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型舰艇润滑油挥发物主要成分分析及急性吸入毒性研究
1
作者 江璐 刘蕊桑 +3 位作者 戴荣 徐新宏 方晶晶 任小孟 《精细石油化工》 2025年第1期27-30,共4页
分析了某型舰艇润滑油挥发物的成分,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在25~55℃,该润滑油的挥发物的组成无变化,均为2-甲基-2-丙醇、2-丁酮、甲基丙烯酸甲酯、甲苯;染毒组小鼠的肺组织和肝脏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67.28±11.46),... 分析了某型舰艇润滑油挥发物的成分,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在25~55℃,该润滑油的挥发物的组成无变化,均为2-甲基-2-丙醇、2-丁酮、甲基丙烯酸甲酯、甲苯;染毒组小鼠的肺组织和肝脏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67.28±11.46),(75.09±15.96)U/g]、谷胱甘肽含量[(377.36±44.63),(399.18±41.94)μg/g]、肝脏组织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2971.51±232.12)nmol/g]以及血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8.76±2.33)U/m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肺组织和肝脏组织的丙二醛含量[(94.70±13.46),(102.46±19.44)nmol/g]、血清的谷丙转氨酶水平[(65.42±10.26)U/L]、谷草转氨酶水平[(64.53±10.63)U/L]、γ-谷氨酰转移酶活性[(50.11±13.24)U/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肺部病理检查显示染毒组小鼠的肺泡壁明显增厚,出现大量粒细胞浸润等损伤现象,急性吸入其挥发物会造成小鼠肺部、肝脏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挥发物 主要成分分析 急性毒性试验 舰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辛硫磷乳油大鼠急性吸入毒性(LC50)试验
2
作者 孔海苏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5年第5期23-23,共1页
依据国家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GB15670—1995)对40%辛硫磷乳油〔1〕进行了大鼠急性吸入毒性(LC50)试验。结果证明,40%辛硫磷乳油雌雄大鼠急性吸入毒性(LC50)均大于2 100mg/m3,根据我国农药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属低毒。
关键词 40%辛硫磷乳油 大鼠 急性毒性(lc50)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维菌素(95%)原药急性吸入LC_(50)测定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健 谢广云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6-167,共2页
关键词 阿维菌素 急性 lc50 测定 原药 急性经口毒性 微生物发酵 抗生素类 生物农药 综合防治 农业害虫 毒性试验 危害 毒性研究 鼻式 杀螨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维菌素原药急性吸入毒性试验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林师道 汪建良 +5 位作者 上官小来 纪磊 方华 徐剑 岑江杰 谢勤 《浙江化工》 CAS 2012年第3期5-6,共2页
目的:通过短时间吸入染毒可初步了解阿维菌素原药经呼吸道进入机体而引起动物的中毒症状及死亡率,求出吸入染毒的LC50,为急性吸入毒性分级、标签管理和其它有关的毒理学研究提供科学的参考资料,也能够为制定生产和应用过程中的防护措施... 目的:通过短时间吸入染毒可初步了解阿维菌素原药经呼吸道进入机体而引起动物的中毒症状及死亡率,求出吸入染毒的LC50,为急性吸入毒性分级、标签管理和其它有关的毒理学研究提供科学的参考资料,也能够为制定生产和应用过程中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GB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中吸入染毒方法。结果:阿维菌素原药急性吸入LC50(2 h):雌性-584(430~794)mg/m3,雄性-681(-^-)mg/m3,根据我国农药的急性毒性分级标准,阿维菌素原药对雌雄大鼠急性吸入毒性均属中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维菌素 急性 lc50 毒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小动物口鼻暴露系统对叶菌唑原药急性吸入毒性试验 被引量:2
5
作者 吴宗澄 张述阳 +3 位作者 张智博 张晓军 金迪 王华琳 《绿色科技》 2020年第24期227-230,共4页
使用新型小动物口鼻暴露系统检测了叶菌唑原药对大鼠的急性吸入性,求出了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急性吸入毒性划分等级提供试验依据。参照OECD化学品测试导则,以SD(Sprague Dawley)大鼠为实验动物,设计浓度分别为5000mg/m^3、2000mg/m^3... 使用新型小动物口鼻暴露系统检测了叶菌唑原药对大鼠的急性吸入性,求出了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急性吸入毒性划分等级提供试验依据。参照OECD化学品测试导则,以SD(Sprague Dawley)大鼠为实验动物,设计浓度分别为5000mg/m^3、2000mg/m^3、1000mg/m^3和0mg/m^3。根据叶菌唑物理与化学性质对其进行前处理,利用新型口鼻暴露系统对经过处理后的叶菌唑原药进行急性吸入毒性试验。观察实验动物一般临床症状、中毒症状及死亡情况,试验结束后对死亡的实验动物的肺部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表明:成功建立了叶菌唑原药新型口鼻暴露系统吸入毒性试验体系;而SD大鼠急性吸入毒性试验LC50值分别为:雄性2418 mg/m^3(4h),雌性2144 mg/m^3(4h);测定的粒径分布MMAD的结果为3.69μm,3.77μm,3.73μm,GSD为1.95,1.90,1.98;病理检查显示死亡实验动物出现肝脏空泡变性,肝脏细胞肥大,肺脏泡沫细胞团;根据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与标签制度(GHS)大鼠急性吸入毒性分级标准及依据《农药登记资料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569号)中附件14的农药产品毒性分级标准,叶菌唑原药急性吸入毒性为4级,属于低等毒性,该结论为叶菌唑的安全使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鼻暴露系统 叶菌唑 急性毒性试验 半数致死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吗啉原药大鼠急性吸入毒性试验
6
作者 吴宗澄 《绿色科技》 2017年第18期219-220,223,共3页
为测定氟吗啉原药对大鼠的急性吸入毒性,求出半数致死浓度(LC50),同时为亚慢性和其他毒理学研究中接触剂量的选择提供依据,参照《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5670-1995)为准则,用SD(Sprague Dawley)大鼠作... 为测定氟吗啉原药对大鼠的急性吸入毒性,求出半数致死浓度(LC50),同时为亚慢性和其他毒理学研究中接触剂量的选择提供依据,参照《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5670-1995)为准则,用SD(Sprague Dawley)大鼠作为试验动物,对氟吗啉原药进行了急性吸入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氟吗啉原药对SD雌雄大鼠急性吸入毒性试验LC50均大于2093±30mg/m^3。根据GB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大鼠急性吸入毒性分类标准,氟吗啉原药大鼠急性吸入毒性为低毒,该结论可为安全使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吗啉原药 大鼠 急性毒性 lc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烯肟菌酯原药对大鼠急性吸入毒性的测定
7
作者 吴宗澄 《现代农药》 CAS 2018年第4期18-20,23,共4页
为测定烯肟菌酯原药对大鼠的急性吸入毒性LC_(50)值,确定毒性分级,参照OECD化学品测试导则,以SD大鼠为试验动物,对烯肟菌酯原药进行急性吸入毒性试验。结果显示,烯肟菌酯原药对雄、雌大鼠急性吸入毒性LC_(50)值(4 h)分别为2 760 mg/m^3... 为测定烯肟菌酯原药对大鼠的急性吸入毒性LC_(50)值,确定毒性分级,参照OECD化学品测试导则,以SD大鼠为试验动物,对烯肟菌酯原药进行急性吸入毒性试验。结果显示,烯肟菌酯原药对雄、雌大鼠急性吸入毒性LC_(50)值(4 h)分别为2 760 mg/m^3、3 208 mg/m^3。根据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与标签制度(GHS)急性吸入毒性分级标准,烯肟菌酯原药急性吸入毒性为4级,结合大鼠急性经口与急性经皮数据,判定烯肟菌酯为低毒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肟菌酯原药 大鼠 急性毒性 lc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2+对红裸须摇蚊Propsilocerus akamusi的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郑先云 龙文敏 +1 位作者 郭亚平 马恩波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6-91,共6页
采用急性毒性实验方法,研究了水环境中常见污染物Cd2+对红裸须摇蚊Propsilocerus akamusi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Cd2+对红裸须摇蚊在24h、48h以及72h的半致死浓度(LC50值)分别为235.63(95%CI:160.96~418.82)、165.17(95%CI:140.65~198.... 采用急性毒性实验方法,研究了水环境中常见污染物Cd2+对红裸须摇蚊Propsilocerus akamusi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Cd2+对红裸须摇蚊在24h、48h以及72h的半致死浓度(LC50值)分别为235.63(95%CI:160.96~418.82)、165.17(95%CI:140.65~198.35)及94.12(95%CI:81.93~108.78)mmol·L-1Cd。Cd2+对红裸须摇蚊幼虫的毒性与对其他摇蚊物种幼虫有明显不同,该物种对Cd2+急性毒性不敏感,有非常强的耐受能力。同一时间不同浓度的Cd2+处理对CAT活性影响的LSD法多重比较检验结果显示,24h与48h的各浓度Cd2+对CAT活性都没有明显差异,只是在72h时CAT活性在对照组与其他处理浓度组之间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性水平。时间因子对CAT活性的影响则主要表现为Cd2+浓度在400mmol·L-1时,72h处理组与48h处理组的活性表现出显著差异,CAT活性在72h时被显著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裸须摇Cd^2+ lc50 急性毒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氰菊酯对鳗鲡的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何福林 向建国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2-34,共3页
以常温静水实验法用甲氰菊酯对鳗鲡 (体长 4 1~ 5 0cm)进行急性攻毒试验 ,结果表明 :甲氰菊酯对鳗鲡的半致死浓度 (96hLC50 )为 6 5 5 μg/L ,安全浓度 (SC)为 0 6 6 μg/L。甲氰菊酯对鳗鲡有剧毒。
关键词 鳗鲡 甲氰菊酯 攻毒试验 安全浓度 lc50 半致死浓度 体长 急性毒性研究 剧毒 常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普生Ⅲ号毒性安全试验
10
作者 胡永婷 王茂林 +1 位作者 张映 李彦明 《畜牧兽医杂志》 2007年第4期1-3,5,共4页
采用动物毒性试验方法,对强普生Ⅲ号进行了毒性、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和死亡率与给药剂量成正比,强普生Ⅲ号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44.20±2.96mL/kg,LD50的95%可信限为47.26~41.35mL/kg,表现为... 采用动物毒性试验方法,对强普生Ⅲ号进行了毒性、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和死亡率与给药剂量成正比,强普生Ⅲ号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44.20±2.96mL/kg,LD50的95%可信限为47.26~41.35mL/kg,表现为无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试验,实验期间小鼠的临床表现、体质量变化、饲料消耗量、血常规检查、血清生化检查等各项指标,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各组脏器剖检和病理学切片检查也均无病理学变化。吸入毒性试验,试验组鸡整体状况正常,72h内无中毒反应和死亡,血清生化指标值均在正常范围内,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普生Ⅲ号 急性毒性试验 亚慢性毒性试验 毒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解方雾化吸入剂安全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肖颖梅 陈林妹 +1 位作者 莫小林 夏星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670-672,678,共4页
目的观察清解方雾化吸入剂的急性毒性和黏膜刺激性。方法采用改良寇氏法观察口服清解方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并采用最大耐受量法观察清解方雾化吸入给药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同时观察清解方对大鼠口腔及鼻黏膜的刺激性。结果口服清解方对小鼠... 目的观察清解方雾化吸入剂的急性毒性和黏膜刺激性。方法采用改良寇氏法观察口服清解方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并采用最大耐受量法观察清解方雾化吸入给药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同时观察清解方对大鼠口腔及鼻黏膜的刺激性。结果口服清解方对小鼠有一定的急性毒性,其LD50为883.7g生药/kg体重。雾化吸入临床用量24倍的清解方对小鼠没有显著的急性毒性影响。直接接触临床剂量的清解方对大鼠鼻黏膜和口腔黏膜均没有明显的刺激性,但5倍于临床剂量的清解方显著增加口腔黏膜棘层厚度,有轻度刺激性。结论清解方雾化吸入剂的急性毒性很小,且在临床剂量下没有明显的黏膜刺激性,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解方 雾化 毒性试验 急性 黏膜刺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氯氰菊酯动式吸入染毒对大鼠的亚急性毒性试验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友润 马永民 +4 位作者 王静 王晓军 刘英华 李新 张静姝 《职业与健康》 CAS 2011年第23期2699-2702,共4页
目的建立农药连续动式染毒的方法,为开展农药毒理学2~4阶段试验创造必备条件。方法试验以液体农药(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用2种浓度的稀释液进行雾化,在雾化过程中的3个时间段,于实验动物呼吸带水平设4个采样点,用多孔玻璃板吸收管采样气... 目的建立农药连续动式染毒的方法,为开展农药毒理学2~4阶段试验创造必备条件。方法试验以液体农药(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用2种浓度的稀释液进行雾化,在雾化过程中的3个时间段,于实验动物呼吸带水平设4个采样点,用多孔玻璃板吸收管采样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定量,对染毒柜内的农药浓度进行测定。进而考察连续动式吸入染毒试验过程中农药的均匀性和稳定性。结果低剂量染毒组平均浓度为(99±24)mg/m3,高剂量染毒组平均浓度为(850±183)mg/m3。平均温度为(24.9±1.5)℃。平均湿度为(35.5±3.5)%。结论各个采样点平均浓度比较接近。表明染毒柜内低、高剂量毒物浓度的均匀性、稳定性比较好,达到连续动式吸入染毒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染毒 方法建立 高效氯氰菊酯 大鼠 急性毒性试验
原文传递
唑菌酯原药大鼠急性吸入毒性试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宁 吴宗澄 邹来阳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48-350,共3页
[目的]测定唑菌酯原药对大鼠的急性吸入毒性,求出半数致死浓度(LC_(50)),为急性吸入毒性分级。[方法]参照OECD化学品测试指南中急性吸入毒性试验(NO.403,2009),以SD(Sprague Dawley)大鼠为试验动物,对唑菌酯原药进行急性吸入毒性试验。... [目的]测定唑菌酯原药对大鼠的急性吸入毒性,求出半数致死浓度(LC_(50)),为急性吸入毒性分级。[方法]参照OECD化学品测试指南中急性吸入毒性试验(NO.403,2009),以SD(Sprague Dawley)大鼠为试验动物,对唑菌酯原药进行急性吸入毒性试验。[结果]唑菌酯原药对SD大鼠急性吸入毒性试验LC_(50)值:雄性137 mg/m^3(4 h),雌性195 mg/m^3(4 h)。[结论]根据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与标签制度(GHS)大鼠急性吸入毒性分级标准,唑菌酯原药急性吸入毒性为2级,该结论为唑菌酯的安全使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菌酯 原药 大鼠 急性毒性 lc50
原文传递
植物灭螺剂螺威对大鼠的急性吸入毒性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易平 彭程 李爽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9-80,共2页
目的观察植物灭螺剂50%螺威对大鼠的急性吸入毒性。方法20只成年Wistar大鼠,雌雄各半,通过动式吸入染毒装置给予5 000mg/m^3 50%螺威母药,染毒2 h,观察14 d内大鼠死亡与恢复情况,计算该药对大鼠的半数致死剂量(LC_(50))。结果染毒过程... 目的观察植物灭螺剂50%螺威对大鼠的急性吸入毒性。方法20只成年Wistar大鼠,雌雄各半,通过动式吸入染毒装置给予5 000mg/m^3 50%螺威母药,染毒2 h,观察14 d内大鼠死亡与恢复情况,计算该药对大鼠的半数致死剂量(LC_(50))。结果染毒过程中大鼠活动减少,个别大鼠出现搔抓症状;染毒结束后症状消失。在染毒后14 d观察期内无大鼠死亡。螺威对雌、雄大鼠急性吸入LC_(50)均>5 000 mg/m^3,属于低毒级。结论 50%螺威母药在5 000 mg/m^3浓度下经呼吸道急性进入大鼠机体2 h,不会引起大鼠死亡,但在生产、使用该灭螺剂时仍需佩戴防护用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威 植物灭螺剂 急性毒性 大鼠 lc_(50)
原文传递
基于秀丽隐杆线虫的化学品急性毒性检测及评估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煜 杨可欣 +7 位作者 高珊 敬海明 齐丽娟 宁钧宇 谭壮生 赵超英 马玲 李国君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9-84,共6页
目的研究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与经典体内啮齿类动物模型之间在化学品毒性检测及评价方面的内在关联性。方法采用敌敌畏、二水重铬酸钠、硫酸阿托品、氯化钾、无水2-丙醇等20余种不同浓度的化学品对秀丽隐杆线虫染毒24 h,观察96孔板中... 目的研究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与经典体内啮齿类动物模型之间在化学品毒性检测及评价方面的内在关联性。方法采用敌敌畏、二水重铬酸钠、硫酸阿托品、氯化钾、无水2-丙醇等20余种不同浓度的化学品对秀丽隐杆线虫染毒24 h,观察96孔板中各孔线虫在2、4、12和24 h的死亡情况,用Probit法统计计算线虫半数致死浓度LC50。当化学品浓度设定在10.000、21.500和46.400 mg/ml时,另计数染毒1、8、16和20 h的线虫死亡数,获得半数致死时间LT50,进行线虫数据与大小鼠数据的相关性分析比较。结果线虫经各种化学品染毒12 h后IC50在0.76×10-3和300.54 mg/ml之间,染毒24 h后IC50在0.49×10-3和214.05 mg/ml之间。估算线虫可耐受的pH>2.75;剔除过酸化学品后,线虫LC50与大、小鼠LD50有正相关关系(r>0.75,P<0.01)。并且24 h的相关性高于12 h的相关性(r>0.84),稍低于大、小鼠LD50之间的相关性(r=0.899);线虫LC50和LT50具有相关性。结论化学品的pH值能够影响线虫LC50的测定值;相关性分析证实线虫毒性检测LC50值与大小鼠LD50值之间具有内在关联性;LC50和LT50这两项指标可作为后续研究化学品的线虫急性毒性的毒效指标。线虫体内模型在新化学品的啮齿类动物毒性检测前的预筛工作中将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丽隐杆线虫 化学品 急性毒性试验 半数致死浓度lc50 半数致死时间LT 50
原文传递
欧洲鳗鲡对水中亚硝酸盐浓度耐受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百悦 潘小玲 《江西水产科技》 2005年第2期39-41,共3页
欧洲鳗鲡亚硝酸盐急性毒性试验的结果表明,在水温28.0~28.5℃,pH6.8~7.3时,欧洲鳗鲡对水中亚硝酸盐浓度的耐受性为,24小时的LC50为100.0mg/L,48小时的LC50为84.1mg/L,96小时的LC50为26.6mg/L,而且LC50值随试验时间的延长而降低。SC为2... 欧洲鳗鲡亚硝酸盐急性毒性试验的结果表明,在水温28.0~28.5℃,pH6.8~7.3时,欧洲鳗鲡对水中亚硝酸盐浓度的耐受性为,24小时的LC50为100.0mg/L,48小时的LC50为84.1mg/L,96小时的LC50为26.6mg/L,而且LC50值随试验时间的延长而降低。SC为2.66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鳗鲡 亚硝酸盐 毒性 半致死浓度 安全浓度 硝酸盐浓度 耐受性 水温 中亚 lc50 急性毒性试验 试验时间 小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理学杂志》2009年第23卷总目次
17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I0001-I0003,共3页
关键词 小鼠肝脏 大鼠海马 细胞毒性 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大鼠睾丸 毒理学杂志 毒性评价 细胞凋亡 守宫木 学习记忆 学习与记忆 急性毒性 雌性大鼠 脾淋巴细胞 毒性试验 目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