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6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星状神经节阻滞通过TLR4/NF-κB通路缓解急性腹膜炎大鼠炎症反应
1
作者 杨鹏 曹宇 +2 位作者 金璐薇 李林 邹学军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4-760,共7页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急性腹膜炎(AP)大鼠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以及toll样受体4(TLR4)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NF-κB(p65)蛋白表达情况,旨在深入探讨SGB对大鼠急性腹膜炎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SPF...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急性腹膜炎(AP)大鼠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以及toll样受体4(TLR4)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NF-κB(p65)蛋白表达情况,旨在深入探讨SGB对大鼠急性腹膜炎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SPF级雄性大鼠依据随机化原则分为4组:对照组(Control)、急性腹膜炎组(AP)、急性腹膜炎+右侧颈交感干离断组(AP+SGB)、急性腹膜炎+右侧颈交感干离断+TLR4抑制剂瑞沙托维组(AP+SGB+TAK-242),每组10只。向AP组、AP+SGB组和AP+SGB+TAK-242组大鼠的腹腔内分别注射2%冰醋酸溶液1 ml/100 g,建立急性腹膜炎模型。成功造模后,分别于1、6、12和24 h取大鼠尾静脉血。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浓度。实验24 h后取腹膜组织,Western Blot法检测TLR4蛋白、caspase-3和NF-κB(p65)蛋白水平,RT-qPCR法检测TLR4 mRNA和NF-κB(p65) mRNA的表达情况,HE染色和光学显微镜观察病理变化。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各时间点AP组、AP+SGB组和AP+SGB+TAK-242组IL-10、TNF-α、IL-1β、HMGB1水平显著升高(P<0.05);相同时间点内,AP+SGB组较AP组TNF-α、IL-1β、HMGB1水平显著降低,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AP+SGB组相比,AP+SGB+TAK-242组TNF-α、IL-1β、HMGB1水平进一步降低,IL-10水平进一步升高(P<0.05)。AP+SGB组与AP+SGB+TLR组TLR4蛋白、caspase-3、NF-κB(p65)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且其TLR4 mRNA和NF-κB(p65)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SGB可以通过抑制TLR4、NF-κB(p65)介导的TLR4/NF-κB信号通路来缓解大鼠急性腹膜炎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 急性腹膜炎 症反应 TLR4/NF-κB通路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察腹腔镜技术治疗急性腹膜炎的手术效果
2
作者 朵红梅 谢德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13-0016,共4页
治疗急性腹膜炎,通过采用腹腔镜手术,观察患者的身体变化情况,探究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腹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此次回顾性分析选择的200例急性腹膜炎患者资料在2023年6月至2024年1月这段时间内,观察组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治疗组用... 治疗急性腹膜炎,通过采用腹腔镜手术,观察患者的身体变化情况,探究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腹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此次回顾性分析选择的200例急性腹膜炎患者资料在2023年6月至2024年1月这段时间内,观察组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治疗组用腹腔镜手术治疗,随机分成观察组(n=100)和治疗组(n=100)两组,通过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变化判断不同方式治疗急性腹膜炎的效果。结果 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膜炎过程中,各项手术指标如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等均优于传统的开腹治疗(p<0.05),手术指标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不同治疗方式下腹腔感染、切口感染、粘连痛并发症情况,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传统开腹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并发症发生率数据差异具有对比性。结论 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腹膜炎的方案,安全有效,可让患者伤口的疼痛感降低,让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有益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是治疗急性腹膜炎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急性腹膜炎 治疗有效率 并发症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茎叶总黄酮对小鼠急性腹膜炎模型的预防治疗作用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建团 王新杰 +1 位作者 张学东 李建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23-924,共2页
关键词 黄芩茎叶总黄酮 小鼠 预防治疗 急性腹膜炎 中药研究 性组织 承德医学院 产量 地上部分 地下部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腹膜炎225例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黄振元 刘朝阳 +1 位作者 姜耕 张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3415-3416,共2页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对225例老年急性腹膜炎患者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并发症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急性腹膜炎继发于其他疾病219例(97.3%),其中以腹内脏器急性感染(占48.4%)和腹内脏器穿孔(占49....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对225例老年急性腹膜炎患者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并发症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急性腹膜炎继发于其他疾病219例(97.3%),其中以腹内脏器急性感染(占48.4%)和腹内脏器穿孔(占49.3%)多见,其临床表现不典型,39例(17.3%)漏诊。手术治疗186例患者,死亡16例,病死率为8.6%;39例患者保守治疗死亡8例,病死率为20.5%;两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起病至手术时间不同的老年急性腹膜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并存疾病数量不同,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急性腹膜炎患者就诊迟,临床表现不典型,且漏诊率高。术前并存疾病和手术延迟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手术、积极处理并存疾病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急性腹膜炎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茱萸碱对酵母多糖诱导急性腹膜炎小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陈浩 范霞 +7 位作者 孙宇 余静 罗莉 唐婉琦 马娓 杨雪 梁华平 龚建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3-168,共6页
目的探讨吴茱萸碱(evodiamine,EVO)对酵母多糖(zymosan,ZYM)诱导的小鼠腹膜炎中炎症反应及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PMN)浸润的影响。方法将54只成年雄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EVO治疗组... 目的探讨吴茱萸碱(evodiamine,EVO)对酵母多糖(zymosan,ZYM)诱导的小鼠腹膜炎中炎症反应及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PMN)浸润的影响。方法将54只成年雄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EVO治疗组。模型组腹腔注射1 mg/m L ZYM溶液(1 m L)建立急性腹膜炎小鼠模型,EVO治疗组则同时腹腔注射10 mg/kg EVO及1 mg/m L ZYM溶液,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磷酸盐缓冲液。各组处理后2、6、12 h处死6只小鼠,收集眼眶血及腹腔灌洗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及腹腔灌洗液中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角化细胞来源趋化因子(keratinocyte-derived chemokine,KC)及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 2,MIP-2)的含量;通过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腹腔灌洗液中混合细胞总数;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腹腔灌洗液中PMN比例及PMN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6 h时腹腔灌洗液混合细胞中核转录因子-k B(nuclear factor-κB,NF-κB)p65入核情况。结果建模后2、6、12 h,模型组血清及腹腔灌洗液中IL-6、TNF-α、KC及MIP-2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EVO治疗组上述指标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其中,血清中IL-6、KC及MIP-2均于2 h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而TNF-α在2 h逐渐上升,6 h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腹腔灌洗液中TNF-α、KC及MIP-2均于2 h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而IL-6在2 h逐渐上升,6 h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制模后6 h,EVO治疗组可显著降低腹腔混合细胞数与PMN数及其百分比(P<0.05),且PMN中ROS显著降低(P<0.05)。另EVO治疗可显著降低腹腔混合细胞中细胞核的NF-κB p65表达(P<0.05)。结论 EVO可抑制ZYM诱导急性小鼠腹膜炎模型中血清及腹腔灌洗液中炎症因子及趋化因子的分泌,减轻腹腔PMN的浸润,并抑制PMN中ROS的产生,该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NF-k B p65入核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碱 急性腹膜炎 酵母多糖 中性粒细胞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预处理后大鼠急性腹膜炎腹膜肿瘤坏死因子α的检测 被引量:4
6
作者 张秀丽 马健飞 +3 位作者 吴咏今 樊怡 董齐 王力宁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49-750,757,共3页
目的揭示姜黄素在由表皮葡萄球菌(S.epidermidis)所致的腹膜炎中对实验动物腹膜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腹腔注射表皮葡萄球菌诱发急性腹膜炎,采用Western blot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别在造模后3,6,12,24和48h各... 目的揭示姜黄素在由表皮葡萄球菌(S.epidermidis)所致的腹膜炎中对实验动物腹膜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腹腔注射表皮葡萄球菌诱发急性腹膜炎,采用Western blot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别在造模后3,6,12,24和48h各时点检测姜黄素处理组与无姜黄素处理组大鼠腹膜TNF-α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大鼠腹膜TNF-α蛋白和mRNA的表达自感染后6~24h出现时间依赖性升高。与无姜黄素处理组相比,姜黄素处理组实验动物腹膜TNF-α蛋白和mRNA表达降低。此外,姜黄素处理组腹膜细胞损伤较无姜黄素处理组轻。结论姜黄素在由表皮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腹膜炎中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姜黄素 急性腹膜炎 表皮葡萄球菌 肿瘤坏死因子Α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TSC吻合夹闭合术联合腹腔穿刺置管冲洗术治疗胃窦溃疡穿孔并急性腹膜炎1例报道 被引量:5
7
作者 关富 陈钟 +5 位作者 钟玲 马明 林华英 韩忠政 肖尧生 张鸣青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1366-1367,共2页
消化性溃疡穿孔并发急性腹膜炎经内科保守治疗效果欠佳时,内镜下应用OTSC吻合夹闭合术联合腹腔穿刺置管冲洗术,可以降低外科手术使用率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现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消化内科内镜下应用OTS... 消化性溃疡穿孔并发急性腹膜炎经内科保守治疗效果欠佳时,内镜下应用OTSC吻合夹闭合术联合腹腔穿刺置管冲洗术,可以降低外科手术使用率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现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消化内科内镜下应用OTSC吻合夹闭合术联合腹腔穿刺置管冲洗术成功治疗胃窦溃疡穿孔并急性腹膜炎1例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TSC吻合夹 消化道穿孔 腹腔冲洗术 急性腹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瘟败毒饮对大鼠急性腹膜炎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纯忠 王国全 +1 位作者 李书华 刘四红 《医学研究杂志》 2017年第8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温病经典名方清瘟败毒饮在治疗盲肠穿孔急性腹膜炎脓毒血症时对急性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96只成年SD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A组)、盲肠结扎穿孔组(CLP模型组)、清瘟败毒饮低剂量组(B组)及清瘟败毒饮高... 目的探讨中医温病经典名方清瘟败毒饮在治疗盲肠穿孔急性腹膜炎脓毒血症时对急性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96只成年SD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A组)、盲肠结扎穿孔组(CLP模型组)、清瘟败毒饮低剂量组(B组)及清瘟败毒饮高剂量组(C组)。实验组分别于模型制备后12、24、36、48h给SD大鼠用生药4ml灌胃(低剂量组30.8g/kg,高剂量组40.8g/kg)。对照组及CLP模型组在相同时间点给予等量生理盐水4ml。各组大鼠在相应时间点处死取材。并留取血液标本。进行血清IL-8、IL-10、TNF-α检查。结果 C组12、24、36、48h的血液标本中TNF-α、IL-8明显低于B组及CLP模型组;而IL-10明显高于B组及CLP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组实验室资料均明显优于CLP模型组及B组,清瘟败毒饮在盲肠穿孔、急性腹膜炎、脓毒血症时对急性炎性因子具有正面的影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瘟败毒饮 急性腹膜炎 性因子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术后1号对急性腹膜炎患者血中炎性介质及内毒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谷俊朝 王宇 +4 位作者 薛建国 王康里 张忠涛 李建设 周延忠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349-350,共2页
目的 :了解促炎因子在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血中的动态变化 ,并探讨胃肠术后 1号的治疗作用。 方法 :采用鲎试剂基质偶氮显色定量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 ,对 2 0例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常规治疗组 10例 ,胃肠术后 1号加常规治疗组10例 )测... 目的 :了解促炎因子在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血中的动态变化 ,并探讨胃肠术后 1号的治疗作用。 方法 :采用鲎试剂基质偶氮显色定量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 ,对 2 0例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常规治疗组 10例 ,胃肠术后 1号加常规治疗组10例 )测定血浆内毒素、血清促炎因子 (TNFα、IL6 )水平。 结果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促炎因子 (TNFα、IL6 )呈现不同程度的升高 ,经治疗随病情好转 ,内毒素及炎症介质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而胃肠术后 1号加常规治疗组内毒素及TNFα、IL6下降幅度显著 ,优于常规治疗组 (P <0 0 5 )。 结论 :内毒素、促炎因子在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中起重要作用 ,可作为评估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严重程度的指标 ,胃肠术后l号使内毒素、TNFα、IL6水平下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腹膜炎 内毒素 性介质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腹膜炎患者的腹腔镜手术43例总结 被引量:6
10
作者 娄秀辉 葛欣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11-311,共1页
关键词 急性腹膜炎 腹腔镜手术 临床资料 治疗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通下中药对大鼠急性腹膜炎各阶段炎症因子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吕文立 孙敏 朱忠才 《吉林中医药》 2011年第6期589-591,共3页
目的:通过大鼠急性化脓性腹膜炎动物模型,观察益气通下中药对急性腹膜炎的治疗及因子变化情况。方法:采用盲肠结扎致急性化脓性腹膜炎动物模型,分别经口给予益气通下中药(硝黄口服液)、益气通下中药+腹腔注射铃兰新(西药)、腹腔注射铃兰... 目的:通过大鼠急性化脓性腹膜炎动物模型,观察益气通下中药对急性腹膜炎的治疗及因子变化情况。方法:采用盲肠结扎致急性化脓性腹膜炎动物模型,分别经口给予益气通下中药(硝黄口服液)、益气通下中药+腹腔注射铃兰新(西药)、腹腔注射铃兰新,造模后第1、2、4、6 d,每次随机从每组中抽取8只采血,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TNFa,IL-6,TNF-aR水平。结果:TNF-a模型组先上升,然后缓慢下降,给药组下降较模型组快;IL-6,TNF-aR先降后升,给药组上升较模型组快。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西药组初期较中药组明显;中药组后期较西药组明显;中西医结合组明显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结论:益气通下中药对大鼠急性腹膜炎炎症因子的影响后期明显;中西结合组对腹膜炎的治疗效果最理想;IL-6结果与相关资料不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腹膜炎 益气通下 中西医结合 症因子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腹腔镜探查在急性腹膜炎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郭君平 蔡文伟 +4 位作者 陈旭明 郑悦亮 涂建锋 赵一明 周晟昂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1年第8期754-755,共2页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普及和操作技巧的成熟,腹腔镜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急腹症的探查,探查范围大,可为术者提供全腹腔视野,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性。此外腹腔镜手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
关键词 腹腔镜 急性腹膜炎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酢浆草对小鼠急性腹膜炎的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郭美仙 王艳双 +1 位作者 施贵荣 沈磊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14年第2期6-8,共3页
目的:研究酢浆草对醋酸所致急性腹膜炎小鼠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腹腔注射醋酸制备小鼠急性腹膜炎模型,观察酢浆草乙醇提取物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观察酢浆草乙醇提取物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影响。结果:酢... 目的:研究酢浆草对醋酸所致急性腹膜炎小鼠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腹腔注射醋酸制备小鼠急性腹膜炎模型,观察酢浆草乙醇提取物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观察酢浆草乙醇提取物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影响。结果:酢浆草乙醇提取物能使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减少;能降低小鼠腹腔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结论:酢浆草对醋酸所致小鼠急性腹膜炎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酢浆草 急性腹膜炎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化疗引起类似急性腹膜炎表现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青 李忠友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35-236,共2页
关键词 肿瘤 腹腔化疗 急性腹膜炎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丁糖预防急性腹膜炎术后粘连性肠梗阻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素斌 张文娴 +1 位作者 张宪斌 张子龙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85-386,共2页
目的:探讨几丁糖预防急性腹膜炎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0例急性腹膜炎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中使用几丁糖,比较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前和术后第3 d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 目的:探讨几丁糖预防急性腹膜炎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0例急性腹膜炎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中使用几丁糖,比较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前和术后第3 d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值和C反应蛋白(CRP)浓度以及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为(25.3±10.2)h,早于对照组(36.5±10.4)h;首次进食时间为(31.3±9.6)h,也早于对照组(42.5±11.4)h(P<0.05);术后第3 d观察组各指标检测结果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1.5%,对照组12.5%(P<0.05)。结论:急性腹膜炎术中应用几丁糖可有效预防粘连性肠梗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腹膜炎 几丁糖 粘连性肠梗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两种给药方法在急性腹膜炎小鼠局部组织的抗炎镇痛作用中的比较 被引量:4
16
作者 马莉 冷玉芳 +1 位作者 张梦婕 孟宁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4-288,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比较右美托咪定静脉注射和腹腔注射两种给药方法在急性腹膜炎模型小鼠炎性内脏痛的镇痛及抗炎作用。方法 SPF级健康成年雄性小鼠60只,体重24~28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五组,每组12只:空白对照组(CK组)、急性腹膜炎模型组(V... 目的通过观察比较右美托咪定静脉注射和腹腔注射两种给药方法在急性腹膜炎模型小鼠炎性内脏痛的镇痛及抗炎作用。方法 SPF级健康成年雄性小鼠60只,体重24~28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五组,每组12只:空白对照组(CK组)、急性腹膜炎模型组(VP组)、右美托咪定静脉注射组(DEX-V组)、右美托咪定腹腔注射组(DEX-P组)、右美托咪定+甲基牛扁碱组(DEX-M组)。VP组、DEX-V组、DEX-P组DEX-M组腹腔注射0.9%乙酸溶液0.1 ml/10 g建立急性腹膜炎模型,CK组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于造模前15 min,VP组、DEX-P组分别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右美托咪定10μg/kg,DEX-V组经尾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10μg/kg,DEX-M组经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10μg/kg和α7nACh受体特异性拮抗剂甲基牛扁碱2.4μg/g。观察并记录小鼠急性腹膜炎模型建立后2 h内的镇静情况、扭体反应和内脏痛指数(VPI评分);建模6 h后取材并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和腹膜组织匀浆中IL-6、TNF-α的浓度;取小鼠腹腔注射部位壁层腹膜组织,在光镜下观察其水肿程度和中性粒细胞浸润情况。结果与CK组比较,VP组、DEX-V组、DEX-P组和DEX-M组均出现扭体反应,给药后15、30、45、60、75、90、105、120 min时VPI评分明显升高(P<0.05),血清和腹膜组织匀浆的IL-6和TNF-α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腹膜组织出现不同程度水肿及中性粒细胞浸润;与VP组比较,DEX-V组和DEX-P组镇静效果较好,给药后30、45、60、75 min时VPI评分明显降低(P<0.05),血清和腹膜组织匀浆的IL-6和TNF-α浓度均明显降低(P<0.05),腹膜组织水肿减轻、中性粒细胞浸润减少;与DEX-P组比较,DEX-V组腹膜组织匀浆中的IL-6和TNF-α浓度明显升高(P<0.05);DEX-M组镇静情况、给药后45、60、75、90 min时VPI评分、血清和腹膜组织匀浆的IL-6和TNF-α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局部腹膜组织水肿明显加重,中性粒细胞浸润增多。结论右美托咪定局部腹腔注射可以有效降低急性腹膜炎小鼠的内脏痛指数,对局部腹膜组织有抗炎作用且效果优于静脉注射,其抗炎机制可能部分与激活a7nACh受体引导的胆碱能抗炎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性内脏痛 急性腹膜炎 胆碱能抗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B_1注射液对急性腹膜炎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渝科 穆宇 +1 位作者 杨日高 吴国庆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9年第7期699-700,共2页
目的:观察维生素B1注射液对急性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急性腹膜炎全麻术后患者100例(均未使用镇痛泵)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术后均给予抗感染、营养支持及维生素C、维生素B6等水溶性维生素治疗。治疗组50例在上述基础上... 目的:观察维生素B1注射液对急性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急性腹膜炎全麻术后患者100例(均未使用镇痛泵)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术后均给予抗感染、营养支持及维生素C、维生素B6等水溶性维生素治疗。治疗组50例在上述基础上加用维生素B1注射液100 mg肌注,1次/d;对照组未给予维生素B1而改用灭菌注射用水,比较两组患者的肠蠕动恢复及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平均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或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维生素B1注射液能促进急性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不增加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腹膜炎 维生素B1 胃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府逐瘀制剂提取物对急性腹膜炎大鼠血浆内毒素和细菌移位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勇 刘铭君 +1 位作者 刘宏祥 唐方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22-224,共3页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制剂提取物对大鼠血浆内毒素水平及细菌移位发生的影响,从这2个层面研究活血化瘀法的抗炎机理。方法:以鲎试剂法测定大鼠血浆内毒素水平,以细菌培养法计测细菌移位发生情况。结果:各用药组内毒素水平较C组显著降低(P&l...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制剂提取物对大鼠血浆内毒素水平及细菌移位发生的影响,从这2个层面研究活血化瘀法的抗炎机理。方法:以鲎试剂法测定大鼠血浆内毒素水平,以细菌培养法计测细菌移位发生情况。结果:各用药组内毒素水平较C组显著降低(P<0.01),其中L组已接近N组水平(P>0.05);L组肝脏细菌移位率明显低于C组(P<0.01),M组亦低于C组(P<0.05);但各组肠系膜淋巴结细菌移位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府运瘀制剂提取物可以通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抑制肝脏细菌移位的发生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 急性腹膜炎 内毒素 细菌移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现为急性腹膜炎的肺栓塞1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蒋会勇 张雪峰 +1 位作者 曲化远 那延立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718-718,共1页
关键词 急性腹膜炎 肺栓塞 诊断 病例报告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治疗阑尾炎根部穿孔并发急性腹膜炎的效果 被引量:2
20
作者 汪栋宇 莫伟明 +1 位作者 阮勇 张彬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10期117-119,共3页
目的分析研讨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炎根部穿孔并发急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从我院2016年4月—2018年2月收治的阑尾炎根部穿孔并发急性腹膜炎患者中抽取80例进行讨论,依据其治疗方式分组,其中40例接受开放手术治疗(对照组),另40例... 目的分析研讨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炎根部穿孔并发急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从我院2016年4月—2018年2月收治的阑尾炎根部穿孔并发急性腹膜炎患者中抽取80例进行讨论,依据其治疗方式分组,其中40例接受开放手术治疗(对照组),另40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研究组),观察比较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25.00%,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术后使用抗生素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建议临床治疗阑尾炎根部穿孔并发急性腹膜炎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可显著降低并发症,缩短恢复时间,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开放手术 阑尾 穿孔 急性腹膜炎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