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文本创作与传播的媒介思维探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娟 《传媒论坛》 2024年第8期117-120,共4页
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作为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与互联网结合的时代产物,对大学生思政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蕴含其中的优质的网络思政教育文本则是承载网络思政教育目的、保障网络思政教育工作长期推进、实现网络育人的重要载... 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作为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与互联网结合的时代产物,对大学生思政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蕴含其中的优质的网络思政教育文本则是承载网络思政教育目的、保障网络思政教育工作长期推进、实现网络育人的重要载体。面对当下互联网技术的迭代升级与新时代大学生对精神生活高质量追求的现实境遇,网络思政教育文本在创作上需观照视觉维度的呈现优势,注重情感代入与共鸣;在文本感知中注重情境体验与交互反馈;在文本传播上构建跨媒介协同传播。这是网络思政教育文本适应融合媒介的传播特征,是新时代网络思政教育工作中需具备的媒介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文本 文本创作与传播 媒介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想象力:齐林斯基媒介思维的当代阐释
2
作者 曾一果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9-45,共17页
德国媒介学家西格弗里德·齐林斯基通过“媒体思维的谱系”项目和“谱系学”方法,提出了重新理解媒介的诸多创见。齐林斯基强调对媒介思维的历时性与共时性双重探析,强调媒介在艺术、科学和技术之间的联系中运作,提出媒介谱系阐释... 德国媒介学家西格弗里德·齐林斯基通过“媒体思维的谱系”项目和“谱系学”方法,提出了重新理解媒介的诸多创见。齐林斯基强调对媒介思维的历时性与共时性双重探析,强调媒介在艺术、科学和技术之间的联系中运作,提出媒介谱系阐释中“过去考古”“即时考古”“未来考古”的多重面向;齐林斯基的媒介学自觉地批判媒介研究的欧洲中心主义倾向,鼓励超越时空、超越学科和超越地域的媒介想象力,极大地拓展了媒介学的研究领域与理论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林斯基 媒介思维 谱系学 未来考古 媒介想象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语文阅读跨媒介思维训练与实践研究
3
作者 李敬敬 《中学语文》 2024年第19期56-58,共3页
媒介与传播始终是社会交流活动的一部分。在传媒技术不断更迭的时代背景中,各媒介之间呈现出交流融合的态势,阅读与交流出现新形式,语文课程也随之而变——“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成为学习任务群,改革传统教学模式、训练更高层次的思维方... 媒介与传播始终是社会交流活动的一部分。在传媒技术不断更迭的时代背景中,各媒介之间呈现出交流融合的态势,阅读与交流出现新形式,语文课程也随之而变——“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成为学习任务群,改革传统教学模式、训练更高层次的思维方式成为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 媒介思维 课堂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环境下领导干部应树立媒介新思维
4
作者 乔智玉 《新闻世界》 2015年第7期292-293,共2页
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改变了人们的信息发布方式和社会生活的参与方式,使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新媒体环境下各路媒体对政府的监督已经成为执政过程中的新常态。作为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媒介思维,提高新兴媒体的应对能力。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 媒介思维 执政理念 媒介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形态·结构·观念——郭元《三叠》的创作思维探析
5
作者 陈玲俐 《音乐探索》 2024年第3期83-97,共15页
《三叠》(Three Times)是川籍作曲家郭元的代表作之一。他从琴曲《梅花三弄》获取简练的声音材料,全曲以五度音程为主导线索,结合了跨媒介思维的折叠式屏风画的结构原理,从横向、纵向、纵横向三个方面对音乐语言进行个性化思考与探索,... 《三叠》(Three Times)是川籍作曲家郭元的代表作之一。他从琴曲《梅花三弄》获取简练的声音材料,全曲以五度音程为主导线索,结合了跨媒介思维的折叠式屏风画的结构原理,从横向、纵向、纵横向三个方面对音乐语言进行个性化思考与探索,由此构成三个部分,故称“三叠”。作曲家有意避免符号化的简单置入,以音色为核心参数,最终为听众呈现出一首具有深度且独树一帜的音响之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元 《三叠》 《梅花三弄》 媒介思维 观念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思维科学 被引量:6
6
作者 熊炜 孙少艾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76-80,85,共6页
思维科学是研究人的意识与大脑、精神与物质、主观与客观的综合性科学。思维科学,不仅是研究思维形式、方法的科学,而且是研究思维内容以及思维内容如何决定思维形式、方法的科学。思维科学不仅仅只包括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三... 思维科学是研究人的意识与大脑、精神与物质、主观与客观的综合性科学。思维科学,不仅是研究思维形式、方法的科学,而且是研究思维内容以及思维内容如何决定思维形式、方法的科学。思维科学不仅仅只包括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三个组成部分,还有情感思维、正确思维与错误思维、模仿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战略性思维与战术性思维等被忽略的几种思维形式。思维科学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除了以上问题需要重点关注外,还应对思维媒介、思维自身的未来发展等诸多问题加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科学 思维形式 思维链条 思维媒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一个沉重话题的“轻松”思考-关于思维与语言关系问题研究的分析批评
7
作者 赵维森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0年第2X期248-252,共5页
对思维与语言关系的困惑和争执,除了问题本身的复杂外,很大程度上是由开某些研究者忽略了对作为论域的时空背景的明确设定和缺乏对作为立论根据概念的澄清。只要我们摆脱现代人被语言所模铸的狭隘经验,从发生学意义的角度出发,站在... 对思维与语言关系的困惑和争执,除了问题本身的复杂外,很大程度上是由开某些研究者忽略了对作为论域的时空背景的明确设定和缺乏对作为立论根据概念的澄清。只要我们摆脱现代人被语言所模铸的狭隘经验,从发生学意义的角度出发,站在人类产生思维与语言之初的时空背景下来思考,并以广义的思维概念作为立论的根据,那么,思维与语言的关系问题也许不会再引发那么多无谓的争论,从而我们会相信,思维先语言而存在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 语言 思维媒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发展的升维趋势探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冠华 《传媒》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1-93,共3页
在麦克卢汉媒介理论及大量其他诸多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代媒介的具体表现与思维方式变化,能够洞见如今的媒介正沿着“低维度→高维度→更多维”的方向逐步发展。该趋势不仅表现出视觉时空维度的升维,还伴随着其他感知维度不断叠加... 在麦克卢汉媒介理论及大量其他诸多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代媒介的具体表现与思维方式变化,能够洞见如今的媒介正沿着“低维度→高维度→更多维”的方向逐步发展。该趋势不仅表现出视觉时空维度的升维,还伴随着其他感知维度不断叠加和维度感知明显向内增强的趋向,且这一系列变化还同时反作用于受众的思维维度,也表现出类似维度提升的倾向,综合佐证了当代媒介发展中存在的升维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感知 媒介思维 媒介升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级媒体转型要把握媒介优势——以浙江安吉融媒体中心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肖天 《新闻世界》 2023年第10期63-65,共3页
在媒介融合不断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县级融媒体肩负着打通舆论引导“最后一公里”的任务,如何扎实做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成为媒体从业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安吉县作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之一,其融媒体中心建设起步较早。本... 在媒介融合不断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县级融媒体肩负着打通舆论引导“最后一公里”的任务,如何扎实做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成为媒体从业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安吉县作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之一,其融媒体中心建设起步较早。本文以浙江安吉融媒体中心为研究对象,对媒体如何加快融合转型提出建议,即要牢牢把握自身三大优势:媒介权威优势、媒介分发优势和媒介思维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融媒体中心 媒介权威优势 媒介分发优势 媒介思维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生长论”与媒介实践的现实逻辑 被引量:3
10
作者 冉华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7-52,共6页
因为认识到媒介不仅是技术工具而且是媒介多元体,不只是单个媒介物而是媒介类,不只是显现的实体还是关系隐喻,于是接受"媒介即关系"的观点。进而继续考察媒介的具身现象和自生长、再生长现象,发现媒介形象总是由媒介自身参与... 因为认识到媒介不仅是技术工具而且是媒介多元体,不只是单个媒介物而是媒介类,不只是显现的实体还是关系隐喻,于是接受"媒介即关系"的观点。进而继续考察媒介的具身现象和自生长、再生长现象,发现媒介形象总是由媒介自身参与建构的,媒介行为与媒介实践是合一的,终而提出"媒介生长论"。"媒介生长论"凸显媒介实践的具体逻辑:应从媒介偏向性转到媒介意向性,进而获致"意向充实"的敞明状态;应从观察社会的宏观视角退回中观视角,从而夯实庄重稳定的实践伦理。"媒介生长论"之于媒介文化思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要求在走向客体中建设主体,它强调媒介行为同步生成实践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生长论” 媒介即关系” 媒介生长现象 媒介文化思维 媒介实践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方关系在思维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
11
作者 周桂芳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80-83,71,共5页
思维贯穿教学的各个方面。该文着重从学生、教师、媒介三方面对思维教学进行阐述 ,并解释了思维教学里的学生、教师、媒介在互动思维中是如何发生作用最终完成教学任务———教会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关键词 学生思维 教师思维 媒介思维 互动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思维下的地摊经济发展路径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嘉雯 曾宝怡 《现代商业》 2021年第29期21-23,共3页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数据化、信息化已渐渐地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并衍生出很多新事物。2020年,各国人民均面临着来自新冠疫情的考验,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地摊经济也借此大环境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本文集中阐述新媒体思维...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数据化、信息化已渐渐地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并衍生出很多新事物。2020年,各国人民均面临着来自新冠疫情的考验,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地摊经济也借此大环境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本文集中阐述新媒体思维下地摊经济的发展困境,并围绕案例提出具有建设性、可行性的建议,在阐释数字化时代下地摊经济发展革新意义的基础上,探讨地摊经济与媒介结合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改进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思维 地摊经济 互联网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视野下的影像叙事与女性认同——以《茉莉花开》和《致青春》为例
13
作者 邹馨仪 《新媒体研究》 2017年第12期120-121,共2页
媒介引导着传播者与受众的思维方式和感知模式,也影响到电影文本改编过程中诸多要素呈现的渠道和效果。以网络文学改编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和苏童原小说《妇女生活》改编的文艺电影《茉莉花开》为例,试分析传统纸媒与新媒体网络... 媒介引导着传播者与受众的思维方式和感知模式,也影响到电影文本改编过程中诸多要素呈现的渠道和效果。以网络文学改编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和苏童原小说《妇女生活》改编的文艺电影《茉莉花开》为例,试分析传统纸媒与新媒体网络媒体两种思维导向下电影文本呈现的叙事形态和对女性认同的差异性,分析不同的媒介思维方式对电影改编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思维 电影改编 影响叙事 女性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体融合进程中的融合思维新探索
14
作者 张烨镝 《视听界》 2023年第6期82-83,共2页
本文以江苏省文明办、江苏广电总台联合主办的“我们的节日·七夕”云游会全媒体直播活动为例,探讨媒体融合进程中的内容融合思维、渠道融合思维和媒介融合思维,为广播电视行业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提供借鉴。
关键词 全媒体直播 内容融合思维 渠道融合思维 媒介融合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网融合:构建中国式“媒·信产业”新业态 被引量:58
15
作者 黄升民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共4页
中国的三网融合在经历了十多年的争论、搁置和分头发展之后,已经形成了基于不同产业利益诉求的产业格局,通信行业受基础话音和宽带接入用户ARPU值效益预期下降的影响而把诉求点放到了基于NGN的媒介化,广电行业则在饱受单向传播、单一依... 中国的三网融合在经历了十多年的争论、搁置和分头发展之后,已经形成了基于不同产业利益诉求的产业格局,通信行业受基础话音和宽带接入用户ARPU值效益预期下降的影响而把诉求点放到了基于NGN的媒介化,广电行业则在饱受单向传播、单一依赖广告收入之苦的基础上开始走向双向全业务的NGB,两者进入到相互补充、复制性的平台竞争时代,从而形成了中国式的三网融合的基础。由于中国现实的国情,中国式的三网融合,不是单纯的市场、技术和利益的融合,也不是行政机构和事业单位的融合,而是在意识形态参与主导下的有中国特色的融合,是要构建一个以媒介为高地,以内容、网络和服务为骨干基础的崭新的媒.信产业,即媒介思维为主导的三网融合。因此不管是广电还是通信行业,在三网融合过程中,二者都应该符合并且围绕着媒介思维去融合,才能做大做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网融合 媒·信产业 媒介思维 广电行业 通信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走于市场需求和国家意志间的三网融合内在逻辑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升民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0-26,共7页
三网融合不是替代式的你生我灭,也不是楚河汉界式的嘴上融但实质上各做各的。它是市场上海量信息、多样业务、智能终端激发出的需求融合,也是国家意志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要求融合。所以中国特色的三网融合,是一种游走于市场和国家意志之... 三网融合不是替代式的你生我灭,也不是楚河汉界式的嘴上融但实质上各做各的。它是市场上海量信息、多样业务、智能终端激发出的需求融合,也是国家意志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要求融合。所以中国特色的三网融合,是一种游走于市场和国家意志之间的三网融合,其融合模式从最初的3+1模式,到现时的1+3模式,可能还会出现其它变局。但是不管怎样,参与各方要知道网络升级改造不是最终目的,更不能迷失于纯粹的经济利益,而是要有媒介思维,要保障信息传输安全可控,在商业模式和公共服务之间取得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思维 3+1式融合 1+3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思维视野下的影像叙事与女性认同——以《城南旧事》和《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友云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9-161,共3页
媒介环境影响人的感知方式和思维形式,也可能影响到电影改编文本中诸多要素的呈现方式。本文拟以经典文学之作《城南旧事》与网络时代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改编电影为对应文本,从不同媒介情境及媒介思维导向下电影改编文本中呈... 媒介环境影响人的感知方式和思维形式,也可能影响到电影改编文本中诸多要素的呈现方式。本文拟以经典文学之作《城南旧事》与网络时代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改编电影为对应文本,从不同媒介情境及媒介思维导向下电影改编文本中呈现出来的叙事型态与女性认同的差异性,分析不同的媒介思维方式对电影改编可能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思维 电影改编 影像叙事 女性认同
原文传递
传媒经济共同体理论——中国传媒经济理论研究四十年之五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鸿铎 《东南传播》 2019年第1期1-6,共6页
从常规性理论的角度,人们对于传媒经济的解读,通常把握三个角度,即传媒形态的角度、文化经济的角度和应用传播学的角度。现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类社会进入到了一个新时代,即智能化时代,同其相适应,经济社会又出现了两种新的... 从常规性理论的角度,人们对于传媒经济的解读,通常把握三个角度,即传媒形态的角度、文化经济的角度和应用传播学的角度。现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类社会进入到了一个新时代,即智能化时代,同其相适应,经济社会又出现了两种新的经济模式:1.线上经济模式;2.线下经济模式。传媒经济共同体是实现智能化时代传媒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在智能化时代,一方面是整体传播媒介自身智能化程度的提高,有效的、快速的扩充了传播媒介的服务范围;另一方面是经济社会各部门,特别是各类产业实体的产品更加离不开传播媒介的推广,于是,经济社会就成了传播媒介功能力发挥的助推器。人类共同体是人类在特定的共同条件下结成的集体组织形态,其典型个案应是欧共体。传媒经济共同体是智能化时代服务于人类共同体的各类传媒实体结成的集体组织形态,是智能经济条件下由纸质传媒、传统电子传媒、互联网传媒、量子互联网传媒结成的理念性传媒集体组织形态。在信息技术时代,"传媒+"资源总量同全球社会性资源总量成正比,同信息技术的发达程度成正比,同"传媒+"资源行动计划的实施度成正比。这三个成正比就是当代传媒人必须确立的传媒资源意识,简称为"三正比传媒资源意识"。实践已经证明:确立了"三正比传媒资源意识"的传媒人就是传媒的赢家,反之,传媒人就会不自觉地走向衰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媒经济共同体 线上经济模式 线下经济模式 传播媒介思维方式 三正比传媒资源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为需要,数学“活”出精彩
19
作者 包仁琴 《文理导航》 2022年第33期16-18,共3页
没有需要,就没有真正的数学活动。在数学活动中做到:基于已知,是活动能力的需要;善于呈现,是思维媒介的需要;精于评价,是数学社交的需要,有了这些,数学活动才能“活”出精彩,这种精彩怎样延续下去,才能实现真实有效的数学学习。
关键词 基于已知 善于呈现 精于评价 需要 活动能力 思维媒介 数学社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叙事研究:当影视剧遭遇多媒体时代 被引量:1
20
作者 韩晶 《电影评介》 2009年第21期14-15,共2页
电影和电视剧,在现代社会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一媒介的银幕或者荧屏艺术,而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或文化产品,一个打了包、品牌整合化了的以运动造型语言为主体,集互联网超文本、视频短片、在线漫画、在线短片、网页游戏等多种媒介元... 电影和电视剧,在现代社会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一媒介的银幕或者荧屏艺术,而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或文化产品,一个打了包、品牌整合化了的以运动造型语言为主体,集互联网超文本、视频短片、在线漫画、在线短片、网页游戏等多种媒介元素为一体的多媒体叙事艺术。在叙事上结合使用多个不同属性的文本就是跨媒介叙事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叙事 影视剧叙事 媒介思维 媒介 《科洛弗档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