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7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怀王之约与汉承秦制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勇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21,共5页
怀王之约是在六国宗室的王位继承权获得普遍承认的背景下,以楚为盟主的反秦军约定的对战后秦国的处置方案。按照怀王之约,率先入关的刘邦本应以秦王的身份统治整个故秦之地,恢复秦统一前七国并立的局面。虽然由于项羽对怀王之约的曲解,... 怀王之约是在六国宗室的王位继承权获得普遍承认的背景下,以楚为盟主的反秦军约定的对战后秦国的处置方案。按照怀王之约,率先入关的刘邦本应以秦王的身份统治整个故秦之地,恢复秦统一前七国并立的局面。虽然由于项羽对怀王之约的曲解,刘邦只成为了汉王。但在项羽的分封体系中,汉政权建立的法理依据仍然是怀王之约,它同样是关中秦地政权的延续。所以刘邦在进入汉中后即开始逐步废除楚制, 转而行秦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王之约 楚制 秦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海经》作于楚怀王末年考 被引量:3
2
作者 翁银陶 《求索》 1987年第5期100-102,共3页
《山海经》共十八篇。袁珂等人以为《海内》四经多秦汉地名,应作于秦汉以后。按,这些地名为:象郡、余暨、下隽、桂阳、彭泽、朝阳、淮浦、雁门、倭、列阳、朝鲜、大夏、月支、天毒、桂林、番禹等,其中前七个出自《海内东经》末的“岷三... 《山海经》共十八篇。袁珂等人以为《海内》四经多秦汉地名,应作于秦汉以后。按,这些地名为:象郡、余暨、下隽、桂阳、彭泽、朝阳、淮浦、雁门、倭、列阳、朝鲜、大夏、月支、天毒、桂林、番禹等,其中前七个出自《海内东经》末的“岷三江:首大江出汶山”段。此段乃他书所误入:一,《山海经》记叙水流时,均以山为主体,言某山也某水,如甘枣之山,共水出焉;海内昆仑之虚,赤水出东南隅,而此段却以水为主体,言某水出某山,如北江出曼山,南江出南山,与全书体例不符。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海经》 怀王 四经 仙人 不死民 袁珂 吴人 羽民 燕昭王 刘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巫山神女传说的真相及屈原对怀王的批评 被引量:2
3
作者 董芬芬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2-15,共4页
宋玉《高唐赋》中巫山神女的故事并不完全是虚设其事,而是有一定的历史基础。云梦是楚王的猎区,也是楚国举行大祀的地方,巫山神女是受祭诸神之一,本事发生在楚王与扮神女的巫女之间,反映了楚国祭祀的原始色彩,屈原诗作对楚怀王借古讽今... 宋玉《高唐赋》中巫山神女的故事并不完全是虚设其事,而是有一定的历史基础。云梦是楚王的猎区,也是楚国举行大祀的地方,巫山神女是受祭诸神之一,本事发生在楚王与扮神女的巫女之间,反映了楚国祭祀的原始色彩,屈原诗作对楚怀王借古讽今的批评,也印证了这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巫山神女 云梦 屈原 怀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诅楚文》看楚怀王前期的朝政改革 被引量:2
4
作者 潘啸龙 《江汉论坛》 1986年第10期76-81,共6页
北宋嘉祐年间,在凤翔开元寺下出土了一块秦国的刻石文,后人称之为《诅楚文》.《诅楚文》作为秦国"告于丕显大神巫咸,以底楚王熊相之多罪"的祝诅之文,对楚怀王前期的内政外交,进行了刻骨铭心的抨击.其所述内容,有不少未见载于... 北宋嘉祐年间,在凤翔开元寺下出土了一块秦国的刻石文,后人称之为《诅楚文》.《诅楚文》作为秦国"告于丕显大神巫咸,以底楚王熊相之多罪"的祝诅之文,对楚怀王前期的内政外交,进行了刻骨铭心的抨击.其所述内容,有不少未见载于《战国策》和《史记》.姜亮夫先生指出:"细绎其内容,则与战国时势关系至大,可补史公之缺,以见从亲一派之大力未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诅楚文 十七年 战国策 巫咸 楚国 史记 文王 怀王 北宋 十三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楚怀王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保昌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52-57,共6页
关键词 怀王 楚国青铜器 楚文化 顷襄王三年 屈原 战国中期 奴隶制 中国古代史 公元前 经济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楚怀王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刘鹏 杨怡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89-92,共4页
楚怀王性格的缺陷是楚国转衰的重要原因,也是后人对其持基本否定态度的主要因素。然而,考察怀王与屈原的关系、《诅楚文》中秦人对怀王的抨击、《新书》关于怀王的记载,可以发现,怀王虽然称不上有道明君,但也并非如传统印象中那样昏庸... 楚怀王性格的缺陷是楚国转衰的重要原因,也是后人对其持基本否定态度的主要因素。然而,考察怀王与屈原的关系、《诅楚文》中秦人对怀王的抨击、《新书》关于怀王的记载,可以发现,怀王虽然称不上有道明君,但也并非如传统印象中那样昏庸乃至暴虐。怀王悲壮凄惨的人生结局及其所表现出的斗争精神和爱国精神,对楚人反秦斗争产生了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王 屈原 诅楚文 《新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屈原与楚怀王“成言”的内容及历史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黄露生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3年第1期92-96,共5页
屈原作品中多次谈到他与楚王的“成言”。这应是屈原政治生涯和楚国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更是屈原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屈原作品研究的重要钥匙。遗憾的是,它为过去几乎所有《楚辞》专家所忽视。本文根据先秦历史文献有关“成言”的性质... 屈原作品中多次谈到他与楚王的“成言”。这应是屈原政治生涯和楚国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更是屈原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屈原作品研究的重要钥匙。遗憾的是,它为过去几乎所有《楚辞》专家所忽视。本文根据先秦历史文献有关“成言”的性质,对屈原作品中有关“成言”的记述,进行综合考证,从而发现屈原与楚怀王“成言”的内容,主要是推行“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国富强而法立兮,属贞臣而日綶”的“变法”;屈原《九歌》是他“变法”中“受命诏以昭时,奉先功以照下”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届原 怀王 “成言” 历史意义 《九歌》 《楚辞》 文学研究 诗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楚怀王丧葬礼与屈原《哀郢》题旨甄微
8
作者 王学军 《船山学刊》 2013年第4期41-47,共7页
《哀郢》题旨与《哀郢》篇名是否为屈原自拟有关。从《九章》及其诸篇命名来看,《哀郢》篇名可能为汉人所加,这种情况下"哀郢"的命名应与当时人们眼中的屈原流放经历密切相关,这也是明清之前普遍认可的对《哀郢》题旨的解释... 《哀郢》题旨与《哀郢》篇名是否为屈原自拟有关。从《九章》及其诸篇命名来看,《哀郢》篇名可能为汉人所加,这种情况下"哀郢"的命名应与当时人们眼中的屈原流放经历密切相关,这也是明清之前普遍认可的对《哀郢》题旨的解释。然而这一解释主要基于汉人对屈原之放的认识,与作品本身内容并不完全一致,这为后人重新解释屈原放逐背景提供了充分的阐释空间。出于对汉人解释的补救或反拨,明清之后诸多新说大都细致阐发屈原放逐背景,并与《哀郢》篇名相联系,较之汉人进步明显,但它们由后人视角出发,史料论据多不足,常存在附会理解。若《哀郢》篇名为屈原自拟,从历史背景和文本内容来看,哀郢当与怀王客死归葬联系紧密,取《周礼》"以丧礼哀死亡"之义。《哀郢》以哀郢都怀王之丧葬始,哀自身流放不能返回郢都终,屈原自拟《哀郢》篇名当隐括此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王 丧葬礼 屈原 《哀郢》 题旨 甄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楚怀王的两大失误——楚王评传系列之楚怀王研究
9
作者 周家洪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4,共4页
楚怀王的一生失误众多,其中给楚国带来巨大损失、导致楚国遽然衰落的失误概括起来主要有对待人才失误和对秦关系的失误两大方面。他的一系列失误不仅导致他本人最后客死秦国,而且直接导致楚国由大国强国垂直衰落为弱国。
关键词 怀王 人才 对秦关系 失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楚怀王走进末路新考
10
作者 郑志强 《中原文化研究》 2018年第5期86-93,共8页
在楚辞学界,自东汉王逸至今存在一种共识:楚怀王三十年,楚国宫廷朝议怀王是否应该入秦参加"武关会盟"时,屈原、上官大夫靳尚均参与了廷议;楚怀王客死于秦的主要原因是外欺于张仪,内惑于郑袖,疏屈原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 在楚辞学界,自东汉王逸至今存在一种共识:楚怀王三十年,楚国宫廷朝议怀王是否应该入秦参加"武关会盟"时,屈原、上官大夫靳尚均参与了廷议;楚怀王客死于秦的主要原因是外欺于张仪,内惑于郑袖,疏屈原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此种说法不可信,原因在于:屈原于楚怀王二十五年即被罢职并流放汉北,五年之后的"武关之盟"屈原并不在朝廷;而上官大夫靳尚早在怀王十八年即死于暗杀,张仪则于怀王二十年死于魏国。因此,楚怀王三十年及其末路悲剧与屈原、靳尚、张仪均无直接关系。楚怀王从人生巅峰突然跌入深谷起因于对一桩意外事件的一连串不当处理,他最终出乎意料地被两个亲生儿子遗弃,并在最后的"意外"中被"意外人"所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王之死 意外 屈原靳尚与张仪 熊横与子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亡秦必楚与怀王之约
11
作者 刘裕强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16-19,共4页
楚国在兵分两路救赵灭秦之时面临着"亡秦必楚"的契机,为了更好地灭秦,怀王与诸将制定了怀王之约。怀王之约是对秦国的处理方案,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项羽与怀王的矛盾不断激化,项羽后来破坏了怀王之约,并诱发了楚汉战争。怀王... 楚国在兵分两路救赵灭秦之时面临着"亡秦必楚"的契机,为了更好地灭秦,怀王与诸将制定了怀王之约。怀王之约是对秦国的处理方案,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项羽与怀王的矛盾不断激化,项羽后来破坏了怀王之约,并诱发了楚汉战争。怀王之约具有巨大的激励作用,加速了秦朝的灭亡,同时也是刘邦统治关中的法理依据,促进汉帝国的兴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亡秦必楚 怀王之约 项羽 殷墟之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王之约与刘邦成就帝业关系探析
12
作者 宋娜 《青年与社会(下)》 2014年第5期326-327,共2页
秦汉之际,刘邦遵守怀帝之约,持守信义之道,在道义上赢得了天下群豪的支持,这成为刘邦成就帝业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怀王之约 刘邦 帝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骚》中屈原的美政思想——兼论屈原与楚怀王之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程艳梅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第22期232-233,共2页
以美政称屈原的政治思想,学界对此多无异议,但"美政"具体指什么,学界对此众说纷纭。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对《离骚》的文本分析为重点,对美政的内容进行了探讨——高尚的品德修养、明君贤臣、忠君忠国。关于屈原与楚怀王的关... 以美政称屈原的政治思想,学界对此多无异议,但"美政"具体指什么,学界对此众说纷纭。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对《离骚》的文本分析为重点,对美政的内容进行了探讨——高尚的品德修养、明君贤臣、忠君忠国。关于屈原与楚怀王的关系,怀王或许是由于政治目的而利用屈原,但确是出于对其才能的认可;屈原对怀王有忠有怨,但忠是最主要的。怀王对屈原有知遇之恩,屈原并非简单地视怀王为实现其美政思想的工具,更视其为知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骚》 屈原 美政思想 怀王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楚怀王前期令尹新证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浩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72-74,共3页
楚令尹执全楚之柄,总理国政,在楚官中最为显要。由于编年体春秋史《左传》记事较详,春秋时期的楚令尹多有名可查。战国时期的楚国史实,文献记述极为简略,以致有关楚官的记载寥若晨星,令尹之名更为少见。专记楚事的《史记·楚世家》... 楚令尹执全楚之柄,总理国政,在楚官中最为显要。由于编年体春秋史《左传》记事较详,春秋时期的楚令尹多有名可查。战国时期的楚国史实,文献记述极为简略,以致有关楚官的记载寥若晨星,令尹之名更为少见。专记楚事的《史记·楚世家》,标明“令尹”或“楚相”头衔的人名,仅有春秋时的子上、若敖氏(指斗椒)、公子围、子晰、子常、子西,以及战国时的张仪、昭子、春申君(即黄歇),共九人;加上《史记》之《循吏列传》中的孙叔敖、《吴起列传》中的吴起、《魏世家》中的昭鱼、《乐毅列传》中的唐眛、《屈原列传》中的子兰,以及《说苑·善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王 包山楚简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张仪 前期 楚国 史记 世家 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楚怀王·屈原·《离骚》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锡三 《天津师大学报》 1985年第6期78-82,共5页
一提起楚怀王,人们心目中,便会立即浮现出一个庸碌无能、荒淫奢侈的昏君形象。楚怀王果真如此吗?为什么在今天的银幕上、舞台上都将他如此丑化呢?有什么根据呢?根据恐怕主要是因为他放逐了贤臣屈原。屈原果真受到楚怀王的迫害吗?证据又... 一提起楚怀王,人们心目中,便会立即浮现出一个庸碌无能、荒淫奢侈的昏君形象。楚怀王果真如此吗?为什么在今天的银幕上、舞台上都将他如此丑化呢?有什么根据呢?根据恐怕主要是因为他放逐了贤臣屈原。屈原果真受到楚怀王的迫害吗?证据又何在呢?恐怕又主要是依据屈原的《离骚》,据说屈原在《离骚》中指斥了楚怀王。其实这是一桩冤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国 史记 怀王 战国策 屈原 冤案 三十年 世家 张仪 顷襄王三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末农民战争中的怀王心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雪丰 《文史杂志》 1991年第1期17-18,共2页
项羽曾说:“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约!”(《史记·高祖本纪》)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刘邦、项羽响应陈胜而起,披坚执锐,浴血奋战,攻城略地,把秦王朝赶下历史舞台,确实立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但怀王是不是如项羽所说“... 项羽曾说:“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约!”(《史记·高祖本纪》)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刘邦、项羽响应陈胜而起,披坚执锐,浴血奋战,攻城略地,把秦王朝赶下历史舞台,确实立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但怀王是不是如项羽所说“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约”呢?这是应当进行认真而公允的评说的。怀王心(?—前205)是作为一面兴楚灭秦的旗帜或某种象征被推上历史舞台的。他是楚怀王熊槐之孙;楚亡后流落民间,为人牧羊。怀王熊槐是被骗到秦国并困死在秦国的。怀王心集国仇家恨于一身,又经受沦落之磨炼,这便对他以后领导秦末农民起义推翻暴秦统治奠定了某些基础。公元前209年,项梁起事后,听从范增“复立楚之后”才能兴楚灭秦的说辞,从民间找回熊心,“立以为楚怀王”,目的是“从民所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王 项梁 义帝 熊槐 熊心 秦王朝 高祖本纪 从范 战争中 历史功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离骚》作于楚怀王十六年秋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秉高 《职大学报》 2017年第1期1-9,共9页
《屈原列传》中那段关于《离骚》写作的文字是后人胡乱"窜入"的,与司马迁无关。《太史公自序》所载"屈原放逐著《离骚》"与《报任少卿书》所载"屈原放逐乃著《离骚》"才是司马迁的真正观点。《离骚》的... 《屈原列传》中那段关于《离骚》写作的文字是后人胡乱"窜入"的,与司马迁无关。《太史公自序》所载"屈原放逐著《离骚》"与《报任少卿书》所载"屈原放逐乃著《离骚》"才是司马迁的真正观点。《离骚》的内容还证明,作品中所写的当时楚国的君王,也就是诗人要效忠的君王是楚怀王而非楚顷襄王。"屈原放逐著《离骚》"是在楚怀王十六年(公元前313年)。通过对历史文献所载时间的推算,亦可知"屈原放逐著《离骚》"的季节应该是秋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骚 写作年代 怀王十六年 文献 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伍子胥的死看楚怀王的蠢
18
作者 黄超芬 《文教资料》 2006年第17期66-67,共2页
伍子胥之贤能毋庸置疑,楚怀王的愚蠢好像证据确凿,本文分析伍子胥的具体死因和楚怀王入秦前楚国宫廷的集团倾向后,发现二者的经过极其相似,都与另一集团的阴谋密切相关,再利用相关资料,证明楚怀王其实不像我们以往认为的那么愚蠢。
关键词 伍子胥 怀王 智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怀王心阻挠项羽入关
19
作者 邢楠 《黑龙江史志》 2014年第17期195-,共1页
《史记》记载,怀王心派遣刘邦西向入关,而因项羽为人暴虐,刻意不使其先入关。这一描述并不准确。当时,怀王心面对秦军主力近在眉睫的威胁,只能派其主要将领项羽率领楚军主力北上,与各国共同抗秦,而非故意阻挠项羽入关。且怀王之约为天... 《史记》记载,怀王心派遣刘邦西向入关,而因项羽为人暴虐,刻意不使其先入关。这一描述并不准确。当时,怀王心面对秦军主力近在眉睫的威胁,只能派其主要将领项羽率领楚军主力北上,与各国共同抗秦,而非故意阻挠项羽入关。且怀王之约为天下公约,如果内定刘邦先入关,何以服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羽 刘邦 怀王 入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楚怀王是一个人吗?
20
作者 张剑平 《语文知识》 2006年第4期18-18,共1页
《屈原列传》中有一个楚怀王,《项羽本纪》中也有一个楚怀王。有人问:他们是一个人吗?
关键词 怀王 《屈原列传》 《项羽本纪》 中学 语文 备课参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