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性的自由
1
作者 姜奇平 《互联网周刊》 2015年第6期70-71,共2页
2015年2月2 8日在北京大学朗润园致福轩召开的"信息时代的经济理论发展"研讨会上,有一个未被报道的有趣细节。汪丁丁说张维迎等是简单的自由主义,他自己是复杂的自由主义。我发言主张将复杂性范式引入经济学。
关键词 性的自由 汪丁丁 张维迎 润园 信息时代 边际成本 均衡集 需求曲线 报酬递增 返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与个性自由
2
作者 陈刚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25-26,共2页
市场与个性自由陈刚伴随着80年代初的思想解放运动的进行,人的个性从意识形态的重压下逐渐舒展开来,获得解放。这一过程是非常缓慢而艰辛的。人们首先试图努力摆脱的是政治层面对个性的束缚,这是8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文化界的主要... 市场与个性自由陈刚伴随着80年代初的思想解放运动的进行,人的个性从意识形态的重压下逐渐舒展开来,获得解放。这一过程是非常缓慢而艰辛的。人们首先试图努力摆脱的是政治层面对个性的束缚,这是8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文化界的主要工作,表现为对超越于现实的政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个 性的自由 市场规则 历史主体 市场需要 经济人 市场经济体制 意识形态 政治与道德 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倡主体性的自由阅读与写作
3
作者 钱理群 《群言》 2000年第5期15-16,共2页
提起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我很自然地想起了自己的中学时代生活。那是在50年代初期,我正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读书。附中老师要求严格是出了名的,但在我的印象中。
关键词 阅读与写作 性的自由 主体 图书馆 建筑物
原文传递
以隐喻的审美方式释放诗性的自由与美感——浅析张不狂诗集《时间的划痕》
4
作者 瓦楞草 《朔方》 2014年第S1期145-147,共3页
近期,阅读宁夏诗人张不狂诗集《时间的划痕》时发现,其诗歌中一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令语言增色,对诗歌的风格也起到了修饰的作用。比如,隐喻这一修辞手法在其诗歌中创造性的表达令诗歌语言具有一种内在功能,这种功能与理性的科学认知... 近期,阅读宁夏诗人张不狂诗集《时间的划痕》时发现,其诗歌中一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令语言增色,对诗歌的风格也起到了修饰的作用。比如,隐喻这一修辞手法在其诗歌中创造性的表达令诗歌语言具有一种内在功能,这种功能与理性的科学认知功能大不相同,它通过魔幻般的诠释揭示世界。此外,诗人潜在的审美内质令诗歌以超越之美出场,为读者提供精神的超越。现代社会,人的精神世界困扰日益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在功能 性的自由 认知功能 审美方式 文本形式 审美感受 审美对象 黎明前 冬夜 意指作用
原文传递
女性的自由
5
作者 蒙梓 《光彩》 2017年第2期65-65,共1页
《驴得水》和《罗曼蒂克消亡史》两部电影演绎了民国时期两位崇尚自我、追逐自由、不被世人理解的女性。过去,中国电影中的女性角色大多是被审视、评判、对照的"他者",是一个扁平、片面化的群体:要么"绿茶",要么"白莲花",她们大... 《驴得水》和《罗曼蒂克消亡史》两部电影演绎了民国时期两位崇尚自我、追逐自由、不被世人理解的女性。过去,中国电影中的女性角色大多是被审视、评判、对照的"他者",是一个扁平、片面化的群体:要么"绿茶",要么"白莲花",她们大多依附于他者,对自身的需要并不明晰。《驴得水》中的一曼、《罗曼蒂克消亡史》中的小六,这两个与传统女性形象大相径庭的角色接连出现,并不是文艺创作的巧合,而是迎合了时代发展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女形象 中国电影 性的自由 白莲花 角色 文艺创作 片面化 解放 主义 人的自然属
原文传递
自由恋爱的新课题——当代中国青年走出恋爱困境的社会学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夏国美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6-29,共4页
自由恋爱的新课题——当代中国青年走出恋爱困境的社会学思考●夏国美在自由恋爱的过程中,许多青年男女逐步形成了一种定见:恋爱纯属个人事务,至多是两个人的事,与别人无关,与社会无涉。人们大多认为,恋爱是青年人自己的事,旁人... 自由恋爱的新课题——当代中国青年走出恋爱困境的社会学思考●夏国美在自由恋爱的过程中,许多青年男女逐步形成了一种定见:恋爱纯属个人事务,至多是两个人的事,与别人无关,与社会无涉。人们大多认为,恋爱是青年人自己的事,旁人管不了。甚至许多做家长的在插手遭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恋爱 当代中国青年 社会学思考 新课题 社会 恋爱中 现代社会 现实主义 性的自由 三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21世纪中国传记文学的“当代性”——传记诗学论纲之一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成军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3-35,共3页
关键词 传记文学 历史叙述 古代传记 论纲 审美视角 性的自由 传记作家 话语中心 狂欢化 灵与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唤理性——在英国剑桥大学的演讲
8
作者 李培根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1-9,共9页
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非常荣幸能够有机会跟剑桥的诸位高材生交流,的确感到很高兴。当得知希望我在这里做一个"Talk"的时候,我在想讲什么东西,肯定不能够讲我专业方面的东西,因为要是讲机械或制造的话题可能会没几个人有兴趣。后... 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非常荣幸能够有机会跟剑桥的诸位高材生交流,的确感到很高兴。当得知希望我在这里做一个"Talk"的时候,我在想讲什么东西,肯定不能够讲我专业方面的东西,因为要是讲机械或制造的话题可能会没几个人有兴趣。后来想想,总归大家还是会关心国内很多事情,祖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梦 谷歌 公共知识分子 非理因素 犬儒主义 意识形态教育 性的自由 民族复兴 爱国 技术发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应运用理性感化的课堂管理方法
9
作者 王坦 《现代中小学教育》 1993年第2期78-79,共2页
课堂管理是教学上的一个重要问题。课堂管理得当与否,不仅与教学效率有关,而且与学生的人格发展关系密切。因此,每一个教师,都应了解和掌握科学的课堂管理方法,实施有效的管理,
关键词 课堂管理 人格发展 课堂气氛 民主型 中所 组织程度 教科所 性的自由 维特 互助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自由思想的三个维度
10
作者 宋开之 严慧敏 《唯实》 2015年第5期32-34,共3页
自由是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的,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追求自由、探索自由的历史。自由问题也是马克思一生追求的崇高理想和终极目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三种关系是马克思自由思想的三个维度。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物质实... 自由是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的,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追求自由、探索自由的历史。自由问题也是马克思一生追求的崇高理想和终极目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三种关系是马克思自由思想的三个维度。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物质实践活动的自由发展自由表现为人对必然的正确认识和改造。恩格斯指出:"自由不在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1]可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 人类发展史 人化自然 自在自然 认识自然 主体 自由 对象世界 性的自由 人类实践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李健吾文学批评的审美个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丁亚平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7年第2期87-100,共14页
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李健吾是一位强调自我,张扬个性,标举风格的批评家。他在《答巴金先生的自白》中写道:“一个真正的批评家,犹如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需要外在的提示,
关键词 李健吾 文学批评 巴金先生 文学评论 审美个 心灵的探险 《边城》 性的自由 八骏图 废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朵“恶之花” 和一枚“恶之果”——卡门与伏脱冷的性格比较
12
作者 新晴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73-77,共5页
读过《卡门》(亦译《嘉尔曼》)和《高老头》的人,有谁不在心里铭记着卡门与伏脱冷这两个人物呢?有谁没有被他们那种独特到诡谲的见解和独特到怪异的性格所迷惑、所震慑呢?这两个人物一经问世便吸引了无数读者,使代代读者一再心灵骚动并... 读过《卡门》(亦译《嘉尔曼》)和《高老头》的人,有谁不在心里铭记着卡门与伏脱冷这两个人物呢?有谁没有被他们那种独特到诡谲的见解和独特到怪异的性格所迷惑、所震慑呢?这两个人物一经问世便吸引了无数读者,使代代读者一再心灵骚动并苦苦思索求悟。因此,分析他们的性格、比较他们的异同,对我们了解这两个人物、进而认识19世纪欧洲资本主义一定阶段的社会历史,当有一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门 嘉尔曼 欧洲资本主义 恶之花 性的自由 物欲横流 梅里美 冉阿让 大人先生 另一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晴雯性格的多重组合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志国 邓容 《大庆社会科学》 1993年第9期33-34,共2页
恩格斯说过:“人物的性格不仅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怎样做。”这就是说,性格表现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行为的现实,一是行为的动机和方式。人的性格本身是一个独特的世界,都自成一个有机系统。任何一个人,不管性格多么复杂,都是相... 恩格斯说过:“人物的性格不仅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怎样做。”这就是说,性格表现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行为的现实,一是行为的动机和方式。人的性格本身是一个独特的世界,都自成一个有机系统。任何一个人,不管性格多么复杂,都是相反两极构成的。那么体现在晴雯身上,她的性格特征也是由多极要素构成的,而且正由于是多极构成,她的形象才鲜明、生动、有血、有肉,立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红楼梦》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斤一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晴雯 多重组合 有机系统 怡红院 王夫人 来论 性的自由 黛玉 回中 其他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康德的自由观
14
作者 罗晶 包毅 《内江科技》 2015年第7期129-130,共2页
康德的自由理论虽然涉及不同的自由主体,但他真正关心的还是"理性的自由"。为此需要对康德的自由主体进行辨析。在由众多的自由主体而产生的众多的自由概念中,"先验自由"是核心。对自由主体的区分以及从因果关系的... 康德的自由理论虽然涉及不同的自由主体,但他真正关心的还是"理性的自由"。为此需要对康德的自由主体进行辨析。在由众多的自由主体而产生的众多的自由概念中,"先验自由"是核心。对自由主体的区分以及从因果关系的角度讨论自由问题,是康德自由理论的两个前提。康德的自由观划分为"先验的自由"、"实践的自由"和"自由感"三个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 先验辩证论 实践理 纯粹理 《判断力批判》 批判哲学 现象界 邓晓芒 批判 性的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应进入领导班子
15
作者 刘柏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1991年第3期45-47,44,共4页
现代领导都是作为集团或班子而存在的。如何发挥集团或班子的整体效能,这是领导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具体地说,就是将有各种不同类型的领导人才,按照一定的科学结构进行合理的组合,以形成各得其所,各司其职,各显神通,色言互补。
关键词 领导人才 自我牺牲精神 科学的年龄结构 社会进步 呀呀学语 人生旅途 现代化建设 一个女 人生信条 性的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动物福利的重要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艳 郭若婷 傅文栋 《中国畜牧业》 2020年第13期60-61,共2页
一、动物福利的理念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逐渐重视动物福利。所谓动物福利,即动物生存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下,生活舒适,安乐的死亡。基本原则包括:让动物享受不受饥渴的自由;享有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的自由;享有生活无恐惧和无焦... 一、动物福利的理念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逐渐重视动物福利。所谓动物福利,即动物生存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下,生活舒适,安乐的死亡。基本原则包括:让动物享受不受饥渴的自由;享有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的自由;享有生活无恐惧和无焦虑的自由;享有表达天性的自由;享有生活舒适的自由。按照国际公认标准,动物被分为农场动物、实验动物、伴侣动物、工作动物、娱乐动物和野生动物六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福利 伴侣动物 实验动物 动物生存 性的自由 公认标准 野生动物 农场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三疑议
17
作者 周文彬 《唯实》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2-26,1,共6页
《自由三疑议》一文,作者就究竟何为自由、自由的最高境界在哪里、自由的类型怎样划界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疑议 绝对自由 物质变换 资产阶级社会 心理自由 社会平等 动力论 哲学说 西方近代哲学 性的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长篇小说的性描写与审美观
18
作者 胡良桂 《云梦学刊》 1991年第1期71-74,共4页
(一)当代社会的性爱观、伦理道德观出现了世俗的与超世俗的、古朴的与未来的、肉体的和精神的等等多种观点色调杂然纷呈的现象。这样,就使得我国现代长篇小说的性描写也就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表现形态。这首先表现在对性爱道德的描写上。... (一)当代社会的性爱观、伦理道德观出现了世俗的与超世俗的、古朴的与未来的、肉体的和精神的等等多种观点色调杂然纷呈的现象。这样,就使得我国现代长篇小说的性描写也就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表现形态。这首先表现在对性爱道德的描写上。我们发现当代长篇小说,对在传统道德束缚下被扭曲的性爱作了深刻的反省和描写。比如蚋泉的《桃花湾的娘儿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描写 爱描写 余占鳌 性的自由 瓦西列夫 五香街 张贤亮 叶蔚林 自觉形秽 有夫之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聊斋》中爱情悲剧的审美特点及其局限性
19
作者 张光兴 《蒲松龄研究》 1991年第1期76-86,共11页
蒲松龄在其代表作《聊斋志异》中,写下了许多爱情故事,其中不乏悲剧。本文尝试从审美的角度对蒲氏的这些爱情悲剧作一些探索。 需要说明的是,蒲松龄没有自己完整的悲剧理论体系,
关键词 爱情悲剧 《聊斋》 爱情故事 悲剧理论 审美特点 悲剧意识 性的自由 冯生 景清 社会悲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
20
作者 黄杨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1997年第1期71-75,共5页
以往,人们不是把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局限于认识论的范畴(所谓“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视为本体论的范畴(所谓“自由是人的类特性”).这种缺乏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理解”,有碍于揭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真蒂.... 以往,人们不是把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局限于认识论的范畴(所谓“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视为本体论的范畴(所谓“自由是人的类特性”).这种缺乏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理解”,有碍于揭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真蒂.本文将从本体论、实践论、创造论、认识论、历史论等诸多方面揭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丰富内涵,以求弄清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本相.一、人类的本质与自由基元的特性(一)自由是人的本质与人类社会的最高境界.自由是人的本质或历史构成与展开的前提,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表现形式和共同追求的美好境界.马克思说:“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直接把人跟动物的生命区别开来”,“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类的特性”人类社会历史的构成与发展是人的本质(“自由”)力量对象化的结果.但是,自由不是一个抽象的独立于人群的抽象物,而是一个属于人的社会的感情标志.因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他的生命表现……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而代表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趋势的无产阶级革命及其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活动.将最终构成一个“以每个人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到那时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自由 人的本质 合规律与合目的 性的自由 人类社会 马恩 实践能力 实践活动 自由王国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