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肺联合移植术一例及围术期处理 被引量:6
1
作者 陈锁成 刘建 +7 位作者 王康荣 孙斌 丁国文 任正兵 戎国祥 董长青 唐伟峰 尹俊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3-175,共3页
目的 探讨心肺联合移植术的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方法 对 1例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施行心肺联合移植术。受体采用Reitz心脏及两肺分别切除法。供肺由膈神经后置入受体两侧胸腔 ,依次吻合主气管、下腔静脉、上腔... 目的 探讨心肺联合移植术的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方法 对 1例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施行心肺联合移植术。受体采用Reitz心脏及两肺分别切除法。供肺由膈神经后置入受体两侧胸腔 ,依次吻合主气管、下腔静脉、上腔静脉与主动脉。结果 术后 2h患者神志清楚 ,36h后拔除气管插管 ,术后第 4d两肺感染 ,痰培养提示表皮样葡萄球菌生长 ,术后 15d提示肺炎克雷伯氏菌生长 ,2 5d后治愈。术后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 ,至今生存 12 0d ,生活基本自理。结论 心肺联合移植术只要重视术中止血、术后呼吸道感染的防治及急性排斥的监测 ,能够取得较满意的近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联合移植术 围手术期 呼吸道感染 急性排斥反应 房间隔缺损 艾森曼格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肺联合移植术1例报告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可兵 丁宁 +2 位作者 余兵 张琳 陈秀俭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318-319,共2页
目的:总结1例心肺联合移植术中供体心肺的切取和保护经验及体外循环(CPB)方法。方法:2004年12月行心肺联合移植术1例,供体心脏采用4℃St.Thomas和UW液灌注,肺脏以4℃HTK液灌注,同时注意左、右心的减压,应用肺血管舒张药物。手术在中低... 目的:总结1例心肺联合移植术中供体心肺的切取和保护经验及体外循环(CPB)方法。方法:2004年12月行心肺联合移植术1例,供体心脏采用4℃St.Thomas和UW液灌注,肺脏以4℃HTK液灌注,同时注意左、右心的减压,应用肺血管舒张药物。手术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结果:手术顺利,体外循环时间269 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175 min,心脏自动复跳,血流动力学稳定,顺利脱离CPB。供体心肺移植后功能良好,术后循环稳定,肺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未发生明确的感染。结论:取供体心肺时注意心脏减压、止血;以4℃St.Thomas和UW液灌注保护心脏,以4℃HTK液灌注保护肺脏是可行的。术中体外循环与手术的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联合移植术 供体 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心肺联合移植术后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护理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园园 周俊 《现代护理》 2005年第19期1659-1660,共2页
关键词 心肺联合移植术 免疫抑制剂 病例报告 病情观察 护理技术 口腔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肺联合移植术后胸膜并发症的发生机制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蔡洪流 章渭方 +1 位作者 李恒栋 余国伟 《浙江预防医学》 2007年第1期7-8,共2页
目的探讨心肺联合移植术后胸膜并发症的发生机制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我院两例心肺联合移植术患者的分析,结合文献报道,阐述心肺联合移植术后胸膜并发症的发生机制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两例患者均发生了气胸、血胸,一例患者还发... 目的探讨心肺联合移植术后胸膜并发症的发生机制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我院两例心肺联合移植术患者的分析,结合文献报道,阐述心肺联合移植术后胸膜并发症的发生机制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两例患者均发生了气胸、血胸,一例患者还发生了胸膜渗出。结论急性胸膜并发症中血胸及持续性的漏气与患者术后的死亡率呈正相关,而远期胸膜并发症并未对患者的术后死亡率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联合移植术 胸膜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移植和心肺联合移植术患者的呼吸道护理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芳 王晓玲 方修娥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旬版)》 2007年第5期25-26,共2页
心脏移植、心肺联合移植术是治疗终末期心肺功能衰竭最有效的方法。由于手术后应用大量的免疫抑制剂,造成患者免疫机能低下,容易发生感染,感染可累及任何器官,尤以肺部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常见。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和严格呼吸道管理,... 心脏移植、心肺联合移植术是治疗终末期心肺功能衰竭最有效的方法。由于手术后应用大量的免疫抑制剂,造成患者免疫机能低下,容易发生感染,感染可累及任何器官,尤以肺部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常见。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和严格呼吸道管理,防止肺部并发症,使患者顺利度过排斥反应期,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我院2004年5月-2006年1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联合移植术 移植 呼吸道护理 泌尿系统感染 功能衰竭 免疫抑制剂 呼吸道管理 部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肺联合移植术后患者早期阶梯式运动康复方案的制订及实践 被引量:3
6
作者 叶桂连 吴秋敏 +1 位作者 陈淑绮 陈英超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2021年第3期221-225,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阶梯式运动康复方案对心肺联合移植术后患者心肺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制订心肺联合移植术后患者早期阶梯式运动康复方案并分阶段实施。结果本研究中8例心肺联合移植术后患者在实施该方案后,出院时的第1秒用力呼... 目的探讨早期阶梯式运动康复方案对心肺联合移植术后患者心肺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制订心肺联合移植术后患者早期阶梯式运动康复方案并分阶段实施。结果本研究中8例心肺联合移植术后患者在实施该方案后,出院时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肺活量比值为(64.45±12.15)%,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为(62.85±12.86)%,左心室射血分数为(72.61±5.24)%,日常生活能力巴氏指数评分为(85.01±12.82)分,均高于从ICU返回病房时的数值;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实施早期阶梯式运动康复方案能够提高心肺联合移植术后患者的心肺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康复 心肺联合移植术 日常生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肺联合移植术中LPD液不同灌注方法对肺保护的影响
7
作者 申宇 梁智星 李志英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年第11期1313-1314,共2页
目的观察LPD液的两种灌注方法对心肺联合移植术中对供肺的保护效果。方法随机分为两个实验组,每组供体与受体各8只,左、右肺互为对照。实验组1:左肺为对照组,灌注林格液;右肺为试验组,灌注LPD液。灌注方向、灌注压力、灌注量及时间均相... 目的观察LPD液的两种灌注方法对心肺联合移植术中对供肺的保护效果。方法随机分为两个实验组,每组供体与受体各8只,左、右肺互为对照。实验组1:左肺为对照组,灌注林格液;右肺为试验组,灌注LPD液。灌注方向、灌注压力、灌注量及时间均相同。实验组2:将LPD液分为两种灌注方法,左肺只采用肺动脉顺行灌注技术,右肺采用肺动脉顺行灌注联合晚期肺静脉逆行灌注技术。移植术后1h测定肺组织湿干质量比、肺匀浆组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及病理学观察。结果右肺采用先肺动脉顺行灌注再联合肺静脉逆行灌注技术,其结果不论是肺组织湿干质量比还是MDA含量,均优于只采用肺动脉顺行灌注技术。结论LPD肺灌注液采用肺动脉顺行灌注联合晚期肺静脉逆行灌注技术具有非常大的优越性,它能够更加充分的对肺组织进行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联合移植术 LPD液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肺联合移植术的护理计划管理及对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的影响
8
作者 任晓山 郑小兰 +2 位作者 谭笑娟 李红线 苏丽华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8年第23期3909-3910,共2页
目的探讨心肺联合移植术的护理计划管理及对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行心肺联合转移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案进行干预,研究组应用针对肺部感染等情况实施针... 目的探讨心肺联合移植术的护理计划管理及对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行心肺联合转移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案进行干预,研究组应用针对肺部感染等情况实施针对性的综合性计划管理护理方案进行干预,对两组护理效果、肺部感染发生率及肺不张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肺功能改善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肺部感染等情况实施针对性的综合性计划管理护理方案进行干预,护理效果较好,不仅可以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亦有利于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防止肺不张发生,促使肺功能恢复,因此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心肺联合移植术 部感染 计划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肺联合移植术的护理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红萍 王莺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1-152,共2页
关键词 心肺联合移植术 移植 移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心肺联合移植术后的肺部护理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艳荣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4-384,F003,共2页
关键词 心肺联合移植术 呼吸道管理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心肺联合移植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蔚毕 严斌 孙传玉 《实用医药杂志》 2008年第4期395-395,共1页
患者,男,18岁。体重58kg。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伴极重度肺动脉高压(艾森曼格综合征),行手术治疗。入室后面罩给氧,建立外周静脉,持续泵入前列腺素E10.05μg/kg·min至转流前停药。给予咪唑安定1mg后局麻下行左... 患者,男,18岁。体重58kg。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伴极重度肺动脉高压(艾森曼格综合征),行手术治疗。入室后面罩给氧,建立外周静脉,持续泵入前列腺素E10.05μg/kg·min至转流前停药。给予咪唑安定1mg后局麻下行左侧桡动脉穿刺置管测压,右颈内静脉穿刺置三腔管。麻醉诱导用芬太尼0.15mg、潘库溴铵8mg、琥珀胆碱120mg、氯胺酮50mg、咪唑安定5mg缓慢静脉注射,气管插管控制呼吸,插管前2%利多卡因2.5ml喷喉。全程监测BP、MAP、ECG、CVP、SpO2、FiO2、PetCO2、尿量、鼻咽温、肛温.测定ACT、PAW、动脉及静脉血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联合移植术 麻醉处理 重度动脉高压 艾森曼格综合征 桡动脉穿刺置管 右颈内静脉穿刺 个案 先天性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心肺联合移植术的护理计划管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丹丽 赖锋灵 +1 位作者 符金云 温健冰 《全科护理》 2017年第26期3320-3321,共2页
选择2016年收治的1例行心肺联合移植术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术前重点评估病人病情、家庭情况、护理人员专业水平、科室间协作配合等综合情况,为病人制定详细的护理管理计划,围术期严密组织管理、合理调配人员、及时进行护理指导,有效提高... 选择2016年收治的1例行心肺联合移植术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术前重点评估病人病情、家庭情况、护理人员专业水平、科室间协作配合等综合情况,为病人制定详细的护理管理计划,围术期严密组织管理、合理调配人员、及时进行护理指导,有效提高心肺联合移植术的护理配合质量,确保手术治疗顺利完成,最大限度延长病人术后生命,改善病人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联合移植术 护理计划管理 护理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心肺联合移植术后的监测和护理
13
作者 丁晓芹 于卫华 +3 位作者 艾皖萍 李业桂 潘爱红 杨娟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5年第11期2347-2348,共2页
关键词 心肺联合移植术 疾病 术后护理 病情监测 移植术 呼吸支持治疗 联合移植手术 源性脏病 有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例心肺联合移植术供体心肺摘取及保护
14
作者 吴剑 陈智豫 +3 位作者 李亚雄 杨应南 王悦 周映辉 《云南医药》 CAS 2008年第5期469-470,共2页
心肺联合移植术(Combined Heart Lung Transplantation,CHLT)现已公认是治疗终末期心肺疾病的有效方法。随着手术技术、器官保护及免疫抑制剂的有效应用,目前全球CHLT手术量增加极为迅速,据1994年国际心肺移植学会报道,1981年以... 心肺联合移植术(Combined Heart Lung Transplantation,CHLT)现已公认是治疗终末期心肺疾病的有效方法。随着手术技术、器官保护及免疫抑制剂的有效应用,目前全球CHLT手术量增加极为迅速,据1994年国际心肺移植学会报道,1981年以来全球已完成CHLT1200例以上。由于供体来源匮乏,CHLT中供体心肺的获取及保护更加成为手术成功与否的主要环节圜。术中尽可能缩短心肺热缺血时间、对供体心肺进行充分、彻底的灌洗以及完善的低温保护是手术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圜。我院迄今共施行CHLT两例,现将手术过程中供体心肺摘取及保护体会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联合移植术 供体 摘取及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心肺联合移植术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蓉 徐励 +1 位作者 何辉莉 杨智蕴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60-461,共2页
关键词 心肺联合移植术 护理措施 血管病 理准备
原文传递
体外循环下心肺联合移植术一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宗白鹭 杨婷 +1 位作者 王亚珠 倪锁娣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0-240,共1页
心肺联合移植术是目前治疗晚期心肺疾患的有效方法.本院于2003年7月24日在体外循环(CPB)下成功施行1例同种异体心肺联合移植术,现将有关施行CPB的体会报道如下:
关键词 心肺联合移植术 体外循环 2003年7月 有效方法 疾患 同种异体 前治疗 CPB
原文传递
心肺联合移植术后管理 被引量:3
17
作者 卢安卫 余国伟 +2 位作者 倪一鸣 屠政良 孙彩虹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9-249,共1页
关键词 手术后管理 脏功能 监测 心肺联合移植术
原文传递
心肺联合移植术治疗艾森曼格综合征一例长期随访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昊 王春生 +8 位作者 杨守国 朱仕杰 洪涛 丁文军 赵东 赖颢 张颖 庄亚敏 胡克俭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1512-1512,共1页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于2003年12月17日为1例先天性心脏病并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成功施行心肺联合移植术,已存活至今,为我国同类手术存活时间最长者之一,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艾森曼格综合征 心肺联合移植术 随访观察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治疗 先天性脏病 存活时间 外科
原文传递
心肺联合移植术治疗终末期心肺衰竭1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宗全 张凯伦 +7 位作者 肖诗亮 董念国 史嘉玮 蒋雄刚 刘成硅 付平 周俊 徐志娟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病例 心肺联合移植术 手术治疗 终末期衰竭
原文传递
同种异体心肺联合移植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艳玲 唐白云 +2 位作者 王嘉琳 薛卫华 刘雅玲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9年第22期2177-2179,共3页
目的探讨心肺联合移植术(CHLT)手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总结2例先心病室间隔缺损艾森曼格综合征CHLT术后出现的出血、肺部感染、肺不张、急性排斥反应、肺大泡并气胸及焦虑等并发症,积极采取输血和纠正凝血紊乱、抗感染、肺不张复... 目的探讨心肺联合移植术(CHLT)手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总结2例先心病室间隔缺损艾森曼格综合征CHLT术后出现的出血、肺部感染、肺不张、急性排斥反应、肺大泡并气胸及焦虑等并发症,积极采取输血和纠正凝血紊乱、抗感染、肺不张复张术、免疫冲击治疗、呼吸机辅助呼吸及心理护理、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护理措施。结果术后多种并发症得到基本控制;2例患者均存活,生活质量良好。结论CHLT后严密监测,积极配合纠正凝血功能紊乱、加强利尿、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排斥反应及适当的提高呼吸机的控制压、呼吸末正压和膨胀肺等护理手段对术后并发症良好转归和降低病死率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后并发症 护理 心肺联合移植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