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角色合作的TBL教学法在心内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辛旭敏 瞿广素 +1 位作者 熊波 李淼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7期74-78,共5页
目的 探究基于角色合作的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教学法在心内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7月-11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实习的31名心内科护理本科学生为对照组,2022年12月-2023年4... 目的 探究基于角色合作的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教学法在心内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7月-11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实习的31名心内科护理本科学生为对照组,2022年12月-2023年4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实习的31名心内科护理本科学生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基于角色合作的TBL教学法。教学活动结束后,对2组学生的带教效果、管床效果、教学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试验组平均理论成绩为(95.94±2.08)分,操作成绩为(96.13±1.36)分、护理质量评分(95.71±1.72)分,对照组分别为(91.00±2.70)分、(90.03±3.09)分、(90.39±2.39)分,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在出科考核中,试验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9.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学生的教学评价中,试验组的教学态度、教学形式、教学氛围、教学形式方面观察指标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基于角色合作的TBL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护理质量评分,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提升学生教学评价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组式教学 教学模式 角色合作 心内科护理 教培体系 出科考核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护理联合协同护理在心内科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2
作者 李燕 王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111-114,共4页
探讨循证护理联合协同护理(CCM)在心内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拟在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间,选取心脏内科住院病人110例,按随机数表将其分成两组,每组55例。对干预前后的心脏功能、自理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进行对比... 探讨循证护理联合协同护理(CCM)在心内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拟在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间,选取心脏内科住院病人110例,按随机数表将其分成两组,每组55例。对干预前后的心脏功能、自理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介入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及6MWT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干预前后ESCA和BI评分明显提高(P0.01)。干预前后,对GQOL-74的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进行了比较分析;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精神、生理、心理等方面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在心内科病人中应用循证护理结合的方法,能增强病人的心功能,提高病人的自理能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协同护理 心内科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G支付对心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范卉 林振平 +2 位作者 修闽宁 曾兰 高杰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 2024年第1期37-40,共4页
探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支付在心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发现DRG支付背景下心内科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未达到低耗高排的标准;护理质量存在监管指标不健全,效果不明确的问题;护理成本控制不足,未达到人力成本与效益的最佳... 探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支付在心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发现DRG支付背景下心内科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未达到低耗高排的标准;护理质量存在监管指标不健全,效果不明确的问题;护理成本控制不足,未达到人力成本与效益的最佳适配点。下一步可借助结构质量-过程质量-结果质量的三维护理质量评价模式,科学、合理完成人力资源配置,构建清晰、明确的护理指标评价体系,依托大数据实现护理耗材与护理效率的精细化管理,促进医护人员更好地适应医保支付制度的改革,满足心内科患者的护理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G支付 心内科护理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护理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疗效
4
作者 肖安娜 刘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136-0139,共4页
研究连续护理模式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在我院心血管科住院的88例患者,通过随机数表分配至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接受标准护理,观察组则采用连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结果和护... 研究连续护理模式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在我院心血管科住院的88例患者,通过随机数表分配至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接受标准护理,观察组则采用连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结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显示:观察组经过连续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心理状况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3.18%(41/44),对照组为77.27%(34/44),两组间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护理能有效提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同时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护理 心内科护理 应用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内科护理对心律失常患者的干预措施及效果研究
5
作者 宋佳佳 张春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156-0159,共4页
研究和分析心内科护理对心律失常患者的干预措施以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84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对照组各42例。试验组采用心内科专科护士进行心律失常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心内科护理。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SDS评分SAS... 研究和分析心内科护理对心律失常患者的干预措施以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84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对照组各42例。试验组采用心内科专科护士进行心律失常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心内科护理。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SDS评分SAS评分相对于对照组明显降低。干预后,试验组心脏收缩末内径、舒张末期内径及 LVEF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07)。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62%,对照组为83.33%(P=0.027);结论心内科综合护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它能明显地改善病人的精神、心功能,增加病人对病人的满意程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律失常 心内科护理 干预措施 脏功能 患者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媒体教学在心内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6
作者 江慧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11期0180-0183,共4页
在现代教学环境下,多媒体教学已经被广泛应用。犹其在复杂且要求精确实践能力的心内科护理领域中更显重要。本文以提升心内科护士的实践技能为方向,探索出了一种新型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实施这一方法,多媒体教学设计被用于各个护理实践环... 在现代教学环境下,多媒体教学已经被广泛应用。犹其在复杂且要求精确实践能力的心内科护理领域中更显重要。本文以提升心内科护士的实践技能为方向,探索出了一种新型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实施这一方法,多媒体教学设计被用于各个护理实践环节,深度融合理论与实践,使学习者身临其境,全身心投入,极大地振奋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在一段时间的运用之后,实践效果表明这个策略大大提高了心内科护理人员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进一步显示其对于新入行护士的培训和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多媒体教学策略不仅可以富于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也有助于提升护士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值得在护理教学中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心内科护理 实践能力 专业素养 护理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内科护理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液体管理中的效果观察
7
作者 黄美灵 魏云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4年第23期90-93,101,共5页
目的分析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液体管理中应用心内科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总医院收治的14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入院起始时间为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开展临床实践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常规组各72... 目的分析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液体管理中应用心内科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总医院收治的14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入院起始时间为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开展临床实践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常规组各72例,试验组干预方式为心内科常规护理+液体管理,常规组干预方式为心内科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等心功能指标水平、液体潴留事件发生率、症状负担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LVEF(86.73±3.14)%高于常规组(74.25±2.36)%,试验组患者LVEDV(35.72±2.01)mm低于常规组(43.35±2.86)mm,试验组患者液体潴留事件发生率(2.78%)低于常规组(18.06%),试验组心理症状、生理症状、心衰症状等症状负担评分均低于常规组,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22%)高于常规组(87.5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内科护理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液体管理中的效果显著,不仅能改善患者心功能和降低其液体潴留事件发生率,还能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科护理干预 慢性力衰竭 液体管理 功能 液体潴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景教学法和案例分析法联合应用于心内科护理教学中的意义研究
8
作者 赵涵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3期0130-0133,共4页
分析情景教学法联合案例分析法应用于心内科护理教学中的意义。方法 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本院心内科实习的护理人员120名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时间、教学方案不同做分组处理,分为参照组(2021年1月~2021年12月,n=60)、研究组(2022年1月... 分析情景教学法联合案例分析法应用于心内科护理教学中的意义。方法 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本院心内科实习的护理人员120名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时间、教学方案不同做分组处理,分为参照组(2021年1月~2021年12月,n=60)、研究组(2022年1月~2022年12月,n=60),参照组开展常规教学法,研究组开展情景教学法联合案例分析法。对比两组心内科实习护士的教学结果、课堂创造氛围、考核结果、教学满意度以及教学前、后综合能力变化。结果 研究组实习护士教学结果各指标分值、课堂创造氛围各指标分值、理论知识、护理操作等考核评分较参照组更高,护理后综合能力指标分值较参照组更高,教学满意度教参照组亦更高,P<0.05。 结论 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联合应用于心内科护理教学中,可改善教学结果,并提升课堂创造氛围、考核结果、教学满意度以及综合能力,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教学法 案例分析法 心内科护理教学 考核结果 综合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带教与传统带教在心内科护理教学中的研究
9
作者 伍泽荣 骆艳杰 +1 位作者 杜琼 王小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7期0034-0036,共3页
此项研究的目的在于对心内科临床培训过程中,评估循证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成效如何,进而确认两者之间哪一种教学策略更能有效增强实习医生的专业技术和临床推理水平。方法 从2020年6月到2023年6月接受心脏病学科护理指导的80位实习生... 此项研究的目的在于对心内科临床培训过程中,评估循证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成效如何,进而确认两者之间哪一种教学策略更能有效增强实习医生的专业技术和临床推理水平。方法 从2020年6月到2023年6月接受心脏病学科护理指导的80位实习生被随机划分到基于证据的指导小组以及传统式的指导小组,两组使用各自的教学方法。评价他们的效果时,考核了学习者的技术熟练度、临床判断力、对教学的满意程度。结果 经由循证教学法指导的团队在技能熟练度、诊疗思维素质及实习生的满意感方面均胜过常规教学小组。另外,在职业成长的轨迹上,接受循证教学的实习生展现出更加出色的表现。结论 采纳循证式指导模式于心血管内科护理培训过程中,能够更为显著地增强实习生在临床操作与思维分析方面的能力,并促进其职业成长,这一教育方式更契合现今护理培养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带教 传统带教 心内科护理教学 临床技能 思维能力 职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内科护理单元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况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10
作者 王小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123-126,共4页
分析心内科护理单元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况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研究时段设定为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期间选取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随机的骰子投掷方法进行分组,形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 分析心内科护理单元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况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研究时段设定为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期间选取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随机的骰子投掷方法进行分组,形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在入院接受治疗之后,对本次所有的研究对象给予冠心病的对症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凝降血脂以及吸氧等等。在治疗的过程当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内科护理单元开展相关的临床护理工作。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心理评分和生活质量。结果 不良心态评分方面,观察组各项评分明显更低,(P<0.05)。生活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各项评分明显更高(P<0.05)。结论 在冠心病护理当中,应用心内科护理单元能够为冠心病患者提供更加适合治疗的护理环境。心内科护理单元当中的教育单元和康复单元也能够让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得到明显的提升,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由此可见,该护理方式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科护理单元 理状况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内科护理的优化策略
11
作者 刘云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183-0187,共5页
研究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优化心内科护理的策略。方法 选择急性心肌梗死病人10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最优护理对策。以病人对照护服务的满意程度及自我保护能力为主要观察指标。结果... 研究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优化心内科护理的策略。方法 选择急性心肌梗死病人10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最优护理对策。以病人对照护服务的满意程度及自我保护能力为主要观察指标。结果 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发病到手术所需的时间,没有明显的差异。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在问题解决、求助、合理化、幻想、退缩等应付方式上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护理技能、健康知识、自我概念及自我保护责任心方面都有较大的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6.00%,观察组为98.00%。结论 在 AMI病人中实施最优的护理策略,能够明显地提升病人的应付方式、自我保护能力、自我照顾技巧、健康知识、自我概念和自我负责能力,同时还能提升病人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肌梗死 心内科护理 护理满意度 自护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和CP教学法在心内科护理带教中的效果比较
12
作者 徐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11期0185-0188,共4页
分析心内科护理带教中PBL和CP教学法的效果。方法 选取心内科收治40名实习护生为对象,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取PBL教学法,研究组实施CP教学法,比较效果。结果 研究组实习护生考核成绩评分高于对照组,教学质量、实习护生综合能力... 分析心内科护理带教中PBL和CP教学法的效果。方法 选取心内科收治40名实习护生为对象,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取PBL教学法,研究组实施CP教学法,比较效果。结果 研究组实习护生考核成绩评分高于对照组,教学质量、实习护生综合能力及学习积极性等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心内科护理带教过程中通过对比PBL和CP教学法,后者教学质量及效果相对较高,可培养实习护士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CP教学法 心内科护理 护理带教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内科护理:急救与护理并重
13
作者 张蕴馨 《漫科学(新健康)》 2024年第6期184-186,共3页
心脏疾病,作为全球范围内的主要健康挑战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心内科护理在救治心脏患者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面对急性心血管事件和危重病人,心内科护士的专业素养和急救能力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死存亡。本文将深入探讨... 心脏疾病,作为全球范围内的主要健康挑战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心内科护理在救治心脏患者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面对急性心血管事件和危重病人,心内科护士的专业素养和急救能力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死存亡。本文将深入探讨心内科护理中的急救措施与危重病人护理,旨在提高护士的急救能力,确保心脏患者得到及时、有效和全面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能力 心内科护理 危重病人护理 急性血管事件 脏疾病 急救措施 内科护士 急救与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内科护理技能培训中的个性化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应用
14
作者 盖晓燕 郑亚男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4年第11期0219-0222,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并验证个性化教学策略在心内科护理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心内科的20位护理专业学生,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位。观察组应用个性化教学策略进行护理技能培训;对照组则进行传统护理技... 本研究旨在探讨并验证个性化教学策略在心内科护理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心内科的20位护理专业学生,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位。观察组应用个性化教学策略进行护理技能培训;对照组则进行传统护理技能培训。结果 通过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基础护理、急救护理、文件书写三项护理技能培训评分,结果 显示观察组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的优良率(100%)在护理合作能力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教学策略在心内科护理技能培训中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护理技能和护理合作能力,值得在日常护理教育和培训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科护理 技能培训 个性化教学策略 护理合作能力 护理教育和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内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研究
15
作者 郝雨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21期105-108,共4页
研究心内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价值。选取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2024年1月—2024年6月期间收治的40例心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 研究心内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价值。选取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2024年1月—2024年6月期间收治的40例心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发现,在心内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不仅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还可改善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优化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科护理 人性化护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内科护理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16
作者 曾方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105-0108,共4页
在医学界,心内科一直被视为高危科室,因此,在日常开展护理工作时,其所面临的风险也较高。所以,在心内科的实际管理过程中,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护理技巧和预防风险的意识始终是最关键的。心内科在医学界一直被视为高危专业... 在医学界,心内科一直被视为高危科室,因此,在日常开展护理工作时,其所面临的风险也较高。所以,在心内科的实际管理过程中,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护理技巧和预防风险的意识始终是最关键的。心内科在医学界一直被视为高危专业,其在护理过程中的风险性极其严重。所以,在心内科的实际管理过程中,汇总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显得至关重要。此外,需要评估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维护健康的医患关系,增强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以降低护理过程中风险因素的出现概率,提升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的意识水平,并且推动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通过增强风险管理,能够有效地避免或降低护理风险的出现次数,提升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科护理 风险因素 防范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路径教学法用于心内科护理教学的价值评估
17
作者 邱燕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8期0178-0181,共4页
探讨实施心内科护理教学过程中,临床路径教学法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选取本院2021年9月-2023年1月110例临床实习医师,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传统的临床路径与对照组进行对照。对两组实习医生... 探讨实施心内科护理教学过程中,临床路径教学法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选取本院2021年9月-2023年1月110例临床实习医师,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传统的临床路径与对照组进行对照。对两组实习医生的考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全部实习结束后,观察组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和综合成绩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的优越性(P<0.05)。结论 将临床路径教学方法运用到心内科实习护士的实践中,可以明显地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从而更好地培养出更多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教学 心内科护理 护理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在心内科护理安全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18
作者 杨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194-197,共4页
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心内科护理安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本院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接收的80名病患中,利用随机数列表方法将其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包含40名病患,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措施,对比应... 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心内科护理安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本院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接收的80名病患中,利用随机数列表方法将其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包含40名病患,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措施,对比应用干预效果。结果 经过比较后发现,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生活治疗评分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差错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心内科护理安全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能够有效提升护理干预效果,值得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 心内科护理安全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级管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9
作者 卢苓苓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133-0136,共4页
分析层级管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心内科护理工作人员,一共40例人员,其中有35例女性,5例男性,年龄最小为22岁,最大为43岁,平均年龄为(28.20±3.21)岁,护理工龄最短为6个月,最长为10年,平均... 分析层级管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心内科护理工作人员,一共40例人员,其中有35例女性,5例男性,年龄最小为22岁,最大为43岁,平均年龄为(28.20±3.21)岁,护理工龄最短为6个月,最长为10年,平均护理工龄为(4.38±2.49)年。按照实施护理管理方式的阶段性不同,将其分为两个小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各20例人员。对照组采取的是常规管理模式,而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了层级管理模式,对所有研究对象实施不同护理管理后的护理质量进行对比,分别是管理病房、基础护理、书写病历、技能操作和健康教育五个方面。结果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观察组人员在管理病房、基础护理、书写病历、技能操作以及健康教育方面均要优于对照组人员,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层级管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明显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提高患者的诊疗满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级管理模式 心内科护理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运用心内科护理单元的效果观察
20
作者 张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149-0152,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接受心内科护理单元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9月1日至2023年12月1日在我院就诊的100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为常规组,另外50例为观察组,对常规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对观察组使用心内科护理... 本研究旨在探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接受心内科护理单元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9月1日至2023年12月1日在我院就诊的100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为常规组,另外50例为观察组,对常规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对观察组使用心内科护理单元法。结果 观察组在应对方式、自护能力以及患者满意度方面均呈现出优越性(p<0.05)。结论 接受心内科护理单元护理的AMI患者在多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突出了心内科护理单元在AMI患者管理中的重要性。该研究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并为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康复速度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肌梗死 心内科护理单元 效果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