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性别与文化谈女性词作美感特质之演进(下) 被引量:4
1
作者 叶嘉莹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205-208,共4页
从“性别与文化”的视角,对女性词作美感特质之演进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建立起自己独特的理论框架和评赏标准。其中有三点值得注意:第一,男性词作风格演化之影响;第二,政治与社会风习之改变以及与之相伴随的男性对妇女写作之观念的转变... 从“性别与文化”的视角,对女性词作美感特质之演进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建立起自己独特的理论框架和评赏标准。其中有三点值得注意:第一,男性词作风格演化之影响;第二,政治与社会风习之改变以及与之相伴随的男性对妇女写作之观念的转变和妇女写作观念之转变;第三,男女两性在心理与智力等方面之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与文化 女性词作 美感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性别与文化谈女性词作美感特质之演进(上) 被引量:3
2
作者 叶嘉莹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06-110,共5页
从“性别与文化”的视角,对女性词作美感特质之演进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建立起自己独特的理论框架和评赏标准。其中有三点值得注意:第一,男性词作风格演化之影响;第二,政治与社会风习之改变以及与之相伴随的男性对妇女写作之观念的转变... 从“性别与文化”的视角,对女性词作美感特质之演进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建立起自己独特的理论框架和评赏标准。其中有三点值得注意:第一,男性词作风格演化之影响;第二,政治与社会风习之改变以及与之相伴随的男性对妇女写作之观念的转变和妇女写作观念之转变;第三,男性与女性在心理与智力等方面之分别和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与文化 女性词作 美感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语言与女性书写——早期词作中的歌伎之词(中) 被引量:5
3
作者 叶嘉莹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345-349,共5页
从“性别与文化”的视角,对早期词作中的歌伎之词之美感特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论述主要围绕女性语言与女性书写展开:“女性语言”是指女性之词在语言中所表现的女性之内容情思;“女性书写”则是指女性在从事词之写作时所表现的写作方... 从“性别与文化”的视角,对早期词作中的歌伎之词之美感特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论述主要围绕女性语言与女性书写展开:“女性语言”是指女性之词在语言中所表现的女性之内容情思;“女性书写”则是指女性在从事词之写作时所表现的写作方式与风格。通过对词例的分析认为,第一类文层次较低的歌伎所写之歌词。因其“男性书写”格式之习染与约束较少,表现为生动变化而赋予本真的生命之感发;第二类与文士往来的文化层次较高的歌伎之词,则因受到文士们“男性写作”方式的影响,表现出双性的美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与文化 女性语言 女性书写 歌伎之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语言与女性书写——早期词作中的歌伎之词(上) 被引量:3
4
作者 叶嘉莹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272-276,共5页
从“性别与文化”的视角,对早期词作中的歌伎之词之美感特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论述主要围绕两方面展开:女性语言与女性书写。通过对具体词例的分析认为,第一类文化层次较低的歌伎所写之歌词,因其“男性书写”格式之习染与约束较少,表... 从“性别与文化”的视角,对早期词作中的歌伎之词之美感特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论述主要围绕两方面展开:女性语言与女性书写。通过对具体词例的分析认为,第一类文化层次较低的歌伎所写之歌词,因其“男性书写”格式之习染与约束较少,表现为生动变化富于本真的生命之感发;第二类与文士往来的文化层次较高的歌伎之词,则因受到文士们“男性书写”方式的影响,表现出双性的美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与文化 女性语言 女性书写 歌伎之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语言与女性书写——早期词作中的歌伎之词(下)
5
作者 叶嘉莹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420-423,共4页
从“性别与文化”的视角,对早期词作中的歌伎之词之美感特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论述主要围绕女性语言与女性书写展开:“女性语言”是指女性之词在语言中所表现的女性之内容情思;“女性书写”则是指女性在从事词之写作时所表现的写作方... 从“性别与文化”的视角,对早期词作中的歌伎之词之美感特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论述主要围绕女性语言与女性书写展开:“女性语言”是指女性之词在语言中所表现的女性之内容情思;“女性书写”则是指女性在从事词之写作时所表现的写作方式与风格。通过对词例的分析认为,第一类文化层次较低的歌伎所写之歌词,因其“男性书写”格式之习染与约束较少,表现为生动变化而赋予本真的生命之感发;第二类与文士往来的文化层次较高的歌伎之词,则因受到文士们“男性写作”方式的影响,表现出双性的美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与文化 女性语言 女性书写 歌伎之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的女权运动:重要的转变和事件 被引量:6
6
作者 Affrica Taylor 徐航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2-66,71,共6页
本文介绍了澳大利亚女性学研究在过去的20年中发生的一系列重要变化,同时阐述了澳洲的理论家们为全球女性主义所作出的一些重要贡献。作者也介绍了影响澳大利亚女性主义理论研究中的两个重要事件,一个是源于法国的女性主义哲学,另一个... 本文介绍了澳大利亚女性学研究在过去的20年中发生的一系列重要变化,同时阐述了澳洲的理论家们为全球女性主义所作出的一些重要贡献。作者也介绍了影响澳大利亚女性主义理论研究中的两个重要事件,一个是源于法国的女性主义哲学,另一个产生于澳洲种族政治的背景下。在文章最后,作者对当前性别和文化研究的焦点问题做了简要的介绍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妇女解放运动 性别与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嘉莹讲女性词(三十)
7
作者 叶嘉莹(讲授) 杨爱娣(整理) 《文史知识》 2021年第7期72-75,共4页
今天要讲的两位作者,一位叫吴藻,一位叫顾太清。这两位作者,恰好都生活在清代中期。我们说,从性别与文化来看女性词的美感特质的话,其中,文化不仅是指文化的时代不同了,也指思想文化背景不同。比如说,我们开始讲的宋代的女性词,当时在... 今天要讲的两位作者,一位叫吴藻,一位叫顾太清。这两位作者,恰好都生活在清代中期。我们说,从性别与文化来看女性词的美感特质的话,其中,文化不仅是指文化的时代不同了,也指思想文化背景不同。比如说,我们开始讲的宋代的女性词,当时在那些理学家的思想观念之下,认为女子写词是一种不正当的事情,所以朱淑真写的词被焚烧了,李清照写的词也被南宋的一些文人所批评、所讥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词 叶嘉莹 朱淑真 顾太清 性别与文化 美感特质 吴藻 李清照
原文传递
符号、视角与意境:析《蜕》
8
作者 王茜濡 《现代装饰(理论)》 2016年第9期163-164,共2页
动画影片《蜕》以有着两个灵魂的女孩为故事主角来展现中国当代社会打工人群的典型特征,叙述了一位来自农村的女孩到大城市打工,见到大城市新奇而又令她恐慌的状况,包括拥挤的地铁、不安的工作、社会负面的营销手段、不忠的爱情等。本... 动画影片《蜕》以有着两个灵魂的女孩为故事主角来展现中国当代社会打工人群的典型特征,叙述了一位来自农村的女孩到大城市打工,见到大城市新奇而又令她恐慌的状况,包括拥挤的地铁、不安的工作、社会负面的营销手段、不忠的爱情等。本文将从符号、视角与意境这三个角度分析影片中所包含的性别与文化、社会的"真实"、"空"与留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片 主观视角 留白 全知视角 女孩 符号 意境 地铁 地下铁道 剧情 观众 性别与文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