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7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在非糖尿病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的预后价值
1
作者 马维冬 周甜 +5 位作者 韩拓 周静 张能涵 惠静 张岩 张春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37,共6页
目的 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riglyceride-glucose index, TyG指数)在非糖尿病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后的预后价值。方法 选取2019... 目的 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riglyceride-glucose index, TyG指数)在非糖尿病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后的预后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成功施行PCI治疗的非糖尿病ACS患者共529例,并根据TyG指数中位数(8.98)将患者分为低TyG指数组(TyG<8.98)和高TyG指数组(TyG≥8.98),所有患者术后随访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 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 在24个月的随访中,共有55例(10.4%)患者发生MACE事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高TyG组患者的MACE累积发生率与低TyG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k P=0.001)。多因素Cox分析显示,在调整各混杂因素后,TyG指数升高与远期MACE发生独立相关(HR=3.50,95%CI:1.44~8.53,P<0.01),与低TyG组相比,高TyG组患者MACE发生风险增加1.12倍(95%CI:1.19~3.79,P=0.011)。亚组分析结果基本保持一致。结论 TyG指数是非糖尿病ACS患者PCI术后MACE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yG指数 非糖尿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周玉芝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1年第3期10-12,共3页
目的 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价值.方法 测定37例ACS患者(实验组)和80例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血清IMA浓度.建立IMA诊断ACS的ROC曲线,计算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健康对照组与AC... 目的 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价值.方法 测定37例ACS患者(实验组)和80例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血清IMA浓度.建立IMA诊断ACS的ROC曲线,计算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健康对照组与ACS组间血清IMA浓度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MA诊断ACS的曲线下面积(AZ)为0.866(95%CI 0.791-0.941),P〈0.001.cut-off值取80.0U/mL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1%%和72.2%,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61.0%%和89.0%.结论 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诊断ACS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阴性预测值的特点;可能在早期诊断心肌缺血及辅助排除ACS上具有较大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修饰白蛋白(IMA) 急性冠脉综合症(acs) 心肌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汀预处理对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住院期间MACCE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丽娟 王强 +1 位作者 梁尹 高修仁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8年第3期503-504,共2页
目的:探讨入院前他汀药物预处理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住院期间主要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6年9月我院心内科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650例,他汀治疗组(n=350)和非他汀预处理组(n=300),采用多因素logis... 目的:探讨入院前他汀药物预处理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住院期间主要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6年9月我院心内科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650例,他汀治疗组(n=350)和非他汀预处理组(n=300),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他汀预处理对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的在住院期间的主要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结果: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他汀类预处理组住院期间的死亡率和总的MACCE事件低于与非他汀预处理组,分别为0.9%(VS 1.3%)和2.9%(VS 4.8%)。结论:他汀的预处理可以减低住院期间总心血管事件和住院期间死亡率的风险,为住院期间死亡率和总MACCE事件的独立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预治疗 急性冠脉综合症 主要心脑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注射尼可地尔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无复流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王洋 杨征 《贵州医药》 CAS 2019年第11期1721-1722,共2页
目的评定冠状动脉内注射尼可地尔治疗方法应用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对改善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无复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本医院治疗的9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纳入实验数值资料,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 目的评定冠状动脉内注射尼可地尔治疗方法应用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对改善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无复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本医院治疗的9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纳入实验数值资料,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5例。试验组采取冠状动脉内注射尼可地尔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冠状动脉内注射硝酸甘油治疗方法,计算两组TIMI血流分级状况、CTFC检测值、主要心血管事件例数、低血压例数、临床治疗满意总计率、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测定数值、白细胞介素-6测定数值。结果试验组TIMI血流分级为3级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CTFC检测值低于对照组评定结果(P<0.05);试验组主要心血管事件例数、低血压例数对比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测定数值、白细胞介素-6测定数值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测定数值、白细胞介素-6测定数值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试验组临床治疗满意总计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实施冠状动脉内注射尼可地尔治疗可以改善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无复流状况,具有一定治疗安全性,存在重要治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尼可地尔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无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诊断与治疗策略的变化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天德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2年第2期88-90,共3页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 acs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l About ACS——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掼解读 被引量:17
6
作者 崔勇 王蔚副 葛均波 《中国处方药》 2006年第11期4-9,共6页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冠心病病情的危重阶段,也是冠心病死亡率最高的阶段对于ACS患者的合理的诊断治疗,将有效地降低冠心病患者总体疾病死亡率。本期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就ACS诊治中的主要问题撰文讨论,其...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冠心病病情的危重阶段,也是冠心病死亡率最高的阶段对于ACS患者的合理的诊断治疗,将有效地降低冠心病患者总体疾病死亡率。本期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就ACS诊治中的主要问题撰文讨论,其中包括ACS的抗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抗栓治疗及ACS的指南解读等,文章结合现在的共识、指南的推荐及ACS治疗中的主要进展,全面论述ACS的诊疗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 诊断治疗 acs 解读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心病患者 疾病死亡率 抗栓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护理体会 被引量:2
7
作者 张伟龄 李爽 +1 位作者 任双凤 辛书影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年第4期107-107,共1页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心肌缺血急性发作的一组临床综合征,ACS早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心肌兴奋性增高,常伴有或不伴有心律失常、血栓形成、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同时由于手术后各种导管、血管鞘管、抗疑药的应用,使介入治疗并发...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心肌缺血急性发作的一组临床综合征,ACS早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心肌兴奋性增高,常伴有或不伴有心律失常、血栓形成、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同时由于手术后各种导管、血管鞘管、抗疑药的应用,使介入治疗并发症易于出现,术后通过护理干预,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未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在服药、饮食、运动和心理给予患者指导,与患者及时沟通,减轻患者的心理障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促进心脏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 acs 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联合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刘亚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4期129-130,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联合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测定82例ACS患者和8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IMA及CK-MB浓度。结果联合IMA和CK-MB诊断ACS,敏感度提高至92.9%,此时特异度为67.0%,联合诊断的... 目的探讨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联合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测定82例ACS患者和8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IMA及CK-MB浓度。结果联合IMA和CK-MB诊断ACS,敏感度提高至92.9%,此时特异度为67.0%,联合诊断的PPV和NPV分别为76.4%,89.0%。结论联合检测IMA和CK-MB可提高联合诊断敏感度,提高ACS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修饰白蛋白(IMA)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年美国心脏学会(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解读(九) 稳定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病情(上) 被引量:1
9
作者 钱方毅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7年第5期276-280,共5页
关键词 患者 acs STEMI 溶栓疗法 溶血栓疗法 AHA 急性冠脉综合 急性冠脉综合症 心血管 病情 美国 美利坚合众国 北美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联合肠溶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ACS)疗效观察
10
作者 胡胜连 《中国农村卫生》 2013年第04Z期182-182,共1页
急性冠脉综合症是临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也是一种急危症,可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理基础为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继发病理改变,如斑块内出血、破裂,表面上有血小板聚集及冠脉痉... 急性冠脉综合症是临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也是一种急危症,可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理基础为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继发病理改变,如斑块内出血、破裂,表面上有血小板聚集及冠脉痉挛,导致缺血加重。如冠脉官腔完全闭锁,则形成心肌梗塞。急性冠脉综合症是l临床一种急、危、重症,如不及时治疗处理,病死率高。在基层医院,由于病人及家属重视程度不够,就诊不及时或医院条件有限,没有氯吡格雷进行对抗,也不能介入及溶栓治疗,可主要给予阿司匹林抗凝等治疗。现将我科从2007—2012年所收82例急性冠脉综合症分为两组,疗效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症 肠溶阿司匹林 治疗处理 低分子肝素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疗效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 粥样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介入治疗后长期随访研究
11
作者 陈文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074-0077,共4页
目标探究急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在接受介入疗法后的长期随访成果。方法 在2019年到2021年之间的时间段,我院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开展了创新型队列研究方法,针对200个样本进行研究。通过电话访问和... 目标探究急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在接受介入疗法后的长期随访成果。方法 在2019年到2021年之间的时间段,我院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开展了创新型队列研究方法,针对200个样本进行研究。通过电话访问和医疗记录回顾,收集患者的随访数据,主要包括再次住院、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全因死亡率等指标。数据分析采用生存分析和多变量回归分析。结果 在随访期间,接受PCI治疗的ACS患者的再住院率为15%,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0%,全因死亡率为5%。研究表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有效改善ACS患者的长期预后。结论 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PCI治疗方法可视为一种持续推进的长期治理方案,可明显减少心脏疾病危险暴露,与此同时增加生命延续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症 介入治疗 长期随访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卡尼汀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造影(CAG)和/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IN)的意义 被引量:6
12
作者 仲怀琴 朱丽 +3 位作者 秦鹤锦 戴宇翔 钱菊英 葛均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19-624,共6页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于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患者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y angiography,CAG)和/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发生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于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患者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y angiography,CAG)和/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发生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意义。方法连续入选2016年1—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诊断为ACS并接受CAG及PCI,并于围手术期接受左卡尼汀治疗的患者共416例,选取同期年龄、性别、基础肾功能匹配且未接受左卡尼汀治疗的ACS患者416例,探讨两组患者的CIN发生率。结果左卡尼汀组CIN发生率(46/416,11.1%)与对照组(62/416,1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中,肾功能正常患者的CIN发生率在左卡尼汀组(26/249例,10.4%)与对照组(28/252,11.1%)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功能轻中度异常(30 mL · min^-1 · 1.73 m^-2 ≤eGFR<90 mL · min^-1 · 1.73 m^-2 )患者的CIN发生率在左卡尼汀组(20/167,13.2%)显著低于对照组(36/164,18.3%)( P =0.016)。整体研究人群中,低LVEF值、eGFR、HCT和对比剂用量是CIN的独立危险因素,肾功能轻中度异常人群中,低LVEF值、eGFR、HCT、HbA 1C、对比剂用量和左卡尼汀使用情况是CI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左卡尼汀未能显著降低肾功能正常的ACS患者的CIN发生率,但对于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ACS患者,在术前充分水化的基础上围手术期联合使用左卡尼汀可以显著降低CIN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卡尼汀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冠状动脉造影(CAG)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对比剂肾病(C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住院期和出院后脑卒中的患病危险因素研究——GRACE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伟丽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634-634,共1页
背景脑卒中是急性心肌梗塞的一个重要并发症,但有关急性冠脉综合症(acutecoronarysyndrome,ACS)患者中脑卒中的发生率和结局的报道很少。本研究探讨了ACS患者发生出血性和非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和结果研究对象为急性冠脉事件... 背景脑卒中是急性心肌梗塞的一个重要并发症,但有关急性冠脉综合症(acutecoronarysyndrome,ACS)患者中脑卒中的发生率和结局的报道很少。本研究探讨了ACS患者发生出血性和非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和结果研究对象为急性冠脉事件全球性登记研究(GlobalRegistry0fAcuteCoronaryEvents,GRACE)入选的35,233名AC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脑卒中310冽(0.9%),其中100例死亡(占32.6%)。ST段抬高的心肌梗塞患者住院期间的脑卒中发生率显著高于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塞患者以及不稳定型心绞痛(分别为1.3%,0.9%,0.5%;P<0.001)。有35.50A,的脑卒中发生在入院6天内。增加住院期间非出血性卒中的最重要危险因素是冠脉搭桥术(CABG),其次是住院期间发生房颤、脑卒中史、谷草转氨酶和高龄。服用他汀类药物是一个保护因素。校正混杂因素后,脑卒中显著增加ACS患者的住院死亡率达8.3倍(95%可信区间:6.0-11.4)。出院后的ACS患者发生脑卒中者有269例(占1.1%),其中56例死亡(占20.9%)。住院期间发生过脑卒中是增加出院后脑卒中的最重要危险因素。结论脑卒中在ACS患者中的发生率并不高,但有很高的死亡率。出院后脑卒中的发生率也较高,因此有待采取新措施以降低ACS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简介:GRACE研究-GlobalRegistryofAcuteCoronaryEvents,急性冠脉事件全球性登记研究,是一项国际多中心针对ACS患者进行的登记研究,随访6个月。研究设计为非随机化的观察性研究,研究者为FoxKAA,GoodmanSG,KleinW,etal.GRACE研究主要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对策,不同治疗措施及其临床后果的差异,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提供充分有力的人群水平的治疗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症 危险因素研究 脑卒中 住院期间 患者 非出血性脑卒中 急性心肌梗塞 syndrome 非ST段抬高 不稳定型心绞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抽吸在20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护理中的运用
14
作者 熊国宝 李伟 +2 位作者 李安敏 陈云 伍洪令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S2期9-9,共1页
目的:探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介入诊疗患者临床资料,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靶血管行血栓抽吸术中、术后的严密观察及细致护理。结果:191例AMI患者1... 目的:探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介入诊疗患者临床资料,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靶血管行血栓抽吸术中、术后的严密观察及细致护理。结果:191例AMI患者14例UA患者中使用血栓抽吸导管减少或者消除冠脉内的血栓,同时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血栓抽吸术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护理方法有效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急性心肌梗死(AMI)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血栓抽吸导管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算法,决策ACS后降脂药物使用——2016《急性冠脉综合征脂质管理共识》解读(下)
15
作者 李俊磊 张海澄 《医师在线》 2017年第5期29-30,共2页
基于文献中有效证据以及欧洲心脏学会(ESC)相关指南,《急性冠脉综合征脂质管理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提出了12条科学依据。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 药物使用 管理 脂质 acs 算法 解读 降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S后脂质管理怎么用药?证据来说话-2016《急性冠脉综合征脂质管理共识》解读(上)
16
作者 李俊磊 张海澄 《医师在线》 2017年第4期29-30,共2页
前段时间,《欧洲心脏杂志·急性心血管护理》发表了《急性冠脉综合征脂质管理共识》,来自一组法国医生制定的促进和提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后降脂治疗管理和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指南依从性的策略。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 治疗管理 脂质 欧洲心脏病学会 acs 用药 解读 证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检测生化标志物在急性冠脉综合症早期危险分层中的意义 被引量:26
17
作者 刘北 付强 +4 位作者 严全能 靳文 陶丹萍 华经海 李志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15-1019,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联合监测多生化标志物在急性冠脉综合症住院患者危险分层中的意义。方法连续入选因胸闷、胸痛为主诉入院的患者264例(男180例,女84例),年龄64(55~69)岁。根据患者病情发展及变化,决定是否24h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将... 目的初步探讨联合监测多生化标志物在急性冠脉综合症住院患者危险分层中的意义。方法连续入选因胸闷、胸痛为主诉入院的患者264例(男180例,女84例),年龄64(55~69)岁。根据患者病情发展及变化,决定是否24h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将所有患者分为急诊CAG组和择期CAG组两组。每位患者在入院即刻抽取静脉血,分别检测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髓过氧化物酶(MPO),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1),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7(IL-27)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①急诊CAG组和择期CAG组之间NT-proBNP,hs-CRP,MPO,sCD40L,MMP-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生化标记物为NT-proBNP,hs-CRP,MPO,IL-27和CK-MB,建立预测ACS患者危险分层模型,进一步刀切法进行效果预测,并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ROC曲线下面积为98.1,提示该模型对ACS患者入院病情变化或发展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结论联合检测生化标志物有助于对急性冠脉综合症住院患者进行早期危险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化标志物 急性冠脉综合症 危险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扎格雷改善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血小板和内皮功能的作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杨萍 周雪艳 +2 位作者 李岚 刘楠楠 陶丽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3-304,共2页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小板和内皮细胞功能的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评价奥扎格雷干预治疗前后血小板颗粒膜蛋白(CD62p)和遗传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的表达水平,并与临床疗效做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小板和内皮细胞功能的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评价奥扎格雷干预治疗前后血小板颗粒膜蛋白(CD62p)和遗传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的表达水平,并与临床疗效做相关性分析。结果CD62p 和vWF在ACS患者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药物干预治疗后,这种表达明显下降(P<0.05),其变化与心绞痛和缺血ST-T的变化一致。 结论CD62p,vWF在ACS患者中表达增高,并能被奥扎格雷的干预治疗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症 奥扎格雷 用药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多酚酸盐抑制急性冠脉综合症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刘磊 温志超 +3 位作者 罗心平 李剑 施海明 范维琥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290-2295,共6页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盐对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和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入选患者分为A组: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组200 mg/d,共纳入32人;B组:标准治疗组,共纳入31人。标准治疗指遵从ACC/A...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盐对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和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入选患者分为A组: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组200 mg/d,共纳入32人;B组:标准治疗组,共纳入31人。标准治疗指遵从ACC/AHA 2007 STEMI指南,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小板静息状态以及二磷酸腺苷(ADP)诱导血小板活化后的PAC-1、CD62P表达比例,测定丹参多酚酸盐对血小板胞浆内钙释放影响。结果治疗7 d后,在诱导剂ADP的作用下,A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低于B组。治疗后两组血小板基础状态PAC-1和CD62P的表达比例无显著差异;使用ADP诱导血小板活化后,A组血小板PAC-1以及CD62P表达低于B组。丹参多酚酸盐不能完全抑制ADP作用于P2Y1受体引起的胞浆内钙释放。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对ACS患者的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和颗粒膜蛋白P选择素表达具有抑制作用,可影响血小板ADP的P2Y12受体后的信号传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症 丹参多酚酸盐 血小板糖蛋白 血小板聚集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症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纪勤炯 汤圣兴 +5 位作者 王安才 曹蘅 俞国华 杨浩 芮世宝 倪薇华 《海南医学》 CAS 2002年第12期150-151,共2页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症 (ACS)病人经皮冠状动脉或形术 (PTCA)或 (和 )支架置入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ACS病人不稳定型心绞痛 18例 ,急性Q波性心肌梗死 4例 ,非Q波心肌梗死 1例。病变血管 2 8支。单支病变 6例、双支病变 12例、...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症 (ACS)病人经皮冠状动脉或形术 (PTCA)或 (和 )支架置入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ACS病人不稳定型心绞痛 18例 ,急性Q波性心肌梗死 4例 ,非Q波心肌梗死 1例。病变血管 2 8支。单支病变 6例、双支病变 12例、三支病变 5例 ,分别行PTCA和 (或 )支架置入术 ,结果 成功 2 2例、失败 1例、成功病例血管TIMI均恢复为Ⅲ级。随后 2 -2 0个月 ,2例有心绞痛发作 ,但均能用药物控制。结论 PTCA或 (和 )支架置入术是ACS病人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症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支架置入术 a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