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常年流水型砂质辫状河心滩坝内部落淤层展布样式探讨 |
陈玉琨
吴胜和
王延杰
毛平
龙明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
2015 |
21
|
|
2
|
砂质辫状河心滩坝的发育演化过程探讨——沉积数值模拟与现代沉积分析启示 |
张可
吴胜和
冯文杰
郑定业
喻宸
刘照玮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34
|
|
3
|
基于心滩坝沉积演化过程的落淤层定量分析及其对剩余油开发的影响 |
郑海妮
梁宏刚
王建峰
陈叔阳
李根
葛善良
马宏原
|
《西部探矿工程》
CAS
|
2019 |
2
|
|
4
|
心滩坝内部构型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与应用 |
张会卿
|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
2018 |
2
|
|
5
|
大庆长垣辨状河心滩坝储层识别研究 |
高波
黄国华
|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
2011 |
2
|
|
6
|
基于水槽沉积模拟实验的不同类型辫状河心滩坝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 |
何维领
李少华
王军
张以根
于金彪
史敬华
|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19 |
11
|
|
7
|
辫状水道和心滩坝规模定量研究 |
张善义
|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6
|
|
8
|
孤东油田七区西N1g16心滩坝构型分析与定量表征 |
范梦玮
|
《化工设计通讯》
CAS
|
2019 |
1
|
|
9
|
浅谈心滩坝识别标志 |
朱小丽
|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
2016 |
0 |
|
10
|
辫状河储集层心滩坝内部夹层研究——以大港油区羊三木油田馆陶组为例 |
任燕飞
吴胜和
李学伟
|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
2013 |
1
|
|
11
|
地震构型分析方法在胜坨油田辫状河储层表征中的应用 |
崔文富
黄旭日
唐静
张栋
陈永红
|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
2024 |
0 |
|
12
|
辫状河储层构型分析 |
刘钰铭
侯加根
王连敏
薛建军
刘显贺
付晓亮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21
|
|
13
|
辫状河储集层夹层发育模式及其对开发的影响--以准噶尔盆地风城油田为例 |
李海燕
高阳
王延杰
孙新革
杨智
赵睿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40
|
|
14
|
喇嘛甸油田密井网砂质辫状河厚砂层单砂体识别 |
刘钰铭
李园园
张友
苏爱芹
陈世泽
张厚源
|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
2011 |
19
|
|
15
|
大港油田官80断块辫状河储层构型表征 |
陈莉
芦风明
范志勇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12 |
17
|
|
16
|
东辛油田营13断块辫状河储层构型模式 |
刘卫
路智勇
牛栓文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0
|
|
17
|
储层构型分析及聚合物驱后测井评价联合识别剩余油——以孤东油田七区西馆上段为例 |
罗水亮
曾琛
韩学辉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18
|
河流相储层单砂体识别与应用 |
唐金荣
何宇航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5
|
|
19
|
辫状河储层地质知识库构建方法——以大庆长垣油田喇萨区块葡一组储层为例 |
邢宝荣
|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14 |
23
|
|
20
|
辫状河储层内部构型精细描述及剩余油分布 |
于欢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