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苯三酚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急性肾绞痛的效果观察
1
作者 潘永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068-071,共4页
本次研究主要的目的在于评价间苯三酚结合双氯芬酸钠共同应用于急性肾绞痛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的研究时间起始于2023年11月,结束于2024年11月,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肾绞痛病人共50人纳入研究范围,将所有的病人通过计算机随机... 本次研究主要的目的在于评价间苯三酚结合双氯芬酸钠共同应用于急性肾绞痛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的研究时间起始于2023年11月,结束于2024年11月,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肾绞痛病人共50人纳入研究范围,将所有的病人通过计算机随机抽取方法设置为了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中的人数分别为25人,其中对照组中采用了山莨菪碱和双氯芬酸纳的共同治疗方案,实验组采用了间苯三酚和双氯芬酸钠的共同治疗方案,比较两组开展治疗后取得的效果、初步疼痛减轻和完全改善所需时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比例。结果 实验组开展治疗的总有效比例达到了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0%(P<0.05);实验组初步疼痛减轻和完全改善所需时间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比例8.00%,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比例32.00%(P<0.05)。结论 通过间苯三酚和双氯芬酸钠联合应用于急性肾绞痛病人的治疗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疼痛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和提升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苯三酚 双氯芬酸钠 急性肾绞痛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氟比洛芬酯与氢溴酸山莨菪碱联用在急性肾绞痛患者疼痛缓解与机体应激反应调控中的影响
2
作者 马殿宝 《大医生》 2025年第4期130-132,共3页
目的 探究氟比洛芬酯联合氢溴酸山莨菪碱对急性肾绞痛患者疼痛缓解及机体应激指标的调控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8月至2024年6月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84例急性肾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 目的 探究氟比洛芬酯联合氢溴酸山莨菪碱对急性肾绞痛患者疼痛缓解及机体应激指标的调控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8月至2024年6月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84例急性肾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双氯芬酸钠组和氟比洛芬酯组,各42例。双氯芬酸钠组患者采用双氯芬酸钠联合氢溴酸山莨菪碱治疗,氟比洛芬酯组患者采用氟比洛芬酯联合氢溴酸山莨菪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缓解情况、应激反应相关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氟比洛芬酯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双氯芬酸钠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双氯芬酸钠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双氯芬酸钠组(均P<0.05)。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具有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差异(F_(时间)=18.207,P_(时间)<0.001;F_(组间)=13.413,P_(组间)<0.001;F_(交互)=11.645,P_(交互)<0.001)。两组患者用药前至用药后60 min的VAS疼痛评分呈降低趋势,且氟比洛芬酯组用药后30、60 min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双氯芬酸钠组(均P<0.05)。氟比洛芬酯组患者镇痛起效时间短于双氯芬酸钠组。用药后60 min,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糖水平均降低,且氟比洛芬酯组均低于双氯芬酸钠组(均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与氢溴酸山莨菪碱联合用药方案应用于急性肾绞痛患者的效果较好,有助于缓解患者疼痛情况,减轻机体应激反应,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氢溴酸山莨菪碱 急性肾绞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酮咯酸氨丁三醇与氢溴酸山莨菪碱在输尿管结石导致的急性肾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杜剑 孔蕊红 +1 位作者 左永波 陈庆军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1期83-85,共3页
目的 比较酮咯酸氨丁三醇与氢溴酸山莨菪碱在输尿管结石导致的急性肾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北京市海淀医院急诊外科就诊的166例输尿管结石导致的急性肾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法将研究... 目的 比较酮咯酸氨丁三醇与氢溴酸山莨菪碱在输尿管结石导致的急性肾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北京市海淀医院急诊外科就诊的166例输尿管结石导致的急性肾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肌内注射氢溴酸山莨菪碱,81例)和观察组(肌内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85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用药前以及用药后30 min、1 h、4 h的疼痛程度,用药后30 min的临床疗效,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用药前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30 min、1 h、4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30 min、1 h、4 h,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30 min,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输尿管结石导致的急性肾绞痛患者中,与肌内注射氢溴酸山莨菪碱比较,肌内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的镇痛效果更好,且不良反应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急性肾绞痛 酮咯酸氨丁三醇 氢溴酸山莨菪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穴埋豆结合腕踝针治疗急性肾绞痛的临床应用效果
4
作者 方芳 吴婧 《哈尔滨医药》 2024年第4期116-118,共3页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结合腕踝针治疗急性肾绞痛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88例急性肾绞痛患者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耳穴埋豆结合腕踝针。比较两组疼痛程度、疼痛缓解时间、止痛药物使用剂量、心理...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结合腕踝针治疗急性肾绞痛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88例急性肾绞痛患者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耳穴埋豆结合腕踝针。比较两组疼痛程度、疼痛缓解时间、止痛药物使用剂量、心理状况、睡眠质量、不良反应。结果干预后,两组VAS评分降低,且观察组减低更显著(P<0.05);观察组疼痛缓解起效时间较对照组短,止痛药物使用量较对照组少(P<0.05);干预后,两组SDS、SAS评分、PSQI评分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耳穴埋豆结合腕踝针干预可有效缓解急性肾绞痛疼痛程度,缩短疼痛持续时间,减少止痛药使用量,调节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睡眠质量,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绞痛 腕踝针 耳穴埋豆 心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与洛索洛芬钠片分别联合氢溴酸山莨菪碱治疗急性肾绞痛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谢范昌 陈河彬 朱景法 《北方药学》 2024年第3期49-51,共3页
目的:分析氟比洛芬酯注射液与洛索洛芬钠片分别联合氢溴酸山莨菪碱治疗急性肾绞痛的疗效。方法:纳入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临床收治急性肾绞痛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抽签分组为对照组(洛索洛芬钠片联合氢溴酸山莨菪碱)与观察组... 目的:分析氟比洛芬酯注射液与洛索洛芬钠片分别联合氢溴酸山莨菪碱治疗急性肾绞痛的疗效。方法:纳入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临床收治急性肾绞痛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抽签分组为对照组(洛索洛芬钠片联合氢溴酸山莨菪碱)与观察组(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联合氢溴酸山莨菪碱),每组患者35例,比较不同用药对急性肾绞痛患者疼痛程度、镇痛起效时间、再次疼痛发生率、用药不良反应及机体应激指标[C-反应蛋白(CRP)与血糖(Glu)]的影响。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VAS评分均下降,观察组治疗1h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起效时间(21.32±6.23)min低于对照组(30.35±5.85)min,治疗后6h再次疼痛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3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86%vs2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CRP与Glu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1h后、6h后CRP、Glu均降低,观察组治疗1h后、6h后CRP、Glu低于对照组,组间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联合氢溴酸山莨菪碱用药镇痛效果更好,能够降低镇痛起效时间,降低再次疼痛发生率、用药不良反应与机体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洛索洛芬钠片 氢溴酸山莨菪碱 急性肾绞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脊肌指压疗法联合双氯芬酸钠栓治疗急性肾绞痛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黄小龙 傅立中 +2 位作者 朱正斌 罗剑斌 卢金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10期1466-1468,共3页
目的探讨竖脊肌指压疗法联合双氯芬酸钠栓治疗急性肾绞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64例急性肾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肛塞双氯芬酸钠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竖脊肌指压疗法。比较两组治... 目的探讨竖脊肌指压疗法联合双氯芬酸钠栓治疗急性肾绞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64例急性肾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肛塞双氯芬酸钠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竖脊肌指压疗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0、30、60 min,两组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0、30 min观察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60 min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竖脊肌指压疗法联合双氯芬酸钠栓治疗急性肾绞痛可发挥协同作用,提升治疗效果,在缓解疼痛方面具有快速、持久、有效等优势,患者满意度高,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绞痛 竖脊肌指压疗法 双氯芬酸钠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急性肾绞痛临床选穴组方规律研究
7
作者 戴文祥 陈少宗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1820-1826,共7页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临床针灸治疗急性肾绞痛选穴组方的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PubMed数据库已经公开发表并收录的关于针灸治疗急...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临床针灸治疗急性肾绞痛选穴组方的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PubMed数据库已经公开发表并收录的关于针灸治疗急性肾绞痛的临床文献,通过严格筛选,采用Microsoft Excel、SPSS 26.0、IBM SPSS Modeler 15.0软件以及其中的Apriori算法对纳入文献进行信息挖掘与分析。【结果】纳入110篇关于针灸治疗急性肾绞痛的临床文献,统计针灸处方共110条,涉及使用腧穴共59个,其中,肾俞、阿是穴和三阴交的使用频次最高;常用经脉为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腧穴主要分布在下肢与腰背部;从选用穴位类型来看,五输穴、背俞穴、下合穴为首选;双穴组合配伍中,肾俞、阿是穴组合支持度最高;三穴组合配伍中,肾俞、三阴交、阿是穴组合支持度最高;核心腧穴组合是肾俞与阿是穴组合。【结论】针灸治疗急性肾绞痛的腧穴选择和组方是有规律可循的,所总结的选穴和组方规律能够为其临床治疗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急性肾绞痛 选穴规律 组方规律 数据挖掘 阿是穴
原文传递
穴位埋针联合氢溴酸山莨菪碱、吲哚美辛栓治疗尿石症急性肾绞痛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8
作者 刘丰 魏尧 +5 位作者 邓超 宋明霞 方秀鹏 唐华 戚与仪 郑闽川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4期3708-3713,共6页
目的研究穴位埋针联合氢溴酸山莨菪碱及吲哚美辛栓在尿石症急性肾绞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该院急诊科收治的泌尿系结石引发的急性肾绞痛患者1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88例,... 目的研究穴位埋针联合氢溴酸山莨菪碱及吲哚美辛栓在尿石症急性肾绞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该院急诊科收治的泌尿系结石引发的急性肾绞痛患者1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88例,观察组采取穴位埋针联合氢溴酸山莨菪碱及吲哚美辛栓治疗,对照组则接受氢溴酸山莨菪碱及吲哚美辛栓治疗,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5-羟色胺、P物质、盐酸哌替啶使用率、镇痛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存在时间、组间、交互效应(F_(时间)=130.020,P_(时间)<0.001;F组间=9.030,P_(组间)<0.001;F_(交互)=1291.230,P_(交互)<0.001)。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组中VAS评分均随治疗时间呈逐渐降低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30 min、60 min、120 min、24 h观察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各项证候积分、GQOLI-74评分及IL-6、CRP、TNF-α、5-羟色胺、P物质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各项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各项GQOLI-74评分均高于对照组,IL-6、CRP、TNF-α、5-羟色胺、P物质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盐酸哌替啶使用率低于对照组,镇痛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镇痛维持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针联合氢溴酸山莨菪碱及吲哚美辛栓治疗尿石症急性肾绞痛的效果较理想,可快速降低疼痛,且镇痛作用持久,可促进症状减轻,同时减轻炎性反应,减少盐酸哌替啶的使用率,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石症 急性肾绞痛 穴位埋针 氢溴酸山莨菪碱 吲哚美辛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腕踝针联合耳穴埋针对输尿管结石急性肾绞痛患者的影响
9
作者 达叶春 曾月芝 +1 位作者 盘景钰 陈云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7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腕踝针联合耳穴埋针对输尿管结石急性肾绞痛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3—12月在深圳市宝安中医院就诊的200例输尿管结石急性肾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栓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腕踝... 目的:探讨腕踝针联合耳穴埋针对输尿管结石急性肾绞痛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3—12月在深圳市宝安中医院就诊的200例输尿管结石急性肾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栓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腕踝针联合耳穴埋针治疗),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疼痛程度、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两组口干、肾绞痛、舌苔黄腻积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日间疼痛时间、夜间疼痛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深睡比例提高,清醒次数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腕踝针联合耳穴埋针治疗输尿管结石急性肾绞痛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踝针 耳穴埋针 输尿管结石 急性肾绞痛 疼痛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超联合腹部X线片和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肾绞痛尿路结石的效能研究
10
作者 崔嘉倩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10期1960-1962,1965,共4页
目的:探讨在急性肾绞痛尿路结石的临床诊断中,多层螺旋CT和B超、腹部X线片联合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肾绞痛尿路结石患者371例,按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n=185)和观察组(n=186),其中对照组给... 目的:探讨在急性肾绞痛尿路结石的临床诊断中,多层螺旋CT和B超、腹部X线片联合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肾绞痛尿路结石患者371例,按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n=185)和观察组(n=186),其中对照组给予B超联合腹部X线片诊断,观察组则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以内镜取石、自然排石和术后排石结果为尿路结石诊断金标准,分析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效能。结果:与随访结果对比,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为98.39%,显著高于对照组(94.59%)(P>0.05);观察组诊断急性肾绞痛尿路结石的灵敏度为80.00%(84/105),特异度为75.31%(61/81),均高于对照组(灵敏度为67.37%(64/95)、特异度为56.67%(51/90))(P>0.05);观察组平均诊断速度为(1.27±0.41)d,快于对照组平均诊断速度(1.88±0.63)d(P>0.05)。结论:与B超联合腹部X线片诊断相比,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肾绞痛尿路结石具有更好的诊断效能,不仅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更高,而且诊断速度更快,可作为急性肾绞痛尿路结石早期临床诊断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超 腹部X线片 多层螺旋CT 急性肾绞痛 尿路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针治疗急性肾绞痛120例 被引量:12
11
作者 齐永 董志航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脐针治疗 急性肾绞痛 急性发作期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留针术”治疗急性肾绞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2
作者 樊艺 霍锐 +3 位作者 李莉 林春强 廖焦鲁 王毅刚 《中国中医急症》 2019年第7期1238-1240,共3页
目的观察"动留针术"治疗急性肾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肾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根据全国名老中医王毅刚"动留针术"经验选穴,取患侧腰夹脊穴和阿是穴;对照组采用臀部肌肉注射双氯芬酸钠利多卡... 目的观察"动留针术"治疗急性肾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肾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根据全国名老中医王毅刚"动留针术"经验选穴,取患侧腰夹脊穴和阿是穴;对照组采用臀部肌肉注射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5 min、30 min、1 h、6 h、12 h的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结果在疼痛评分方面: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较治疗前疼痛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方法均有效;在治疗后5 min、30 min及1 h,治疗组较对照组疼痛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见效更快;治疗组在治疗后12 h较6 h疼痛评分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后12 h较6 h疼痛评分显著升高(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更持久。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再发率13.33%,对照组总有效率56.67%,再发率26.67%,两组总有效率、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留针术"治疗急性肾绞痛见效快、作用持久、再发率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绞痛 “动留针术” 针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来昔布联合黄体酮对急性肾绞痛的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方慧 肖晨 +1 位作者 周悦婷 许国根 《医学研究杂志》 2011年第9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西乐葆)加黄体酮对急性肾绞痛的疗效。方法采用单盲法随机给急性肾绞痛病人分成两组:观察组(n=60)以黄体酮40mg加西乐葆400mg治疗急性绞痛。对照组(n=57)以哌替啶100mg加654-2 20mg治疗绞痛。分别以1... 目的探讨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西乐葆)加黄体酮对急性肾绞痛的疗效。方法采用单盲法随机给急性肾绞痛病人分成两组:观察组(n=60)以黄体酮40mg加西乐葆400mg治疗急性绞痛。对照组(n=57)以哌替啶100mg加654-2 20mg治疗绞痛。分别以15min,30min,1h,2h,观察疼痛缓解度;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用药2天后血尿改变情况,采用软件SPSS 10.0统计进行方差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2h内疼痛缓解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不良反应与血尿缓解情况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急性肾绞痛,以黄体酮联合西乐葆治疗与以哌替啶治疗效果相当,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石下行时间缩短,并减少结石对输尿管壁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绞痛 结石 黄体酮 哌替啶 西乐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CT平扫在急性肾绞痛患者尿路结石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4
作者 吴国森 金其材 《浙江创伤外科》 2016年第3期567-568,共2页
目的:比较B超联合腹部X线平片(KUB)、低剂量CT平扫在急性肾绞痛患者尿路结石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旨在寻求敏感、特异、安全的临床诊断方法。方法选取急性肾绞痛患者92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46例。在 B超检查的基础上,A组予以 ... 目的:比较B超联合腹部X线平片(KUB)、低剂量CT平扫在急性肾绞痛患者尿路结石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旨在寻求敏感、特异、安全的临床诊断方法。方法选取急性肾绞痛患者92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46例。在 B超检查的基础上,A组予以 KUB检查,B组使用64层螺旋CT机行输尿管全程连续低剂量扫描,综合判断出具报告。对所有患者均予以随访,直至发现或排出结石。若随访3个月内仍未见结石,亦结束随访,计为结石阴性。分析两种诊断方法对急性肾绞痛患者尿路结石的诊断价值。结果 A组诊断急性肾绞痛患者尿路结石的敏感度为75.61%,特异度为100%;B组敏感度为95.45%,特异度为100%。 B组敏感度高于A组(χ2=5.37,P〈0.05);A、B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0.05)。结论低剂量CT平扫可快速、准确地诊断急性肾绞痛患者尿路结石,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且具有方便、快捷、不需做肠道准备、不增加患者痛苦、可达到定位和定性诊断的目的等优点,优于B超联合KUB等传统影像学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绞痛 尿路结石 CT平扫 腹部X线平片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黄体酮治疗急性肾绞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5
作者 朱进 郝荣涛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第6期1123-1124,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注射黄体酮对急性肾绞痛的缓解作用。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黄体酮,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补液、解痉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在疼痛缓解时间、患者主观疼痛评估以及短时间内复发率的差...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注射黄体酮对急性肾绞痛的缓解作用。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黄体酮,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补液、解痉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在疼痛缓解时间、患者主观疼痛评估以及短时间内复发率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疼痛缓解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主观疼痛评估明显优于对照组,短时间内复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穴位注射黄体酮能快速有效缓解急性肾绞痛,且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穴位注射 黄体酮 急性肾绞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不同药物对急性肾绞痛的镇痛疗效 被引量:12
16
作者 唐剑辉 刘立波 +1 位作者 张心厂 麦长凤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0期120-121,共2页
目的对比不同药物对急性肾绞痛的镇痛疗效。方法 75例接受急性肾绞痛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组(38例,采用氟比洛芬治疗)和间苯三酚组(37例,采用间苯三酚治疗),比较两组药物平均起效时间、镇痛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氟比... 目的对比不同药物对急性肾绞痛的镇痛疗效。方法 75例接受急性肾绞痛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组(38例,采用氟比洛芬治疗)和间苯三酚组(37例,采用间苯三酚治疗),比较两组药物平均起效时间、镇痛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氟比洛芬酯组药物平均起效时间为(17.7±8.3)min明显短于间苯三酚组的(27.5±10.7)min;氟比洛芬酯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4%明显高于间苯三酚组的83.8%;氟比洛芬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2%明显低于间苯三酚组的7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治疗急性肾绞痛较间苯三酚起效时间更快,镇痛效果更明显,且不良反应较少,比较适合临床上用于治疗急性肾绞痛,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绞痛 镇痛疗效 氟比洛芬酯 间苯三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急性肾绞痛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祥林 刘成倍 +1 位作者 徐伟 庞桂建 《微创医学》 2007年第6期587-589,共3页
关键词 输尿管镜 钬激光碎石 治疗 输尿管下段 结石急性肾绞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来昔布联合黄体酮治疗急性肾绞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方慧 肖晨 +1 位作者 周悦婷 许国根 《浙江医学》 CAS 2011年第3期420-421,共2页
输尿管结石是急诊外科的常见病,对于输尿管结石所引起的急腹症,临床上多采用阿片类或解痉药缓解肾绞痛.然而,单纯采用解痉药常难以奏效,而阿片类药品虽可缓解肾绞痛,但有成瘾之虞.因此,进一步探索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显得非常必要.近年来... 输尿管结石是急诊外科的常见病,对于输尿管结石所引起的急腹症,临床上多采用阿片类或解痉药缓解肾绞痛.然而,单纯采用解痉药常难以奏效,而阿片类药品虽可缓解肾绞痛,但有成瘾之虞.因此,进一步探索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显得非常必要.近年来,我院采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类药物塞来昔布口服联合黄体酮肌肉注射治疗急性肾绞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绞痛 塞来昔布 治疗方法 黄体酮 疗效观察 选择性COX-2抑制剂 输尿管结石 急诊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辨经取穴治疗急性肾绞痛验案分析及思路探讨 被引量:4
19
作者 狄忠 郭勤 张全爱 《浙江中医杂志》 2023年第5期369-369,共1页
经络辨证应用得当,在治疗疼痛剧烈的急性肾绞痛时,亦可取得即时止痛的效果。试举案例三则予以分析。1案例分享案例一:郑某,男,33岁。主诉:左侧腹部疼痛2小时。既往有肾结石病史。查体:疼痛部位在左侧京门穴位置附近,疼痛视觉评分法(VAS... 经络辨证应用得当,在治疗疼痛剧烈的急性肾绞痛时,亦可取得即时止痛的效果。试举案例三则予以分析。1案例分享案例一:郑某,男,33岁。主诉:左侧腹部疼痛2小时。既往有肾结石病史。查体:疼痛部位在左侧京门穴位置附近,疼痛视觉评分法(VAS)评分约10分。予针刺左侧中封、曲泉、水泉,疼痛减轻,继针右侧支沟,左侧阳陵泉,诸穴均用提插泻法。针入后即刻评价,VAS评分为1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辨经 急性肾绞痛 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委中治疗急性肾绞痛50例 被引量:6
20
作者 阿依贤古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72-372,共1页
关键词 急性肾绞痛 治疗 委中 针刺 输尿管结石 肌肉注射 解痉镇痛 疗效满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