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7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创伤性凝血病的危险因素及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
1
作者 张珈豪 臧奎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319-322,357,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创伤性凝血病(ATC)的危险因素及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选取178例严重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发生ATC将患者分为ATC组(n=60)和非ATC组(n=118)。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引起严重创伤患者发生ATC的独立风... 目的:探讨急性创伤性凝血病(ATC)的危险因素及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选取178例严重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发生ATC将患者分为ATC组(n=60)和非ATC组(n=118)。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引起严重创伤患者发生ATC的独立风险因素;利用R软件,基于独立风险因素构建严重创伤患者发生ATC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178例严重创伤患者,60例发生ATC,发生率为33.71%(60/178)。单因素分析显示,ATC组输血及血液制品使用的比例高于非ATC组(P<0.05);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尿素氮(BUN)、乳酸、剩余碱(BE)及休克指数(SI)水平高于非ATC组(P<0.05),纤维蛋白原(FIB)及血小板计数(PLT)水平低于非ATC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IB低(OR=0.557)、PLT低(OR=0.692)、乳酸高(OR=1.241)及SI高(OR=1.533)均是严重创伤患者发生ATC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基于独立风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严重创伤患者发生AT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5(95%CI:0.840~0.936),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00%和83.90%。结论:FIB低、PLT低、乳酸高及SI高是严重创伤患者发生ATC的独立风险因素,基于独立风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较好预测患者发生ATC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创伤 急性创伤性凝血病 风险因素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EMS融合危机管理在急性创伤性脑损伤患者院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
2
作者 陈蕙婷 陈珏 刘莉敏 《中华养生保健》 2025年第1期102-105,共4页
目的 探讨改良快速急诊医学评分(mREMS)融合危机管理在急性创伤性脑损伤患者院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常州市中医医院救治的120例急性创伤性脑损伤(ATBI)患者,根据救护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60例... 目的 探讨改良快速急诊医学评分(mREMS)融合危机管理在急性创伤性脑损伤患者院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常州市中医医院救治的120例急性创伤性脑损伤(ATBI)患者,根据救护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急救护理中实施mREMS融合危机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院内救护时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残疾评定量表(DRS)评分、死亡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家属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药品使用、血液送检、首次CT检查、创伤急救环节用时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GOS评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DRS评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EMS融合危机管理护理模式可进一步提高ATBI患者的救治效率,改善患者功能预后,降低残疾水平,提升急救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创伤性脑损伤 急救护理 危机管理 改良快速急诊医学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对儿童急性创伤性髌骨外侧脱位后膝关节韧带及骨软骨损伤的特点分析
3
作者 张蕾 刘春生 +2 位作者 郭志权 石运力 彭小芳 《中国医学装备》 2025年第1期47-51,共5页
目的:基于磁共振成像(MRI)分析儿童急性创伤性髌骨外侧脱位后膝关节韧带、骨软骨损伤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唐山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26例急性创伤性髌骨外侧脱位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接受膝关节MRI扫描,按... 目的:基于磁共振成像(MRI)分析儿童急性创伤性髌骨外侧脱位后膝关节韧带、骨软骨损伤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唐山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26例急性创伤性髌骨外侧脱位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接受膝关节MRI扫描,按损伤程度分为部分撕裂组(85例)和完全撕裂组(41例)。分析两组患儿内侧髌股韧带(MPFL)损伤、骨软骨损伤的位置和特点。结果:126例患儿均伴有MPFL损伤,其中部分撕裂85例,完全撕裂41例。部分撕裂中单纯髌骨侧34例,单纯股骨侧14例,单纯发中间段9例,多部位损伤28例;完全撕裂组中单纯发生于髌骨侧27例,单纯股骨侧7例,单纯中间段4例,多部位损伤3例。MPFL部分撕裂组与完全撕裂组的单纯髌骨侧和多部位损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96、10.886,P<0.05)。126例患儿中,91例合并股内斜肌(VMO)损伤,VMO损伤程度与MPFL损伤程度呈正相关(r=0.339,P=0.006)。126例患儿中有119例存在骨软骨损伤,共有损伤部位174个。VMO损伤中,1级损伤的部位以单纯髌骨侧为主,2、3、4级损伤的以多发损伤为主。结论:儿童急性创伤性髌骨外侧脱位多伴有MPFL损伤和骨软骨损伤,且以髌骨侧多发性损伤为主;损伤部位和程度无性别差异;MPFL损伤多合并VMO损伤,且损伤程度与MPFL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创伤性髌骨外侧脱位 磁共振成像(MRI) 内侧髌股韧带(MPFL) 软骨损伤 股内斜肌(VM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模式结合智慧疏导模式在事故所致的急性创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马爱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25年第4期101-103,共3页
目的研究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模式结合智慧疏导模式在事故所致的急性创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就诊于齐河县人民医院的68例事故所致的急性创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智慧疏导组(34例)、一体联合组(34例)... 目的研究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模式结合智慧疏导模式在事故所致的急性创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就诊于齐河县人民医院的68例事故所致的急性创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智慧疏导组(34例)、一体联合组(34例)。智慧疏导组患者行智慧疏导模式干预,一体联合组患者在智慧疏导组的基础上采用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模式进行干预。对比两组的急诊至手术时间、急诊至病房时间、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疼痛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抢救有效率及满意度情况。结果与智慧疏导组相比,一体联合组急诊至手术时间、急诊至病房时间均更短,VAS评分更低,GCS评分、抢救有效率、护理总满意率更高(均P<0.05)。结论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模式结合智慧疏导模式在事故所致的急性创伤急救中的效果理想,可明显缩短急诊至手术时间,且患者满意度较高,可有效降低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衔接 一体化 事故 急性创伤 急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缝隙一体化急诊护理对急性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5
作者 徐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76-179,共4页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无缝隙一体化急诊护理对急性创伤患者的抢救效果、并发症控制及预后改善的具体作用。方法 研究选取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创伤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无缝隙一体化急诊...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无缝隙一体化急诊护理对急性创伤患者的抢救效果、并发症控制及预后改善的具体作用。方法 研究选取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创伤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无缝隙一体化急诊护理模式,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全面对比无缝隙一体化急诊护理结果。结果 观察组在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性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急救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缝隙一体化急诊护理在急性创伤患者中具有显著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隙一体化急诊护理 急性创伤 抢救成功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手法闭合性复位治疗急性创伤性桡骨远端骨折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梁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031-034,共4页
评估在急性创伤性桡骨远端骨折上选择手法闭合性复位治疗的效果。方法 本次入组的80例急性创伤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均选自本院在2021年5月-2024年5月收治,以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40例)常规切开复位固定术,观察组(40例)进行手法闭合... 评估在急性创伤性桡骨远端骨折上选择手法闭合性复位治疗的效果。方法 本次入组的80例急性创伤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均选自本院在2021年5月-2024年5月收治,以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40例)常规切开复位固定术,观察组(40例)进行手法闭合性复位治疗,通过进行手术及恢复情况、并发症、疼痛与功能状态以及骨折恢复效果等相关指标的差异分析,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的手术指标与恢复情况均优,并发症和疼痛感低,功能状态和骨折恢复效果均高(均P<0.05)。结论 在急性创伤性桡骨远端骨折上选择手法闭合性复位治疗可凸显其应用优势,其不仅可促进患者的手术指标和恢复情况提升,还可降低并发症概率,缓解疼痛程度,提升功能状态,促进骨折恢复效果提升,凸显其应用价值,值得提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创伤性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闭合性复位 骨折恢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对急性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患者炎性因子和膝关节症状分级量化的影响
7
作者 赵玉石 李守艳 +1 位作者 高晶 蔡晓辉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10期1766-1769,共4页
目的 观察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口服配合关节穿刺抽液倍他米松、利多卡因关节腔注射对急性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患者的炎性因子和膝关节肿痛症状改善情况。方法 选70例急性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 目的 观察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口服配合关节穿刺抽液倍他米松、利多卡因关节腔注射对急性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患者的炎性因子和膝关节肿痛症状改善情况。方法 选70例急性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并配合关节穿刺抽液倍他米松、利多卡因关节腔注射,对照组仅行关节穿刺抽液倍他米松、利多卡因关节腔注射;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肿痛症状及血清炎性因子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高于对照组的74.29%(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症状分级量化(疼痛、肿胀、活动度、压痛和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P <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 <0.05)。结论 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口服,并配合关节穿刺抽吸积液并行倍他米松、利多卡因关节腔注射治疗急性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可明显减轻膝关节肿痛、改善关节功能,并降低血清中IL-1、IL-6和TNF-α的水平;疗效优于单纯的关节穿刺抽吸积液并行倍他米松、利多卡因关节腔注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 炎症因子 膝关节症状分级量化 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 关节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比例悬浮红细胞及新鲜冰冻血浆对急性创伤大量输血患者凝血纤溶功能、预后的影响
8
作者 王静 宋进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5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比例悬浮红细胞(SRBC)及新鲜冰冻血浆(FFP)对急性创伤大量输血患者凝血纤溶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我科收治的100例急性创伤大量输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输入SRBC及FFP的比例不同将其分为A组和B组,... 目的探讨不同比例悬浮红细胞(SRBC)及新鲜冰冻血浆(FFP)对急性创伤大量输血患者凝血纤溶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我科收治的100例急性创伤大量输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输入SRBC及FFP的比例不同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SRBC∶FFP为1∶1,B组SRBC∶FFP为2∶1。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输血后,A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短于B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高于B组(P<0.05)。输血后,A组的蛋白C(PC)、D-二聚体(D-D)水平高于B组(P<0.05);输血后,两组的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的输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A组的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低于B组(P<0.05);两组的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SRBC∶FFP按1∶1的比例输注可更好地维持急性创伤大量输血患者的凝血纤溶功能,改善预后,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创伤 大量输血 悬浮红细胞 新鲜冰冻血浆 凝血纤溶功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院前急救评估和分级用于急性创伤患者转运的效果研究
9
作者 邓伟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58-0161,共4页
分析了急性创伤患者转运过程中应用院前急救评估和分级护理的效果。方法 比较两组的急性创伤评估准确度、急救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对2022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在我院所接受治疗的100名急性创伤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50名,... 分析了急性创伤患者转运过程中应用院前急救评估和分级护理的效果。方法 比较两组的急性创伤评估准确度、急救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对2022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在我院所接受治疗的100名急性创伤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50名,给予患者常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与研究组(50名,参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院前急救评估和分级护理干预)。结果 经干预后,两组的急性创伤评估准确度、急救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均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对急性创伤患者入院转运前应用完善后的院前急救评估和分级护理工作,能更准确的判断出患者的伤情状况,进而缩短患者的抢救花费时长,对患者的预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患者的急救护理满意度较高,转运途中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也有所下降,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性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故应用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普及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评估 院前急救分级 急性创伤患者 转运 影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标志物对急性创伤后脓毒血症患者预后判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超 胡毅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2期4288-4293,共6页
急性创伤后脓毒血症是指机体创伤后继发感染病原体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是在严重感染的基础上出现急性循环衰竭,危及生命。创伤后脓毒血症的早期诊断及对预后的评估至关重要。但由于创伤后脓毒血症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及早期诊断... 急性创伤后脓毒血症是指机体创伤后继发感染病原体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是在严重感染的基础上出现急性循环衰竭,危及生命。创伤后脓毒血症的早期诊断及对预后的评估至关重要。但由于创伤后脓毒血症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及早期诊断指标,患者病情凶险且多变,其诊断和治疗是目前临床医生所面临的困惑之一。针对创伤后脓毒症,目前临床上仍缺乏特异性的用于诊断的生物标志物以及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联合可靠的生物标志物以及评估生物标志物在脓毒症中的运用无疑有助于指导临床决策。本文综述了目前临床常用的生物标志物对急性创伤后脓毒血症患者治疗及预后判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血症 生物标志物 急性创伤 预后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清热除痹胶囊联合骨疽拔毒散外敷治疗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45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皖浩 张安 +2 位作者 周廷龙 朱磊 江树连 《湖南中医杂志》 2024年第4期60-63,87,共5页
目的:观察黄芩清热除痹胶囊联合骨疽拔毒散外敷治疗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膝关节支具制动加塞来昔布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黄芩清热除痹... 目的:观察黄芩清热除痹胶囊联合骨疽拔毒散外敷治疗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膝关节支具制动加塞来昔布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黄芩清热除痹胶囊口服联合骨疽拔毒散外敷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膝关节肿胀程度、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实验室指标[包括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观察不良反应,评价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56%(43/45),对照组为86.67%(3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膝关节肿胀程度、膝关节疼痛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实验室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芩清热除痹胶囊联合骨疽拔毒散外敷对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患者作用显著,能有效减轻膝关节疼痛、改善患者症状评分,抑制IL-6、IL-1β、TNF-α等炎症因子表达,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 黄芩清热除痹胶囊 五味骨疽拔毒散 湿热阻络
原文传递
不同比例的成分血输注对急性创伤性凝血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宛凯玲 《临床研究》 2024年第2期8-11,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比例成分输血用于急性创伤性凝血病(ATC)患者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本地区开展输血的ATC患者总共96例的病历资料,依据不同成分血输注比例分成对照组(依据3∶1比例输注悬浮红细胞以及新... 目的分析不同比例成分输血用于急性创伤性凝血病(ATC)患者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本地区开展输血的ATC患者总共96例的病历资料,依据不同成分血输注比例分成对照组(依据3∶1比例输注悬浮红细胞以及新鲜冰冻血浆)50例和观察组(依据1∶1比例输注悬浮红细胞以及新鲜冰冻血)46例,观察两组血制品应用情况;输血前后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的凝血酶原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水平;血液钙离子(Ca^(2+))以及钾离子(K^(+))浓度;预后情况。结果两组24 h红细胞输注量、红细胞输注总量、血小板输注量以及冷沉淀输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浆输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前,两组Hb、P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两组Hb、PLT水平均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前,两组PT、APTT、INR、FIB及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两组PT、APTT、INR、FIB及D-D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前,两组Ca^(2+)、K^(+)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两组Ca^(2+)、K^(+)浓度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治愈率及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按照3∶1比例输注成分血相比,按照1∶1比例输注成分血能更好改善ATC患者的凝血功能,提升其预后水平,值得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创伤性凝血病 红细胞 冰冻血浆 输血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永胜 陈志鹏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7期53-55,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治疗组采用电针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治疗组采用电针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周径,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膝关节周径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IL-6、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疗效确切,可明显减轻膝关节肿痛,改善膝关节活动功能,可能与抑制炎性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 气滞血瘀型 电针 桃红四物汤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创伤患者凝血六项及血栓分子标志物与创伤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14
作者 师婉 李素杰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1828-183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创伤患者凝血六项及血栓分子标志物与创伤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8例急性创伤患者,按损伤严重程度(ISS)评分分为轻伤组35例、重伤组53例、严重组30例;比较三组的临床资料及凝血六项(PT、APTT、TT、D-D、FDP、... 目的探讨急性创伤患者凝血六项及血栓分子标志物与创伤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8例急性创伤患者,按损伤严重程度(ISS)评分分为轻伤组35例、重伤组53例、严重组30例;比较三组的临床资料及凝血六项(PT、APTT、TT、D-D、FDP、FIB)、血栓分子标志物(TM、TAT、PIC、tPAI-C)水平,并采用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创伤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取独立危险因素作为联合指标,比较其与凝血六项、血栓分子标志物评估患者创伤严重程度的效能。结果三组患者的凝血六项、血栓分子标志物水平中PT、APTT、TT、D-D、FDP、TM、TAT、PIC、tPAI-C水平随病情加重逐步上升,FIB水平随病情加重逐渐下降(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D-D、FDP、TM、TAT、PIC、tPAI-C是患者创伤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以创伤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作为联合检测指标,结果显示联合指标的AUC值、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凝血六项和血栓分子标志物。结论急性创伤患者PT、APTT、TT、D-D、FDP、TM、TAT、PIC、tPAI-C水平随创伤严重程度的上升而上升,FIB水平随创伤严重程度的上升而下降;D-D、FDP、TM、TAT、PIC、tPAI-C是影响急性创伤患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其联合预测创伤严重程度的效能高于凝血六项及血栓分子标志物单独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创伤 凝血六项 血栓分子标志物 创伤严重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创伤性疼痛多模式镇痛策略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郭栓柱 陈锦 +1 位作者 穆盼盼 李天星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第12期946-950,共5页
创伤性疼痛是急诊创伤常见并发症,也是造成病情恶化与应激障碍的主要原因。镇痛治疗是解决创伤疼痛的主要措施,有利于缓解疼痛、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创伤镇痛研究近年取得了巨大进步,已成为国际创伤研究领域的重点与热点。... 创伤性疼痛是急诊创伤常见并发症,也是造成病情恶化与应激障碍的主要原因。镇痛治疗是解决创伤疼痛的主要措施,有利于缓解疼痛、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创伤镇痛研究近年取得了巨大进步,已成为国际创伤研究领域的重点与热点。多模式镇痛是目前国际上主流的镇痛模式,因其镇痛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被诸多学者推崇。但在国内急性创伤镇痛领域的推广应用还存在不少阻力与争议。本文通过综述多模式镇痛在创伤镇痛领域近年取得的成果,以期加强临床医师对急性创伤性疼痛的重视和提高对镇痛新理念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创伤 创伤性疼痛 多模式镇痛 镇痛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加味身痛逐瘀汤对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
16
作者 马昕 惠正广 +1 位作者 杨六中 王冠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8期15-19,共5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加味身痛逐瘀汤对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3年5月徐州市中医院收治96例的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均进行关节镜下...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加味身痛逐瘀汤对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3年5月徐州市中医院收治96例的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均进行关节镜下清理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味身痛逐瘀汤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炎症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主症、次症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WOMA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人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加味身痛逐瘀汤治疗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患者的效果显著,更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缓解疼痛,增强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下清理术 加味身痛逐瘀汤 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 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术后继发神经源性休克危险因素及预测效能分析
17
作者 朱晓凤 尉国莲 +2 位作者 姚丹华 金叶霞 盛娇娇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4期603-605,609,共4页
目的 探讨急性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术后继发神经源性休克危险因素并进一步分析相关因素临床预测效能。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于本院行手术治疗急性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共100例,根据术后是否继发神经源性休克分为休克组(39例... 目的 探讨急性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术后继发神经源性休克危险因素并进一步分析相关因素临床预测效能。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于本院行手术治疗急性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共100例,根据术后是否继发神经源性休克分为休克组(39例)和非休克组(61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法评估急性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术后继发神经源性休克独立危险因素;描绘ROC曲线分析上述独立危险因素用于急性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术后继发神经源性休克风险预测临床效能。结果 本研究纳入于本院行手术治疗急性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共100例,术后继发神经源性休克39例,发生率为39.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是否存在低钠血症、美国脊髓损伤协会损伤分级及24 h尿量均可能与急性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术后继发神经源性休克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低钠血症、美国脊髓损伤协会损伤分级A级及24 h尿量增多均是急性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术后继发神经源性休克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是否存在低钠血症、美国脊髓损伤协会损伤分级及24 h尿量均可用于急性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术后继发神经源性休克风险预测,且三种指标联合预测效能均显著高于单一指标(P<0.05)。结论 急性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术后继发神经源性休克与是否存在低钠血症、美国脊髓损伤协会损伤分级及24 h尿量关系密切;而上述指标联合在预测术后继发神经源性休克风险方面显示出更佳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创伤性颈脊髓损伤 手术 神经源性休克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ALP、CK、CK-MB与急性创伤性骨折愈合的相关性分析
18
作者 肖高小 王志平 邱述建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7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与急性创伤性骨折愈合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69例急性创伤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骨折愈合情况分为愈合组(n=60)和不良... 目的:探讨与分析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与急性创伤性骨折愈合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69例急性创伤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骨折愈合情况分为愈合组(n=60)和不良组(n=9)。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清ALP、CK、CK-MB,随访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随访至2023年1月,平均随访时间为(24.10±1.39)月,骨折愈合60例,占比87.00%;骨折愈合不良9例,占比13.00%,其中骨折延迟愈合6例,骨不连3例。愈合组的平均骨痂形成时间为(28.42±2.49)d,平均骨折线消失时间为(91.48±10.18)d。愈合组的CK、CK-MB含量低于不良组,ALP高于不良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分析显示,ALP、CK、CK-MB与急性创伤性骨折愈合存在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LP、CK、CK-MB均为影响急性创伤性骨折患者骨折愈合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急性创伤性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率有待提高,ALP、CK、CK-MB与急性创伤性骨折愈合存在相关性,ALP、CK、CK-MB含量均为影响急性创伤性骨折患者骨折愈合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创伤性骨折 骨折愈合 磷酸肌酸激酶 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 碱性磷酸酶 相关性
原文传递
中医辨证施护在急性创伤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实践探讨
19
作者 王锦花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2期197-200,共4页
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在急性创伤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常规急救护理)和实验组(中医辨证施护结合常规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 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在急性创伤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常规急救护理)和实验组(中医辨证施护结合常规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伤口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重要指标。结果 经过中医辨证施护的针对实验组患者在疼痛评分、伤口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在这些评估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中医辨证施护在急性创伤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缓解患者痛苦感受,促进伤口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病患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适宜在临床广泛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施护 急性创伤 急救护理 疼痛评分 伤口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护理干预对急性创伤患者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及预后影响研究
20
作者 覃镜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59-0162,共4页
分析急诊护理干预方法在急性创伤患者临床干预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82例急性创伤患者,随机分组后,观察组患者采用急诊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急诊处理,总结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与对照组相比,... 分析急诊护理干预方法在急性创伤患者临床干预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82例急性创伤患者,随机分组后,观察组患者采用急诊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急诊处理,总结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预后数据整体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性创伤患者急诊干预阶段,护理人员通过落实急诊护理干预措施可最大限度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是改善预后以及预防并发症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护理干预 急性创伤 抢救成功率 预后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