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计算假说到涉身模拟:镜像神经元系统与心灵理解的神经基础(英文)
1
作者
陈巍
《心智与计算》
2013年第1期1-9,共9页
第一代认知科学的模型把心灵理解的过程视为一个"计算"的过程,基于这一观点,关于心灵理解有两种理论假说:推演理论和模拟理论。随着涉身认知的发展,大量研究表明镜像神经元系统在心灵理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对意图的理...
第一代认知科学的模型把心灵理解的过程视为一个"计算"的过程,基于这一观点,关于心灵理解有两种理论假说:推演理论和模拟理论。随着涉身认知的发展,大量研究表明镜像神经元系统在心灵理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对意图的理解以及发生移情作用的过程。根据一系列相关证据,本文认为心灵理解并非一个计算的过程,而是一个前反思的、自发的、轻松自然的过程。这一过程通过基于镜像神经元系统的涉身模拟得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灵理解
推演理论
模拟理论
镜像神经元系统
涉身模拟
原文传递
启智增慧:学校智育的目标转向及其教学进路
2
作者
曹斯
罗祖兵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9-38,共10页
当前学校智育存在着将智育窄化为符号学习的困境,其表现是“知而不识”的表浅化学习,“知而不智”的复现式学习,以及“智而不慧”的工具性学习。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的时代使命相悖,不利于达到新课程方案所规定的“启智增...
当前学校智育存在着将智育窄化为符号学习的困境,其表现是“知而不识”的表浅化学习,“知而不智”的复现式学习,以及“智而不慧”的工具性学习。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的时代使命相悖,不利于达到新课程方案所规定的“启智增慧”之目的。为达成这一目的,就需要多维智慧的取舍善用:理解智慧需要理性的洞见契通、实践智慧需要临场的随机应变、创生智慧需要想象的灵光乍现、生活智慧需要常识的协同辅助。从理论上看,要实现从“知识”到“智力”和“智慧”的跃升,需要历经“符号—逻辑—意义”的层次深化、“操作—映像—抽象”的思维演化、“理解—迁移—应用”的情境转化和“反思—想象—创造”的延展变化等路径。为实现学校智育目标的转向,教师可采取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互促、直觉思维对分析思维的反哺、情境表现对标准应试的取代、价值理性对科学理性的规约等教学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智增慧
心灵理解
情境机智
灵活应用
灵感创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道德的力量从哪里来——儒家“万物一体”论对道德教育的“根”的作用
被引量:
11
3
作者
彭正梅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1-86,共6页
道德教育包括技术性和规范性的训育即德育,同时还包括一种信仰教育的"道育",其中,后者是道德教育之根。对于转型时代的中国社会道德教育问题,儒家"万物一体"论不仅可以为个体奠定道德教育之"根",同时还...
道德教育包括技术性和规范性的训育即德育,同时还包括一种信仰教育的"道育",其中,后者是道德教育之根。对于转型时代的中国社会道德教育问题,儒家"万物一体"论不仅可以为个体奠定道德教育之"根",同时还可以成为社会的价值纽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
道育
万物一体
理解
的
心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语教育策略探析
4
作者
严桂林
《学园》
2014年第33期84-84,共1页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在我国日语的学习也变得越来越普遍。很多学校都已经设立了日语专业,开设了日语课程。但就目前教育的状况来看,中国的日语教育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对日语教育进行了介绍,然后提出了推进中...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在我国日语的学习也变得越来越普遍。很多学校都已经设立了日语专业,开设了日语课程。但就目前教育的状况来看,中国的日语教育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对日语教育进行了介绍,然后提出了推进中国日语教育工作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语教育
重视
心灵理解
建议
原文传递
题名
从计算假说到涉身模拟:镜像神经元系统与心灵理解的神经基础(英文)
1
作者
陈巍
机构
绍兴文理学院心理学系
出处
《心智与计算》
2013年第1期1-9,共9页
基金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20080333B20)
Science Foundation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No.BEA090062)
Excellent Doctoral Theses Foundation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o.2011bs0003)
文摘
第一代认知科学的模型把心灵理解的过程视为一个"计算"的过程,基于这一观点,关于心灵理解有两种理论假说:推演理论和模拟理论。随着涉身认知的发展,大量研究表明镜像神经元系统在心灵理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对意图的理解以及发生移情作用的过程。根据一系列相关证据,本文认为心灵理解并非一个计算的过程,而是一个前反思的、自发的、轻松自然的过程。这一过程通过基于镜像神经元系统的涉身模拟得以实现。
关键词
心灵理解
推演理论
模拟理论
镜像神经元系统
涉身模拟
Keywords
mindreading
theory theory
simulation theory
mirror neurons system
embodied simulation
分类号
B845.1 [哲学宗教—心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启智增慧:学校智育的目标转向及其教学进路
2
作者
曹斯
罗祖兵
机构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9-38,共10页
基金
2023年湖北高校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教育数智化背景下师范生班级育人能力提升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3495)
2024年湖北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开放课题“‘双减’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教学领导力提升研究”(项目编号:jsjy202406)的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当前学校智育存在着将智育窄化为符号学习的困境,其表现是“知而不识”的表浅化学习,“知而不智”的复现式学习,以及“智而不慧”的工具性学习。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的时代使命相悖,不利于达到新课程方案所规定的“启智增慧”之目的。为达成这一目的,就需要多维智慧的取舍善用:理解智慧需要理性的洞见契通、实践智慧需要临场的随机应变、创生智慧需要想象的灵光乍现、生活智慧需要常识的协同辅助。从理论上看,要实现从“知识”到“智力”和“智慧”的跃升,需要历经“符号—逻辑—意义”的层次深化、“操作—映像—抽象”的思维演化、“理解—迁移—应用”的情境转化和“反思—想象—创造”的延展变化等路径。为实现学校智育目标的转向,教师可采取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互促、直觉思维对分析思维的反哺、情境表现对标准应试的取代、价值理性对科学理性的规约等教学进路。
关键词
启智增慧
心灵理解
情境机智
灵活应用
灵感创生
Keywords
inspiring intelligence and enhancing wisdom
spiritual understanding
situational intelligence
flexible application
inspiration creation
分类号
G52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道德的力量从哪里来——儒家“万物一体”论对道德教育的“根”的作用
被引量:
11
3
作者
彭正梅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出处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1-86,共6页
基金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一般课题(价值多元与价值统一:德国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启示部分成果
课题编号为2009BJY005
文摘
道德教育包括技术性和规范性的训育即德育,同时还包括一种信仰教育的"道育",其中,后者是道德教育之根。对于转型时代的中国社会道德教育问题,儒家"万物一体"论不仅可以为个体奠定道德教育之"根",同时还可以成为社会的价值纽带。
关键词
道德教育
道育
万物一体
理解
的
心灵
Keywords
moral education
all-things-being-one-body
the heart of understanding
分类号
G40-012.9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语教育策略探析
4
作者
严桂林
机构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学园》
2014年第33期84-84,共1页
文摘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在我国日语的学习也变得越来越普遍。很多学校都已经设立了日语专业,开设了日语课程。但就目前教育的状况来看,中国的日语教育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对日语教育进行了介绍,然后提出了推进中国日语教育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
日语教育
重视
心灵理解
建议
分类号
H36 [语言文字—日语]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计算假说到涉身模拟:镜像神经元系统与心灵理解的神经基础(英文)
陈巍
《心智与计算》
2013
0
原文传递
2
启智增慧:学校智育的目标转向及其教学进路
曹斯
罗祖兵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道德的力量从哪里来——儒家“万物一体”论对道德教育的“根”的作用
彭正梅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日语教育策略探析
严桂林
《学园》
201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