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计算假说到涉身模拟:镜像神经元系统与心灵理解的神经基础(英文)
1
作者 陈巍 《心智与计算》 2013年第1期1-9,共9页
第一代认知科学的模型把心灵理解的过程视为一个"计算"的过程,基于这一观点,关于心灵理解有两种理论假说:推演理论和模拟理论。随着涉身认知的发展,大量研究表明镜像神经元系统在心灵理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对意图的理... 第一代认知科学的模型把心灵理解的过程视为一个"计算"的过程,基于这一观点,关于心灵理解有两种理论假说:推演理论和模拟理论。随着涉身认知的发展,大量研究表明镜像神经元系统在心灵理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对意图的理解以及发生移情作用的过程。根据一系列相关证据,本文认为心灵理解并非一个计算的过程,而是一个前反思的、自发的、轻松自然的过程。这一过程通过基于镜像神经元系统的涉身模拟得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灵理解 推演理论 模拟理论 镜像神经元系统 涉身模拟
原文传递
启智增慧:学校智育的目标转向及其教学进路
2
作者 曹斯 罗祖兵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9-38,共10页
当前学校智育存在着将智育窄化为符号学习的困境,其表现是“知而不识”的表浅化学习,“知而不智”的复现式学习,以及“智而不慧”的工具性学习。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的时代使命相悖,不利于达到新课程方案所规定的“启智增... 当前学校智育存在着将智育窄化为符号学习的困境,其表现是“知而不识”的表浅化学习,“知而不智”的复现式学习,以及“智而不慧”的工具性学习。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的时代使命相悖,不利于达到新课程方案所规定的“启智增慧”之目的。为达成这一目的,就需要多维智慧的取舍善用:理解智慧需要理性的洞见契通、实践智慧需要临场的随机应变、创生智慧需要想象的灵光乍现、生活智慧需要常识的协同辅助。从理论上看,要实现从“知识”到“智力”和“智慧”的跃升,需要历经“符号—逻辑—意义”的层次深化、“操作—映像—抽象”的思维演化、“理解—迁移—应用”的情境转化和“反思—想象—创造”的延展变化等路径。为实现学校智育目标的转向,教师可采取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互促、直觉思维对分析思维的反哺、情境表现对标准应试的取代、价值理性对科学理性的规约等教学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智增慧 心灵理解 情境机智 灵活应用 灵感创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的力量从哪里来——儒家“万物一体”论对道德教育的“根”的作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彭正梅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1-86,共6页
道德教育包括技术性和规范性的训育即德育,同时还包括一种信仰教育的"道育",其中,后者是道德教育之根。对于转型时代的中国社会道德教育问题,儒家"万物一体"论不仅可以为个体奠定道德教育之"根",同时还... 道德教育包括技术性和规范性的训育即德育,同时还包括一种信仰教育的"道育",其中,后者是道德教育之根。对于转型时代的中国社会道德教育问题,儒家"万物一体"论不仅可以为个体奠定道德教育之"根",同时还可以成为社会的价值纽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 道育 万物一体 理解心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语教育策略探析
4
作者 严桂林 《学园》 2014年第33期84-84,共1页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在我国日语的学习也变得越来越普遍。很多学校都已经设立了日语专业,开设了日语课程。但就目前教育的状况来看,中国的日语教育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对日语教育进行了介绍,然后提出了推进中...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在我国日语的学习也变得越来越普遍。很多学校都已经设立了日语专业,开设了日语课程。但就目前教育的状况来看,中国的日语教育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对日语教育进行了介绍,然后提出了推进中国日语教育工作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语教育 重视心灵理解 建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