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9篇文章
< 1 2 1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分析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用药规律
1
作者 黄飞 范文权 +3 位作者 陈超 祝丹 陈启兰 张杰 《新中医》 2025年第5期7-13,共7页
目的: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软件分析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文献,提取中... 目的: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软件分析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文献,提取中药处方数据,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软件的数据挖掘模块进行药物频次的统计、属性(四气、五味、归经、功效)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和复杂网络分析。结果:①共检索到194首中药处方,涉及中药191味,累计频次1745次。使用频次>20次的中药有20味,排名前5的中药依次为丹参、黄芪、川芎、赤芍、当归。②中药属性分析结果。四气:以温为主,其次为微寒、平、寒、微温。五味:以甘为主,其次为辛、苦、微苦、酸。归经:以肝为主,其次为心、肺、脾、胃。药物功效:以活血祛瘀为主,其次为生津养血、通经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③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按照支持度从高到低排列,排名前5的药对依次是黄芪-丹参、川芎-丹参、赤芍-丹参、当归-川芎、赤芍-川芎。④聚类分析结果。共得到3个聚类。第1类:丹参、黄芪、川芎;第2类:麦冬、三七、人参、瓜蒌、炙甘草、桂枝;第3类:当归、红花、桃仁、赤芍、党参、甘草。⑤复杂网络分析结果。得出核心处方药物组成为黄芪、丹参、川芎、赤芍、当归、党参、红花、麦冬、三七、甘草。核心处方为补阳还五汤加减。结论: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以活血化瘀、补气健脾为主,辅以行气、凉血、养阴、生津,用药以味甘、性温、归肝经为主,临证应气血同调,标本兼顾,五脏一体,识机辨证,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全程运用中医药干预,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预后和减少并发症,提升中医药干预危重症的水平和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中医药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古今医案云平台
原文传递
标准序贯分级联合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2
作者 蔡宝裕 余常一 郑伊静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1期135-137,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给予标准序贯分级联合理性情绪行为疗法(REBT)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AMI患者92例,以随机数表法分成干预组(46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干预组给予标准序贯...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给予标准序贯分级联合理性情绪行为疗法(REBT)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AMI患者92例,以随机数表法分成干预组(46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干预组给予标准序贯分级联合REBT,比较两组负性情绪、自我效能感、心律失常、生活质量。结果:出院时两组贝克焦虑量表(BAI)、9条目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评分下降,干预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出院时两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升高,干预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干预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0.87%较对照组的30.43%更低(P<0.05);出院时两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成人用)(GQOL-74)评分升高,干预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AMI患者给予标准序贯分级联合REBT,能够缓解负性情绪,提高自我效能感,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标准序贯分级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 负性情绪 自我效能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心-肾-髓-以通为养”理论探讨中医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瑜 国海东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5期1041-1046,共6页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其中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更是占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46%,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干细胞移植能促进受损心肌细胞修复和再生,在MI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其中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更是占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46%,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干细胞移植能促进受损心肌细胞修复和再生,在MI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凭借其低免疫原性、高增殖能力以及强免疫调节的优势成为干细胞疗法的主要细胞来源,但其仍存在移植后存活、迁移和分化能力低下等一系列问题。中医学认为MI属“胸痹”范畴,对其治疗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医药在BMSCs治疗MI中的作用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文中将基于中医理论总结目前BMSCs移植过程的各阶段中医药起到的关键作用。同时,总结干细胞移植的不同阶段不同治则的方药调控干细胞治疗MI的作用机制,探讨中医理论与BMSCs增殖、迁移、归巢、分化、存活的关系,并通过现代纳米给药系统,高通量筛选中药有效成分,增强中药疗效。结合中医基础理论提出“心-肾-髓-以通为养”理论以及BMSCs的“肾精属性”,推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合的理论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干细胞疗法 心肌 中医理论 心-肾-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炎症微环境探讨中医药促进心肌梗死后组织恢复相关研究进展
4
作者 邱对鑫 高雅婷 +1 位作者 黄丹 陈晓栋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第11期75-81,共7页
越来越多的实验和临床证据已经证实了炎症途径在冠状动脉疾病中的病理生理学重要性,免疫炎症及炎症微环境转化的影响贯穿冠脉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对冠脉疾病中炎症反应的关注焦点逐渐从斑块形成的慢性过程扩展到冠脉事件发生中的急... 越来越多的实验和临床证据已经证实了炎症途径在冠状动脉疾病中的病理生理学重要性,免疫炎症及炎症微环境转化的影响贯穿冠脉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对冠脉疾病中炎症反应的关注焦点逐渐从斑块形成的慢性过程扩展到冠脉事件发生中的急性方面。急性心梗发生后,局部炎症反应的物质基础和病理特征与中医理论相互印证。通过从心肌梗死后组织免疫微环境入手,详细总结了心肌梗死后炎症微环境构成改变,以及中医学对此过程的认识和药物疗效,有利于中药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为中医药促进心梗后组织回复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免疫微环境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玩偶工具移情疗法联合基于生涯自我效能理论的情绪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
5
作者 万亚丹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6期1051-1053,共3页
目的:探讨玩偶工具移情疗法联合基于生涯自我效能理论的情绪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84例AMI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 目的:探讨玩偶工具移情疗法联合基于生涯自我效能理论的情绪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84例AMI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玩偶工具移情疗法联合基于生涯自我效能理论的情绪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负性情绪、健康信念、自我超越和生活质量水平。结果:干预后,两组HADS中的焦虑、抑郁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而CHBMS、CSTS、CQQC评分均较干预前上升,且观察组HADS中的焦虑、抑郁评分较对照组低,而CHBMS、CSTS、CQQC评分较对照组高,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玩偶工具移情疗法联合基于生涯自我效能理论的情绪护理可有效缓解AMI患者负性情绪,对提高患者健康信念、自我超越水平和生活质量均有较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玩偶工具移情疗法 生涯自我效能理论 负性情绪 健康信念 自我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试验文献的质量评价 被引量:10
6
作者 倪娟 陈小燕 郑洁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的]评价我国关于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方法]①手工检索我国83种中医药杂志,其中最早者从。1977年开始,所有杂志均检索至2002年最近一期。纳入标准:中医药防治AMI的、并在文中注明了“随机对照”... [目的]评价我国关于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方法]①手工检索我国83种中医药杂志,其中最早者从。1977年开始,所有杂志均检索至2002年最近一期。纳入标准:中医药防治AMI的、并在文中注明了“随机对照”、“随机分组”的临床研究;②根据随机对照试验设计质量的评价标准,设计文献评价表,从诊断标准、基线可比性、随机分组方法、隐匿、盲法、意图治疗分析、统计学方法及结果等7个方面进行分析统计,计算出各种情况的百分比,并评价其质量。[结果]共检出与心脏疾病相关的文献2 501篇,其中与AMI有关的文献102篇,符合纳入标准者42篇。无1篇文献说明了样本含量的计算方法、分配隐匿和意图治疗分析;仅4篇文献采用了单盲法,占9.52%;有明确诊断标准者共40篇,占95.24%;对基线情况进行说明者27篇,占64.29%;提到随机方法者共8篇,占19.05%,其中随机分配方法正确者8篇;统计学方法错误者6篇,占14.28%,未对统计学方法进行说明者18篇,占42.86%。[结论]提示中医药治疗AMI的临床试验设计仍存在一些问题:(1)随机方法运用错误;(2)临床试验研究人员对样本量的计算、分配隐匿、意图治疗分析运用不多;(3)统计学方法的运用有待提高和加强;(4)盲法使用率过低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中药疗法 随机对照试验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论治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7
作者 朱尧 夏伟 +1 位作者 刘溦溦 顾宁 《中国中医急症》 2015年第6期1029-1032,共4页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由某些诱因导致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小板聚集吸附在斑块表面形成血栓,导致冠脉宫腔突然阻塞,冠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1],与中医学"真心痛"和"胸痹心痛重症"类似...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由某些诱因导致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小板聚集吸附在斑块表面形成血栓,导致冠脉宫腔突然阻塞,冠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1],与中医学"真心痛"和"胸痹心痛重症"类似。真心痛是指心脉骤然闭塞不通而致心胸剧痛的疾病,临床表现为剧痛不止,烦躁不安,恐惧不宁,心悸怔仲,肢冷汗出,甚则唇舌、爪甲青紫、神昧不清,脉微细欲绝、乃至厥脱[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中医药 治疗 研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9
8
作者 张俭 张敏州 +2 位作者 郭立恒 王磊 张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5期513-515,共3页
目的评价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设计随机临床试验的系统评价。检索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随机临床试验。无论使用盲法与否或以何种语言发表均无限制。结果 56篇文章符合纳入标准,对其中17篇Jadad评分质量相... 目的评价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设计随机临床试验的系统评价。检索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随机临床试验。无论使用盲法与否或以何种语言发表均无限制。结果 56篇文章符合纳入标准,对其中17篇Jadad评分质量相对较高的文章进行系统评价,结果显示中医药可以减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并发症,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临床总体疗效。结论根据本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急性心肌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中医药治疗撷要 被引量:12
9
作者 牟宗毅 张茂云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6298-6299,共2页
心律失常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约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75%~95%〔1〕。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方面,目前研究证实,几乎所有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均有致心律失常的作用〔2〕。近年来,现代医学介入疗法使本病的死亡率降低... 心律失常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约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75%~95%〔1〕。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方面,目前研究证实,几乎所有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均有致心律失常的作用〔2〕。近年来,现代医学介入疗法使本病的死亡率降低到5%左右,但又受到新的困扰,如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再狭窄等问题。因此,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有关中医中药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心律失常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中医药治疗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彬 王永霞 +1 位作者 谢世阳 朱明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7期876-878,共3页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AMI后所造成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病死率持续升高,心室重构成为AMI后心力衰竭的治疗靶点[1]。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是指AMI后发生的左心室进行性扩张和外形改变,包括心室容积、形状、室壁厚度...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AMI后所造成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病死率持续升高,心室重构成为AMI后心力衰竭的治疗靶点[1]。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是指AMI后发生的左心室进行性扩张和外形改变,包括心室容积、形状、室壁厚度、心肌结构和超微结构等方面的改变[2]。AMI后心室重构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参与调节的动态过程,包括血流动力学负荷改变,神经内分泌激素的激活,氧化应激与自由基生成、醛固酮、炎性细胞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等多方面的作用[3]。中医药治疗心肌梗死为多靶点、多途径的综合干预,并且具有毒副反应小等优点。近年来诸多研究证明中医药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抑制心肌梗死后的心室重构、改善心室功能的作用,现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后心室重构 中医药 实验研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研究文献中的病死率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应飞 刘红旭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357-360,共4页
目的:了解我国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 I)临床研究文献中有关病死率的情况。方法:①电子检索1994—2005年CNK 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的中医药治疗AM I临床研究文献。②逐一阅读检出文献,按规定标准筛检出病死率明确的中医药治疗A... 目的:了解我国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 I)临床研究文献中有关病死率的情况。方法:①电子检索1994—2005年CNK 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的中医药治疗AM I临床研究文献。②逐一阅读检出文献,按规定标准筛检出病死率明确的中医药治疗AM I临床研究文献。③提取相关数据,SPSS 11.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观察总结和描述性分析。结果:符合要求的95篇文献中总病例数6 540例,总死亡人数626例,总病死率为9.57%。设对照组的文献共47篇,病例数为4 197例,病死率为10.22%,其中治疗组病死率为6.19%,对照组为15.0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未设对照组的文献48篇,病例数为2 343例,病死率为8.41%。全部病例中,使用中医药治疗的病例4 638例,死亡339例,病死率7.31%,低于设对照组文献中的对照组(P<0.01)。结论:中医药治疗AM I在降低病死率方面可能具有一定作用,但不能排除在临床研究的实验设计、规范治疗、病例选取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缺陷;目前仍需要设计规范、样本合理、多中心的随机对照中医药临床研究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治疗 心肌 急性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梗死二级预防及中医药应用前景 被引量:6
12
作者 项耀祖 商洪才 张伯礼 《医学综述》 2007年第4期263-265,共3页
近年来,我国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正急剧升高。对这一日益增加的人群,有效地进行二级预防显得极为迫切。目前公认作为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的西药主要有四种:抗血小板制剂、他汀类、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本文主要对... 近年来,我国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正急剧升高。对这一日益增加的人群,有效地进行二级预防显得极为迫切。目前公认作为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的西药主要有四种:抗血小板制剂、他汀类、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本文主要对这四类药物应用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概述,并对中医药在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预防 西药 中医药 心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4
13
作者 卢振峰 沈建平 《吉林中医药》 2015年第5期446-449,共4页
为观察中医药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预后的干预作用,对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中成药、汤剂、注射剂等中医特色疗法,能明显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中... 为观察中医药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预后的干预作用,对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中成药、汤剂、注射剂等中医特色疗法,能明显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中医认为,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机主要在于本虚标实,气虚血瘀是发病基础,心络痹阻是本病发病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中医药治疗 预后 心室重构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无复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许强 刘宏军 刘学会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24期3631-3632,共2页
无复流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是术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因其发生机制复杂,目前尚无理想的标准治疗策略。中医学立足整体,从痰瘀论治无复流显示出一定的疗效。现基于相关文献,从中医药对无复流的认识及作... 无复流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是术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因其发生机制复杂,目前尚无理想的标准治疗策略。中医学立足整体,从痰瘀论治无复流显示出一定的疗效。现基于相关文献,从中医药对无复流的认识及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中医药防治无复流的深入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再灌注 无复流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双旗 陈良细 方显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年第10期1239-1241,共3页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持久地急性缺血而导致的心肌坏死,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严重类型。临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血清心肌酶增高和心电图...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持久地急性缺血而导致的心肌坏死,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严重类型。临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血清心肌酶增高和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常并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心源性休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中医药治疗 临床研究 血清心肌 心源性休克 动脉血供 心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研究质量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农一兵 林谦 段文慧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89-491,共3页
目的:评价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研究的质量。方法:①以(中文标题:心肌梗塞or心肌梗死)and(全部检索条目:中医or中药or中西医结合)的检索式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年限为1978年1月至2004年11月。②由2位研究者... 目的:评价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研究的质量。方法:①以(中文标题:心肌梗塞or心肌梗死)and(全部检索条目:中医or中药or中西医结合)的检索式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年限为1978年1月至2004年11月。②由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获取文献的相关研究特征资料,并加以评价,意见不同者通过讨论解决。结果:①共检索到1621个文献。②经两次筛选,最终共有252篇文献入选评价。③临床研究文献存在遵循标准的程度不足、研究设计缺陷较明显(特别是随机、盲法和统计学方法)、观察指标选择不尽理想(特别是缺乏远期预后指标)等问题。对提到“随机”的文献进行Jadad评分,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3~5分)只有1篇。而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质量评分结果,也没有1篇得分超过6分(总分是12分)。结论: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应加强对循证医学原则的重视,同时探讨能够体现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急性心肌 临床研究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可冀 刘玥 《医学研究杂志》 2015年第11期1-2,共2页
2015年7月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数据显示,心血管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为我国居民的首位死因。经估算,我国大约有250万心肌梗死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MI)病死率总体亦呈现上升态势,心血管疾病负担日渐加... 2015年7月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数据显示,心血管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为我国居民的首位死因。经估算,我国大约有250万心肌梗死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MI)病死率总体亦呈现上升态势,心血管疾病负担日渐加重,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对其进行积极防治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患者 中医药防治 心血管疾病 急性心肌 公共卫生问题 心血管病 数据显示 亡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干预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任琳琳 王永霞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年第4期363-365,共3页
急性心肌梗死后(AMI)后由于梗死区扩展和非梗死区室壁心肌的反应性肥厚、伸长所致左室进行性扩张和变形,伴心功能降低的过程称为心梗后心室重构(ventricular remolding,VRM)。其基础为细胞重构,包括心肌细胞丧失,心肌细胞适应不良... 急性心肌梗死后(AMI)后由于梗死区扩展和非梗死区室壁心肌的反应性肥厚、伸长所致左室进行性扩张和变形,伴心功能降低的过程称为心梗后心室重构(ventricular remolding,VRM)。其基础为细胞重构,包括心肌细胞丧失,心肌细胞适应不良性肥大和细胞外基质纤维化[1]。心室重构可降低AMI患者的左心室功能,而左心室功能损伤的程度是影响AMI预后的最重要因素,也是梗死后心力衰竭、心绞痛、猝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心室重构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综合疗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吴艳华 温伟伦 +1 位作者 王海红 吴笛 《中医临床研究》 2011年第17期12-13,共2页
目的:观察中医药综合疗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将1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中医药综合疗法组、灯盏花素针配合光量子液疗组和灯盏花素针组各36例,三组疗程均为14d。观察治疗前后三组的血清Hs... 目的:观察中医药综合疗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将1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中医药综合疗法组、灯盏花素针配合光量子液疗组和灯盏花素针组各36例,三组疗程均为14d。观察治疗前后三组的血清Hs-CRP的变化。结果:中医药综合疗法组和灯盏花素针配合光量子液疗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降低,优于灯盏花素针组。结论:中医药综合疗法能降低急性脑梗死血清Hs-CRP水平,推测其疗效机制可能与减轻脑缺血后炎症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 中医药综合疗法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干预急性心肌梗死的系统综述及Meta分析文献质量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余锋 刘静 +2 位作者 信梦雪 刘南 刘红强 《西部中医药》 2019年第3期56-60,共5页
目的:评价中医药干预急性心肌梗死的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期刊论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维普期刊网(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以及Pub Med数据库,检索时间自各数据库建库至2... 目的:评价中医药干预急性心肌梗死的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期刊论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维普期刊网(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以及Pub Med数据库,检索时间自各数据库建库至2017年3月,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按照AMSTAR量表及PRISMA声明的评定条目提取相关信息,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20篇,包括中文文献17篇,英文文献3篇。其中2013年相关文献发表数量最多,为6篇。施加因素排前两位的分别为参麦针(共5篇,占25%)和生脉针(共3篇,占15%)。纳入分析的文献AMSTAR评分为(6.85±2.18)分,得分在9分以上较高质量的文献仅3篇。PRISMA评分为(18.90±5.45)分,得分在21分以上的文献有8篇。结论:因存在Meta分析所纳入临床研究异质性较大及方法学不规范等问题,对于中医药干预AMI的疗效尚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有待针对目前研究较多的干预药物如参麦、生脉及参附注射液开展大样本前瞻性的临床注册研究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系统综述 META分析 中医药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