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我国性侵害儿童犯罪防控机制的建构——以美国性侵害儿童犯罪防控经验为鉴 被引量:5
1
作者 李聪 曹虹 《广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19-25,共7页
我国性侵害儿童犯罪呈现出案件多发、受害人低龄化、熟人作案多等现状,性侵害儿童犯罪亟需治理。美国对性侵害儿童犯罪的防控主要从完善法律体系、保护儿童司法权益、严格学校责任和加强家庭保护等几个方面展开。这些经验可以作为构建... 我国性侵害儿童犯罪呈现出案件多发、受害人低龄化、熟人作案多等现状,性侵害儿童犯罪亟需治理。美国对性侵害儿童犯罪的防控主要从完善法律体系、保护儿童司法权益、严格学校责任和加强家庭保护等几个方面展开。这些经验可以作为构建我国性侵害儿童犯罪防控机制的借鉴。可以从加强法律规制,强化司法保护,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多元主体的性侵害儿童犯罪防控机制,以期更好地治理此类犯罪,切实保护儿童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侵害儿童 性侵害儿童犯罪 信息登记制度 社区公告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性侵害儿童犯罪案件的侦查对策研究
2
作者 徐阳 张献萍 《网络空间安全》 2023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意义]信息网络的发展,使得各种传统犯罪呈现出网络化的趋势,利用信息网络实施性侵害儿童的行为呈现出高发态势.[方法/过程]为了实现对网络性侵害儿童犯罪的有效打击,深入分析了网络性侵害儿童犯罪的特点.在打击网络性侵害儿童犯... [目的/意义]信息网络的发展,使得各种传统犯罪呈现出网络化的趋势,利用信息网络实施性侵害儿童的行为呈现出高发态势.[方法/过程]为了实现对网络性侵害儿童犯罪的有效打击,深入分析了网络性侵害儿童犯罪的特点.在打击网络性侵害儿童犯罪的过程中,存在着立案难、取证难和询问难等侦查难点.[结果/结论]针对网络性侵害儿童犯罪,应当加强宣传教育、网络空间治理、侦查取证、电子证据固定和儿童讯问等方面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性侵害儿童 网络侵害 侦查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性侵害儿童心理创伤内涵之分析研究
3
作者 黃雅羚 戴嘉南 《諮商輔導學報:高師輔導所刊》
本研究目的在藉由探究国内受性侵害儿童心理创伤内涵,供社工及谘商辅导人员评估及处遇受性侵害儿童的心理创伤之用。本研究邀请心理师、社工及受性侵害儿童共9位进行半标准化访谈,以收集儿童在遭受性侵害事件後的心理及行为反应,将... 本研究目的在藉由探究国内受性侵害儿童心理创伤内涵,供社工及谘商辅导人员评估及处遇受性侵害儿童的心理创伤之用。本研究邀请心理师、社工及受性侵害儿童共9位进行半标准化访谈,以收集儿童在遭受性侵害事件後的心理及行为反应,将蒐集资料依紮根理论进行资料分析,发展受性侵害儿童的心理创伤内涵。本研究发现受性侵害儿童心理创伤内涵分别为界限创伤、自我创伤及创伤後压力反应三个主要范畴。界限创伤之内涵包含心理界限创伤及身体界限创伤。自我创伤之内涵包含身体形象、自我价值、情绪创伤及性创伤;创伤後压力反应之内涵包含重覆体验创伤反应、解离反应、回避反应、过度警觉反应、退化反应及自伤反应。本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分别提出具体建议,提供儿童保护之社工及谘商辅导人员评估及处遇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害兒童 心理創傷
全文增补中
9例圆房失败伴儿童期性侵害女性患者的临床报道
4
作者 秦雪 陈璐 +3 位作者 车晓艳 张颖 万婠 郑淑娟 《中国性科学》 2025年第2期144-148,共5页
目的通过对9例圆房失败伴儿童期性侵害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该疾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7月在南京某三甲医院就诊的9例圆房失败伴儿童期性侵害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一般资料调查表、自... 目的通过对9例圆房失败伴儿童期性侵害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该疾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7月在南京某三甲医院就诊的9例圆房失败伴儿童期性侵害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一般资料调查表、自制的儿童期性侵害经历调查表、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性厌恶量表、性交恐惧诊断、阴道痉挛分级调查。性治疗师采用Plisst模型、认知行为疗法改变患者性观念,同时采用放松训练、系统脱敏疗法和性感集中训练,帮助患者克服性交恐惧和性厌恶,实现圆房。结果患者平均年龄(28.56±3.16)岁,平均病程(2.31±1.52)年。FSFI显示4例性欲低下,6例性唤起障碍,7例阴道润滑障碍,8例性交痛。性厌恶量表提示4例性厌恶,9例均确诊为性交恐惧,其中8例确诊为阴道痉挛。经过治疗,8例圆房成功,1例圆房失败后离婚。结论圆房失败伴儿童期性侵害女性患者在成年后受到性刺激会导致不良感受重现,出现女性性功能障碍,导致夫妻圆房失败。性治疗师通过Plisst模型、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系统脱敏疗法和性感集中训练等可以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克服性交恐惧,改善夫妻亲密关系,帮助圆房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侵害 功能障碍 交恐惧 阴道痉挛 圆房失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藏在屏幕另侧的触手与凝视--防范未成年人网络性侵害呼吁多方共治 被引量:6
5
作者 董晓梦 满运玖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21年第9期18-26,共9页
随着互联网及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未成年人接触网络越来越便捷。近年来,在媒体曝光下,多起儿童遭受网络性侵害的案件逐渐进入公众视野,“犯罪+互联网”的新特点,让这类犯罪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儿童网络性侵害的类型可归纳为隔空猥亵... 随着互联网及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未成年人接触网络越来越便捷。近年来,在媒体曝光下,多起儿童遭受网络性侵害的案件逐渐进入公众视野,“犯罪+互联网”的新特点,让这类犯罪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儿童网络性侵害的类型可归纳为隔空猥亵与网络诱发接触式性侵害,具有区别于传统儿童性侵害的特征。防范未成年人网络性侵害亟待呼吁多方共治,建议立足家庭、学校、平台、法律制度、媒体、社会组织等六大主体,构建全方位管控、多主体参与、事前预防与事后恢复结合的治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网络侵害 未成年人保护 网络治理 多方共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儿童期遭受性侵害的回顾性调查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成齐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9-93,共5页
以697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自编问卷,调查我国儿童期性侵害发生情况。结果发现:(1)我国大学生中存在着儿童期遭受性侵害的问题;(2)儿童在6岁以后遭受性侵害的危险增大;(3)大多数受害者没有将受害经历告诉他人;(4)绝大多数侵害者为男性,... 以697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自编问卷,调查我国儿童期性侵害发生情况。结果发现:(1)我国大学生中存在着儿童期遭受性侵害的问题;(2)儿童在6岁以后遭受性侵害的危险增大;(3)大多数受害者没有将受害经历告诉他人;(4)绝大多数侵害者为男性,多采取非暴力手段,年龄多为45岁以下,多是受害者熟悉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侵害 儿童侵害
原文传递
新修改的办理性侵害意见条文解读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华 《法律适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8-104,共7页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颁布《关于办理性侵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意见》,是对2013年10月两高两部关于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意见的整理、修改与完善,文章立足于法律适用角度试作全面解读:首先,明确性侵害未成年...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颁布《关于办理性侵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意见》,是对2013年10月两高两部关于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意见的整理、修改与完善,文章立足于法律适用角度试作全面解读:首先,明确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办理基本原则;其次,规范办理程序和方式,包括时限、协作机制、方式方法、权利保障以及对犯罪人员严管严控,从严惩处;其次,明确侦查取证应全面查清犯罪事实,力求不漏一案、不漏一罪、不漏一人的工作要求;再次,明确证据审查判断的标准和原则,包括儿童言词证据采信规则及审查重点等;最后,细化被害人保护救助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侵害儿童 证据收集程序及要求 证据效力 保护救助
原文传递
Testing a mobile app for child abuse treatment: A mixed methods study 被引量:1
8
作者 Shuhong Luo Ann S.Botas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s》 CSCD 2020年第3期320-329,共10页
Objective:This study provides a preliminary evaluation of the usability and acceptability of a mobile application(sexual assault care algorithm,SACA).Methods:An explanatory sequential mixed methods research was used.A... Objective:This study provides a preliminary evaluation of the usability and acceptability of a mobile application(sexual assault care algorithm,SACA).Methods:An explanatory sequential mixed methods research was used.A quantitative survey was followed up by a qualitative study.A convenience sample of participants(n=4)was recruited.The research was conducted on a one-on-one basis.In the quantitative phase,a random assignment technique was used to divide four participants into two groups of two participants each.Post-Study System Usability Questionnaire(PSSUQ)and Acceptability e-Scale were used to collect quantitative data.In the qualitative phase,interview,observation,and documentation were used to collect qualitative data.Data were analyzed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ly.The qualitative data were linked with the initial quantitative data to determine how the follow-up qualitative data helped explain the initial quantitative results.Results:The quantitativ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SACA has high usability(5.05±1.83)and acceptability(3.81±1.22).The qualitative results further indicate that the participants thought SACA was easy to use and useful,and most of them would recommend it to others.Areas of improvement include adding features that would calculate and validate the elapsed time since the sexual assault,adding explanations to some buttons,and providing training.Conclusions:Our findings highlight the value of using a mixed methods research design to conduct a usability and acceptability test.Nurses are more likely to adopt a new technology for their evidencebased practice when the technology is easy to use and useful and requires less time to find the right piece of guideline evidence.Individualized training needs to be designed based on users'characteris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CEPTABILITY Child sexual assault Clinical guideline Mixed methods research design Mobile application Technology US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