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被引量:6
1
作者 李福平 王学锋 +3 位作者 肖颖彬 陈林 陈柏成 陈劲进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1年第5期480-482,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快速诊断、手术治疗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 15例急性肺动脉栓塞症患者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肺动脉血栓切除术。结果术后10 d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10 d心脏超... 目的探讨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快速诊断、手术治疗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 15例急性肺动脉栓塞症患者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肺动脉血栓切除术。结果术后10 d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10 d心脏超声右室横径、主肺动脉宽度、三尖瓣反流压差和反流面积均明显缩小(P<0.05)。全组无手术死亡、并发症,术后全部病例心功能完全恢复正常。结论术前及时明确诊断、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手术彻底清除血栓是治疗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 诊断 肺动脉血栓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核素肺灌注显像与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方纬 马展鸿 +5 位作者 戴汝平 刘秀杰 程显声 柳志红 史蓉芳 何作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9-292,共4页
目的通过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核素肺灌注显像与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EBCT)的对比分析,初步探讨两者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和规律,以及肺动脉血管阻塞与血流灌注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方法2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24h内先后接受核素肺灌注显像... 目的通过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核素肺灌注显像与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EBCT)的对比分析,初步探讨两者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和规律,以及肺动脉血管阻塞与血流灌注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方法2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24h内先后接受核素肺灌注显像和EBCT肺血管增强造影。逐个肺段对比EBCT所显示的肺动脉阻塞与肺灌注显像所显示的肺血流灌注的情况。结果多数(81.7%)肺动脉完全闭塞型病变对应相应肺段的灌注完全缺失,血流灌注分布与非完全闭塞型病变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非完全闭塞型病变中,多级肺动脉病变对应灌注完全缺失的比例较高(60.0%),多级肺动脉病变与单级肺动脉病变相比,血流灌注亦有明显的差异(P<0.05)。而不同类型的非完全闭塞型病变所对应的血流灌注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不同形式的血管阻塞所造成的血流灌注变化的不同,是EBCT与肺灌注显像存在差别的主要原因之一,肺栓塞的血管阻塞和灌注受损是相互联系又有所不同的两个方面,肺灌注显像和EBCT结合应用能够使肺栓塞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更加全面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 肺灌注显像 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中白细胞介素-8水平的变化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赵迎新 周玉杰 +5 位作者 张维君 张妍 张丽洁 马涵英 梁静 刘弢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14-15,20,共3页
目的:探讨致炎细胞因子(cytokine,CK)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在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acute pulmonary thromboembloism,APTE)中的作用。方法:APTE组23例,男性16例,女性7例,年龄21~78岁,平均(55.3±14.3)岁;对照组26例,男... 目的:探讨致炎细胞因子(cytokine,CK)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在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acute pulmonary thromboembloism,APTE)中的作用。方法:APTE组23例,男性16例,女性7例,年龄21~78岁,平均(55.3±14.3)岁;对照组26例,男性19例,女性7例,年龄23~77岁,平均(54.6±15.2)岁。于溶栓前、溶栓后即刻,2h,8h和24h测IL-8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PTE组IL-8明显增高(P<0.001),并于溶栓后即刻和8h2次出现高峰,8h达最高峰值逐渐降低,至24h基本恢复溶栓前水平。结论:APTE可能引起IL-8介导的炎症、易栓反应,造成急性肺损伤,提示溶栓后继续抗凝、抗炎等干预治疗,并同时注意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 白细胞介素-8 炎症 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局部溶栓与静脉溶栓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马季娜 黄伟 张中和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8-140,共3页
目的 :研究经皮导管肺动脉局部溶栓和外周静脉给药溶栓两种溶栓方式在急性肺栓塞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急性肺栓塞 3 6例患者分别予经皮导管肺动脉局部溶栓 (局部溶栓组 )和经外周静脉给药溶栓 (静脉溶栓组 ) ,溶栓前和溶栓后 48小时测... 目的 :研究经皮导管肺动脉局部溶栓和外周静脉给药溶栓两种溶栓方式在急性肺栓塞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急性肺栓塞 3 6例患者分别予经皮导管肺动脉局部溶栓 (局部溶栓组 )和经外周静脉给药溶栓 (静脉溶栓组 ) ,溶栓前和溶栓后 48小时测动脉血气和肺血管造影。结果 :两组治疗后动脉氧分压 (PaO2 )均增加 ,肺泡动脉氧分压差 (AaDO2 )均降低 ,与治疗前相比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局部溶栓组PaO2 上升幅度高于静脉溶栓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局部溶栓组肺动脉造影血管阻塞改善率较静脉溶栓组高 ( 82 4%和 66 7% ) ,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溶栓治疗有效 ,局部溶栓与静脉溶栓效果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 肺动脉局部溶栓 外周静脉给药溶栓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二聚体对除外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马旃 郭丹杰 《中国医药导刊》 2003年第3期202-204,共3页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以各种栓子栓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包括肺动脉血栓栓塞、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
关键词 D-二聚体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 除外诊断 血浆 恶性肿瘤 严重创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脉栓塞术后突发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1例
6
作者 贾勤惠 宁红霞 +1 位作者 张道理 李芳 《临床肺科杂志》 2009年第9期1167-1167,共1页
关键词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 栓塞术后 子宫动脉 动脉栓塞治疗 出血并发症 子宫肌瘤 介入性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一例
7
作者 孙桂芳 孙灵梅 邸文会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5年第2期114-114,共1页
关键词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 溶栓治疗 华法令 阿斯匹林 低分子肝素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PAI-1启动子区插入/缺失多态性研究
8
作者 马涵英 赵铁夫 +3 位作者 温绍君 张鸥 许晓晗 张维君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1年第9期752-755,共4页
目的研究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APTE)患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启动子区插入/缺失多态性。方法根据是否合并下肢静脉血栓将58例APTE患者分为2组: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组(37例),未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组(21例);选择正常... 目的研究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APTE)患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启动子区插入/缺失多态性。方法根据是否合并下肢静脉血栓将58例APTE患者分为2组: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组(37例),未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组(21例);选择正常对照者57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测定PAI-1插入,缺失多态性。结果病例组中4G纯合子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G纯合子、4G/5G杂合子及5G纯合子3种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病例组4G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G和5G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未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组4G纯合子基因型显著高于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组和正常对照组(均P=0.04),而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PAI-1启动子区插入/缺失多态性与APTE有关,4G纯合子基因型显著增加未合并下肢静脉血栓个体的肺栓塞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 下肢静脉血栓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插入/缺失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9
作者 王斌 欧红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26期115-115,共1页
目的对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选择50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与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行抗... 目的对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选择50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与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行抗凝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对治疗组患者行溶栓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12例患者治愈,9例患者治疗显效,3例患者治疗有效,2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组16例患者治愈,7例患者治疗显效,1例患者治疗无效。两组患者治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患者采取抗凝治疗以及溶栓与抗凝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式均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和优化患者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溶栓与抗凝治疗相结合治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 临床治疗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48例临床分析
10
作者 王艳 李珂欣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7年第6期668-669,共2页
关键词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 临床分析 病理生理综合征 肺循环障碍 肺动脉栓塞 临床资料 外源性 内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31例临床分析
11
作者 杨晓春 韩飞玲 《基层医学论坛》 2006年第10期950-951,共2页
关键词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 临床分析 血栓性疾病 血栓栓塞 心血管疾病 回顾性分析 早期诊断率 P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临床治疗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标兵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6期152-153,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临床治疗。方法本研究选取40例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0年2月~2013年3月收治,依据病情分别采用抗凝治疗及溶栓联合抗凝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并记录预后。结果... 目的探讨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临床治疗。方法本研究选取40例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0年2月~2013年3月收治,依据病情分别采用抗凝治疗及溶栓联合抗凝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并记录预后。结果无溶栓禁忌,且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为大面积及次大面积的患者12例,行溶栓联合抗凝治疗,为100%有效率。针对无抗凝禁忌证,非大面积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患者及有溶栓禁忌证大面积或次大面积栓塞者28例行抗凝治疗,有效率为96.4%。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压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临床表现多样,需明确诊断,依据病情行针对方案治疗,积极抗凝及溶栓,可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 溶栓 抗凝 效果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评价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及右心功能不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红霞 刘敏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2-337,共6页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简称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急症,在心血管病死亡原因中位列第3,仅次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卒中[1-2]。APE在我国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住院患者的主要病种之一...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简称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急症,在心血管病死亡原因中位列第3,仅次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卒中[1-2]。APE在我国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住院患者的主要病种之一[3]。APE患者中,约45%合并右心功能不全[4-5]。当出现肺动脉广泛、多部位栓塞时,可致肺动脉高压,进一步发展可导致右心功能不全。右心功能不全是APE患者高病死率及预后不良的指标[6]。因此,早期识别与诊断、及时抢救与治疗、规范随访与管理至关重要[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 计算机断层扫描肺血管成像 右心功能不全
原文传递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溶栓治疗 被引量:20
14
作者 荆志成 邓可武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2期1932-1934,共3页
关键词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 性疾病 阻塞性 溶栓治疗 诊断 原发疾病 致残率 园地 常见疾病 防治
原文传递
抗凝血酶Ⅲ在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中预测院内死亡及优化危险分层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林晶 陈佳龙 +1 位作者 吴淡森 石松菁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9-194,共6页
目的探索凝血指标抗凝血酶Ⅲ(ATⅢ)在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2012年5月至2019年6月福建省立医院收住的204例已确诊的PTE患者,研究资料包括患者基本情况、基础疾病及入院24 h内实验室... 目的探索凝血指标抗凝血酶Ⅲ(ATⅢ)在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2012年5月至2019年6月福建省立医院收住的204例已确诊的PTE患者,研究资料包括患者基本情况、基础疾病及入院24 h内实验室检查、评分系统,分析ATⅢ与PTE院内死亡及不良事件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究ATⅢ优化危险分层的价值。结果 ATⅢ水平预测PTE患者院内死亡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719,其中截断值为77.7%(敏感性64.71%,特异性80.21%)。根据截断值水平分为ATⅢ≤77.7%组(n=48)及ATⅢ>77.7%组(n=156),慢性心力衰竭、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谷丙转氨酶、白蛋白、肌钙蛋白I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据院内死亡情况分为死亡组(n=17)与存活组(n=187),比较白细胞计数、ATⅢ、D-二聚体、谷丙转氨酶、白蛋白、肾小球滤过率、APACHEⅡ评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ATⅢ≤77.7%、白细胞计数为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别对危险分层及危险分层联合ATⅢ进行院内死亡预测,AUC分别为0.705、0.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采用列线图展示危险分层联合ATⅢ新评分模型。结论 ATⅢ≤77.7%是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有利于优化危险分层,其机制可能与血栓形成、右心功能障碍及炎症反应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 抗凝血酶Ⅲ 院内死亡 危险分层
原文传递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与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活性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迎新 张维君 +4 位作者 周玉杰 温绍君 马涵英 房芳 刘宇扬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30-731,共2页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 相互作用 细胞活性物质 内皮素-1(ET-1) APTE 血浆浓度 预后指标 白介素
原文传递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6
17
作者 杜斌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23-424,共2页
关键词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 诊断 头颅CT 脑血管造影 体征
原文传递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12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5
18
作者 刘蕾 马壮 张俊丽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1856-1858,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特征以及溶栓、抗凝治疗的疗效,以期降低其漏诊率和误诊率,提高存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122例急性PTE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 目的分析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特征以及溶栓、抗凝治疗的疗效,以期降低其漏诊率和误诊率,提高存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122例急性PTE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方案等临床资料。结果急性PTE的危险因素有高龄、高血压等心脏基础疾病以及近期手术、糖尿病、骨折、长期卧床等。临床症状以呼吸困难最为常见,出现"三联征"症状(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的为数极少。D-二聚体对急性PTE具有高度敏感性,结合心脏超声、CT肺动脉造影(CTPA)、肺通气/灌注扫描等检查结果可明确诊断。积极予以溶栓、抗凝治疗可降低病死率。结论急性PTE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临床医生应高度警惕。D-二聚体可作为急性PTE筛选检查。确诊后进行规范化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血栓栓塞 急性 D-二聚体 溶栓 抗凝
原文传递
中、高危急性肺动脉栓塞的腔内治疗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魏立春 侯培勇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9年第2期169-173,共5页
急性肺动脉栓塞(APE)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及高致残率的特点,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疾病。根据APE危险分层,中、高危APE患者的治疗是目前临床诊治的难题,但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及设备的更新,腔内治疗方法已成为中、高危APE治... 急性肺动脉栓塞(APE)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及高致残率的特点,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疾病。根据APE危险分层,中、高危APE患者的治疗是目前临床诊治的难题,但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及设备的更新,腔内治疗方法已成为中、高危APE治疗的主要手段。本文根据国内外有关中、高危APE腔内介入治疗的最新进展、现存的问题和未来前景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 中危 高危 腔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的核素显像诊断与疗效评价
20
作者 薛红 《青海医药杂志》 2013年第8期67-68,共2页
目的:评价核素显像对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的诊断与疗效评价的价值。方法:对10例临床确诊或可疑为肺栓塞的患者进行核素肺灌注、肺通气及双下肢深静脉显像,4例与肺动脉造影或CT结果对照。10例患者溶栓后复查肺灌注显像。结果:肺灌注显像+... 目的:评价核素显像对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的诊断与疗效评价的价值。方法:对10例临床确诊或可疑为肺栓塞的患者进行核素肺灌注、肺通气及双下肢深静脉显像,4例与肺动脉造影或CT结果对照。10例患者溶栓后复查肺灌注显像。结果:肺灌注显像+双下肢深静脉显像对急性肺栓塞诊断的阳性率为100%,与X线检查结果基本一致,溶栓后复查提示肺血流均有明显改善乃至恢复正常。结论:核素显像对诊断急性肺栓塞以及判断疗效是一种准确、可靠的无创性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 核素显像 诊断 疗效判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