空间拓... 近年来,我国法学界对于刑事和解制度已有较多讨论和研究,刑事和解的意义和作用也得到了普遍的肯定和认同。但刑事和解是否存在一定风险和弊端,理论界对此关注不多。本期笔谈的各位学者分别从刑事和解的潜在风险、认识误区、适用空间拓展、制度构建中的困境以及其与刑法基本原则间的矛盾等角度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刑事和解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和解制度 理性反思 认识误区 恢复性司法理念 20世纪90年代 复性司法 国际社会 司法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法视野下的刑事和解:争议及辨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梓霖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25-131,共7页
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理念和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不断深入人心的大背景下,"刑事和解"这一带有"和谐理念"色彩的制度开始备受关注。我国目前探索的刑事和解虽然与西方恢复性司法理念还有着较大差距,但是核心观点... 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理念和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不断深入人心的大背景下,"刑事和解"这一带有"和谐理念"色彩的制度开始备受关注。我国目前探索的刑事和解虽然与西方恢复性司法理念还有着较大差距,但是核心观点和价值取向上的共同之处为我国刑事和解的摸索指明了方向。通过比较法写作方法,介绍目前各国关于"刑事和解"的相关规定和做法,进而为我国刑事和解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争议进行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和解 恢复性司法理念 争议 辨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