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屈大均的逃禅与明遗民的思想困境 被引量:5
1
作者 孙立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7-33,共7页
屈大均于清顺治七年削发为僧,此时距清廷剃发令的颁布已过了5年的时间,所以“国变”及“剃发令”的颁布只是屈大均削发为僧的背景,而不是直接的原因。该文指出,促成屈大均于此年削发为僧的直接原因有二:一是父亡,二是广州城陷。屈大均... 屈大均于清顺治七年削发为僧,此时距清廷剃发令的颁布已过了5年的时间,所以“国变”及“剃发令”的颁布只是屈大均削发为僧的背景,而不是直接的原因。该文指出,促成屈大均于此年削发为僧的直接原因有二:一是父亡,二是广州城陷。屈大均选择逃禅,一方面是希望通过保全性命来保存汉族文化的种子,一方面也是为了表达“沙门不礼王者”的意念。屈大均在易代之际的生死困境中选择逃禅的取向,在明遗民中具有相当普遍的代表性。面对国变,逃禅遗民既要面对生死困境,还普遍面临着儒释之争的思想困境,屈大均在归儒之后对儒释二家思想的辨析及对佛家思想的否定,既是对其十余年逃禅生涯的反思,也是由像屈大均这样的逃禅遗民“僧服儒心”的特殊身份和思想状态所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大均 逃掸 明遗民 掸悦风气 儒释之争 思想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文人思想困境与《红楼梦》的主题表达
2
作者 李荣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100-103,共4页
清代士人的思想困境,在于世俗生活理念对于文化担当者所具有的超越精神的侵蚀,《红楼梦》对于"洞明世事"的世俗生活理念的反感性表述因而具有反抗世俗、反抗日常生活庸常化的意味。但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往往以世俗生活经验为文... 清代士人的思想困境,在于世俗生活理念对于文化担当者所具有的超越精神的侵蚀,《红楼梦》对于"洞明世事"的世俗生活理念的反感性表述因而具有反抗世俗、反抗日常生活庸常化的意味。但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往往以世俗生活经验为文化价值的起点,世俗生活又自有其内在合理性。因此,《红楼梦》又在批判"洞明世事"的世俗生活理念表达中传递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社会所具有的超越性和合理性因素的承认,作品的内在价值追求极其复杂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困境 红楼梦 主题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社会责任的思想困境——社会集体主义和个人自由主义的冲突
3
作者 王玉峰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第34期197-199,共3页
传统古典经济学以"理性人"的假设,几乎解释了所有可能行为最为原始的动力,也为所有社会个体的未来行为方向指明了出路。"趋利避害"几乎成为所有个体在即便是缺乏统一协调之下依然能够有效运作的保证。这种行为驱动... 传统古典经济学以"理性人"的假设,几乎解释了所有可能行为最为原始的动力,也为所有社会个体的未来行为方向指明了出路。"趋利避害"几乎成为所有个体在即便是缺乏统一协调之下依然能够有效运作的保证。这种行为驱动机制在解释完全独立的个体行为的时候,似乎能够体现出具有普适性的解释力,市场机制的调节能够实现资源的充分流动,进而实现优化配置。如果将这样的分析,放置在长期视角下,按照亚当·斯密的主张,就能使社会福利最大化。然而,社会福利最大化的主张,只是提出了一种趋势,也即,"理性"的行为驱动能够促使个体行为结果趋向于期望的社会收益,最终实现个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的一致。但是,在评判个人收益和社会收益的平衡关系时,往往是在某个特定的时间节点上,在特定的时间节点上,这两种收益的一致性很难保证,而且可能存在很大的差距。于是,是最终追求的长期结果一致还是确保过程中的严格一致,就成为从不同角度的研究所推崇和批判的依据,进而对这一观点提出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 社会责任 社会集体主义 个人自由主义 思想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醒与茫然:知识分子与农民表现主体的双重思想困境
4
作者 宋剑华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6,共6页
阶级斗争人生哲学的迅速崛起与全面普及,是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必然结果;而最早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去对国人进行无产阶级政治革命的启蒙者,无疑又是率先自我思想革命化了的知识分子社会阶层。从“五四”时期所倡导... 阶级斗争人生哲学的迅速崛起与全面普及,是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必然结果;而最早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去对国人进行无产阶级政治革命的启蒙者,无疑又是率先自我思想革命化了的知识分子社会阶层。从“五四”时期所倡导的西方现代人文精神的文化启蒙,一直到“左联”时期所倡导的无产阶级政治革命的思想启蒙,知识分子作家群体几乎都是以其时代引路人的社会精英身份,牢牢掌握着他们主宰现代中国历史命运的绝对话语权。但是,随着无产阶级政治革命运动的逐渐走向深入,知识分子与平民大众之间的社会关系却发生了根本性的位置变异:原先的思想启蒙者(知识分子群体)变成了被启蒙者,而被启蒙者(平民大众群体)则变成了启蒙者。这种社会角色的历史互换现象,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运行过程,产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内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醒 茫然 双重思想困境 启蒙主体 知识分子 农民群体 历史错位 幻觉破灭 中国现代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思想困境与对策
5
作者 李青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0期6821-6823,6826,共4页
从政策、职业、个人等方面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出现思想困境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思想困境的途径方法,即改革经济结构、加强文化教育、提升其自身素质等措施。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城市融入 思想困境 解决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农民工的思想困境及心理成因探析
6
作者 阎玉峰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85-87,共3页
当下中国社会正处于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面转型时期。"农民工"就是伴随着这种社会转型而涌现的新生事物。离弃故土来到城市的农民工思想上出现了归属感的困境、渴富与仇富的困境、尊重科学与崇尚迷信的困境等... 当下中国社会正处于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面转型时期。"农民工"就是伴随着这种社会转型而涌现的新生事物。离弃故土来到城市的农民工思想上出现了归属感的困境、渴富与仇富的困境、尊重科学与崇尚迷信的困境等。从社会心理学的需要层次理论和社会角色理论角度看,农民工的思想困境主要是由其需要满足的缺失和角色失调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思想困境 需要缺失 角色失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下性、心灵危机、思想困境——论《应物兄》的叙述格调
7
作者 张宇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26-32,共7页
《应物兄》贴近当前生活进行切近的书写,以百科全书式的写法娴熟地展示出文学如何处理时代经验,如何具有当下性;同时,作品又深入生活内部,观察人心本质,揭橥出人心在当下的畸变,绘制当代人在互害型社会文化中的情感危机;并通过三代知识... 《应物兄》贴近当前生活进行切近的书写,以百科全书式的写法娴熟地展示出文学如何处理时代经验,如何具有当下性;同时,作品又深入生活内部,观察人心本质,揭橥出人心在当下的畸变,绘制当代人在互害型社会文化中的情感危机;并通过三代知识分子群像建构起当代思想史的体系与流变脉络,裸呈知识者道术分离的困境,立体构建出时代的精神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物兄》 当下性 心灵危机 思想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贫困家庭教育中的思想困境
8
作者 杜蔚然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第4期74-75,共2页
当前,文化经济发展惠及农业农村,逐步提高了贫困家庭的收入水平。但由于贫困地区在家庭教育中依然抱有强烈的教育亏本、男性优先和母亲教育无用的错误思想,导致部分地区教育发展严重受阻。本文希望通过加强普法宣传、提高教育资源投入... 当前,文化经济发展惠及农业农村,逐步提高了贫困家庭的收入水平。但由于贫困地区在家庭教育中依然抱有强烈的教育亏本、男性优先和母亲教育无用的错误思想,导致部分地区教育发展严重受阻。本文希望通过加强普法宣传、提高教育资源投入和实施有针对性的妇女教育三个途径,改变我国农村贫困家庭教育中的消极思想,推动我国义务教育在农村贫困地区的普及,促进贫困人群整体文化素质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贫困家庭 教育 思想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与时代的碰撞:严复天演思想中的双重困境
9
作者 黄婉君 《黑龙江史志》 2024年第2期158-160,共3页
严复作为中国近代思想的先驱,其“天演”思想融合了西方进化论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改革理论。本文剖析了严复思想的内涵,包括对普遍进化规律的认同、“物竞天择”的竞争理念、群体进化与民族自强的重视,以及社会变革的渐进性。... 严复作为中国近代思想的先驱,其“天演”思想融合了西方进化论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改革理论。本文剖析了严复思想的内涵,包括对普遍进化规律的认同、“物竞天择”的竞争理念、群体进化与民族自强的重视,以及社会变革的渐进性。同时,文章探讨了严复在理论与实践中遇到的困境,尤其是其思想与斯宾塞进化论的冲突,以及对自由、人治与民主的复杂态度。严复的思想反映了晚清时期知识分子在国家危机中的探索与挣扎,对中国近代化道路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 天演思想 社会进化 思想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农民工的困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 被引量:5
10
作者 曾长秋 杨增岽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0-93,共4页
城市农民工是一个既缺乏保护又缺乏约束的弱势群体,他们在城市化的过程中,由于所持有的传统乡土观念与现代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发生了冲突,所以在行为和思想上都陷入了不同程度的困境。摆脱这些困境除了要依赖行政性的制度和政策改良外,... 城市农民工是一个既缺乏保护又缺乏约束的弱势群体,他们在城市化的过程中,由于所持有的传统乡土观念与现代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发生了冲突,所以在行为和思想上都陷入了不同程度的困境。摆脱这些困境除了要依赖行政性的制度和政策改良外,还需要在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指导下对农民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育的主体、内容和方法进行重新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行为与思想困境 思想政治教育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启超由“公德”到“私德”的思想矛盾困境解读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宁宁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16,126,共4页
公德与私德是梁启超受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的影响而提出的两大道德范畴,在论述这一对范畴时,梁启超分别对二者的含义和存在的必要性做了充分论证,以此表明公德和私德的重要价值地位和由公德到私德转换的应然选择。梁启超由公德到私德前... 公德与私德是梁启超受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的影响而提出的两大道德范畴,在论述这一对范畴时,梁启超分别对二者的含义和存在的必要性做了充分论证,以此表明公德和私德的重要价值地位和由公德到私德转换的应然选择。梁启超由公德到私德前后思想不一致的矛盾主要有两大原因:其一是特定的历史现实和思想冲击使梁启超表现出不同时期对公德和私德不同的倾向性;其二是在如何培养公德上,试图以"外推"的方式经由私德培养塑造国民公德,促使梁启超在后来特别强调私德价值和作用,这一原因是梁启超思想矛盾的根本原因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公德 私德 思想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和谐城市的重要途径——基于对现代农民工思想与行为困境的解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欧光耀 曾长秋 杨增岽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6年第3期138-141,145,共5页
农民工流入城市的过程中,由于所持有的传统农民观念,与现代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发生了冲突,导致了思想与行为上的困境。这种困境直接或间接影响和制约我国城市的和谐发展。建构社会主义和谐城市并解决这些困境,除了依靠行政与法律性手段... 农民工流入城市的过程中,由于所持有的传统农民观念,与现代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发生了冲突,导致了思想与行为上的困境。这种困境直接或间接影响和制约我国城市的和谐发展。建构社会主义和谐城市并解决这些困境,除了依靠行政与法律性手段外,还必须分析当前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通过定位主体、明确内容、探索方法、建立评估机制,来重构思想政治教育在解决人的思想与行为困境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城市 农民工 思想与行为困境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政治性归因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曦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0年第5期37-40,共4页
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成因探索中,"泛政治化"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观点。政治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无论是从社会价值、个人价值还是内容体系来看,充分体现政治性要求都是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内涵。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 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成因探索中,"泛政治化"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观点。政治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无论是从社会价值、个人价值还是内容体系来看,充分体现政治性要求都是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内涵。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经验显示,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失误恰恰是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弱化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要走出困境,创新发展,必须吸取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经验教训,把政治性放在首要的地位,才能避免思想政治教育走向误区,提高思想政治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困境 政洛『生归因 政治社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对策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涛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84-87,共4页
高等教育国际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目标和形式产生了深刻影响,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困境。主要表现为:意识形态间的斗争使维护国家高等教育主权的任务更加艰巨、现代信息手段的广泛运用挑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高等教育国际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目标和形式产生了深刻影响,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困境。主要表现为:意识形态间的斗争使维护国家高等教育主权的任务更加艰巨、现代信息手段的广泛运用挑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多元价值观的碰撞加剧了大学生的道德选择困惑。为应对这些困境,提出了强化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构建意识形态平等对话机制和加强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国际化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源多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2
15
作者 丁化 《职教通讯》 2017年第35期62-64,共3页
在当前高职院校生源多元化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简要分析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以及学生多样化的思想特点带来的新挑战,针对性地探讨研究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路径,以及对... 在当前高职院校生源多元化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简要分析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以及学生多样化的思想特点带来的新挑战,针对性地探讨研究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路径,以及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困境 出路 生源多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理工类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应对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俊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1-6,共6页
思想政治教育是保证我国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关键环节,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导航、灵魂塑造和行为规约的重要使命。新建理工类本科院校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快速推进的一种特殊产物,其思想政治教育在遭受管理理念滞后、市场... 思想政治教育是保证我国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关键环节,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导航、灵魂塑造和行为规约的重要使命。新建理工类本科院校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快速推进的一种特殊产物,其思想政治教育在遭受管理理念滞后、市场经济逐利效应等内外部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不同程度地陷入了价值功能淡化、学科建设乏力、教师归属感弱、学生认同度低、教学效度不大等多重困境。在此境遇下,新建理工类本科院校只有在党和政府加大社会环境政治力度的基础上,通过加快自身管理体制改革、完善职工培训制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等路径,才能逐步走出困境,赢得后发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理工类本科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困境 大教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思想困境与对策研究
17
作者 张扬 《中华少年》 2016年第27期295-296,共2页
新生代农民工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现阶段这一群体已经成为我国外出打工农民工当中的主体。在我国城市建设越来越快的背景下,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同城市的融合趋势凸现出来,然而这一过程中还存在很多思想上的困... 新生代农民工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现阶段这一群体已经成为我国外出打工农民工当中的主体。在我国城市建设越来越快的背景下,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同城市的融合趋势凸现出来,然而这一过程中还存在很多思想上的困境,包括双重文化认同和双重生活方式的适应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民以及城市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思想困境的了解,并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这些问题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城市融入 思想困境 对策
原文传递
新时代职业院校学生思想行为困境及引导对策
18
作者 张喆夫 《科教导刊》 2021年第11期162-164,共3页
新时代需要广大青年学生成为复兴中国道路上的奋斗者,成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的主要践行者。当代高职院校的青年学生在精神思想上有他们自身的困惑,很多时候高职学生遇到了一些思想行为困境,如缺少人生远大理想和职业规划、超... 新时代需要广大青年学生成为复兴中国道路上的奋斗者,成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的主要践行者。当代高职院校的青年学生在精神思想上有他们自身的困惑,很多时候高职学生遇到了一些思想行为困境,如缺少人生远大理想和职业规划、超前消费与互相攀比、发生心理疾病、心理成熟较晚和依赖性强以及因自卑而产生焦虑急躁等。因此要多方面加以引导,如学校设置学生职业规划辅导岗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健全心理健康辅导机制、积极推动学生动手实践,做到知行合一以及激发学生潜能,减少心理焦虑情绪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学生 思想困境 职业规划辅导 心理健康辅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工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9
作者 汪璞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2016年第4期73-75,共3页
工学合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切入点,重在校企合作。在这种培养模式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结合行业特征、企业文化开展,这给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关键词 工学合作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孽海花》中晚清士人的思想困境及觉醒
20
作者 史濛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5-9,共5页
晚清士人的觉醒意识与封建传统思想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孽海花》以金雯青为切入点,由点及面深刻揭示了晚清士人普遍存在的思想困境。进而通过异域"他者"的引入,展现了西方社会与思想文化对晚清士人的巨大影响。在晚清社会... 晚清士人的觉醒意识与封建传统思想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孽海花》以金雯青为切入点,由点及面深刻揭示了晚清士人普遍存在的思想困境。进而通过异域"他者"的引入,展现了西方社会与思想文化对晚清士人的巨大影响。在晚清社会的转折时期,士人阶层仍能在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与自身的不断反省与革新中,走上觉醒与反抗的道路,成为中国革命道路上的中坚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孽海花》 金雯青 晚清士人 思想困境 觉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