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价曼彻斯特分诊量表(MTS)、急诊危重指数(ESI)和加拿大急诊预检标尺系统(CTAS)的分诊效果。[方法]检索PubMed、the Cochranc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CNK...[目的]评价曼彻斯特分诊量表(MTS)、急诊危重指数(ESI)和加拿大急诊预检标尺系统(CTAS)的分诊效果。[方法]检索PubMed、the Cochranc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收集关于急诊预检分诊标准MTS、ESI、CTAS的分诊效果研究,检索时限均为数据库建立至2019年8月3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完成文献筛选、数据提取。采用双变量混合效应模型合并急诊预检分诊标准分诊效果的敏感度、特异度和诊断比值比(DOR);敏感度和特异度用于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ROC曲线下面积(AUC)用于评价各急诊预检分诊标准的分诊效果;采用Deek漏斗图评价文献发表偏倚;采用范根图评价分诊系统的临床适用性。[结果]共纳入35项研究,总体Meta分析结果显示:MTS合并的敏感度为0.57,95%CI(0.49,0.65),P=0.00;特异度为0.84,95%CI(0.80,0.87),P=0.00;DOR为6.94,95%CI(5.08,9.48),P=0.00;AUC为0.80,95%CI(0.76,0.83)。ESI合并的敏感度为0.50,95%CI(0.38,0.62),P=0.00;特异度为0.87,95%CI(0.82,0.91),P=0.00;DOR为6.84,95%CI(5.21,8.98),P=0.00;AUC为0.80,95%CI(0.77,0.84)。CTAS合并的敏感度为0.35,95%CI(0.29,0.43),P=0.00;特异度为0.92,95%CI(0.88,0.94),P=0.00;DOR为5.98,95%CI(4.31,8.29),P=0.00;AUC为0.72,95%CI(0.68,0.76)。敏感性分析证明研究结果较为稳定,各项研究无明显偏倚,3个急诊预检分诊标准存在明显异质性。亚组分析显示:3个急诊预检分诊标准的异质性主要来源于人群。范根图总体分析显示:3个分诊标准评估阳性时,受试者需要住院的概率上升。[结论]现有证据表明,运用MTS和ESI对急诊病人进行预检分诊的总体准确性较好,但诊断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急诊危重指数与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急救效率的影响,以及3种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ACS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急诊科600例ACS患者,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目的】探讨急诊危重指数与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急救效率的影响,以及3种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ACS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急诊科600例ACS患者,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分诊急救,观察组患者给予急诊危重度指数(emergency severity index,ESI)分级就诊,比较两组患者的急诊效率。之后以患者入院时第一次生命体征监测值为基础,对国家早期预警评分(national early warning score,NEWS)、标准早期预警评分(standard early warning score,SEWS)以及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进行计算,采用Fisher判别原理对ESI与3种评分(经由ESI分级就诊的观察组患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采用交叉核实法和回代法进行误判率估算。并以患者28 d死亡为终点,将观察组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3种评分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3种评分对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对照组患者t1、t2、t3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经交叉验证法和回代法验证显示,NEWS系统的误判率最低,SEWS系统的误判率最高,进一步分析,NEWS系统判别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ESI分级的特异性为92.61%,灵敏度为93.84%,准确性为93.10%,可以较好地对I级和Ⅱ级患者进行判别。经过ROC曲线分析,NEWS、MEWS以及SEWS评分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78、0.830、0.782,其中NEWS的AUC最大,预后评估价值更高。【结论】应用ESI分诊系统可以提高AMI患者的急诊效率,且NEWS评分系统可以协助医生对患者病情量化、分级以及前瞻性研究,对预后也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评价曼彻斯特分诊量表(MTS)、急诊危重指数(ESI)和加拿大急诊预检标尺系统(CTAS)的分诊效果。[方法]检索PubMed、the Cochranc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收集关于急诊预检分诊标准MTS、ESI、CTAS的分诊效果研究,检索时限均为数据库建立至2019年8月3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完成文献筛选、数据提取。采用双变量混合效应模型合并急诊预检分诊标准分诊效果的敏感度、特异度和诊断比值比(DOR);敏感度和特异度用于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ROC曲线下面积(AUC)用于评价各急诊预检分诊标准的分诊效果;采用Deek漏斗图评价文献发表偏倚;采用范根图评价分诊系统的临床适用性。[结果]共纳入35项研究,总体Meta分析结果显示:MTS合并的敏感度为0.57,95%CI(0.49,0.65),P=0.00;特异度为0.84,95%CI(0.80,0.87),P=0.00;DOR为6.94,95%CI(5.08,9.48),P=0.00;AUC为0.80,95%CI(0.76,0.83)。ESI合并的敏感度为0.50,95%CI(0.38,0.62),P=0.00;特异度为0.87,95%CI(0.82,0.91),P=0.00;DOR为6.84,95%CI(5.21,8.98),P=0.00;AUC为0.80,95%CI(0.77,0.84)。CTAS合并的敏感度为0.35,95%CI(0.29,0.43),P=0.00;特异度为0.92,95%CI(0.88,0.94),P=0.00;DOR为5.98,95%CI(4.31,8.29),P=0.00;AUC为0.72,95%CI(0.68,0.76)。敏感性分析证明研究结果较为稳定,各项研究无明显偏倚,3个急诊预检分诊标准存在明显异质性。亚组分析显示:3个急诊预检分诊标准的异质性主要来源于人群。范根图总体分析显示:3个分诊标准评估阳性时,受试者需要住院的概率上升。[结论]现有证据表明,运用MTS和ESI对急诊病人进行预检分诊的总体准确性较好,但诊断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文摘【目的】探讨急诊危重指数与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急救效率的影响,以及3种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ACS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急诊科600例ACS患者,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分诊急救,观察组患者给予急诊危重度指数(emergency severity index,ESI)分级就诊,比较两组患者的急诊效率。之后以患者入院时第一次生命体征监测值为基础,对国家早期预警评分(national early warning score,NEWS)、标准早期预警评分(standard early warning score,SEWS)以及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进行计算,采用Fisher判别原理对ESI与3种评分(经由ESI分级就诊的观察组患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采用交叉核实法和回代法进行误判率估算。并以患者28 d死亡为终点,将观察组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3种评分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3种评分对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对照组患者t1、t2、t3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经交叉验证法和回代法验证显示,NEWS系统的误判率最低,SEWS系统的误判率最高,进一步分析,NEWS系统判别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ESI分级的特异性为92.61%,灵敏度为93.84%,准确性为93.10%,可以较好地对I级和Ⅱ级患者进行判别。经过ROC曲线分析,NEWS、MEWS以及SEWS评分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78、0.830、0.782,其中NEWS的AUC最大,预后评估价值更高。【结论】应用ESI分诊系统可以提高AMI患者的急诊效率,且NEWS评分系统可以协助医生对患者病情量化、分级以及前瞻性研究,对预后也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