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早期康复治疗对心脏射血分数的影响 被引量:84
1
作者 孔雪 高方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43-844,849,共3页
心血管疾病是当前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的慢性疾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技术较为成熟,但PCI术后仍然存在冠脉再狭窄和缺血的风险。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心脏射血分数 早期康复治疗 心肌梗死患者 介入术后 急诊 急性 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射血分数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折剑青 周博 +5 位作者 梁潇 刘军辉 何明俊 花蕊 娄博文 强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甲状腺功能对心脏射血分数的影响。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法,对2013-01~2016-12我院心内科收治345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及心脏超声心脏射血分数进行数据收集及分析,对患者心血管事件及死亡进行2年的随访... 目的探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甲状腺功能对心脏射血分数的影响。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法,对2013-01~2016-12我院心内科收治345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及心脏超声心脏射血分数进行数据收集及分析,对患者心血管事件及死亡进行2年的随访记录。采用单元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甲状腺功能与患者心脏射血分数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的方法探索甲状腺功能对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作用。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血浆T3(R square=0. 04,P<0. 001)、FT3(R square=0. 05,P <0. 001)及TSH(R square=0. 01,P <0. 05)水平与患者心脏射血分数显著相关。随访结果提示血浆T3、FT3和TSH对患者心血管事件预后无显著预测作用。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血浆T3、FT3及TSH水平与心脏射血分数显著相关,但对患者心血管事件无显著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射血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早期康复治疗对心脏射血分数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郑奇 《双足与保健》 2017年第7期64-,66,共2页
目的关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之后的早期康复治疗,对其心脏射血分数的影响研究分析。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进行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之后予以对... 目的关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之后的早期康复治疗,对其心脏射血分数的影响研究分析。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进行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之后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的药物治疗、护理、康复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药物治疗与护理,并辅以早期康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脏射血分数变化情况。结果曲组患者手术后,接受了常规的药物、康复治疗与护理,以及观察组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治疗后,对其心脏左室的射血分数,进行测定计算,其结果可知:术后当前两组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时,对其进行复检,可知观察组分数显著上升,较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其急诊施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予以早期康复治疗,有助于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情况的好转,改善了患者的心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早期 康复治疗 心脏射血分数
原文传递
替米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对左心室内径及心脏射血分数的影响
4
作者 桂见军 唐忠梅 《右江医学》 2006年第6期590-591,共2页
目的研究替米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心室内径及心脏射血分数(EF)的影响。方法将6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n=34例)及对照组(n=31例),对照组予地高辛、卡维地洛及双氢克尿噻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替米沙坦,两组... 目的研究替米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心室内径及心脏射血分数(EF)的影响。方法将6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n=34例)及对照组(n=31例),对照组予地高辛、卡维地洛及双氢克尿噻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替米沙坦,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治疗后左心室内径及EF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左心室内径缩短程度,EF增加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替米沙坦能够逆转左心室肥厚及增加心脏射血分数,可作为心衰治疗的一线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米沙坦 慢性心力衰竭 左心室内径 心脏射血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深度机械胸外按压对心脏射血分数及升主动脉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缪心军 唐贤豪 +5 位作者 刘树理 陈玉熹 王凯华 陈清 刘晓 黄红艳 《健康研究》 CAS 2021年第5期565-567,571,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深度机械胸外按压对心脏射血分数及升主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CA)到急诊时间<20 min或在重症医学科住院期间出现心搏骤停并经心肺复苏(cardiac 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6 min后仍未恢... 目的观察不同深度机械胸外按压对心脏射血分数及升主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CA)到急诊时间<20 min或在重症医学科住院期间出现心搏骤停并经心肺复苏(cardiac 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6 min后仍未恢复自主循环的30例患者。予活塞式胸外按压仪按压,频率100次/min,调整按压深度5、6 cm,各持续2 min。采用M型超声心动图检测每个按压深度的心脏射血分数,采用脉冲多普勒检测升主动脉血流流速,比较不同深度胸外按压的心脏射血分数和升主动脉血流流速。结果30例患者全部进行了5 cm和6 cm深度按压,复苏结束时恢复自主循环5例。机械按压深度6 cm时的心脏射血分数和升主动脉血流流速均高于机械按压深度5 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体质量指数为24~<28 kg/m^(2)患者、胸廓前后径为18~<21 cm患者、胸廓周径为85~<95 cm患者中,相比5 cm按压深度,6 cm按压深度的心脏射血分数和升主动脉血流流速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院前院内CPR成功率仍较低,机械按压深度6 cm对心脏射血分数和升主动脉血流流速改善的效果要优于机械按压深度5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胸外按压 深度 心脏射血分数 升主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左卡尼汀对心脏射血分数下降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MACE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黄丽君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0年第3期82-83,85,共3页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左卡尼汀对心脏射血分数下降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01~2019-04我院心脏射血分数下降心力衰竭患者126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研究组(n=63)、参照组(n=63)。参照...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左卡尼汀对心脏射血分数下降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01~2019-04我院心脏射血分数下降心力衰竭患者126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研究组(n=63)、参照组(n=63)。参照组采用左卡尼汀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MACE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24%(60/63),高于参照组80.95%(51/63)(P<0.05);治疗后研究组LVEF高于参照组,LVEDD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MACE发生率为0.00%(0/63),低于参照组9.52%(6/63)(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心脏射血分数下降心力衰竭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MACE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 左卡尼汀 心脏射血分数下降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什么是心脏射血分数? 被引量:1
7
作者 尹洁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年第12期22-23,共2页
有读者咨询称:“医生想让我做心脏射血分数方面的检测,请问这是什么意思,我应该做什么准备呢?”随着心脏的每一次搏动,心肌都会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在收缩过程中,左心室将心脏里的血液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当心脏舒张时,心室又充满... 有读者咨询称:“医生想让我做心脏射血分数方面的检测,请问这是什么意思,我应该做什么准备呢?”随着心脏的每一次搏动,心肌都会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在收缩过程中,左心室将心脏里的血液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当心脏舒张时,心室又充满了血液。射血分数就是指每次收缩时心腔内泵出的血液百分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射血分数 左心室 收缩 心腔内 舒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心脏射血分数降低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观察
8
作者 杜梦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2期112-114,共3页
本次研究的研究目的为分析心脏射血分数降低性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的治疗方法,并推荐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这种药物治疗的相关情况,评估疗效以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研究资料均选择被确诊的心脏射血分数降低性慢性心力衰竭疾病患... 本次研究的研究目的为分析心脏射血分数降低性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的治疗方法,并推荐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这种药物治疗的相关情况,评估疗效以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研究资料均选择被确诊的心脏射血分数降低性慢性心力衰竭疾病患者,选择病例的时间节点为: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一共纳入患者例数为96例,本次研究的研究方法采用分组研究,主要分为两组开展研究观察,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给两组患者均开展常规治疗,之后分别对两组进行不同药物的治疗:对照组:选取依那普利开展治疗,观察组:选取沙库巴曲缬沙坦开展治疗。结果 在对患者治疗半年以后,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结果内容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缩小、心脏射血分数、血NT-proBNP、NYHA分级,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心脏射血分数降低性慢性心力衰竭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采取沙库巴曲缬沙坦这种药物实施治疗,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疾病症状,进而收获理想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 治疗 心脏射血分数降低性慢性心力衰竭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加味汤加减对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心脏射血分数和心肌酶水平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华明 林应华 +1 位作者 刘丽梅 陈艳华 《四川中医》 2020年第12期66-69,共4页
目的:分析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加味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心脏射血分数和心肌酶水平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8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对... 目的:分析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加味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心脏射血分数和心肌酶水平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8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联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加味汤加减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心电图指标、心肌酶谱、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1(ET-1)、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4 h室性早搏个数、S-T段压低数及T波改变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AngⅡ、ET-1、NT-proBNP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加味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可改善患者症状,减少室性早搏次数,降低心肌酶、AngⅡ、ET-1、NT-proBNP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加味汤 冠心病 室性早搏 心脏左室分数 心肌酶
原文传递
沙库巴曲缬沙坦与抗心衰联合治疗对HFrEF患者心功能分级、6min步行试验及心脏射血分数的影响
10
作者 宋戈 何兆辉 韩慧想 《辽宁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26-28,共3页
目的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与抗心衰联合治疗对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患者心功能分级、6min步行试验及心脏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1年10月诊治的HFrEF患者82例,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分组法将全部患者分成标准组... 目的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与抗心衰联合治疗对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患者心功能分级、6min步行试验及心脏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1年10月诊治的HFrEF患者82例,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分组法将全部患者分成标准组和联合组,例数均41例。标准组患者使用抗心衰药物治疗。联合组患者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与抗心衰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6min步行试验及LVEF、心肌损伤指标水平。结果治疗结束1d,2组患者心功能分级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1d,2组患者6min步行试验距离及LVEF值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1d,联合组患者6min步行试验距离及LVEF值高于标准组(P<0.05)。治疗前1d,2组患者NT-proBNP、I cTnI水平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1d,联合组患者NT-proBNP、I cTnI水平低于标准组(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与抗心衰联合治疗对HFrEF能明显患者心功能分级,增加6min步行试验距离及心脏射血分数,建议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 抗心衰 HFrEF 心功能分级 6min步行试验 心脏射血分数
原文传递
阿替洛尔联合稳心颗粒对扩张型心肌病致心力衰竭患者心率、血压及心脏射血分数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姗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3年第11期1667-1668,共2页
目的 探讨阿替洛尔联合稳心颗粒对扩张型心肌病(DCM)致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率、血压及心脏射血分数(EF值)的影响。方法 选择64例DCM致心衰患者,心功能Ⅱ、Ⅲ级,按就诊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2例)给予洋地黄、... 目的 探讨阿替洛尔联合稳心颗粒对扩张型心肌病(DCM)致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率、血压及心脏射血分数(EF值)的影响。方法 选择64例DCM致心衰患者,心功能Ⅱ、Ⅲ级,按就诊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2例)给予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药物等常规治疗,研究组(32例)在常规治疗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替洛尔和稳心颗粒治疗。两组治疗1个月后观察心功能改善情况和心率、血压变化,同时复查心脏彩超评价EF值变化。结果 研究组心功能总改善率为84.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0%(χ2=4.01,P〈0.05)。两组治疗后心率、血压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EF值均升高(均P〈0.05),但研究组改善更明显(均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替洛尔和稳心颗粒治疗DCM致心衰患者是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和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心率 心脏射血分数 阿替洛尔 稳心颗粒
原文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早期康复治疗对心脏射血分数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瑞云 刘飞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第20期33-33,共1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早期康复治疗对心脏射血分数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行PCI后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联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早期康复治疗对心脏射血分数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行PCI后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联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治疗。观察干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3个月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术后生活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指数对比,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改善心脏射血分数,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指数,改善生活状态,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早期康复 心脏射血分数
原文传递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紧张素Ⅱ与心脏左室射血分数的相关性及其干预研究
13
作者 何军 刘晓方 王旭辉 《中华综合医学杂志(河北)》 2003年第1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管紧张素Ⅱ(AgⅡ)与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关系及临床干预后的变化。方法:测定58例CHF患者及30例健康人血浆,AgⅡ水平及LVEF,CHF患者经抗心衰治疗后重复上述测定。结果:CHF患者血浆ASⅡ水平高...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管紧张素Ⅱ(AgⅡ)与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关系及临床干预后的变化。方法:测定58例CHF患者及30例健康人血浆,AgⅡ水平及LVEF,CHF患者经抗心衰治疗后重复上述测定。结果:CHF患者血浆ASⅡ水平高于健康人(P<0.01),LVEF低于健康人(P<0.01),AgⅡ与LVEF呈负相关(R=-0.407,P=0.002),抗心衰治疗后患者血浆AgⅡ水平降低,LVEF升高。结论:CHF患者AgⅡ升高,与心功能降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管紧张素Ⅱ 心脏左室分数 相关性 干预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射血分数降低的老年心力衰竭的疗效
14
作者 丁凤锋 孟德莉 +2 位作者 王瑛 张建海 夏海江 《浙江实用医学》 2021年第3期221-223,共3页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浙江省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HFrEF患者,随机分为沙库巴曲缬沙坦组和常规组,每组30例。常规组按照心力衰竭相关指南给予标...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浙江省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HFrEF患者,随机分为沙库巴曲缬沙坦组和常规组,每组30例。常规组按照心力衰竭相关指南给予标准治疗,沙库巴曲缬沙坦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商品名:诺欣妥),初始剂量50mg/次,2次/d,每周增加25mg,逐步增加至200mg/次,2次/d并维持。治疗后6个月采用心脏超声评价心脏结构及功能,分析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 BNP)与心脏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6个月,沙库巴曲缬沙坦组LVESD、LVEDD、LAD、LVPWT均降低,而LVEF、E/A均升高,且除LVPWT外,其余指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HFEI、血浆NT-pro BNP水平均下降,且沙库巴曲缬沙坦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改善老年HFrEF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心力衰竭 心脏射血分数 沙库巴曲缬沙坦 心脏超声 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维地洛对充血性心衰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石小鹏 唐荔 +1 位作者 席晓萍 王汝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1-342,共2页
将符合本试验纳入标准的 88例充血性心衰患者分成试验组 (40例 )和对照组 (48例 ) ,患者均口服地高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制剂、血管扩张剂 (非钙离子拮抗剂 )和利尿剂等基本抗心衰药物 ,在此基础上试验组加服卡维地洛。随访 7个月... 将符合本试验纳入标准的 88例充血性心衰患者分成试验组 (40例 )和对照组 (48例 ) ,患者均口服地高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制剂、血管扩张剂 (非钙离子拮抗剂 )和利尿剂等基本抗心衰药物 ,在此基础上试验组加服卡维地洛。随访 7个月后 ,复查心脏彩超心脏射血分数和左室短轴缩短率 ,与试验初比较两组均有显著的改善 ,而服药 7个月后试验组较对照组有显著的升高 (P <0 .0 5 )。表明卡维地洛可使心肌重塑过程得到缓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维地洛 性心力衰竭 心脏射血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索洛尔对充血性心衰患者CGRP和ET-1浓度及心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海燕 贾国良 +3 位作者 郭文怡 何争 张清 郑晓荣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58-660,共3页
目的 :观察比索洛尔 (bisoprolol)长期治疗充血性心衰患者后 ,血浆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 ,内皮素 (ET 1)浓度变化和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符合本试验纳入标准的 68例心衰患者分成试验组 (n =3 0 )和对照组 (n =3 8) ,患者均... 目的 :观察比索洛尔 (bisoprolol)长期治疗充血性心衰患者后 ,血浆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 ,内皮素 (ET 1)浓度变化和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符合本试验纳入标准的 68例心衰患者分成试验组 (n =3 0 )和对照组 (n =3 8) ,患者均口服地高辛、ACEI制剂、血管扩张剂 (非钙离子拮抗剂 )和利尿剂等基本抗心衰药物 ,在此基础上试验组加服比索洛尔 .测定患者试验初始时和服药 7mo后血浆CGRP和ET 1的浓度及其心脏射血分数 (ejectionfraction ,EF % ) .结果 :随访 7mo后 ,试验组患者血浆中CGRP和ET 1浓度较试验初显著性降低 (P <0 .0 1) ,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 (P <0 .0 1) ;复查心脏B超EF %平均值 :对照组 (3 4 .0± 3 .5 ) %和试验组 (42 .0± 3 .2 ) % ,与试验初比较两组均有显著的改善 ,而 7mo后试验组较对照组有显著的升高 (P <0 .0 1) .结论 :在基本心衰治疗用药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治疗 7mo后 ,可以降低血浆CGRP和ET 1浓度 ,减轻有害因子的毒副作用 ,使心肌重塑过程得到缓解 .加用比索洛尔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索洛尔 心力衰竭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内皮素-1 心脏射血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靳宝兰 杨俊华 朱简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45-447,共3页
关键词 性心肌病 参脉注 心力衰竭 治疗 心脏射血分数 临床综合征 心功能不全 心肌缺 外周阻力 理化指标 临床症状 研究观察 肺循环 同类型 舌质 少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威~参麦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11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亚芳 《中国社区医师》 2012年第36期14-14,共1页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一组常见的心血管临床综合征,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常常是在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上发生泵功能衰竭,心脏射血分数减少,体、肺循环淤血,同时出现一系列神经体液改变,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终末期的最后转归。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一组常见的心血管临床综合征,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常常是在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上发生泵功能衰竭,心脏射血分数减少,体、肺循环淤血,同时出现一系列神经体液改变,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终末期的最后转归。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进展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衰的发病率持续大幅增长,己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过去40年我国心衰所致死亡增加约6倍,慢性心衰的预后较绝大多数恶性肿瘤更差,病程的进展一般不会自动终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心力衰竭 参麦注 临床观察 心脏射血分数 疾病终末期 治疗 器质性心脏 神经体液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调查及其预后因素分析
19
作者 张星 连敬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4年第5期1303-1308,共6页
目的调查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抗凝治疗依从性现状,并分析患者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3年4月西京医院收治的符合调查标准的239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调查患者术后抗... 目的调查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抗凝治疗依从性现状,并分析患者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3年4月西京医院收治的符合调查标准的239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调查患者术后抗凝治疗依从性及预后情况,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171例)和预后不良组(n=68例),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抗凝治疗期间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239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中抗凝治疗依从性良好97例,依从性不良为142例,依从率为40.48%;相较于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居住地在城市、家庭月收入水平≥3000元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患者,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居住在农村、家庭月收入水平<3000元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差者占比更大(P<0.05);预后不良组的术前心功能分级ⅢⅣ级、体外循环时间≥160 min、动脉阻断时间≥120 min、术后射血分数≤40%、抗凝治疗依从性差的占比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术前心功能分级ⅢⅣ级、体外循环时间≥160 min、动脉阻断时间≥120 min、术后射血分数≤40%为造成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而抗凝治疗依从性良好为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抗凝治疗依从性一般,患者依从性与其文化程度、居住地、家庭月收入水平等有关,而患者的术前心功能分级、体外循环时间、动脉阻断时间、术后射血分数、抗凝治疗依从性等可能为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心脏瓣膜置换术 抗凝治疗 心功能 心脏射血分数 依从性 预后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锻炼对改善ICU心脏手术术后功能障碍的作用
20
作者 陈云乔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2期1-4,共4页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锻炼对改善ICU心脏手术术后功能障碍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我院ICU接受心脏手术治疗的94例术后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住ICU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后入住ICU的47例患者作为康复组,其...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锻炼对改善ICU心脏手术术后功能障碍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我院ICU接受心脏手术治疗的94例术后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住ICU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后入住ICU的47例患者作为康复组,其护理方法为早期康复锻炼,先入住ICU的47例患者作为常规组,其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种护理方式的效果。结果:康复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气管插管拔管及ICU监护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康复组心脏射血分数高于常规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ICU心脏手术术后功能障碍患者实施早期康复锻炼是一种理想的方式,有助于患者的更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障碍 早期康复锻炼 ICU心脏手术术后 呼吸机使用时间 心脏射血分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