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唐宋茶文化的兴盛原因及其与人之心性修养探究 |
王思明
|
《福建茶叶》
|
2024 |
0 |
|
2
|
论持敬在朱熹心性修养中的作用 |
吴冬梅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3
|
|
3
|
浅谈唐宋茶文化的兴盛与人之心性修养 |
陈力祥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6
|
|
4
|
论心性修养与道教养生 |
徐平
|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1
|
|
5
|
孟庄心性修养方法之比较 |
李娟
|
《山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6
|
心性修养──现代化过程中思想教育的重要课题 |
陈立思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7
|
李二曲论心性修养的初步工夫 |
朱康有
|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
2006 |
0 |
|
8
|
吴澄心性修养论刍议 |
黄义华
|
《宜宾学院学报》
|
2018 |
0 |
|
9
|
唐宋茶文化的兴盛原因及其与人之心性修养的研究 |
余飞
|
《福建茶叶》
|
2018 |
2
|
|
10
|
儒家心性修养学说与医学生德育教育相融合的理论与现实路径 |
刘晨
|
《中国医学伦理学》
|
2019 |
4
|
|
11
|
唐宋茶文化的兴盛与文人心性修养研究 |
刘秀芬
|
《福建茶叶》
|
2018 |
1
|
|
12
|
二程的心性修养论 |
冯憬远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8 |
0 |
|
13
|
理学之心性修养说探讨 |
周光亮
|
《临沂师专学报》
|
1997 |
0 |
|
14
|
杨时心性修养思想探微 |
兰宗荣
|
《黄山学院学报》
|
2014 |
0 |
|
15
|
心性修养问卷的编制 |
张颖颖
何英健
梁媛
黄志浩
黄时华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
2025 |
|
|
16
|
“精白”之义与儒道心性修养论之异同 |
卢璐
|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7
|
庄子心性学与超个体心理学的心性修养思想比较 |
李娟
|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18
|
《慎宜轩日记》所见清末民初士人的心性修养与健康维护 |
张笑川
|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
2012 |
5
|
|
19
|
略论儒家心性修养论 |
温克勤
|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20
|
《黄帝内经》与明代心学在心性修养上的相通性 |
刘心宁
黄时华
|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