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9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肌酸激酶峰值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内出血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吴晴晴 闫蕊 +5 位作者 郭明 赵伟 李紫旋 王宇平 郭金成 翟光耀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7-142,共6页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CK)峰值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内出血(IMH)的预测价值。方法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241...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CK)峰值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内出血(IMH)的预测价值。方法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241例,均于PCI术后1周内行心脏磁共振成像评估IMH及微血管阻塞,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入院后每6 h测定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获取峰值,共检测24 h。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评估CK峰值、CK-MB峰值对IMH的预测价值,计算CK峰值的最佳预测界值。根据最佳预测界值,将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TEMI患者PCI术后IMH的影响因素。结果CK峰值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IMH的效能高于CK-MB峰值(AUC=0.757,95%CI:0.694~0.820比AUC=0.710,95%CI:0.643~0.7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且CK峰值预测IMH的最佳界值为2351 U/L,敏感度为83.0%,特异度为58.9%。将患者分为两组:CK峰值<2351 U/L组(108例)和CK峰值≥2351 U/L组(133例)。与CK峰值<2351 U/L组相比,CK峰值≥2351 U/L组的男性比例、入院时心率、入院时随机血糖、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血尿酸水平、前壁心肌梗死比例、术前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2级比例、IMH(55.6%比13.9%)及微血管阻塞(60.2%比16.7%)比例明显升高,而年龄较年轻、左心室射血分数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前壁心肌梗死(OR=2.105,95%CI:1.321~5.338,P=0.026)、术前TIMI血流分级≤2级(OR=8.908,95%CI:1.029~17.148,P=0.037)、CK峰值≥2351 U/L(OR=5.543,95%CI:2.823~10.896,P<0.001)均是STEMI患者PCI术后IMH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CK峰值可有效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IMH的发生,且CK峰值≥2351 U/L、前壁心肌梗死及术前TIMI血流分级≤2级与IMH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酸激酶 心肌内出血 ST段抬高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酸激酶 MB 同功酶亚型 MB_2/MB_1比值在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孟庆义 李天德 +1 位作者 杨兴生 郭宝玲 《天津医药》 CAS 1993年第5期271-273,共3页
本文采用琼脂凝胶电泳法动态观察22例急性心肌梗塞(AMI)血清肌酸激酶 MB同功酶亚型 MB_2/MB_1 比值的改变,并与23例心绞痛患者和20例健康人相比较。结果表明:健康人血清中 MB_1、MB_2 和 MB_2/MB_1 分别为1.2±0.9 U/L、0.9±0.... 本文采用琼脂凝胶电泳法动态观察22例急性心肌梗塞(AMI)血清肌酸激酶 MB同功酶亚型 MB_2/MB_1 比值的改变,并与23例心绞痛患者和20例健康人相比较。结果表明:健康人血清中 MB_1、MB_2 和 MB_2/MB_1 分别为1.2±0.9 U/L、0.9±0.8 U/L和0.80±0.25;与心绞痛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MI 组血清 MB_2/MB_1 于梗塞后2~4小时升高,9小时左右达峰值,24小时后恢复正常。梗塞后6小时和6~12小时 MB_2/MB_1 比值的阳性率为46.2%(18/39例次)和83.3%(30/36例次),且梗塞6小时内入院的9例 AMI 血清 MB_2/MB_1 比值动态观察均为阳性。从而提示血清 CK-MB 亚型 MB_2/MB_1 比值是 AMI 中敏感而特异的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酸激酶 同功酶 心肌梗塞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心肌型同功酶变化及意义
3
作者 陈峻严 黄金钟 +2 位作者 陈玲玲 李亚松 杨波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4期386-387,共2页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血清 肌酸激酶 心肌同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酸激酶同工酶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刘海德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7期794-797,共4页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发病24 h内人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与NSTEMI后发生心室重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0年6月贵港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经临床症状、18导联心电图及检验科血生化...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发病24 h内人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与NSTEMI后发生心室重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0年6月贵港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经临床症状、18导联心电图及检验科血生化学检查诊断的110例NSTEMI患者作为NSTEMI组,另选110例同期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入选者的临床资料,检测所有入选者的血清CK-MB、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等生化指标。于入院后4 d内及随访12个月末采用心脏超声检查所有入选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舒张末期心外膜容积(LVEDVepi)、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入选者相比,NSTEMI组患者的CK-MB、cTnI、Mb、hsCRP及NT-proBNP水平均明显升高,同时LVEDV和LVEDD增大,LVEF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77、7.350、11.310、23.150、5.375、4.359、3.698、4.037,P<0.01)。CK-MB分别与hsCRP、NT-proBNP、Mb、cTnI、LVEDV及LVEDD呈正相关(r=0.38、0.42、0.76、0.73、0.64、0.52,P<0.01),与LVEF及LVRI呈负相关(r=-0.68、-0.61,P<0.01)。随访12个月末较入院后4 d内的心室重构特点是LVEDV、LVEDD及LVM均明显增加,以LVEDV增加为主,但LVEF及LVRI均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24、3.953、3.755、4.112、4.132,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K-MB的曲线下面积是0.72(95%CI 0.56~0.91),CK-MB的最佳临界值为248.5μg/L,对心室重构诊断的灵敏度为85.9%,特异度为65.6%。结论:NSTEMI患者血清CK-MB水平升高,与其心室重构程度呈显著的、独立的相关性,提示血清CK-MB水平可能是一个预测NSTEMI患者发生心室重构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酸激酶同工酶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心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态负荷家兔血清肌型肌酸激酶同功酶和乳酸脱氢酶同功酶的变化 被引量:7
5
作者 何丽华 王生 +2 位作者 刘斌 叶康平 杨丽莉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 观察家兔在静态负荷过程中血清肌酸激酶 (CK)、肌型肌酸激酶同功酶 (CK MM )和乳酸脱氢酶 (LDH)同功酶活力的变化。方法 将实验用家兔分为 2组 ,观察组家兔腰部施加一定的静态负荷 ,另一组为对照组 ,分别于实验的不同时间取血 ,... 目的 观察家兔在静态负荷过程中血清肌酸激酶 (CK)、肌型肌酸激酶同功酶 (CK MM )和乳酸脱氢酶 (LDH)同功酶活力的变化。方法 将实验用家兔分为 2组 ,观察组家兔腰部施加一定的静态负荷 ,另一组为对照组 ,分别于实验的不同时间取血 ,应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和生化法测定两组动物血清中总CK及CK MM、总LDH及其同功酶的活力。结果 观察组动物血清CK活力都随实验时间的延长而升高 ,各时间点的血清CK活力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观察组的LDH活力随时间延长从 3h开始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观察组CK MM3 在实验的 3h开始明显升高 ,CK MM3 /CK MM1比值也明显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观察组LDH同功酶的活力变化显示 ,从 3h开始 ,LDH5升高明显 ,LDH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6h达到最大值。结论 静态负荷致肌肉损伤过程中 ,血清中的CK总活力改变是较早出现的敏感指标。CK MM3 /CK MM1发生明显变化 ,LDH的肌型同功酶LDH5也显著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酸激酶同功酶 乳酸脱氢酶同功酶 诊断 静态负荷 肌肉损伤 肌酸激酶 同功酶 血清肌酸激酶 家兔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型颈椎病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功酶的含量变化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吴世良 张开坤 +3 位作者 费爽明 朱慧锋 摇顺华 张国泉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10期1846-1848,共3页
目的:探讨颈型颈椎病患者血清肌酸激酶(CK)、肌型肌酸激酶(CK-MM)、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功酶的水平。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颈型颈椎病患者80例,对照组80例,均取静脉血,应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和... 目的:探讨颈型颈椎病患者血清肌酸激酶(CK)、肌型肌酸激酶(CK-MM)、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功酶的水平。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颈型颈椎病患者80例,对照组80例,均取静脉血,应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和酶动力学法测定两组人群血清中总CK及其肌型同功酶、总LDH及其同功酶的活力。结果观察组血清CK总活力[(l54.93±58.76)IU/L]高于对照组[(l30.13±55.89)I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血清CK-MM同功酶中CK-MM1活力[(46.32±5.21)IU/L]低于对照组[(54.78±7.13)IU/L](P〈0.05),CK-MM2活力[(33.11±5.02)IU/L]与对照组[(31.30±5.43)IU/L]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CK-MM3活力[(23.12±4.32)IU/L]高于对照组[(12.78±3.32)IU/ L](P〈0.01);观察组CK-MM3/CK- MM 1比值(0.51±0.62)高于对照组(0.22±0.19)(P〈0.01)。观察组血清肌型同功酶LDH5虽高于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颈型颈椎病患者血清CK、LDH及其同功酶发生变化,说明此类患者肌肉有损伤,CK是其血清中变化较敏感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肌酸激酶 同功酶 颈椎病患者 乳酸脱氢酶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CK-MM 琼脂糖凝胶电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与心肌炎发生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5
7
作者 姜萍 王永芹 +1 位作者 高昆山 马洪美 《潍坊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188-189,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与病毒性心肌炎发生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酶动力学法,检测68例病毒性心肌炎和27例上感患儿的血清CKMB,并对患儿进行门诊随访。结果上感组异常5例(18.5%),其中1例... 目的探讨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与病毒性心肌炎发生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酶动力学法,检测68例病毒性心肌炎和27例上感患儿的血清CKMB,并对患儿进行门诊随访。结果上感组异常5例(18.5%),其中1例持续异常确诊为心肌炎。心肌炎A组(>16U/L)临床、X线、超声及心功能改变均重于B组(≤16U/L)(P<0.01),总病程及心电图和心肌酶恢复正常时间(18.6d和21.4d)均超过B组(P<0.01),临床治愈率(63.41%)和复发率(41.46%)与B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别。结论血清CKMB不仅有助病毒性心肌炎早期诊断,而且可以反映临床病情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酸激酶同功酶 病毒性心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酸激酶同功酶MB与肌酸激酶总酶的比值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曾向村 王小青 《温州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105-106,共2页
目的研究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MB(CK-MB)与肌酸激酶总酶(CK)的比值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比较非心脏病组(血清CK>400u/L和(或)CK-MB>50u/L)75例和AMI组42例患者CK-M... 目的研究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MB(CK-MB)与肌酸激酶总酶(CK)的比值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比较非心脏病组(血清CK>400u/L和(或)CK-MB>50u/L)75例和AMI组42例患者CK-MB/CK>5%病例的阳性率,评价CK-MB/CK>5%对AMI的诊断价值。结果AMI组CK-MB/CK>5%的阳性率为78.6%,显著高于非心脏病组的22.7%(P<0.01)。CK-MB/CK>5%对AMI诊断的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8%,66.0%和86.6%。恶性肿瘤患者CK-MB/CK(41.9±29.6)显著高于AMI患者(8.9±7.4),P<0.01。结论CK-MB/CK>5%指标对AMI的诊断价值较有限,但若能排除致CK-MB假性升高的病例,则可使诊断价值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酸激酶同功酶 肌酸激酶总酶 心肌梗塞 CK-M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赵晓辉 赵桂芝 杨光远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6年第3期83-83,共1页
目的:探讨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7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及60例正常对照组的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CK-M 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阳性... 目的:探讨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7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及60例正常对照组的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CK-M 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阳性率。结果:冠心病组患者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分为3组,急性心机梗死组(AM I)2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26例、稳定型心绞痛组(SA)22例。结果:AM I组和UA组患者的H-FABP、CK-M B和hs-HS-CRP阳性率均明显高于SA组(P<0.01)。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与H-FABP、CK-M B和hs-HS-CRP的增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 肌酸激酶同工酶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B型钠尿肽、肌钙蛋白Ⅰ和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0
作者 朱光明 《现代实用医学》 2017年第3期315-316,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B型钠尿肽(BNP)、肌钙蛋白Ⅰ(TnⅠ)和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 205例AMI患者(研究组)治疗前后血清BNP、TnⅠ、CK-MB水平,并与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B型钠尿肽(BNP)、肌钙蛋白Ⅰ(TnⅠ)和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 205例AMI患者(研究组)治疗前后血清BNP、TnⅠ、CK-MB水平,并与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观察组BNP、TnⅠ和CK-MB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BNP、TnⅠ和CK-M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均P<0.05)。BNP、TnⅠ或CK-MB三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AMI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高于单独检测(均P<0.05)。三项指标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检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BNP、TnⅠ、CK-MB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0.1%和86.0%,高于BNP、TnⅠ或CK-MB单独灵敏度检测(P<0.05);联合检测特异性高于BNP、CKMB单独检测(P<0.05),但与Tn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BNP、CK-MB和TnⅠ水平与AMI的发生发展有关,可用于AMI患者的早期诊断,联合检测更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急性 钠尿肽 肌钙蛋白Ⅰ 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肌酸激酶MM同功酶亚带测定在急性心肌梗塞扩展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11
作者 孟庆义 杨兴生 谢春生 《天津医药》 CAS 1991年第2期70-72,共3页
本文采用琼脂凝胶电泳方法测定了12例急性心肌梗塞(AMI)血清肌酸激酶 MM 同功酶亚带(CK-MM 亚带)及其 MM_3/MM_1比值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 AMI 早期血清 MM_3/MM_1比值最先升高,并于9h 达峰值,然后逐渐下降,并一度低于基础水平,故测... 本文采用琼脂凝胶电泳方法测定了12例急性心肌梗塞(AMI)血清肌酸激酶 MM 同功酶亚带(CK-MM 亚带)及其 MM_3/MM_1比值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 AMI 早期血清 MM_3/MM_1比值最先升高,并于9h 达峰值,然后逐渐下降,并一度低于基础水平,故测定血清 MM_3/MM_1比值诊断梗塞扩展,不如测定 MM_3绝对活力和 CK-MB 敏感。因此在 AMI 早期诊断中,同时测定MM_3和 CK-MB 可弥补 MM_3/MM_1比值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肌酸激酶 同功酶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总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与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蒋银芬 薛宏峰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1年第19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总胆固醇(TC)、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与诊断意义,为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常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总胆固醇(TC)、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与诊断意义,为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常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冠心病组,并按病变支数将所选患者分为三支病变组(40例)、双支病变组(35例)及单支病变组(25例),另回顾性分析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健康组。比较冠心病组与健康组血清cTnI、CK、TC、Hcy水平,不同病变支数冠心病患者血清cTnI、CK、TC、Hcy水平,血清cTnI、CK、TC、Hcy单独及联合检测冠心病的阳性检出率。结果冠心病组患者血清cTnI、CK、TC、Hcy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均P<0.05);三支病变组患者血清cTnI、CK、TC、Hcy水平均高于双支病变组和单支病变组,且双支病变组高于单支病变组(均P<0.05);单支病变组患者血清cTnI、CK、TC、Hcy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为85.00%,高于cTnI、CK、TC、Hcy单一检测(42.50%、50.00%、55.00%、52.50%,均P<0.05);双支病变组患者血清cTnI、CK、TC、Hcy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为94.29%,高于cTnI、CK、TC、Hcy单一检测(71.43%、77.14%、54.29%、51.43%,均P<0.05);三支病变组患者血清cTnI、CK、TC、Hcy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为96.00%,高于Hcy单一检测(68.00%,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cTnI、CK、TC、Hcy水平呈高表达,且随病变支数的增多其水平显著升高,血清cTnI、CK、TC、Hcy水平联合检测更有助于提高冠心病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肌肌钙蛋白I 肌酸激酶 总胆固醇 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急性心肌梗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持续升高1例
13
作者 李海峰 荣颖 +2 位作者 于亚欣 刘晓亮 孙明莉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51-952,共2页
关键词 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 急性心肌梗死 冠心病患者 心肌梗死 心绞痛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极早期血清肌酸激酶MM同功酶亚带的改变
14
作者 孟庆义 杨兴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0年第6期496-496,共1页
近来的研究表明,血清肌酸激酶MM同功酶亚带(CK-MM亚带)MM<sub>2</sub>/MM<sub>1</sub>比值是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在溶栓治疗中亦有重要意义。本文报道AMI发生后极早期(2小时内)血清CK-M... 近来的研究表明,血清肌酸激酶MM同功酶亚带(CK-MM亚带)MM<sub>2</sub>/MM<sub>1</sub>比值是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在溶栓治疗中亦有重要意义。本文报道AMI发生后极早期(2小时内)血清CK-MM亚带的改变,探讨其在AMI极早期的诊断价值,这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MM 血清肌酸激酶 同功酶 亚带 早期诊断 下壁 梗塞部位 参考值 小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酸激酶亚型同工酶与急性心肌梗塞
15
作者 王学铭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1991年第4期24-25,共2页
1977年Wevers等人在研究肌酸激酶同工酶(CK-isoenzyme)时,首先分离出CK-MM的几种亚型酶,称之为肌酸激酶亚型同工酶(CK-Isoform,略号CK-If;系本人根据早年CK-subenzyme一词暂拟译名)。众所周知,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肌酸激酶 同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床边快速心肌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功酶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价值
16
作者 张英俭 何明丰 +5 位作者 刘绍辉 梁章荣 陈文元 陶江 刘冬松 徐劲松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7年第2期94-95,106,共3页
目的:探讨床边快速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肌红蛋白(Myo)和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美国博适—Triage干式快速定量心肌梗死/心衰诊断仪,对急诊收治入院的46例急性胸痛病人,采静脉血... 目的:探讨床边快速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肌红蛋白(Myo)和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美国博适—Triage干式快速定量心肌梗死/心衰诊断仪,对急诊收治入院的46例急性胸痛病人,采静脉血动态测定cTnI、Myo和CK-MB含量,并结合临床症状、心电图动态变化综合分析。结果:对AMI诊断的敏感性:0~3hcTnI与CK-MB均为29.4%,低于Myo的47.1%,4~6hcTnI为80.0%,其余均为100.0%;对AMI诊断的特异性:cTnI、CK-MB各时间段均为100.0%,Myo0~3h为58.8%、4~6h为40.0%、12h以上为33.3%;三项联合检测0~3h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35.3%和86.3%,4~6h为93.3%、80.0%、12h以上为100.0%、77.8%。结论:床边快速cTnI、Myo和CK-MB联合检测,有助于对AMI床边快速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为AMI及时准确的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肌钙蛋白Ⅰ 肌红蛋白 肌酸激酶同功酶 急性心肌梗死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联合脑钠肽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17
作者 侯洁欣 顾惠雅 王洁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594-1597,共4页
目的:分析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脑钠肽(BNP)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宜兴市人民医院2021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74例AMI患者纳入观察组,另将同期行体检的68例健康人群纳入对照... 目的:分析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脑钠肽(BNP)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宜兴市人民医院2021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74例AMI患者纳入观察组,另将同期行体检的68例健康人群纳入对照组,采集两组晨起空腹5 ml静脉血,检测对比其血清cTnI、CK-MB、BNP的差异;另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nI、CK-MB、BNP单独或联合检测在AMI中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cTnI为(0.45±0.06)ng/ml、CK-MB为(10.89±1.20)ng/ml、BNP为(139.84±12.47)pg/ml,高于对照组的(0.03±0.01)ng/ml、(3.61±0.28)ng/ml、(63.57±8.7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结果显示,cTnI、CK-MB、BNP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7(95%CI:0.879~0.976,特异度:82.40%),高于三者单独检测的0.790(95%CI:0.715~0.866,特异度:58.80%)、0.741(95%CI:0.652~0.830,特异度:61.80%)、0.793(95%CI:0.704~0.882,特异度:76.50%)。结论:cTnI、CK-MB、BNP在AMI患者机体内呈异常的高表达水平,而三者联合可于早期及时诊断出AMI,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利于改善患者预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其进行大力的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肌钙蛋白 肌酸激酶同工酶 脂肪酸结合蛋白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型过敏性紫癜患儿血肌酸激酶心肌同工酶,脑利钠肽检测的临床意义
18
作者 黄康 刘维亮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2年第6期1854-1854,共1页
目的探讨全身型过敏性紫癜(HSP)并发心肌损害时肌酸激酶心肌同工酶,脑利钠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全身型HSP患儿50例并发心肌损害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入院24h内、入院治疗后2周后分... 目的探讨全身型过敏性紫癜(HSP)并发心肌损害时肌酸激酶心肌同工酶,脑利钠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全身型HSP患儿50例并发心肌损害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入院24h内、入院治疗后2周后分别测定肌酸激酶心肌同工酶,脑利钠肽。结果病初肌酸激酶心肌同工酶,脑利钠肽均明显增高,经积极治疗后降至正常。结论全身型过敏性紫癜可造成心肌损伤,肌酸激酶心肌同工酶,脑利钠肽,能较好地反映心肌受损情况,及早发现心脏损害,为尽早治疗、减轻心肌损害提供治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儿 全身过敏性紫癜 肌酸激酶心肌同工酶 脑利钠肽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活性大于肌酸激酶的病例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田倩 李环 +1 位作者 张越 张艳敏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4期1671-1674,共4页
目的对血清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大于肌酸激酶(CK)的病例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在西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血清CK-MB活性大于CK的103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103例患儿按照年龄分为新生儿组23例、婴儿组38例、... 目的对血清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大于肌酸激酶(CK)的病例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在西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血清CK-MB活性大于CK的103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103例患儿按照年龄分为新生儿组23例、婴儿组38例、幼儿组24例、学龄前期组10例及学龄期组8例。分析103例患儿的年龄、性别、疾病谱,并比较各年龄组CK、CK-MB活性和CK-MB质量(CK-MB mass)的检测结果。结果103例患儿中,男性49例(47.57%),女性54例(52.43%)。新生儿组CK、CK-MB活性及CK-MB mass的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3例患儿中呼吸系统疾病38例(36.89%),心血管系统疾病12例(11.65%),传染性疾病12例(11.65%),消化系统疾病11例(10.68%),血液肿瘤系统疾病10例(9.71%),神经系统疾病8例(7.77%),免疫系统疾病4例(3.88%),皮肤感染2例(1.94%),泌尿系统疾病2例(1.94%),原因不明4例(3.88%)。疾病谱前3位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单纯下呼吸道感染及新生儿黄疸。103例患儿中,CK-MB mass正常的患儿80例。结论对于血清CK-MB活性大于CK的患儿,需要进行CK-MB mass检测,以防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酸激酶 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 免疫抑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肌钙球蛋白T与肌酸激酶-同功酶在冠脉结扎性心肌梗塞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霍玉庆 范洪亮 +8 位作者 于宏伟 苗志敏 鲁东成 孙运波 徐庆科 庞继恩 刘松 张春祥 何涛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1995年第4期176-178,共3页
对12只猪实验性冠脉结扎性心梗的血清中肌钙球蛋白T(TnT)、肌酸激酶-同I酶B(CK-MB)浓度进行动态监测并对其坏死心肌重量进行测定.结果发现(1)心梗后TnT达高峰时间、升高持续时间明显长于CM-MB(P<0.001),TnT高峰相对浓度明显高于CK-MB... 对12只猪实验性冠脉结扎性心梗的血清中肌钙球蛋白T(TnT)、肌酸激酶-同I酶B(CK-MB)浓度进行动态监测并对其坏死心肌重量进行测定.结果发现(1)心梗后TnT达高峰时间、升高持续时间明显长于CM-MB(P<0.001),TnT高峰相对浓度明显高于CK-MB(P<O.001).(2)TnT、CK-MB峰值浓度、及其与坏死心肌重量呈正相关.且前者与坏死心肌重量的相关性较后者显著(P<0.05).本实验结果表明TnT在急性心肌梗塞诊断、在心梗面积估计进而及其预后判定方面是较CK-MB更优的反映心肌损伤的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心肌梗塞 肌钙球蛋白T 肌酸激酶 同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