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志人小说论纲──中国小说探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锦池 《北方论丛》 CSSCI 1994年第6期77-88,共12页
志人小说论纲──中国小说探源张锦池引言“小小说”之一概念虽产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国,由文学大师茅盾提出的,但中国小说发展史上之有“小小说”却犹如诗歌发展史上之有四言诗,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是源远流长的,志人和志怪小说... 志人小说论纲──中国小说探源张锦池引言“小小说”之一概念虽产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国,由文学大师茅盾提出的,但中国小说发展史上之有“小小说”却犹如诗歌发展史上之有四言诗,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是源远流长的,志人和志怪小说便是它的两种主要形态,而尤以志人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人小说 中国小说 历史寓言 史传文学 汉书·艺文 先秦诸子 神话传说 先秦历史散文 人物形象 韩非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传奇与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关系浅说 被引量:3
2
作者 邓裕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2期68-72,共5页
本文通过讨论唐传奇与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在确立“人”在小说中的主体地位、重视人物形象的刻画塑造、作品的观赏娱乐特质、真人假事的手法等方面的相似特征.说明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从一个以往不太被重视的角度探索唐传奇艺术品格的成因.
关键词 唐传奇 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 魏晋南北朝小说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志人小说”非小说论 被引量:1
3
作者 杨东甫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62-67,共6页
由鲁迅先生拟定而为现当代学术界一致认同的中国古代小说类型"志人小说",究其实质不能算作小说,因为无论以古代还是现代的文体标准衡量,此一文体类型都不具备完整的小说特征,而应属笔记野史性质。
关键词 志人小说 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朝志人小说的审美嬗变——以《殷芸小说》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晁成林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5期84-85,共2页
志人小说于魏晋南北朝初创期的发展中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以晋裴启的《语林》为代表的汉魏时期,以刘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为代表的晋宋时期,以梁《殷芸小说》为代表的梁陈时期。小说创作中的审美追求呈现出了四个倾向。
关键词 志人小说 六朝 审美追求 嬗变 《殷芸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志怪志人小说与微篇小说
5
作者 龙钢华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71-73,79,共4页
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志人小说,除了形态上开始独立成篇,创作理念上走向自觉的虚构以外,还以其对现实人生的关注,片断式的表现形态,限知叙述视角的广泛运用和戏谑化的艺术效果,展示了微篇小说基本成熟时期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 中国 微篇小说 小说 志人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晋志人小说艺术特点新论
6
作者 庞金殿 《运城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55-57,共3页
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人小说尤其是对其艺术特点,以往的有关研究还不够深入。在进行新的深入研讨后,我们可以看出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艺术特点:一是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二是以“丛残小语”、尺幅短书为主要形式;三... 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人小说尤其是对其艺术特点,以往的有关研究还不够深入。在进行新的深入研讨后,我们可以看出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艺术特点:一是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二是以“丛残小语”、尺幅短书为主要形式;三是善于运用典型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四是语言简练朴素、生动优美、言约旨丰。这些艺术特点对后世小说产生了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 志人小说 艺术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的志怪与志人小说
7
作者 王齐洲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27-32,共6页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重要时期,以《搜神记》为代表的志怪小说和以《世说》为代表的志人小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对后世小说的发展影响深远。本文论述了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的特征、来历、发展、成就和影响。
关键词 小说 志人小说 成就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说新语》是志人小说观念成熟的标志 被引量:8
8
作者 宁稼雨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5期75-79,共5页
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古代小说观念往往不是呈现在小说家与理论家的宣言和理论中,而主要渗透在小说家们的作品中。因为文学观念不光是宣言,它并非全由一人发表,然后大家起来拥护或反对。它常常是在一段时间内,人们按照不同的理解,以文学实... 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古代小说观念往往不是呈现在小说家与理论家的宣言和理论中,而主要渗透在小说家们的作品中。因为文学观念不光是宣言,它并非全由一人发表,然后大家起来拥护或反对。它常常是在一段时间内,人们按照不同的理解,以文学实践本身对它进行表述、补充和认同。总之,它是一个积淀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古代小说除了其自身的思想和艺术价值外,还以每一部作品向人们宣告作家对自己所采用的这一文学样式的理解,从而显示出观念的进化。在《世说新语》这部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它在小说观念上对前人的承袭和反拨,也可以发现它对后代志人小说观念的启示和规定。它的出现,是志人小说观念成熟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价值 志人小说 世说新语 魏晋时期 两汉时期 邯郸 内容分类 史书 知识分子 小说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世说新语》谈志人小说的特点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继红 《山东社会科学》 1988年第6期37-43,共7页
《世说新语》产生于南朝刘宋时代,它是志人小说的集大成者,是最为成熟的志人小说。《世说新语》鲜明地体现了志人小说的本质特点,所以它在我国古代小说史上具有重要价值。所谓志人小说是指那些专门记录社会人物的言谈举止、轶闻琐事的... 《世说新语》产生于南朝刘宋时代,它是志人小说的集大成者,是最为成熟的志人小说。《世说新语》鲜明地体现了志人小说的本质特点,所以它在我国古代小说史上具有重要价值。所谓志人小说是指那些专门记录社会人物的言谈举止、轶闻琐事的小说。实质上它是笔记文学的一个门类,是一种笔记体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古代 世说新语 志人小说 本质特点 西京杂记 因果关系 三语 重要价值 小说 小说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的解放与人性的裸露——志人小说的美学风貌
10
作者 张宝坤 《学习与探索》 1987年第2期116-121,共6页
本文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人小说所包容的思想内容,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士大夫阶层的思想生活面貌与审美情趣;既有很高的认识价值,也有很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其美学风貌主要表现为思想的解放和人性的裸露:(1)生动地记... 本文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人小说所包容的思想内容,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士大夫阶层的思想生活面貌与审美情趣;既有很高的认识价值,也有很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其美学风貌主要表现为思想的解放和人性的裸露:(1)生动地记录了时人玄谈析理的风气、内容和场面,肯定了清谈是辩论玄理的重要方式;(2)描述和肯定了“魏晋风度”是这一时期理想的人格美;(3)表现了魏晋人对人和人性美的多角度多侧面的追求;(4)深刻揭示了儒家礼教和伦理道德的泯灭和沦丧;(5)在品藻人物中运用了很多审美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说新语 志人小说 美学风貌 魏晋风度 主要表现 人格美 魏晋南北朝时期 人性美 认识价值 自然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的特点 被引量:1
11
作者 景圣琪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45-47,共3页
《世说新语》继承史传文学讲究“实录”的传统 ,崇尚真实。表达方式多为直陈其事 ,较少描写 ,缺乏完整的故事情节。善于即事见人 ,通过典型的细节刻划及对比手法等突现人物性格。人物语言简洁生动 ,较少用典。比喻手法的运用更增添了作... 《世说新语》继承史传文学讲究“实录”的传统 ,崇尚真实。表达方式多为直陈其事 ,较少描写 ,缺乏完整的故事情节。善于即事见人 ,通过典型的细节刻划及对比手法等突现人物性格。人物语言简洁生动 ,较少用典。比喻手法的运用更增添了作品的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以《世说新语》为代表的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的艺术成就对后世小说的影响是深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说新语 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 艺术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文整合,提高文言志人小说的阅读能力——以《陈太丘与友期行》《卖油翁》群文教学为例
12
作者 蔡丽霞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0年第4期34-36,共3页
用王君老师提倡的群文教学思想,对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和下册《卖油翁》两文进行整合教学,通过同质相联的思维方式,从"文言""文章""文化"逐层深入教学,归纳文言志人小说的阅读方法。
关键词 群文教学 整合 文言志人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什么是志人小说? 被引量:2
13
作者 宁稼雨 《文史知识》 2018年第1期57-60,共4页
中国古代小说分为文言和白话两大系统,文言小说分为志怪、传奇、志人等几类。所以,志人小说是文言小说乃至整个中国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志人小说 中国古代小说 文言小说 中国小说 大系统 白话 传奇
原文传递
汉魏六朝志人小说对唐小说创作的影响
14
作者 何亮 《文艺评论》 CSSCI 2016年第7期95-102,共8页
志人小说,顾名思义,即记载人物言行事迹的小说。汉魏六朝时期,小说编撰者以"补史之阙"精神搜集、编撰小说作品,其中涉及的人物、事件,很多以真人真事为素材,近乎"实录"。上至地位显赫的帝王,如曹操、曹丕、晋武帝、晋明帝,盛极一时... 志人小说,顾名思义,即记载人物言行事迹的小说。汉魏六朝时期,小说编撰者以"补史之阙"精神搜集、编撰小说作品,其中涉及的人物、事件,很多以真人真事为素材,近乎"实录"。上至地位显赫的帝王,如曹操、曹丕、晋武帝、晋明帝,盛极一时的名士,如陈仲举、周子居、郭林宗,驰骋沙场、扬名后世的大将军,如桓温、王敦、刘裕、祖狄、檀道济等,史书中都有真实记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人小说 小说文体 汉魏六朝 檀道济 小说作品 晋明帝 编撰者 人物形象 曹丕 李娃
原文传递
志人小说韵文探析
15
作者 付善明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 2019年第1期46-55,共10页
今所见六朝志人小说集,以《世说新语》为代表,其中融入的韵文以诗、赋为大宗,其次是俗语、歌、谣谚等。志人小说中的诗歌有征引前人诗和小说人物自作诗两种,小说在引用这些诗歌时大都寄托深远。志人小说韵文有玄远瑰奇之美。志人小说中... 今所见六朝志人小说集,以《世说新语》为代表,其中融入的韵文以诗、赋为大宗,其次是俗语、歌、谣谚等。志人小说中的诗歌有征引前人诗和小说人物自作诗两种,小说在引用这些诗歌时大都寄托深远。志人小说韵文有玄远瑰奇之美。志人小说中融有诗歌的最高境界是以诗的语言进行描写,使文章具有诗意美。魏晋玄谈也是形成志人小说审美特点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人小说 《世说新语》 韵文 玄远瑰奇
原文传递
志怪、志人小说的现实化:对唐传奇文体演进的一种描述——现实视域下志怪、志人小说至唐传奇的文体演进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哲达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CSSCI 2015年第6期164-171,共8页
以现实为视域,志怪、志人小说的文体演进可以概括为志怪、志人小说的现实化。唐传奇之所以能够实现文体独立与小说作者对于现实开掘与理解的深刻转变密不可分。志怪小说至唐传奇,描写的内容由想象为基础的幻想世界之朦胧逐渐过渡到以现... 以现实为视域,志怪、志人小说的文体演进可以概括为志怪、志人小说的现实化。唐传奇之所以能够实现文体独立与小说作者对于现实开掘与理解的深刻转变密不可分。志怪小说至唐传奇,描写的内容由想象为基础的幻想世界之朦胧逐渐过渡到以现实为参照的虚构世界之清晰,描摹的对象由鬼神怪异为绝对主体间杂少量具有超现实色彩的历史人物演化为现实中奇人异士与人情化鬼神怪异并行,作者的创作原则由以幻为基础的"实录"转变为以幻为基础的寄实和以实为基础的虚构共存;志人小说至唐传奇,创作理念由重理轻情变为情理并重,人物塑造由一种人物特点的刻画变为多重品性的揭示。在志怪、志人小说的现实融合过程中,肃宗的"黜华用实"主张、中唐儒学的复兴与小说创作观念的变化都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传奇 小说 志人小说 现实化
原文传递
《聊斋志异》对小说美学的贡献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永昶 《蒲松龄研究》 1991年第1期57-75,共19页
蒲松龄在文言短篇小说气运衰微,白话短篇小说渐趋沉寂之后,异军突起,重振声威,使萎顿了数百年之久的文言小说重新崛起,焕发出郁勃的生机,为短篇小说领域树起了一座不朽的艺术丰碑——《聊斋志异》。
关键词 聊斋 小说美学 白话短篇小说 文言短篇小说 文言小说 故事体 《聊斋》 话本小说 唐人传奇 志人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富有学术个性的拓荒专著——读《中国志人小说史》
18
作者 胡学常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5期96-96,共1页
近些年来,中国古代小说的研究十分热闹,而作为与白话小说各张一军的文言小说的研究,则显得比较冷清,作为文言小说的志人小说,还几乎是一块处女地,等待人们去开垦。南开大学中文系宁稼雨先生的《中国志人小说史》第一次对中国志人小说的... 近些年来,中国古代小说的研究十分热闹,而作为与白话小说各张一军的文言小说的研究,则显得比较冷清,作为文言小说的志人小说,还几乎是一块处女地,等待人们去开垦。南开大学中文系宁稼雨先生的《中国志人小说史》第一次对中国志人小说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以及一些相关的理论问题,进行了系统而又深入的研讨,是一部具有拓荒性质的学术专著。作为青年学者,宁稼雨先生在这部书中表现了他思想上的敏锐和理论上的创新。比如,对志人小说的界定,前人尽管使用了“志人小说”这个概念,但模糊且不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人小说 学术个性 宁稼雨 青年学者 文言小说 《说郛》 钱熙祚 《四库提要》 中国古代小说 白话小说
原文传递
开志人小说之先河的刘向
19
作者 孟之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56-56,共1页
在文学发展史上,说到汉魏六朝的志人小说,一般以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为代表。但是,认真研究西汉刘向写的大量历史故事,可以看出,开志人小说之先河的是刘向。 从立意谋篇来看,刘向的历史故事已有比较完整的情节。如《说苑·至公》... 在文学发展史上,说到汉魏六朝的志人小说,一般以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为代表。但是,认真研究西汉刘向写的大量历史故事,可以看出,开志人小说之先河的是刘向。 从立意谋篇来看,刘向的历史故事已有比较完整的情节。如《说苑·至公》中的《虞邱子荐孙叔敖》一文中,先是虞邱子自动让贤,庄王虽再三挽留,但虞邱子一再坚拒,庄王无奈,只得同意孙叔敖代虞。至此,故事似乎已告一段落,然而奇峰突起。孙是否称职?恰逢虞家人犯法,孙并未徇私,“执而戮之”。虞也未袒护家人,而是从国家利益出发,对此“喜”,从而深化了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人小说 刘向 历史故事 《世说新语》 国家利益 汉魏六朝 刘义庆 文学发展史 浪漫主义手法 小说因素
原文传递
第一部志人小说——裴启《语林》
20
作者 周楞伽 《文史知识》 1986年第1期50-53,共4页
提到古小说,谁都不会忘记东晋裴启的《语林》,它是我国第一部志人小说,出现于晋哀帝隆和元年(362),比《世说新语》还要早。可惜此书在隋时就已亡伏。但唐。
关键词 志人小说 裴启 《世说新语》 玄言 晋哀帝 才性 刘越石 隆和 掉头不顾 《高僧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