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心脏死亡后捐献角膜用作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供体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徐晶
张虹
+5 位作者
蒋继贫
徐玲娟
杜建芳
陈敏
马剑晴
李贵刚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317-319,共3页
目的:探讨心脏死亡后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角膜供体行穿透性角膜移植的安全性。方法:按照时间先后顺序,采用DCD供体角膜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术后3~4mo检测角膜植片内皮细胞密度及最佳矫正视力。结果:共统计14例2...
目的:探讨心脏死亡后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角膜供体行穿透性角膜移植的安全性。方法:按照时间先后顺序,采用DCD供体角膜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术后3~4mo检测角膜植片内皮细胞密度及最佳矫正视力。结果:共统计14例26眼DCD角膜供体纳入本研究。供体年龄0.5~61(平均38.3±15.6)岁;死亡原因包括脑外伤9例,心肌梗塞2例,脑干出血2例,呼吸循环衰竭1例。14例DCD捐献者28眼,因2眼暴露性角膜炎用作科学研究,共26眼用于穿透性角膜移植。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手术后3~4mo未发生排斥反应,角膜植片保持透明。手术后3~4mo角膜内皮细胞密度794~4 347(平均2 305±827)个/mm2,其中低于1 000个/mm2者1例(3.8%),1 000~2 000个/mm2者9例(34.6%),大于2 000个/mm2者16例(61.5%)。26例角膜移植受者年龄20~80(平均40.7±17.1)岁。手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为光感(+)~0.08(平均0.027±0.024);手术后3~4mo最佳矫正视力为0.2~0.8(平均0.52±0.182),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3.96,P〈0.01)。结论:DCD捐献角膜用作穿透性角膜移植供体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死亡后捐献
穿透性角膜移植
角膜内皮细胞
最佳矫正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体肝脏移植22例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岳扬
臧运金
+5 位作者
吴凤东
任秀昀
关兆杰
李威
陈新国
沈中阳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13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总结接受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体肝脏移植的终末期肝病患者的治疗经验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2年12月本院行原位肝脏移植手术的终末期肝病患者22例,均接受DCD供体,供者年龄2~53岁,均为中国Ⅲ类可控性DCD,...
目的总结接受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体肝脏移植的终末期肝病患者的治疗经验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2年12月本院行原位肝脏移植手术的终末期肝病患者22例,均接受DCD供体,供者年龄2~53岁,均为中国Ⅲ类可控性DCD,车祸致严重脑损伤导致脑死亡13例,脑部神经系统疾病导致脑死亡9例;热缺血时间13~28分钟,平均18分钟;冷缺血时间5~12小时,平均7.5小时。所有受者接受肝移植后早期均采用三联免疫抑制方案(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类固醇激素),程序化复查移植肝脏功能及血药浓度,记录移植肝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发生及存活情况。结果22例患者均顺利接受DCD供肝移植,术后移植肝原发无功能1例;围手术期死亡2例,20例患者恢复顺利。随访2~40个月,1例患者于术后16个月因肿瘤复发而死亡,其他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顺利,预后良好,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DCD供肝肝移植后肝功能多可顺利恢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死亡后捐献
肝移植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体外循环技术在移植器官保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
7
3
作者
吴蓓
龙村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1年第1期60-64,共5页
心脏死亡后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是指在宣告供体心脏死亡(不可逆性心脏功能丧失)后切取器官进行移植。在这个过程中,热缺血(warm ischemia,WI)损伤使得器官存活能力降低。传统的冷藏(cold storage,CS)方法对...
心脏死亡后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是指在宣告供体心脏死亡(不可逆性心脏功能丧失)后切取器官进行移植。在这个过程中,热缺血(warm ischemia,WI)损伤使得器官存活能力降低。传统的冷藏(cold storage,CS)方法对于DCD供体器官保护效果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死亡后捐献
器官保护
体外膜肺氧合
体外循环
机械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心脏死亡后捐献角膜用作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供体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徐晶
张虹
蒋继贫
徐玲娟
杜建芳
陈敏
马剑晴
李贵刚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手术室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眼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科
出处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317-319,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200661
81470606)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No.2010CDB09802)~~
文摘
目的:探讨心脏死亡后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角膜供体行穿透性角膜移植的安全性。方法:按照时间先后顺序,采用DCD供体角膜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术后3~4mo检测角膜植片内皮细胞密度及最佳矫正视力。结果:共统计14例26眼DCD角膜供体纳入本研究。供体年龄0.5~61(平均38.3±15.6)岁;死亡原因包括脑外伤9例,心肌梗塞2例,脑干出血2例,呼吸循环衰竭1例。14例DCD捐献者28眼,因2眼暴露性角膜炎用作科学研究,共26眼用于穿透性角膜移植。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手术后3~4mo未发生排斥反应,角膜植片保持透明。手术后3~4mo角膜内皮细胞密度794~4 347(平均2 305±827)个/mm2,其中低于1 000个/mm2者1例(3.8%),1 000~2 000个/mm2者9例(34.6%),大于2 000个/mm2者16例(61.5%)。26例角膜移植受者年龄20~80(平均40.7±17.1)岁。手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为光感(+)~0.08(平均0.027±0.024);手术后3~4mo最佳矫正视力为0.2~0.8(平均0.52±0.182),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3.96,P〈0.01)。结论:DCD捐献角膜用作穿透性角膜移植供体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关键词
心脏死亡后捐献
穿透性角膜移植
角膜内皮细胞
最佳矫正视力
Keywords
cardiac death donation
penetrating keratoplasty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分类号
R779.65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体肝脏移植22例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岳扬
臧运金
吴凤东
任秀昀
关兆杰
李威
陈新国
沈中阳
机构
武警总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出处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13年第1期13-16,共4页
基金
卫生部公益性行业基金资助项目(20080200)
文摘
目的总结接受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体肝脏移植的终末期肝病患者的治疗经验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2年12月本院行原位肝脏移植手术的终末期肝病患者22例,均接受DCD供体,供者年龄2~53岁,均为中国Ⅲ类可控性DCD,车祸致严重脑损伤导致脑死亡13例,脑部神经系统疾病导致脑死亡9例;热缺血时间13~28分钟,平均18分钟;冷缺血时间5~12小时,平均7.5小时。所有受者接受肝移植后早期均采用三联免疫抑制方案(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类固醇激素),程序化复查移植肝脏功能及血药浓度,记录移植肝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发生及存活情况。结果22例患者均顺利接受DCD供肝移植,术后移植肝原发无功能1例;围手术期死亡2例,20例患者恢复顺利。随访2~40个月,1例患者于术后16个月因肿瘤复发而死亡,其他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顺利,预后良好,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DCD供肝肝移植后肝功能多可顺利恢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增加。
关键词
心脏死亡后捐献
肝移植
治疗
Keywords
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
Liver transplantation
Treatment
分类号
R657.3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体外循环技术在移植器官保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
7
3
作者
吴蓓
龙村
机构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体外循环科
出处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1年第1期60-64,共5页
文摘
心脏死亡后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是指在宣告供体心脏死亡(不可逆性心脏功能丧失)后切取器官进行移植。在这个过程中,热缺血(warm ischemia,WI)损伤使得器官存活能力降低。传统的冷藏(cold storage,CS)方法对于DCD供体器官保护效果不理想,
关键词
心脏死亡后捐献
器官保护
体外膜肺氧合
体外循环
机械灌注
分类号
R654.1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心脏死亡后捐献角膜用作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供体的安全性研究
徐晶
张虹
蒋继贫
徐玲娟
杜建芳
陈敏
马剑晴
李贵刚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体肝脏移植22例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岳扬
臧运金
吴凤东
任秀昀
关兆杰
李威
陈新国
沈中阳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体外循环技术在移植器官保护中的应用
吴蓓
龙村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